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6 10:36:0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鋼琴演奏教學分析3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鋼琴演奏教學不僅在于訓練人的所有生理機能,使其養成獨特鋼琴彈奏技能;還可培育、提升人們音樂表現能力,為其能在音樂藝術境界中得以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就音樂藝術發展實際而言,鋼琴演奏不但要求通過人體的機械運動彈奏出聲音,更應通過強勁聽覺刺激對音樂進行深層次體驗,以增強人們的音樂表現力。由此可見,聽覺培養在鋼琴演奏教學中的應用發展很有必要。由吳超編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的《鋼琴演奏教學中聽覺、觸覺、視覺的協同運用及方法掌握》一書,全方位、多層次研究了鋼琴教學中的聽覺、觸覺及視覺培養,且獲得不少可用理論知識,這都將為人們深究鋼琴演奏教學實踐發展提供理論指引。對此,本文將在全面閱讀、學習書中內容前提下,分析聽覺培養在鋼琴演奏教學中的發展,并從現實層面闡述以聽覺培養強化鋼琴演奏教學水平的意義。
《鋼琴演奏教學中聽覺、觸覺、視覺的協同運用及方法掌握》一書,匯集了作者多年來從事鋼琴教學工作所累積的豐富教學經驗與實踐心得,并根據聽覺、觸覺及視覺在鋼琴演奏教學中的表現形式和發展特征,提出相應的鋼琴演奏訓練方法。該書以深化鋼琴演奏者各感官間的聯系與協同發展為中心,開展了一系列論述與探討,且從中獲取了益于增強鋼琴演奏體系整體運行功能的有效策略與措施。專業教師可通過學習這些策略與措施,引領鋼琴演奏者進一步提高自身鋼琴學習效率與實際演奏能力。
人們聽覺過程主要指大眾聽覺感官在多元聲波作用與影響下,對各種聲音特性產生豐富感覺的實際運行情境。鋼琴演奏作為對聲音有更高要求的音樂表現形式,自然更應重視鋼琴演奏者聽覺能力的培養。立足實際,培養鋼琴演奏者的聽覺能力,是輔助演奏者明確區分具體演出效果,讓其有可靠依據改進自身演奏技能、提高整體演奏水平的必要元素。就此,提高鋼琴演奏者聽覺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诖?,教育者可通過這些方法促進聽覺培養在鋼琴演奏教學中的深化發展:首先,強調基礎音樂課程的不可或缺性,通過具體教育教學過程,引領學生對鋼琴演奏形成基本認知,培育、強化其基礎鋼琴音樂素養,并借助專業聽覺訓練課程,指引學生建立良好聽音能力;其次,明確節奏感培養在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教學效率中的地位,且有意識地訓練、培養學生內心節奏感,結合聽音、視唱及音樂賞析等課程,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覺習慣;最后,以增強學生音高記憶和音樂感性知識培養質量為目標,設置、開展聽音訓練課程,并不斷推動相應課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以加強培養學生對鋼琴演奏的音高記憶與想象能力,進而提升其鋼琴演奏能力。
針對上述內容分析來看,鋼琴演奏教學中,培養、強化學生聽覺能力,是深切提高學生實際演奏實力、全面推動鋼琴演奏教學模式優化發展的可行路徑。鋼琴演奏教學中聽覺培養的實踐發展具有以下現實意義。第一,有效增強學生實際鋼琴演奏水平。學生可通過鋼琴演奏實踐培養、加強自身音樂感知與理解能力,從而深入了解各鋼琴演奏曲目內涵意蘊,并準確認識到自身鋼琴演奏實力,以此更加精準地表達出曲目作品意境,使其鋼琴演奏水平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第二,指引學生掌握鋼琴音樂作品完整性。