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轉換型微板塊 大陸轉換斷層 斜向俯沖 大洋轉換斷層 洋中脊
摘要:大洋或大陸板塊由起始到消亡多經歷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的復雜旋回。微板塊作為大洋和大陸板塊發育演化的必經階段,記錄了板塊格局的變遷歷史,可作為研究洋內、陸緣和陸內構造機制的關鍵對象之一。轉換型微板塊作為微板塊的一種類型,是指主要受大陸或大洋轉換斷層(或破碎帶)所圍限和控制形成的微陸塊或微洋塊。轉換型微陸塊多發育于洋?陸俯沖系統的大陸一側,是在大洋板塊斜向俯沖背景下通過轉換型構造邊界從大陸邊緣剝離出去的獨立塊體,空間上常與殘生微洋塊相伴生。轉換型微洋塊則發育于大洋轉換斷層(或破碎帶)的轉折部位,是洋中脊擴張方向偏轉在大洋轉換斷層內部誘發的新生微洋塊。這些微洋塊常鏡像出現于洋中脊兩側,整體呈平行四邊形形態。轉換型微板塊研究表明轉換斷層(或破碎帶)并非簡單的板塊轉換邊界,而是具有一定結構特征的板塊生消地帶,對其開展研究不僅有利于完善板塊生消、旋回、裂解和增生拼貼機理,明確板塊發育演化歷史,為板塊準確重建提供約束,也有助于確定洋中脊?轉換斷層體系對板塊運動方向改變的響應機理和推測未知大洋內的轉換斷層組合、結構特征及其演化歷史,為開拓深海大洋精細化構造研究方向(或“領域”)提供理論依據。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雜志要求:
{1}來稿如為各種基金項目資助文章,按照國家有關部門正式規定的名稱填寫基金項目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2}來稿文責自負。稿件若涉及版權等問題,由作者自負責任。
{3}本刊對作者原稿所進行的技術上的編輯刪改加工,將不另行通知作者。
{4}摘要(200~400字,需有簡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結果、結論等,不少于200字)。中英文。
{5}文獻類型的字母標識: [M]為專著,[C]為論文集,[N]為報刊文章,[J]為期刊文章,[P]為未出版之會議論文,[D]為未出版的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需注明學校),[R]為報告,[CD]為光盤。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