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近代 中外條約 研究進程 趨向
摘要:作為近代中國的一個基本問題,中外條約具有重要地位,這一領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新中國建立至1979年以前處于起步階段,主體取向是配合國家反帝斗爭的需要。十一中三屆全會之后出現新格局,80年代開始擺脫侵華史的局限和各種因素的影響,專題性和多視角研究廣泛興起和展開。至90年代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形成各個領域全面推進的態勢。自新世紀以來諸多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和突破,整體研究框架基本成形,為構建完整系統的研究體系奠立了基礎。中外條約的研究歷程,反映了這一領域的學術進步和發展,在此基礎上逐漸凝結為條約關系的研究趨向,成長和形成為一個新的領域或范疇。
安徽史學雜志要求:
{1}來稿請注明字數并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工作單位、聯系方式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其中姓名和工作單位名稱請提供正確的英文譯名。
{2}摘要。摘要與正文對等,不以第一人稱表述,不對正文評論,不要寫成提綱形式。避免使用“本人”“本文”“我”等字眼。
{3}各層次標題序數以數字連續編碼。格式為:“一、”“(一)”“1.”,其下為“(1)(2)”,再下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4}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自投寄之日三個月未收到用稿通知者,稿件可自行處理。
{5}論文中的引文參考文獻采用腳注(頁下注)形式,在正文中引文或注釋的文字結束處,對應圓圈內加阿拉伯數字(①②③……)的序號(上標);每頁獨立順序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