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腸埃希菌 耐藥性 抗生素 耐藥基因
摘要:目的分析臨床分離的大腸埃希菌的耐藥情況和相關耐藥基因存在狀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上饒市人民醫院臨床分離的各類標本,采用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分析儀對436株大腸埃希菌進行細菌鑒定與藥敏分析,選取了30株多重耐藥的大腸埃希菌進行TEM型β-內酰胺酶基因、aac3-Ⅱ和aac(6′)-Ⅰb型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DHA和ACT-1型AmpC酶基因、qacEΔ1-sul1耐消毒劑和磺胺基因、catA,catB氯霉素酰基轉移酶基因及cmlA外排泵基因的研究。結果30株大腸埃希菌對氨芐西啉耐藥率達100.0%、對頭孢唑林耐藥率達76.6%(23/30)、頭孢呋辛耐藥率達80%(24/30)、頭孢曲松為73.3%(22/30)、左氧氟沙星53.3%(16/30)、環丙沙星53.3%(16/30)、復方新諾明為90%(27/30),對阿米卡星的耐藥率較低為3.3%,對呋喃妥因、美羅培南及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0。TEM基因、qacEΔ1-sul1耐消毒劑和磺胺基因、aac(6′)-Ⅰb型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檢測全為陽性。結論臨床分離的大腸埃希菌存在嚴重耐藥情況,耐藥基因攜帶率高。應加強細菌耐藥性的檢測,指導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
大醫生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采用尾注形式,參考文獻的著錄方式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4-2005,依照順序編碼制參考文獻列表。
{2}來稿凡經本刊使用,即視為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刊及本刊合作媒體進行信息網絡傳播及發行。
{3}本刊重視學術規范,反對任何形式的學術不端。
{4}無特別約定情況下,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年份一概用4位數字表示。小數的表示方法,一般情形下,小于1的數,需在小數點之前加0。但當某些特殊數字不可能大于1時(如相關系數、比率、概率值),小數之前的0要去掉,如r=.26,p<.05。
{5}論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例如:××省××市(區、縣)××路××號××收]、聯系電話(固定電話、移動電話)、電子郵件,以便我們及時快捷地與您聯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