關鍵詞:羌族多聲部 民歌 非遺保護傳承 外部資源 mvef
摘要:羌族多聲部民歌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的變遷,其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通過對羌族多聲部民歌研究歷程的回溯與梳理,發現目前羌族多聲部民歌的研究可歸納為三方面:音樂的本體研究、音樂的民俗文化研究、音樂作為非遺的保護傳承研究,其中以音樂的本體研究為主。目前羌族多聲部民歌的研究還缺乏從羌族自我、他者及二者兼顧的多視角就羌族多聲部活力與瀕危的影響因素進行系統化、跨學科地調查分析。文章依據格蘭特“瀕危音樂評估體系(MVEF)”,以小姓鄉羌族多聲部民歌外部資源的支持度為例,就羌族多聲部民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地田野調查及評估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阿壩師范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本刊用稿采取三審四校制。來稿應包括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主要作者簡介、正文、參考文獻等。
{2}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作者名應與PubMed數據庫一致。
{3}本刊對所有稿件有刪改權,如不同意刪改,請投稿時注明;切勿一稿多投,來稿一律文責自負。
{4}摘要須用第三人稱寫法,去掉廢話、套話、空話,慎用結論性、定義性的字詞和語句。中文摘要一般不宜太多,外文摘要與中文相對應實詞。
{5}文章題目要求簡明、確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