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民國政治 憲政 辛亥革命 國會政治
摘要:尚小明先生近文對袁偉時先生"思想高度不理解政治就是妥協,不理解政治上有些東西要尊重現實,做出很多錯誤的舉動,使穩定的局面一再被破壞"的觀點作出了批評,此文則指出民初的政治斗爭是"妥協"與"不妥協"交互出現的動態過程。民初的各種政治勢力在"大妥協"中實現了利益均衡,并正式開始了國會政治的演練和制定憲法。但這一"大妥協"也為國民黨所主導的國會立法權力和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掌控的政府行政權力的的對立埋下了伏筆。《臨時約法》的缺陷、政治理念的巨大差別以及互不信任和妥協的信念使得兩個派別陷入了"全輸全贏"的政治斗爭當中。這一斗爭以北洋派—行政權力的"全贏"和國民黨—立法權力的"全輸"為結局而收場,民初的這一次憲政建設嘗試最終失敗。這一失敗使得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拋棄了憲政的道路并走向激進化,繼而轉向了新的建制道路。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雜志要求:
{1}文中所有引文請務必核對準確。
{2}來稿切勿一稿數投。因經費和人力有限,恕不退稿,投稿一個月內作者會收到評審意見。
{3}關鍵詞(中文):3-5 個,詞與詞中間用分號(;)相隔。
{4}來稿論文書寫順序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與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單位,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5}屬基金項目成果者,請注明項目名稱、項目編號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