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田壩組 牙形刺 生物地層 永順 桃源
摘要:通過對湖南永順和桃源4條中–上奧陶統剖面的牙形刺生物地層研究,在湘西北地區中、上奧陶統原先劃分(Pygodus anserinus-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帶和Pygodus serra生物帶)的基礎上,自下而上識別出:牯牛潭組頂部的Pygodus serra生物帶(達瑞威爾階上部)、大田壩組下部的Pygodus anseinus-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生物帶(達瑞威爾階頂部–桑比階下部)、大田壩組中部的Baltoniodus variabilis生物帶(桑比階中部)、大田壩組上部的Baltoniodusalobatus生物帶(凱迪階下部–桑比階上部),以及大田壩組頂部–寶塔組下部的Hamarodus brevirameus生物帶(凱迪階中部)。這一臺地邊緣相區的牙形刺生物地層序列與揚子臺地中心相區的湖北宜昌、重慶石柱及南京江寧等地的牙形刺生物帶幾乎一致,與斜坡相區的牙形刺生物帶也可以進行很好的對比,為臺地邊緣相區、中心相區以及斜坡相區地層精細對比提供了新的依據,也證明了湖南永順、桃源(茅草鋪)地區應屬于揚子臺地區。
地層學雜志要求:
{1}摘要是一篇論文最有意義的部分,是標題的放大和論文的濃縮,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2}請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恕不退稿。如被采用,將及時通知作者。若3個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將稿件自行處理。
{3}稿件要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題材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主題新穎、健康向上。
{4}借喻詞一般需用“”號;課題名用“”號,不用“《》”。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