鋼琴演奏教學中,學生切身感受鋼琴演奏藝術魅力、發現鋼琴音樂之美的同時,還可在高水平聽音能力支撐下,更好地掌控鋼琴曲目主線走向、演奏技巧與風格、演奏中的情感差別等信息,進而完整掌握鋼琴音樂作品發展特征,以此為提升整體鋼琴演奏質量提供理論保障;第三,有助于加強鋼琴曲目的二次創作效果。聽覺培養不僅可促使學生大致了解多元鋼琴演奏曲目創作背景與風格、演奏需求等基本理論;也能引導學生形成專屬演奏風格,且將自身音樂感悟有機融入鋼琴演奏二次創作過程中,以給予傳統鋼琴曲目足夠尊重基礎上,增強對應演奏曲目二次創作時代性與新穎性,帶給聽眾耳目一新的音樂感受??傮w來看,《鋼琴演奏教學中聽覺、觸覺、視覺的協同運用及方法掌握》一書,所闡述內容多樣且全面、結構層次分明、論述井然有序,具有一定的理論借鑒價值,是一本優質教輔書籍。
作者:郭宗瑩 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鋼琴演奏教學分析2
鋼琴是一種深受大眾青睞的演奏樂器,具有音色優美、音域寬闊等演奏特征,為了準確地將不同音色演奏出來,演唱者必須要準確表達各個音符的內在情感,這離不開演奏者自身演奏能力的支持。其中觸鍵無疑是決定最終鋼琴演奏效果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主要體現在鋼琴演奏者能否協調應用手臂、手腕和手指來完成彈奏。因此,如何在鋼琴演奏中準確、靈活地觸鍵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一、鋼琴演奏中觸鍵的含義
鋼琴演奏的根本目標是采取有效的彈奏技巧、方法以及其他手段來保證演奏音色更加優美、音域更加寬廣、音律更加準確。而觸鍵實際上是鋼琴演奏中最基礎、最普通的一種彈奏方式,主要是借助手指對鋼琴琴鍵進行敲擊的方式來使鋼琴內部的榔錘結構同鋼絲線進行觸碰并發聲[1]。因此為了在演奏鋼琴過程中對演奏的音響強度、音色優美性等進行控制,演奏者就必須注意嚴格控制鋼琴觸鍵的力度、方式,使這些操作可以同演奏的音樂之間保持良好的協調性與一致性。但是在演奏鋼琴中,演奏者不僅僅需要依靠手指進行觸鍵,還必須協調各個身體關節來共同完成手指觸鍵操作,確保觸鍵的精準性與有效性。
二、鋼琴演奏中觸鍵的價值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觸鍵是一種基本的演奏方式,演奏者除了需要認真解讀音樂作品的內涵與形式等內容外,還必須要運用一些切實可行的觸鍵方法[2]。因為觸鍵方法掌握的牢固性及運用的靈活性會對鋼琴演奏人員的演奏技術水平產生直接影響,進而會對最終的鋼琴演奏效果產生極大影響。實際上,觸鍵技巧不同于快速彈奏音階的方式,因為運用觸鍵方法的根本出發點與最終歸宿是要創造出更加準確且富有特色的音色。演奏者首先可以借助準確的觸鍵技巧與方法來充分地展現鋼琴音色,保證可以更加精準地把控鋼琴演奏過程中音符的演奏速度、節奏、力度以及強度等??紤]到鋼琴演奏過程中所面對的音樂作品種類、風格等各不相同,所以為了更好地開展演奏活動,演奏者就必須堅定不移地了解及掌握其中包含的情感元素,在此基礎上選擇恰當的觸鍵方法開展演奏,保證可以借助觸鍵方法的融合來真實地表達音樂作品內在的音樂形象與個性特征??梢哉f,鋼琴演奏藝術本身是一門以觸鍵為基礎的表演藝術,其不僅會對最終鋼琴演奏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同樣會對鋼琴演奏者自身的修養、品位與審美情趣進行反映。越是能夠牢固掌握與熟練應用觸鍵技巧,演奏者越能夠更好地進行鋼琴演奏,并且有效地控制鋼琴音樂作品的整體演奏效果,增強演奏的感染力與表現力。
三、鋼琴演奏中常用的觸鍵方法
