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zine introduction
Magazine introduction
《城市環境設計》,單期頁數:175頁,本刊創刊于:2004年,其紙張開本為:16開,本刊重在突出理論性和探索性,對促進藝術設計交流及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城市環境設計》堅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洞悉國內外當代建筑,剖析建筑與城市、環境的深刻關系,關注優秀建筑師的創作及經歷,引領建筑設計的新思潮、新時尚,具有專業性、時尚性、前瞻性。
Magazine introduction
《城市環境設計》主要欄目:武昕專欄、朱青生專欄、用兒童之眼看世界、童趣世界、體驗建筑等。
Magazine introduction
精彩的內容、專業的觀點、精美的圖片、高品位的審美情趣,隨著讀者的物質生活水準迅速提升,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與生活品質的提升,順應時代潮流的一個全方位整合出擊。面向全世界的雜志,集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是一本越來越有看點的雜志、一本越做越精彩的雜志、一本越來越受歡迎的雜志,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為了滿足業主的古典情結,建筑師構想了一個將房間和"園子"混在一起的住宅,功能空間和游息空間交織在一起,室內、半室外和完全露天的空間在不經意間完成過渡,步移景換,讓功能性的行走成為了游賞的漫步。去年雨季,我約攝影師陳顥兄來大理給竹庵拍了一段視頻,作為蒙中和文一入住三年半的記錄。2020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館的主題叫"院兒",時值大理的雨季,策展人張利老師說他看了竹庵的記錄視頻就有種重癥患者插上呼吸機的感覺。
這溢美之辭當然是獻給蒙老爺一家人的美好生活的。一個月前帶朋友去竹庵串門兒,蒙中開玩笑說,趙揚你看我們把這個房子養得這么好,你是不是應該發點作品養護費?我就想起多年前讀到西扎在他那篇《住宅》(LivingaHouse)里好像說過類似的話。
FUN是一個由建筑師、設計師、程序設計師等組成的致力于設計與研究的事務所。他們致力于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創造性地帶入建筑設計,希望借由不同的設計方法和設計過程創造出有別于常規的"意料之外"的設計。事務所同時與藝術家、服裝設計師、數學家和工程師等各界人士進行跨界合作,并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探索新設計的可能性。
王振飛、王鹿鳴二位創始人的作品曾獲多個國際獎項,包括德國國家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獎、德國iF設計獎、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大獎、意大利A’Design設計獎、新加坡室內設計獎等。自2007年在荷蘭貝爾拉格學院(BerlageInstitute)讀書開始,我們一直在從各個角度關注數學與設計之間的聯系,其實更多是關注基礎的設計方法論。
在荷蘭碰到我的老師PeterTrummer是個巧合。當時在貝爾拉格學院完成了第一年的學業后,感到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仍然沒有找到我的方向。知識點歸位:幾何一變換一反射一鏡面對稱VOID2015正對鏡子可以看到自己的鏡像是個常識,但是把鏡子稍微折疊就看不到自己了,因為兩片折疊鏡子的虛像分別被另一面折疊鏡子遮擋了,變得不可見了。
Magazine introduction
Magazine introduction
其他的都還不錯,就是著包裝是不是太隨意了?看書的邊角有些壓痕,雖然不是大事,我也不是什么強迫癥患者,但自己花錢買的書就一樣它到自己手里是完完整整的,希望改進吧。
雜志關注優秀建筑師的創作及經歷,引領建筑設計的新思潮、新時尚,具有專業性、時尚性、前瞻性。 書的內容真的很棒,質量又好,物流很快,服務態度好,以后還會再來的。
圖片很多很有用,平面圖一眼就能看到在將什么,對于空間的分析很到位,尤其是如何塑造多樣而且豐富的街道空間方面。最新的景觀也有,非常好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