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古詞古義 訓詁與歷史詞匯
摘要:《方言》“摧”“詹”“戾”三詞均訓為“至”,并被認定為“楚語”。“摧”之“至”義是由 “摧”的“推動”義引申而來的,“摧”釋“至”無楚語特征;《詩》“先祖于摧”之“摧”當釋為“滅 絕”“墜毀”。“詹”之本義為“多言”,從“詹”得聲之字均與“至”義無關;訓“至”之“詹”緣于 與“瞻”通用而沾染其義,“瞻”謂“至而視之”,“至”因到達頂點、到達盡頭而引申為“極” 義;《詩》“六月不詹”古人訓“至”訓“瞻”,意義可通,但“詹”訓“至”無楚方言特征。“戾”訓 “至”,表達來到、到達之義,上古中古時期常見,亦無楚方言特征;“戾”訓“至”的古注資料 中存在同訓不同義現象。
辭書研究雜志要求:
{1}文題一般不宜超過30個字,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內容。避免用副標題。文題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或符號。
{2}編輯部對來稿有刪改權。不同意刪改的稿件請在稿件中聲明,編輯部保留對不同意刪改稿件進行撤換的權力。
{3}本刊有權對來稿進行必要的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說明。請作者自留底稿。
{4}來稿需附作者簡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籍貫、性別、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學歷,作者詳細的聯系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5}摘要應避免用語不規范。摘要中不要出現生冷偏僻、自己杜撰的名詞、術語或符號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