(一)連奏法在開展鋼琴演奏期間,演奏者可以通過對觸鍵的頻率、力度、角度以及高度等進行合理調整來演奏出各不相同的音樂風格,比如悠遠的風格、輕柔的風格或者明快的風格等等[3]。連奏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觸鍵方法,具體就是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對樂譜當中的各個音進行不間斷、連續性彈奏來使聽眾產生一種非常強烈但是卻又非常輕松的視聽感覺。連奏法一般要求演奏者要充分熟悉音樂作品旋律,還要懂得靈活運用各個手指來保證觸鍵效果。此外,基于手指指肚開展的觸鍵操作可以避免連奏法中指尖觸鍵造成的無法準確控制音量等問題的出現,確保樂曲演奏更加順暢。因為指尖觸鍵方式具有較小的受力面積,非常容易出現高音、強音等方面的問題,演奏的順暢性也會受到極大影響,這就要求演奏者在實際演奏中用指肚來進行觸鍵。此外,為了盡可能地規避榔頭擊打作用的影響,確保鋼琴演奏中的音量與音色得到有效控制,在觸鍵過程中演奏者要借助指肚進行水平發力,同時要保證相應觸鍵動作保持良好的平緩性,掛、拉、推、摸等相關觸鍵動作也要一氣呵成[4]。
(二)跳奏法跳奏法也是鋼琴觸鍵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技法,也就是所謂的跳音奏法,即借助單個間斷音的形式來進行演奏,具體彈奏停頓的時長本身是不固定的,所以可以使得演奏的音色具有多樣化特征。同連奏法相比,跳奏法下的觸鍵音效更加明亮、更加清脆,具有跳躍性特色,同斷奏法相比可以展現出激昂、活潑等特征,保證可以借助停頓來最大程度地演奏出差異化的風格和特征。在應用跳奏法開展觸鍵操作中,演奏者要保證指尖可以在鋼琴鍵上面靈活跳動。通常而言,在開展鋼琴觸鍵過程中,演奏者要保證手掌的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保持相對固定的狀態,或者固定第一關節使得第二關節配合活動。此外,在應用跳奏法開展觸鍵操作過程中,除了對手指的觸鍵方法進行控制外,演奏者還需要注意對手肘部、手臂部和手腕部等不同部位的動作進行有效控制,在彈奏過程中需要固定手指,借助手腕關節的動作來進行發力,借助手臂部分的重力作用進行下降受力等,這些均是需要注意的觸鍵要點,從而保證各部位發力受到有效控制。
(三)斷奏法斷奏法實際上就是所謂的不連續奏法,觸鍵本身具有緊張感特征,要求鋼琴演奏者在進行觸鍵的過程中要一氣呵成,不能夠拖泥帶水,尤其是要在觸鍵過程中融合一定的爆發力。在鋼琴演奏訓練過程中,斷奏法訓練可以對演奏者本身手指觸鍵的靈活性、彈性、力度掌控性以及獨立性等進行有效強化。在實際的鋼琴觸鍵訓練過程中,演奏者一般可以借助斷奏法開展指尖彈奏訓練,需要保證指尖保持并攏狀態,并且觸鍵過程中需要快速操作[5]。演奏者在實際的鋼琴觸鍵過程中運用斷奏法還需要重點考慮如下幾個方面:其一,在開展觸鍵過程中需要注意突出爆發力的作用,保證下鍵操作做到果斷、干脆;其二,在觸鍵操作開展期間不能夠直接下觸到底,一般只需要下觸到3/4鍵程部位即可,其余的1/4鍵程則可以依靠下觸的慣性作用力來完成;其三,在觸鍵操作期間,演奏者要注意確保鋼琴琴鍵和手指之間維持一定高度,保證可以在靈活觸鍵的過程中確保觸鍵力度的適宜性與準確性。斷奏法在巴洛克時期就得到了廣泛應用與研究,演奏體系也比較成熟,并且該種觸鍵方法在新時期伴隨著審美價值取向的改變也在持續進行完善,如可以基于斷奏法進行手指素質訓練或者將其作為一種基本的鋼琴演奏方法來開展訓練等,這些都可以充分發揮斷奏法在提升鋼琴演奏效果方面的作用。
四、鋼琴演奏中常用的觸鍵運力方法
(一)手力觸鍵運力法當下鋼琴演奏中的觸鍵運力方法種類比較多,其中手力觸鍵運力法無疑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觸鍵運力法。該種觸鍵運力法在觸鍵力度控制方面的難度比較小,同時可以在不耗費過多體力的條件下進行長時間訓練。該種觸鍵運力法要求演奏者在觸鍵過程中保持適中力度并且保持演奏習慣。那些鋼琴演奏能力比較弱的演奏者可以借助手力觸鍵運力法來開展觸鍵訓練,但是在采用該種觸鍵運力法期間要注意保證水平發力。演奏者需要將手掌、手腕和前臂抬起來并維持在同一水平線,之后要保證手掌在發力的情況下帶動手臂向前完成觸鍵操作。在運用觸鍵運力方法時,演奏者可以通過對手腕部是否向上彈起來進行判斷。不同的觸鍵方法會形成差異化的音樂風格,所以鋼琴演奏者可以結合自身鋼琴演奏水平和喜好等來選擇恰當的觸鍵方法及觸鍵運力方法開展訓練,保證可以展現出多樣化的演奏風格。
