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北方 構造體系 塔里木 鄂爾多斯 松遼
摘要:在應用地質力學方法系統(tǒng)劃分中國北方地區(qū)含油氣盆地構造體系的基礎上,開展構造體系控盆、控油氣源區(qū)、控油氣聚集帶、地應力控制油氣、低次序扭動構造控制油氣田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北方地區(qū)主要發(fā)育新華夏系、西域系、緯向系、祁呂賀蘭山字型等構造體系,控制了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松遼盆地等大型含油氣盆地的成生發(fā)展。構造體系具有六個特征:階段性、遷移性、繼承性、差異性、轉換性和復雜性。構造體系在多個方面控制油氣分布,包括構造體系多級控制油氣、構造體系疊加控制油氣、構造體系復合聯(lián)合控制油氣、構造體系多期控制油氣、低序次扭動構造控制油氣田分布等。以構造體系控油為主線,綜合考慮油氣成藏條件,指出了油氣聚集有利區(qū)。在優(yōu)選的有利區(qū)中相繼獲得了新的油氣重大突破和發(fā)現(xiàn),證實構造體系控油研究及油氣聚集有利區(qū)預測的科學性、準確性。這些有利區(qū)也是今后較長時期內油氣勘探的主要目標。
地質力學學報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論文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均需標注參考文獻。
{2}來稿切勿一稿兩投或多投。
{3}來稿一般三個月內沒收到回復,作者可自行處理。
{4}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稿應以基金項目作為標志,注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放在篇首頁左下腳作者單位之前。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定的正式名稱填寫,若屬多項基金資助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5}一級標題使用1,2,3,…;二級標題使用1.1,1.2,1.3,…。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