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街頭涂鴉 公共空間理論 空間生產 城市治理
摘要: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北京富含多元文化的生存土壤,其開放、包容的理念使得街頭涂鴉能夠較早在此出現(xiàn)并逐步發(fā)展。但涂鴉行為的空間私用本質挑戰(zhàn)了公共空間的既有規(guī)則,與城市治理脈絡格格不入,也因此被建構為都市問題,給超大城市北京的城市治理帶來挑戰(zhàn)。對此,應當注意北京街頭涂鴉問題的在地化特色,以更加寬容多元的治理理念看待涂鴉現(xiàn)象,提升治理的精準度與效果,對北京街頭涂鴉的健康發(fā)展進行適度引導,營造寬松氛圍。
北京社會科學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位于文尾,按首字的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序,用序號[1]、[2]、[3]、[4]……標示,若只有一個參考文獻,則文獻前不加序號。
{2}根據刊物特點,編輯者有權對來稿酌情修改,若不同意修改請注明,否則視為同意本約定。
{3}本編輯部對擬用稿件有刪改權。若不同意,請來稿時說明。未能錄用的稿件,恕不退回。
{4}中文摘要(200字以內)與英文摘要應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簡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5}圖、表或照片應按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圖中內容清晰,圖中文字建議使用小五號字。圖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須在600-900dpi之間,標題在插圖下居中。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