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8 18:10: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企業財務共享和業財融合的聯系,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各個企業在經營管理和運行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合規性,同時也開始重視人力資源及財務管理等相關職能。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利潤才是企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所以財務管理就顯得特別重要。在企業的實際工作推進過程中,通過財務會計工作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促使會計核算工作穩步推進,另一方面能夠促使財務會計規避集中核算等不合理的情況。在公司發展壯大過程中,為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運營成本,逐步探尋一種可行的財務管理變革路徑。在企業規模不斷增大時,常面臨相關部門合作度不高、管理企業成本不斷提升、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公司發展也就必然會把主要精力和資源放在加強企業的服務職能上,導致公司在戰略性方面的投資有所減少,公司內部人力資源配置效益也不高,從而無法滿足公司發展。所以,公司必須成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并利用這種模式來整合業務與財務工作,從而有效地解決企業集團發展中的問題。
1財務共享、業財融合的概念
1.1財務共享
財務共享是指公司優化財務管理后,通過選擇統一的辦公場所,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各類財務問題進行集中處理,在處理過程中,借助當前的信息化系統平臺,為各部門提供快捷準確的財務信息,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各部門的相關業務水平。企業的財務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可將各生產部門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高企業的核算質量,并且不斷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節省企業運營成本。在當前各公司的生產運營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主要體現為全部共享與部分共享兩種,是以顧客為中心,利用財務共享服務企業,打造全新的管理經營模式,并把重復性服務重點聚焦于財務公共服務中心,通過集中處理公司財務信息,不僅提高了公司服務的質量規范化,而且促進了其他部門的運作,對提高企業效益和促進企業長遠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2業財融合
業財融合,是指將公司的財務和企業運營活動相結合。具體而言,是把財務風險管理會計工作和經濟業務管理前端融為一體,業務部門所完成的每一項有關經濟的業務,都要有效地通過信息系統反映到財務技術部門,而財務資源管理部門將所采集來的信息加以有效管理與分類,從而做出評估,并把相應的價值判斷信息反饋給各個業務部門,業財融合為一個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信息技術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財務分析。通過業財融合這一模式有效提高了企業的財政管理,并且全面獲取了各監管部門提交的信息,對數據加以分析,增進了各生產部門之間的交流,實現了信息調配,真正做到了企業財務數據共享,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其次,對資源進行分配。當公司內部進行了業財融合,所包括的資源合理配置并不局限于一個公司提高了自己,而且還包括客戶,客戶是公司賴以生存并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礎,企業通過業財融合這一模式深入公司的服務前端,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管理策略,保證了公司的發展研究方向不會脫離企業的價值主要目標。最后,風險可控。一個公司在生產經營壯大的過程中會遇到各類問題,盡管公司的各個部門都在共同努力協調發展,讓整個公司按預先制定的規劃發展,但這種規劃也可能會產生突發的收益或損失。業財融合這一經營模式,可以有效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準確判斷出企業在未來發展中的挑戰,同時在一定范圍內有效地規避各類經濟損失風險。
2財務共享對業財融合的積極意義
面對各種生產經營投資公司,需要大量的財務信息作為參考基礎,只有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了公司的生產經營現狀,才能做出適合公司長遠發展的決定,并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財務共享正是將公司的財政與業務實施分開管理,同時又將二者融合,這種專業化的資源分配方式為企業決策提供了大量信息,也讓企業各生產部門參與到企業的發展與管理中,從而制定出更為科學的發展規劃。
2.1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提供支持
在經濟國際化的背景下,更多的公司為順應國際化的發展趨勢而實施戰略擴張,力求在國內及全球范圍內設立分公司。在設立分公司的過程中,這些公司還設置了具體的財務部門,使得公司的財政管理呈現出相對分散的財務會計模型和管理制度。財務共享可集中分散于國內及世界各地的相關業務,利用財務資源共享既減少了公司的經營成本,也大幅提高了公司的經營效益。
2.2強化財務管理機制
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規模日益增大,各種分支架構復雜性也在財務管理中凸顯出來并隨之加強。對于集團企業而言,各分公司的分支架構之間的財務核算方式并不統一,為公司監測下屬企業發展帶來了不少困難,資源也無法進行合理高效的協調分配。財務共享統一、規范了集團公司所屬各企業的財務會計核算方法。不僅強化了企業外部的監督管理,同時對內部考評制度也進行了重大變革,優化了整個企業的財務管理資源。
2.3提高財務處理能力
財務共享系統可以統一解決大公司中常見的企業財務管理問題,企業財務工作人員可在多家下屬企業的同一個職位上同時負責某業務,這樣大幅減少了業務工作中所需員工的數量。值得注意的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周而復始的重復財務問題時,可以有效增強財務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出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見,財務共享不但可以解決人工成本,還能切實規避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3助推財務共享和業財融合的具體策略分析
