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地震波能量 能量震級 寬頻帶遠震p波波形數據 震源動態特征 震源譜
摘要:本文根據地震波衰減特性,開展了利用寬頻帶地震波形數據測定地震波能量E_S和能量震級M_e的方法研究。利用震中距處于20°-98°范圍內的寬頻帶遠震P波波形數據,測定了4次國外和4次國內中強震的能量震級M_e,并對其面波震級M_S、矩震級M_W及能量震級M_e進行了分析對比。結果表明:面波震級M_S表示的是地震在某一固定頻率所輻射的地震波能量大小;矩震級M_W與地震所產生的斷層長度、斷層寬度、震源破裂的平均位錯量等靜態構造效應密切相關;而能量震級M_e反映的是震源動態特征,與地震震源的動力學特性密切相關。由于地震是以地震波形式輻射,能量主要集中在震源譜的拐角頻率附近,因此能量震級M_e更適合描述地震的破壞性。由此可見,聯合測定面波震級M_S,矩震級M_W和能量震級M_e對于地震定量研究以及地震災害與風險評估具有重要作用。
地震學報雜志要求:
{1}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提取出文章的主要觀點。力避類似這樣的用語:本文從幾個方面論述了什么問題,對什么問題提出了個人的獨到見解等。
{2}所有投稿作品本刊享有使用權。
{3}來稿請以“省份+作者姓名”為郵件標題發送電子郵件,文稿(Word格式、宋體)添加至附件。
{4}文稿中只附必要的圖和表,圖、表勿與稿中文字表述重復。圖、表、照片力求簡明清晰,標題和說明要簡單明了。
{5}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按要求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其它頁中不應出現這些信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