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知識產權評論雜志是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主管,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主辦的一本部級期刊。
北大知識產權評論雜志創刊于2002,發行周期為年刊,雜志類別為政法類。
Magazine introduction
《北大知識產權評論》雜志,年刊,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商標法與專利法、著作權法、新興問題與理論問題等。該雜志旨在推動中國古文獻整理與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展。該集刊依托北京大學深厚的文獻學傳統和學科優勢,匯聚國內外頂尖學者的研究成果,成為古文獻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其前身可追溯至北京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心以整理、研究中國古代文獻為核心任務,涵蓋經學、史學、子學、集部文獻以及出土文獻、敦煌文獻等多個領域。在長期的發展中,中心形成了文獻整理與理論研究并重的特色,培養了大批文獻學專業人才,并承擔了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如《儒藏》工程、《中華大典》等。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作為中心的學術窗口,自創刊以來,堅持嚴謹的學術標準,注重文獻實證與理論創新的結合。集刊內容涵蓋古籍校勘、版本研究、文字訓詁、文獻學史、專題考據等多個方向,既有對傳世文獻的深入解讀,也有對新出土簡帛、石刻、寫本等新材料的研究。其作者隊伍以北京大學學者為核心,同時吸納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體現了跨學科、國際化的學術視野。
集刊的出版不僅為學界提供了高質量的學術成果,也促進了文獻學研究方法的更新與學科體系的完善。近年來,隨著數字人文技術的發展,集刊亦關注古籍數字化、智能處理等前沿議題,推動傳統文獻學與現代技術的融合。作為中國古文獻研究的重要陣地,該集刊持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力量。
欄目設置: 商標法與專利法 著作權法 新興問題與理論問題
Magazine introduction
(1)作者在收到回執滿3個月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可自行處理,若欲投他刊,應先與本刊聯系。退修稿逾期不回按自動撤稿處理。
(2)來稿務求主題明確.觀點新穎,論據可靠.數據準確,語言精練.生動.可讀性強。
(3)腳注用宋體小五號字。中國年號、古籍卷數請用中文數字。其他如公歷年份、期刊卷期號、頁碼等,均請用阿拉伯數字。
(4)文題:力求簡明準確地反映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一般不使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
(5)詳細描述用于實施基金項目的研究方法和設計。包括采集數據的方式、實驗設計或調查問卷的構建等。
(6)插圖的序號、標題及注釋居中置于圖的下方,表格的序號及標題置于表格上方,表注置于表格的下方。全文只有一個表或一個圖時,只標注“表”或“圖”,不標序號。
(7)引言章節編號為0,一級標題按123等順序編號,二級標題使用1.1、1.2、1.3等,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頂格。
(8)論文應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職稱、學歷、工作單位名稱及其所在省市名和郵政編碼,需注明電話、電子信箱、通信地址等有效聯系方式。
(9)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一般應選取3~5個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10)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并上標。
Magazine introduction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氣象路50號院,郵編:100081。
本站無論任務服務,事先跟客戶都進行詳細溝通確認,如果沒有按期完成,由本站退還客戶支付的費用。但客戶單方面中止訂單,是不能退款的。
正常情況能滿足大部分的用戶,建議你提前一點時間,如果客戶特別需要加急,需要我們和雜志社溝通安排,如果確認可以會收取一定加急費用。
當然,我們會通過短信或電話主動溝通,匯報進展情況。您也可以撥打您的客服老師電話和我司設立的投訴電話。
雖然每天面對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但我們只能保障盡我們的努力滿足您的要求,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的某個要求沒得到滿足,我們首先說聲抱歉,也請您不要失望,有問題還請繼續提問,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隨著現在各種網站層出不窮的誕生,騙子也越來越多,我們實體公司注冊,實體辦公,網站國家工信部備案,信息公開,可以查詢,從創辦初衷我們就是專注高質量的服務,客戶優先,注重質量。我們的具有保密性,我們對合作過程中的客戶信息安全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Magazine introduction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氣象路50號院,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