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研究雜志是由北京大學主管,北京大學主辦的一本省級期刊。
傳統文化研究雜志創刊于2022,發行周期為季刊,雜志類別為文化類。
Magazine introduction
《傳統文化研究》雜志是一本專注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探索與傳承的學術期刊,由北京大學主辦,該雜志的國內刊號為10-1878/C,國際刊號為2097-2652。它緊跟學術前沿,致力于刊載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內容覆蓋了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等多個學科領域。
該雜志的特點在于其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體現了對學術交叉與融合的重視。它的內容涵蓋包括古代文學、古代文論、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古代史、近代史、史學史、敦煌吐魯番學、思想史、哲學史、經學史、宗教史、法律史、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科技史、美學史、倫理學史、文化史、考古學、中外文化比較、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多個學科領域。
《傳統文化研究》雜志設有多個欄目,如經學研究、思想史研究、齊魯文化研究、古代各體文學與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海洋文化研究、醫療與文學研究、碩博論壇等,鼓勵并支持前沿性專題研究和交叉研究。雜志注重稿件的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和創新性,并與國內外知名學術機構和專家學者開展交流與合作,提升了雜志的學術水平,擴大了其國際影響力。
欄目設置: 杜甫研究 書訊 經學研究 歷史研究 文獻學研究
Magazine introduction
{1}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一級標題用1……,二級標題用 1. 1……,余類推。通常不超過四級。
{2}本刊保留依著作權法獲享的所有權利。未經本刊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本刊進行翻印、網絡轉載或其他形式的傳播,違者將依法究責。
{3}作者如欲投他刊,請事先與本刊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將立即退稿。
{4}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觀點,概括陳述論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結果和主要結論,150 字左右。
{5}詳細描述用于實施基金項目的研究方法和設計。包括采集數據的方式、實驗設計或調查問卷的構建等。
{6}注釋中重復引用文獻、資料時,第一次必須引用完整信息,再次引用時可以略寫。若為注釋中次第緊連援用同一文獻、資料等的情形,可使用“同上注”。
{7}文內體例要求,一般以“一、”、“(一)”、“1.”、“(1)”作為文章層次,通過簡短的小標題方式提煉主要觀點。
{8}凡可文字表述清楚的內容,盡量不用圖、表,文字、圖、表三者內容不得重復。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格式,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
{9}請附第一作者簡介,給出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到縣級)、職稱、學歷、學位、簡歷或研究方向等信息。
{10}正文所引文獻須在正文末尾列出。中文參考文獻在先,外文在后。中文按作者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外文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每條文獻必須頂格書寫或打印,換行時前面空兩格。
Magazine introduction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大雅堂,郵編:100871。
本站無論任務服務,事先跟客戶都進行詳細溝通確認,如果沒有按期完成,由本站退還客戶支付的費用。但客戶單方面中止訂單,是不能退款的。
正常情況能滿足大部分的用戶,建議你提前一點時間,如果客戶特別需要加急,需要我們和雜志社溝通安排,如果確認可以會收取一定加急費用。
當然,我們會通過短信或電話主動溝通,匯報進展情況。您也可以撥打您的客服老師電話和我司設立的投訴電話。
雖然每天面對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但我們只能保障盡我們的努力滿足您的要求,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的某個要求沒得到滿足,我們首先說聲抱歉,也請您不要失望,有問題還請繼續提問,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隨著現在各種網站層出不窮的誕生,騙子也越來越多,我們實體公司注冊,實體辦公,網站國家工信部備案,信息公開,可以查詢,從創辦初衷我們就是專注高質量的服務,客戶優先,注重質量。我們的具有保密性,我們對合作過程中的客戶信息安全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Magazine introduction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大雅堂,郵編: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