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水稻紋枯病 致病性 遺傳多樣性 srap 遺傳分化
摘要:為明確東北地區水稻紋枯病菌致病性及其群體遺傳多樣性,將2018年采自東北三省13個水稻主產區的病樣分離純化,共獲得176個立枯絲核菌菌株。采用離體葉片接種法測定菌株致病力,利用SRAP分子標記技術分析其遺傳多樣性。致病力測定結果表明,東北三省各地區菌株致病力存在分化現象,供試的176個菌株中,強致病力菌株占全部菌株23.3%;中等致病力菌株占61.9%;弱致病力菌株占14.8%。地理來源與致病力無明顯相關性。根據UPGMA聚類分析,當相似系數為0.63時,176個菌株被劃分為6個類群。聚類結果與地理來源具有相關性,但與致病力無明顯相關性。利用16對SRAP引物分析176個立枯絲核菌菌株遺傳多樣性,共得到2 237個擴增條帶,多態性頻率為82.16%;基因多樣度(h)、Shannon信息指數(I)分別為0.2827、0.4150。東北各地區立枯絲核菌群體間遺傳距離與地理距離呈一定正相關。群體遺傳分化系數Gst=0.3319,基因流Nm=1.0063,說明東北地區立枯絲核菌群體遺傳分化度較高且群體間存在基因交流。AMOVA分析結果表明,群體內遺傳分化為67.84%,遺傳變異主要發生在群體內部。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請注明作者、單位、職稱或職務、聯系方式及郵寄地址。合著稿件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確定先后次序。
{2}本刊對來稿有權作必要的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
{3}來稿不退,請作者自留備稿。來稿一經發表,文章的復制權、發行權、匯編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將獨家授予《傳播與版權》期刊編輯部。
{4}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位于文尾,按首字的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序,用序號[1]、[2]、[3]、[4]……標示,若只有一個參考文獻,則文獻前不加序號。
{5}關鍵詞:3-5個詞條,用逗號隔開;英文關鍵詞詞組首字母大寫。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