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9 17:22:5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美術類學生大學入學教育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國內外報考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大學入學階段的程序探究
在國內,學生報考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專業,首先需要參加藝術類專業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試或全國美術類專業統一考試;其次,需要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學生在全國美術類專業考試成績或藝術類專業院校的自主招生專業考試成績,以及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成績,達到當年由藝術類專業院校或教育廳公布的錄取分數線后,根據考試成績評估志愿并選擇專業,等待錄取通知。國外不同國家、不同大學開設的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對學生的招生要求與標準各不相同。國外公立院校、私立院校在招收美術學類、設計學類專業方向的學生時,都需要其提供學業證明材料、推薦信、語言成績、作品集等相關資料。由于國外開設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院校的收費較高,需要學生在申報前做好預評估:評估學生的經濟能否支持學生完成在讀期間的學業,評估學生對申報專業的適應能力能否達到所報專業的入學標準,評估學生是否對申報專業領域的職業生涯做好了規劃。國內外在學生報考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大學入學階段的程序不同(圖1、2),突出區別在于學生對美術學類、設計學類專業的了解程度上。從學生報考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大學入學階段的程序可以看出,國外院校需要學生在報考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之前充分了解報考的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國內除了部分藝術類專業院校在學生報考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對美術學類、設計學類專業的適應能力,報考綜合類院校的學生需要在入學后逐步提高自身的環境適應能力。國內外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在入學階段程序上的報考差異,會導致學生在大學本科學習期間的學習驅動力、學習目標有一定差別。目前,國內普通高中美術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旨在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1],詳細解讀必修課程美術鑒賞,如繪畫、中國書畫、雕塑、設計、工藝、現代媒體藝術,選修課程美術史論基礎、速寫基礎、素描基礎、色彩基礎、創作與設計基礎。以國內普通高級中學美術課程標準為依據,加上高中美術教師的指導,基本能讓學生很好地了解國內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但在申報國外一流本科院校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時,部分學生對國外一流本科院校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的了解還相對較少。
2.國內外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大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究
以項目(Project)呈現的作品集(Portfolio),是目前學生在申報國外一流本科院校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入學考核階段中的重要指標。在項目作品集中,學生需要提供1~3個獨立項目,每一個項目中需要呈現項目背景、項目創作構思過程、項目制作過程、項目最終作品等的圖文展示資料信息,以此全面展示學生對申請專業的理解程度與對申報院校教學理念的適應程度,為進入申請院校做好專業學習的銜接。國外一流本科院校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在教學方法上以項目教學為主導,項目教學具有實踐性、真實性、跨學科性等特點,由此被廣泛地運用于國外各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課程教學。國內部分高校美術學類方向專業多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較少地使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的課程教學中,部分教師在使用項目教學法時未針對具體的專業構建出完整的項目教學法課程體系框架,項目教學法的應用還處于學習與研究階段。項目教學法具有跨學科的特點,可以使教學成果呈現多樣化的特點,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教師的教學要求。在國際化的背景下,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的課程目標和要求。通過把握國際藝術教學改革的動向,在2020年修訂版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中,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修訂組為普通高中美術課程中的跨學科課程設計與實施提供了指導,將普通高中的美術跨學科課程分為了三個層次:一是融各美術種類為一體的跨種類課程;二是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跨學科課程;三是美術與現實社會情境相聯系的跨學科課程。三個層次之間又有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疊[2]。這為高中美術教學方法與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課程國際化的教學方法銜接做好了準備。
二、加強高級中學美術教育與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課程銜接
1.高級中學美術教育與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國際化的銜接
從各國一流高校的國際化戰略中可以發現,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為國家、高校帶來了國際影響力與經濟效益,不同國家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為本國帶來諸多益處的重要程度排序不盡相同[3]。從比較教育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國際化過程中的區域化和本土化問題是各國高校探討的熱點[4]。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核心標準包括:教育理念的國際化、教師與學生的國際化、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國際化、高校交流與合作的國際化[5],對開闊高校教師與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高校教師與學生的教學水平與學習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考驗著高校的辦學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全球勝任力[6]。(1)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國際化的銜接目前,國內的高等教育處于大眾化階段,讓每名學生都有平等、公平、公正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是我國進行高等教育人才選拔的基礎。國內共有9所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獨立公立院校及6所獨立藝術類公立院校擁有自主招生考試的資格,其他綜合類公立高校的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均需要學生參加全國美術類專業考試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國內9所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獨立公立院校及6所獨立藝術類公立院校改革自主招生考試的形式、內容等方面,增強報考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的學生對所報專業的適應性,使學生在大學本科學習期間的學習目標十分明確。各獨立藝術類公立院校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很多特色專業逐漸突顯,但在教育理念的國際化、教師與學生流動的國際化、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國際化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2017年,《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的出臺為建設高校自主權提供了保障[7]。