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保障房 社會聯系 住房條件 心理健康 結構方程
摘要:社會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2030”的重要途徑。西方理論表明,一個鄰里交往頻繁、鄰里關系良好的“有溫度”的社區有助于每一個居民的健康,即良好的鄰里關系對居民的心理健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已有研究顯示,保障房社區和商品房社區鄰近布局對居民的社會聯系有顯著作用,其影響機制為主效力機制。國內關于社會聯系對個人心理健康在社區層面的影響機制研究早已展開,但對于保障房社區這類特殊的社會空間尚未有系統研究。因此,本文選取廣東省廣州市四個典型保障房社區,運用結構方程來系統性探究保障房居民和同社區居民的社會聯系以及和周邊商品房社區居民的社會聯系與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路徑。結果顯示,保障房居民和周邊商品房社區居民的社會聯系對于居民的心理健康不僅有直接作用,還會通過提高住房滿意度間接影響心理健康。研究結論建議通過發展混合的社區居住模式,營造促進跨階層居民社會交往的空間,以提升居民的心理健康。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雜志要求:
{1}圖表要求:文中配圖需精選,具有代表性、說服力,圖注完整。
{2}來稿必須原創,不得一稿多投,文責自負。本刊對刊登來稿有刪改權。作者如有異議,請在來稿中注明。
{3}文中小標題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標題用“一、”、“二、”、“三、”標示;第二級標題用“1.”、“2.”、“3.”標示,第三級標題用“(1)”、“(2)”、“(3)”標示,每級標題序號前均空兩格。
{4}參考文獻:列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公開發表的文獻。
{5}中英文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以300字左右為宜,并標注3~8個規范化的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