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松原地震 亮溫熱紅外 小波能譜 異常分析
摘要:基于2016年5月29日-2018年5月28日中國靜止氣象衛星FY-2E (FY-2G)的連續亮溫觀測數據,利用連續小波變換法分析了2018年5月28日松原MS5.7地震前震中附近(119°E-134°E,40°N-50°N)熱紅外亮溫相對小波能譜的時空演化。結果顯示:自2018年2月起,熱紅外亮溫相對小波能譜首先在北西向的第二松花江斷裂前郭部分出現高值異常;隨后異常范圍沿第二松花江斷裂前郭部分和扶余-肇東斷裂擴展,至2018年3月異常范圍及幅值達到峰值;而后異常空間分布逐漸向震中附近收縮成一條NE走向的沿扶余-肇東斷裂分布的窄帶狀區域,異常幅值逐漸降低;最終于4月中旬異常在該區域內消失,其后約40天發生松原MS5.7地震,震中位于異常區域的邊緣。此外,本文還分析了2013年以來研究區域內熱紅外亮溫相對小波能譜高值異常與所發生地震的對應關系,結果顯示:在7組異常中有4組異常出現后有地震發生,且此4次地震為該時段內研究區內所發生的所有淺源地震。
地震學報雜志要求:
{1}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提取出文章的主要觀點。力避類似這樣的用語:本文從幾個方面論述了什么問題,對什么問題提出了個人的獨到見解等。
{2}所有投稿作品本刊享有使用權。
{3}來稿請以“省份+作者姓名”為郵件標題發送電子郵件,文稿(Word格式、宋體)添加至附件。
{4}文稿中只附必要的圖和表,圖、表勿與稿中文字表述重復。圖、表、照片力求簡明清晰,標題和說明要簡單明了。
{5}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按要求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其它頁中不應出現這些信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