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實踐理論 人類社會 歷史唯物主義
摘要:馬克思對黑格爾“國家—市民社會”理論的批判被廣泛研究,但對他轉向“人類社會”的研究卻長期被忽視。如果錯失了馬克思“社會”向度的轉變,不僅將導致馬克思的文獻學、政治哲學等研究走入歧途,并且會喪失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語境的基本把握。正是立足于“人類社會”的向度,馬克思樹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提供了以實踐為基礎而又超越了傳統觀念論的現實路徑。對馬克思語境中“社會”概念的辨析絕不是空談的理論,而是一個關于馬克思社會革命理論本質及其新唯物主義誕生的原則性問題。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要求:
{1}摘要:論著、臨床研究、經驗交流等應附中英文摘要。
{2}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作者文責自負:本刊有權對所投文章進行刪改,如不同意刪改清在投稿時注明。
{3}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志,不分文獻類別不加編號,順序排列。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按拼音順序排列;英文參考文獻在后,按字母順序排列。
{4}作者姓名應有相對應的漢語拼音,工作單位應有相對應的英文。作者簡介置于首頁頁腳:姓名,性別,籍貫,單位全稱職稱(或職務),電話號碼。
{5}文內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序號按1;1.1,1.2;1.1.1,1.1.2……的順序排列。標題一律左頂格。各級標題字數不宜過多,同級標題不應時有時無。論文按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順序結構撰寫。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