(二)全臂觸鍵運力法全臂觸鍵運力法本身可以帶來更大的自由性與靈活性,尤其是可以使演奏者結合自身的鋼琴演奏習慣、喜好及水平等進行靈活演奏,保證可以借助這種觸鍵運力法來實現“揚長避短”的目的[6]。觸鍵力度不足的演奏人員可以重點開展集中訓練對指力觸鍵力度進行強化;爆發力不足的演奏人員可以借助連奏法在全臂觸鍵運力法的支持下對指力觸鍵的爆發力進行強化;臂力不足的演奏人員可以借助全臂觸鍵運力法來增加觸鍵力度,借助這種觸鍵方法給演奏者帶來更為廣闊的演奏空間。全臂觸鍵運力法要求演奏者在觸鍵過程中運用更大的力度,在鋼琴演奏過程中以手臂為核心轉軸來帶動手指和手腕部進行活動。在實際觸鍵運力期間,演奏者要借助臂膀肌肉力量來進行觸鍵操作,借助這種發力方式來增加音樂旋律的力量特征,尤其適用于那些涉及較長篇幅的樂句或者涉及歌唱性旋律的片段,這些都是需要重點關注與掌控的觸鍵要點。演奏者要注意手指和臂膀維持良好的協調性,并且每次觸鍵操作都要保持一定的停頓感、時值感和層次感,特別是在全臂觸鍵運力作用下進行下鍵操作期間,演奏者在觸鍵操作完成之后要快速收力,保證下鍵力量收放自如的同時展現出層次性特征,這樣才能夠給聽眾帶來良好的體驗。
(三)指力觸鍵運力法不同部位進行觸鍵發力的過程會使得鋼琴觸鍵產生差異化效果。指力觸鍵運力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運力法,其不需要依賴于演奏者肌肉的力量,即在觸鍵過程中演奏者只需要發揮指力即可,不需要借助其他外力來進行觸鍵操作[7]。因此,在開展觸鍵運力訓練過程中,該種運力法主要適用于那些綿長、輕柔、緩慢等風格的樂曲。演奏者要注意固定其他身體部位,只需要活動手指部位來進行發力,這種觸鍵發力訓練主要適用于那些涉及手指發力比較均勻的訓練。五、結語總之,觸鍵方法是決定鋼琴演奏整體效果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演奏技法。在鋼琴觸鍵過程中,演奏者可以結合實際鋼琴曲目作品的特征及風格等,靈活地選擇斷奏法、連奏法和跳奏法等方法,并且要善于借助手指、手力和全臂等幾種觸鍵運力法來開展訓練,保證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
作者:孫丹紅 單位:江南大學
鋼琴演奏教學分析3
一、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技巧和音色效果
(一)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的重要性在鋼琴演奏中,樂器的音樂表現力非常重要,演奏者除了要重視演奏過程中音樂的旋律、節奏外,還要重視觸鍵的技巧和音色效果。在鋼琴演奏過程中,使用恰當的觸鍵技巧能使呈現出來的音樂效果更加完美,更加貼合作品所要呈現的音樂風格,使音樂作品更加連貫和流暢。手指與琴鍵之間的角度以及手指的撞擊力度等都是影響音樂風格的重要因素,肩、臂、腕之間的連貫性和動作銜接的流暢性等也都需要觸鍵技巧來調整,也都會對作品最終的效果造成影響,因此,演奏者應該加強對觸鍵技巧的練習和使用,更加熟練地運用觸鍵技巧。觸鍵并非死板地按鍵,演奏者要根據音樂感情和節奏對觸鍵力度和觸鍵方式進行調整,這樣才能用更加合適的方法呈現更好的音樂效果。
(二)鋼琴獨特的音色表現鋼琴具有與其他樂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夠表現不同的風格特點,鋼琴不需要其他樂器的輔助也能夠演奏出風格多樣的音樂。不同的鋼琴曲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各不相同,對于鋼琴演奏的音色的要求也不同,著名的鋼琴家曾說過,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考慮發出的聲音的音色是怎樣的,音樂中的故事的敘述、人物的塑造以及情感的表達都要通過鋼琴音色的變化來實現。好的音色能使故事的敘述更加流暢和扣人心弦。另外,由于時代的不同,不同的流派和不同的鋼琴家的演奏技巧都會導致音色的呈現不同,這一點在具體的作品當中體現得更加明顯。
