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學術不端 演變 一稿多發 科技期刊應對措施 同行評議
摘要:自學術不端行為被正式定義至今已有30年,30年來科技期刊中的學術不端行為雖然主要表現仍然是剽竊、抄襲與造假,但也有一些演變。例如:從機械抄襲演變為復雜'炮制';從個人行為演變為中介機構運作;出現了偽造同行評議的新問題;從對'一稿多投'的關注轉向'一稿多發';作者出現有意識的發表后主動撤稿和錄用后撤銷基金項目標注行為。作為科研誠信的守門人,科技期刊也應予以精準應對。可采取的措施有:嚴格遵守'三審'制度,抓住細節辨別'中介稿';嚴格甄選審稿專家,健全同行評議制度;加強編輯作者互動,及時簽署發稿協議;建立不端稿件處理規范,提高違規成本;積極進行選題策劃,加強期刊內部管理。
編輯學報雜志要求:
{1}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2}文稿要求論述充分有力,研究方法嚴謹創新。
{3}稿件請勿一稿多投。來稿時請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3個月內未收到編輯部處理意見,作者可以改投他刊,但須告知本刊編輯部。
{4}文章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添加副標題),文內標題或小節的層次序號依次是: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5}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作者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腳注于同頁左下方。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