綜合類院校容易形成跨學科的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的特色專業,對于開設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的專業綜合類院校來說,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專業,為學生搭建較好的就業平臺是學校特色專業建設的重點。2016年,《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出臺[8]為“一帶一路”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也對“一帶一路”教育國際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帶一路”沿線的地方高校如何融入“一帶一路”的區域建設,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的教育發展,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對高校的教育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2022年,《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9]中鼓勵高校探索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為地方高校教育發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培養“一帶一路”建設所需的人才明確了發展方向。于2020年開啟的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模式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在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模式的驅動下,高校的專業發展一方面要為地方特色文化傳承、區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培養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另一方面,需要探索、研究、實踐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摸索出符合“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建設的方案。(2)高中美術教育與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國際化的銜接高中教育是各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一方面要為學生進入高等教育學習做好準備,另一方面要為學生進入社會工作做好準備。諸多一流高校所在的國家高中教育與高等教育實現了有效銜接。如,英國的中等教育機構采用“上構型”課程銜接高等教育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高等教育機構采用“下延型”課程,增強學生對高等教育方式的適應性[10]。有關高校在審核學生申請一流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高校的入學資料中,非常重視學生是否參加過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的研究與學習,能否適應高等教育的研究學習方式。部分一流高校所在的國家中等教育機構,美術類課程會采用研究學習旅行等方式研究學習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以獲得一流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高校的入學資格。高中教育為高校建設一流大學提供優質生源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同國家開辦高級國際中學為一流高校提供了國際化的優質生源,也為學生適應國際化教育做好了銜接準備。當前,國內幫助學生申請一流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高校的中介機構數量呈上升趨勢,學生的流出率高于流入率。在高中教育國際化的問題上,為與高等教育國際化相適應,有關人員應考慮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設置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的地方高校,在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過程中,應加強與生源地高中的合作交流,為美術教學提供指導意見,共建符合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美術教學銜接體系,走本土化、民族化的國際化之路[11]。從芬蘭教育體系改革的成功經驗可以發現,芬蘭的教育改革與全球教育改革運動(GERM)構造的模型完全不同[12],但芬蘭在本土化的教育改革中成為全球具有教育競爭力的國家之一。二是相關部門需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中建立教育交流合作關系,共同為學生進入高等教育學校學習、進入社會工作做好準備。德國作為社會結構復雜的國際化國家,在構建平等、公平、公正、自由的教育體系上做出了不斷改進,在保證本國教育質量的前提下,有關人員應保證申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為此建立專業監管、法律監管、職務監管的咨詢式監管體系[13]。
2.高級中學美術教育與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銜接
地方開設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的高校,需要向世界一流大學學習更多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國際化發展的大趨勢。世界一流大學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能否與國內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相銜接,能否適應國內一流學科發展的需求,能否適應國內學生的學習需求,面對這些問題,也需要國內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課程一線任課教師不斷實踐總結,研究出適應與國內一流學科發展的教學方法。高中美術教育與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銜接上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合作開發銜接性課程各地方高校應協助各地方高中落實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高效使用普通高中美術教科書的7個分冊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中國書畫、現代媒體藝術,合作開發高中美術教學與高校教學方法相銜接的課程,豐富高中美術教學方法,使高中美術教育的教學方法與高校教學方法相適應,加強高級中學美術教育與高等教育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方向各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銜接。(2)合作開發地方特色的教材國內各地方高校所在區域都有與其他區域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隨著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累,大批非遺特色藝術、工藝等有待傳承和發展。云南少數民族藝術文化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多樣,極具地方特色。2016年,《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編寫審定管理辦法》[14]指出,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要符合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設置方案規定的科目和有關要求,符合云南省中小學教學實際需要。各地高中與地方高校應構建長期的合作機制,開發符合地方特色的美術教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美術教學方法。
結語
當下,教育的功能擴展至構建國際關系、促進經濟發展等領域。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對國內教育體系的重新構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省相關部門、企業等相關領域的組織與團體都應參與這一教育行動。在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的背景下,為國家培養適應經濟發展的專業人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促進教育文化發展交流,高中、高等教育學校都應積極投入“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的建設,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2]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李素敏,牛蒙剛.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變遷——基于國際大學協會的調查[J].教育科學,2016,32(4):46-51.
[4]李薇.全球教育改革:國際化·區域化·本土化——第五屆世界比較教育論壇綜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5,28(11):3-7.
作者:章譯丹單位:普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