(三)觸鍵的基本要點彈奏鋼琴時,上下手臂和兩手所有關節都要完全放松,特別是腕關節和所有指關節必須完全放松、自然彎曲,手背是其中的最高點。手型的基本要求是:手指輕松自然彎曲,手掌的第三關節相應凸起,手指的基本觸鍵位置應該是白鍵和黑鍵距離大概三分之一的地方,當手指按黑鍵時,整個手掌都要向黑鍵的位置移動,手指應在黑鍵的前端位置按壓彈奏。觸鍵的基本要點是手指不必抬得過高,力量要集中在指尖上,這樣的觸鍵才能獲得絢麗的音色。當手指觸鍵時,轉換力點要自然,關節也要放松并自然彎曲,真正做到“深觸鍵、慢練琴”。手型的訓練可以通過水瓢覆蓋練習法、握蛋訓練法、三點高度調整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根據彈奏的品質和音色進行鑒別及調整。
二、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和音色表現的關系
(一)觸鍵力度技巧與音色表現觸鍵的力度并非僅指手指落到琴鍵上的力度,手指要與肩、臂、腕等身體部位配合,選擇最為自在輕松的發力方式,進而對按鍵的發力大小進行控制,恰當的按鍵力度能夠幫助鋼琴發出更加動聽的音色。不同的按鍵力度會使鋼琴發出具有不同音色的聲音,身體部位越緊張,動作就會越僵硬,那么,按鍵時對力度的把控就更加困難,發出的音色也會晦澀難懂,但是,如果演奏者身體比較放松,按鍵動作流暢自如,對觸鍵力度的把控松弛有度,所發出的聲音就會更加高昂響亮,鋼琴所發出的音色需要演奏者根據作品情感選擇不同的發力方式和觸鍵力度,來實現更好的演奏效果。
(二)觸鍵速度技巧與音色表現觸鍵速度大致分為快速和慢速兩種,觸鍵速度也會影響鋼琴音色的表現,這是因為,觸鍵速度會影響琴鍵傳導的速度和力度,要想在作品中表達比較慷慨激昂的情感,就需要加快觸鍵速度,進而使鋼琴發出更加明亮且具有穿透力的聲音,如果作品想要表達浪漫或流暢的抒情情緒,就需要放緩按鍵速度,使鋼琴發出更加悠揚平緩的聲音。這也同樣符合演奏者的情緒變化規律,在情緒波動較大時,按鍵速度就會相應加快,如果演奏者情緒較為舒緩,彈奏出的音色就會更加輕松自然。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應該處理好觸鍵速度與音色效果之間的關系,實現觸鍵速度與音色效果的協調統一,避免按鍵的拖沓,在演奏節奏比較輕快且情緒較為輕松的作品時,就應該加快按鍵速度,及時按鍵和回手;在演奏情緒較為悠揚且柔和的歌曲時,就應該拖長按鍵時間,把按鍵的速度放緩,讓每一個音都能夠被聽眾清晰地分辨出來,讓聽眾感受作品的魅力。在實際的演出過程中,哪怕只有零點幾秒的差別,都會使得整首作品的演出效果大不一樣。
(三)觸鍵角度技巧與音色表現由于在構造上有機械特性,與別的樂器相比,鋼琴缺乏對修辭性語氣的敏感性。很多演奏者在彈奏鋼琴時只是按譜面將一個個音彈出來,缺乏樂曲內在的語感和靈魂。旋律的修辭性語氣最重要的是旋律中音與音之間的“張力與松弛”的關系,這主要是由節拍的組織、樂節和樂句結構以及整個曲式所構成。這種表達由彈奏的技法所主導,只有合理地表現旋律的修辭性語氣,才不會讓整個演奏顯得呆滯和缺乏生氣,在彈奏時,觸鍵技巧就顯得更加重要。觸鍵角度指的是琴鍵受力的角度,主要影響因素是觸鍵的部位,比如指尖觸鍵和指面觸鍵,不同的發力方向和琴鍵形成的夾角會影響琴鍵受力的大小。當夾角呈直角時,鋼琴就會發出較為輕快明亮的聲音,如果是指面觸鍵,鋼琴就會發出較為輕緩的聲音,這都需要演奏者加強訓練,實現對按鍵角度更加精準的控制。
(四)觸鍵速度與樂曲的表現觸鍵速度也與樂曲的表現有很大的關系。阿根廷鋼琴大師馬爾塔·阿格里齊(MarthaArgerich)的演奏的最大特點是快,以《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為例,多數鋼琴家彈奏這首鋼琴曲都超過35分鐘,但馬爾塔·阿格里齊的表演卻不到30分鐘,這幾分鐘的差距,在鋼琴演奏中是極具挑戰性的,她的演奏秘訣就是快,并且,為了快而漏音。漏音的前提是不影響旋律、不影響和聲、不影響曲目的結構,并且,在保證這三點的前提下把不重要的音漏掉,她的演奏的聆聽體驗也達到了她的預期。