3.1提高職工的財經戰略思維能力盡管當前有一系列財政一體化工作以識別業務管理的不足,在當前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財務部門的有關工作人員必須有一定創新思路,以提高財經戰略思維能力。在掌握相應財務戰略思維能力的基礎上,財務部門員工可積極利用不同的管理技能與工具,通過大數據分析深度發現員工內部有價值的信息。強化與顧客、供貨商的聯系,利用各種公司財務管理工作方式,推動公司各部門及所管理行業健康發展。
3.2優化財務共享流程
企業通過建立財務管理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可提升企業的財務風險水平。為了確保業財融合理念充分踐行,企業要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具體方式如下。第一,企業需要完善業財融合發展戰略制度,將業財融合理念融入企業可持續性發展范疇,確保新經濟理念能夠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及生產方式的應用提供科學指導;第二,企業需要完善綠色產品發展制度,通過設計綠色產品、開展綠色生產等方式實現對業財融合理念的進一步應用,同時真正做到結合企業運營發展實踐開展業財融合管理,從多個領域踐行財務管理目標。
3.3利用財務共享推動財務管理創新
財務數據共享將打通企業價值鏈關聯方,利用大數據分析,深度挖掘行業經濟發展信息,支持行業財政工作實施策略,完成全面預算目標、推進財政風險管理體系創新。相關生產企業根據初始的財務評估進行快速轉化,將原有的評估指標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讓企業的生產運營方式更符合當前市場需求。對于初始化階段的評估機制,企業的業績發展擁有較多類型特征,降低了原有資源的使用程度,將工作轉向對已有資源的合理管控,對企業各類型的生產經營資源進行科學劃分后重新分配,做到最高程度的資源共享。在這樣的財務監管方式下,企業可對運營資源損耗進行精準把控,確保為消費者帶來高標準的服務。此外,企業的生產有效地利用了低碳生態經濟資源系統,保證所有人員都能參與到環保活動中,降低了對資源的消耗和能源的損耗,企業在最初始的資金運轉籌劃過程中就采用了科學環保的方式,確保了日后的生產經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最大限度地壓縮了閑置無用資金量,讓每筆財務款項都能發揮出自身的價值。企業在生產運營過程中,需要構建出對應的財務監管評估機制,開展有實效性的業財融合評估,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路線。企業在確保未來生產運營中業財融合有效實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將這一理念貫徹到實踐中,為企業的長久、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3.4完善財務投資方法,創新融資方式
對于企業的投資主要包括內投資和外投資兩種方式。內投資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知識資源,充分提高企業自身的創造力,樹立正確的企業發展理念,在運營期間對各類資源架構進行充分調配,能夠清晰有效地做好企業能源運營管理工作,開展各類投資活動時,也能夠對新型產業加以重視。當企業開展對外投資活動時,一般都希望擁有風險較高且收益相對良好的回報,所以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金融活動時,必須對所投資項目有充分的認識,根據現實情況科學合理分配資金比例。外投資的企業必須具備良好的發展潛力,并在今后的生產經營中能夠有可觀的經濟效益,為公司的發展帶來長久的收益。針對當前較為流行的新型事業發展推動,做好相關資源架構轉型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資源保障。不管內投資還是外投資,企業都要對所投資項目的效益情況進行定期分析總結,這屬于投資評價機制的落實。還要對投資活動進行科學合理評估,判斷出投資收益。部分企業也可利用回收期和現金流折現的方式,計算出當前企業投資活動的收益,在業財融合下這些活動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還要把環保與節能理念融入其中,做好相關項目的生態維護及有效性評估,為企業所投資項目在未來發展是否能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做出合理評判。改革開放40余年,我國很多企業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推動了整個市場經濟的提升,就發展而言,很多企業處于高排放高污染狀態,降低了企業的整體效能,同時由于粗放型財務管理模式,造成了很多企業的資源浪費。為了改變這一落后的財務管理現狀,必須將業財融合發展理念融入企業規劃中,構建新型財務管理模式,但這一模式的構建非常困難,新型財務管理模式要求企業必須淘汰落后的技術與設備,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的科學管理機制,滿足企業業財融合發展要求,實現高質量、全面地發展。近年來,我國從中央到各級政府一直重視環保工作,也一直在推廣業財融合發展模式,但實際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其中制約業態融合發展管理的重大問題所在便是融資管理,企業要貫徹業財融合需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對過往開展的業財融合管理模式進行反思,創新企業財務管理方式,確保資金流的有效性,在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大歷史背景下,業財融合將是未來發展趨勢。在構建并運用財務共享中心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此基礎上,企業也應做好自身管理的創新工作,建立完善的業財一體化評價管理機制,優化財務管理過程,充分發揮財務管理過程中人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企業財務一體化,保證企業的轉型升級,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陳志磊.淺析制造業企業業財融合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舉措[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3):102-104.
[2]邱凱,劉李福,張俤.小微企業業財融合型共享財務云構建[J].財會月刊,2022(5):38-46.
[3]周靜.國有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舉措[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2(4):103-105.
[4]杜雙雙.新形勢下企業推進業財融合實施途徑探究[J].財會學習,2022(6):1-4.
[5]欽培豪.業財融合下企業財務轉型探索[J].財會學習,2022(6):8-10.
[6]崔華.新形勢下業財融合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2(6):49-50.
[7]史曉青.新形勢下企業應用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22(6):55-56.
[8]李迪心,李雄平.人工智能深入會計領域的應對與思考[J].財務與會計,2020(6):74-74.
作者:郭榮榮 單位:二十二冶集團裝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