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詐騙罪 三角詐騙 法律關系 法理質疑 實踐批判
摘要:“三角詐騙”是一個偽命題。正像要證明一個人的父親是個女人一樣,其命題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如果說,“三角詐騙”的觀點和理論給中國的刑法理論帶來了某種虛假的繁榮景象也值得欣賞的話,那么這種理論熱鬧之后能否得出理性的結論而又經得起證偽的質疑?這是中國刑法理論應該直面、必須思考的問題。如果說,“三角詐騙”給中國的刑法實踐帶來了快刀斬亂麻的“爽快”結果,那么這種沒有堅實理論基礎和理論自洽支撐的刑法結論,是否是中國刑法實踐一種背離法律軌道的盲人騎瞎馬現象?“三角詐騙”理論違背了最基本的刑事法律關系構造,違背了刑事司法實踐應當遵守的“循名責實”、從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操作原則,違背了刑法設定詐騙罪基本概念內在的規范要素和外在的認定要求。因此,從刑法基本理論的層面對其進行必要的質疑,從而在刑事司法實踐的層面對其進行必要的批判,是我國刑法學的職責所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