另外有一個相對應的案例是克勞迪奧·阿勞(ClaudioArrau),作為更資深的前輩藝術家,他的演奏特點是慢,即比正常的彈奏時間要長一些。由此可見,詮釋作品的美有多種方式,但是彈慢比彈快更難,因為每一個音符都要打磨,每一個音符都被放大了。著名鋼琴家趙胤胤曾舉過一個他本人演奏的例子,在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的演奏中,有兩個音符聽上去是緊密相連的,但是,他想表現的效果是在這兩個音符之間保留1/8的空隙,解決這個問題的常用方式是在彈奏第一個音符時力度略輕,手指提早離開琴鍵,下一個音略重,這樣一來,空隙就出現了,但是,只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還要考慮到一大段樂曲在彈奏時的效果。于是,他先把兩個音符后面的兩個小節連起來彈,再把前兩個小節連起來,最后再把一整段連起來彈,在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不協調的問題,經過分析發現,是踏板和左手之間的配合導致了后面的音效和節奏出現了失誤。他在總結時提到,繞過錯誤表象精準找到導致問題出現的根源很難,演奏家通常使用逐層疊加的方式進行仔細盤查。這個鋼琴演奏實例也再次表明了在明確指令下的正確觸鍵的重要性,他還提到作曲家舒曼的例子,舒曼想迅速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于是,他發明了一個小機器來練習手指的力量,但是,因為對“手”的結構不了解,過量的練習使他終身受傷,他從此和演奏鋼琴無緣。
三、優化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與音色表現的方法
在演奏鋼琴的過程中,觸鍵技巧的應用是決定演出效果和作品呈現效果的直接因素,也是評判演奏者藝術表現力的直接標準,演奏者要想為聽眾帶來更好的演出效果,就要加強平時的觸鍵技巧訓練,也就是要加強對指法的訓練,實現對觸鍵力度、角度和速度的自如控制,這樣才能在實際演出過程中更有信心,在對作品進行呈現時才能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真正表現出作品想要表達的情緒和感情,為聽眾帶來高質量的演出。
(一)加強觸鍵力度、速度和角度的相關訓練在鋼琴演奏過程中,不同的手指負責不同的音區,每個手指的力度、速度和角度控制都需要演奏者不斷訓練形成肌肉記憶,這些訓練內容都與鋼琴的音色直接相關,甚至會直接影響作品情感的表達,由于身體結構的影響,不同手指會有不同的手工,但是分工不同也是相對的,演奏者要加強對手指的控制力訓練,增加手指的靈活度,在演出的過程中,各個手指要相互配合。在涉及音區跨越時,手指之間要相互配合,明確彼此的分工,不管是手腕還是肢體,都要保持靈活,確保每一個音都跟隨節奏,并且確保觸鍵的準確性,保證發出的音色是作品所需要的。隨著訓練時長的增加,逐漸形成肢體的肌肉記憶,保證作品演出的流暢性以及肢體配合的協調性。此外,演奏者也應該對觸鍵方式加強訓練,根據作品的節奏特點選擇合適的觸鍵方式,節奏緩慢的作品需要慢速觸鍵;情緒悠揚的作品需要小角度敲擊,運用指腹的力量發出更加舒緩的聲音;情緒比較飽滿激昂的作品則需要加快觸鍵速度,加大觸鍵力度,保證音色的洪亮。演奏不同的作品不可能使用一種觸鍵技巧,這就需要演奏者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觸鍵技巧,并在演奏過程中進行調整,保證作品演奏的完整性和藝術性。
(二)提高演奏者的心理素質和個人表現力強大的心理協調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是登臺演出的鋼琴家必備的素質,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即使具有再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觸鍵技巧,也無法在舞臺上真正發揮出來,心理素質是演奏者在舞臺上呈現觸鍵技巧和表現音色效果的關鍵。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有效緩解演奏者的緊張情緒,讓演奏者放平心態,在演出過程中發揮實力,因此,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演奏者除了要加強對觸鍵技巧的練習以外,還應該學會疏解自身的情緒,進行適當的心理調節,輕松的演奏情緒能夠幫助演奏者更快找到演奏狀態,更好理解作品的情緒表達。
