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白云巖儲層 成因 熱液 震旦系 塔東地區
摘要:塔東地區震旦系頂部發育一套穩定分布的白云巖,厚度在24~799 m。目前,對于這套白云巖的儲層特征、成因機制和控制因素尚未形成統一認識,制約了塔東地區震旦系的勘探突破。文中利用鉆井、巖心、薄片鑒定和地球化學等數據,分析了震旦系白云巖的儲層特征、成因機制及有利儲層控制因素。結果表明:塔東地區震旦系白云巖為一套碳酸鹽臺地相-緩坡相沉積產物,依據巖石結構特征及成因機制可以劃分為結晶白云巖、顆粒白云巖和微生物白云巖三大類巖石類型;白云巖成因主要為準同生期海水成巖模式和埋藏成巖模式,2種成因白云巖在縱向上可區分;震旦系白云巖儲層發育受沉積相帶、熱液及構造作用3個因素控制,3種控制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白云巖化的機制。
斷塊油氣田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本刊要求所有參考文獻按照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做實引,在引用處用上角標的形式標注,如“[1]”、“[2]”等。
{2}鼓勵首發,反對抄襲、剽竊等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由此給本刊造成不良后果的,本刊將追究責任。
{3}本刊只刊登首發稿。為保證作者的署名權和知識產權,作者和課題負責人應在《稿件登記表》上簽名。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權,對所發稿有版權。
{4}除正文外,要有3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至5個關鍵詞。
{5}引言應說明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范圍和背景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