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轉移支付 財政縱向失衡 財政可持續性 財政空間
摘要:本文在中國式財政分權框架下,從理論上分析了財政縱向失衡、轉移支付和財政可持續性之間的聯系機制,并建立“有效財政空間”指標量化財政可持續性,實證檢驗轉移支付對財政可持續性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1)我國地方政府尚未建立基本財政對其債務的正向反饋機制,既有的財政行為不可持續,但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財政可持續性。(2)我國地方政府存在“財政疲勞”現象,但大部分地方政府有充足的空間通過適當財政調整建立正向財政反饋機制以實現財政可持續,其中東部地方政府的“有效財政空間”普遍大于中西部地區,財政支出效率也具有類似的特征。(3)盡管財政縱向失衡不利于地方財政可持續,但轉移支付對地方財政可持續性的綜合影響為正,起到了降低財政縱向失衡的作用。同時,轉移支付對地方財政可持續性的影響存在顯著的門檻效應,在地方政府財政縱向失衡程度較小時,轉移支付對財政可持續性具有消極影響;反之則具有積極影響。因此,需要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設計與完善地方政府債務制度和轉移支付制度,提高財政支出效率。
財貿經濟雜志要求:
{1}文稿中表和圖力求精簡,設計正確、合理、易懂。表式為三線表,欄頭左上角不用斜線;表內盡可能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上下行數字對齊;表內“±”號上下對齊,左右各空1格;表注依次用右上標a、b、c、d。
{2}來稿切勿一稿多投。
{3}論文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于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4}參考文獻附于文末,為近5年內作者閱讀過的主要文獻,由作者對照原文核實,依文中出現先后為序,并在文中引用處右上角標以帶方括號的數字。
{5}注釋和參考文獻應分別著錄。注釋用于對文中特殊內容作解釋說明,設為當頁腳注;參考文獻用于標明引文出處,列于正文之后,勿用腳注或尾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