(三)演奏者觸鍵的技術要求以肖邦鋼琴作品第二十五號《獻給達古爾伯爵夫人》的彈奏為例,樂曲的表現要求是純凈、透明,音響纖細又不能蒼白,從全曲的織體來看,左、右兩手始終包含兩個聲部,但左、右手的中聲部和聲音型又需要把握音響的對比,同時,注意右手最上方出現的高音聲部旋律線和左手的低音線條。這首作品的演奏對觸鍵技術的要求較高。首先,要注重節奏的內涵,節奏中的重音與需要突出力度的重音并非同一概念,它是指節拍重音,如2/4拍“強弱”中“強”拍上的音。其次,要注重復節奏的訓練,復節奏是樂譜中常見的“二對三”“三對四”等節奏,復節奏的變化形式紛繁復雜,既要求演奏者把注意力集中在音符與節奏變化相對較多的右手,又要求演奏者把左手的三連音部分交給身體肌肉的自動化運作來彈奏,前提是兩手都已經分別以同一種速度彈得十分熟練,特別是依靠肌肉自動記憶來彈奏的那只手,必須已經達到能夠單獨背譜彈奏的熟練程度。在本樂曲的演奏中,第1-16小節以左、右手小指勾勒出低音及高音旋律的線條,右手需要放松,隨著音樂的流動自然地呼吸運轉,除了低音線,分解和弦的音型不可彈得過重、過實。中部的句讀呼吸也十分重要,除了要彈出作者標明的旋律及低音線條外,還要彈好曲式結構的節奏。譜子上的連線與樂匯不吻合時,要抓住和聲的序進,還要抓住第26小節起開始的樂節模進,在長達11小節的擴充部分,把這一素材充分地表現出來。在演奏時要考慮到琴聲流暢、柔潤且透明的要求,手指可以協調手臂自然地上飄,以內在的“氣韻”來“推—帶”手指,同時,手腕、手臂和手指下鍵的深度、硬度及速度都要服從于音樂本身的需要。四、小結鋼琴是眾多樂器中較為常見且藝術表現力很強的一種樂器,除了節奏和音調的變化會影響情緒呈現效果外,觸鍵技巧和音色效果也都是影響舞臺演奏效果的關鍵因素,這都需要演奏者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加強注意,提高對肢體的控制力,熟練掌握不同的觸鍵技巧,深刻理解不同觸鍵技巧對音色的影響,同時,演奏者還要具備強大的內心,這樣一來,才能在演出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實力,為聽眾帶來良好的藝術享受。
參考文獻:
[1]金晶,饒婷婷,李莉.指尖綻放的生命鋼琴演奏技術與風格[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6.
[2]林育.怎樣彈好肖邦鋼琴練習曲[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3]張軼夫.鋼琴演奏中觸鍵與音色的處理[J].當代音樂,2021,(5):129-131.
[4]王倩.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與音色分析[J].大觀,2021,(10):48-49.
[5]倪劍.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J].當代音樂,2020,(4):116-117.
[6]張曉軒.鋼琴演奏中觸鍵與音色的關系研究[J].北方音樂,2020,(5):51,56.
[7]徐麗楊.鋼琴演奏中觸鍵與踏板對音色的影響[J].北方音樂,2020,(10):62-63.
[8]毛玉娟.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分析[J].黃河之聲,2020,(21):54-55.
作者:田雨薇 單位: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