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烏克蘭危機 武裝沖突 頓巴斯 俄美博弈
摘要:2014年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爆發反政府武裝沖突。武裝沖突是烏克蘭歷史上長期形成的東西部紛爭、20世紀20年代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民族政策等多種原因導致的后果。盡管有關各方簽署了解決烏克蘭東部武裝沖突的明斯克協議,但由于烏克蘭是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歐盟圍繞歐洲地緣政治版圖進行激烈角逐的重要棋子,目前俄美在爭奪烏克蘭勢力范圍的這場較量中均未作出讓步,而烏克蘭政府在國內公眾輿論和黨派斗爭壓力下,在發展對俄關系問題上妥協的空間不斷縮小。在此背景下,雖然國際社會期待烏克蘭新總統執政為解決東部武裝沖突提供可能性,但鑒于烏克蘭政府與反政府武裝解決沖突的立場相距甚遠,影響武裝沖突的錯綜復雜的俄烏關系、俄羅斯與美國和歐盟關系改善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解決東部武裝沖突的前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