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晉文公
摘要:以往的語文教學將教學的重點放在顯性知識上,而對文本所隱含的隱性知識往往忽略。《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章,許多教師將戰事沒有爆發的原因歸結于燭之武精巧的說辭藝術,卻往往忽略了晉文公的為人品性和非凡的君王氣度所起的作用。文章雖對晉文公著筆不多,卻盡得風流。他寥寥幾句的說辭——不“仁”、不“知”、不“武”,將他的形象凸顯地淋漓盡致。本論文就從晉文公寥寥數語的說辭中,還原表層文字背后所隱藏的性格中本質的一面。
讀書文摘雜志要求:
{1}摘要需概述文章研究的目的、主題、論點等,一般為150~300字。
{2}來稿時,請作者自留底稿,三個月后未接到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恕不退稿。
{3}三個月后若未收到采用通知,可以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
{4}正文的標題層次:層次序號采用“一、”“(一)”“1."“(1)”。
{5}論文須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文圖責任自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