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6:32: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B1.1營造規范的財務工作氛圍財務工作低效、盲目、籠統是制造企業弱化財務管理能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能解決上述問題,在制造企業會計核算中統一標準,這不僅對核算結果橫向、縱向比較有益,還可為各部門依據核算結論改進管理對策給予支持,使全面預算、效益分配等財務工作更為規范,進而規避部門矛盾,統一運營陣線,為制造企業運營目標落地疏通渠道。
1.2有效防范制造企業的營運風險制造企業在運營中要面臨的風險主要有采購風險、資產安全風險、投融資風險、業務風險等,通過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能夠有效防范各類營運風險,主要源于規范化管理要求制造企業踐行《原始憑證與報賬手冊》《會計科目手冊》《流程與效率控制手冊》等系列管理手冊,對會計工作行為予以約束,在此基礎上會計核算人員將履職盡責,通過核算發現制造企業存在的營運風險,如稅收風險、效益分配風險、固定資產管理風險等,制造企業可從會計核算報告中獲取信息并改進營運對策,增強營運活動的高效性,使制造企業能在防范風險的基礎上通過高效營運賺取更高利潤。
1.3助力現代化核算技術引入管理領域近年來,社會各界掀起數字化服務熱潮,會計核算引用信息技術走上轉型升級之路是大勢所趨,然而缺乏規范性的會計核算體系存在財務信息不能共享、報表內容缺乏系統性等問題,影響會計核算服務創新成效。基于此,制造企業需注重增強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創建長效及常態化的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機制,以現代技術以及財務系統平臺升級為契機,為加大核算自動化力度助力。還可構建智能核算平臺,在電子檔案系統、財務機器人、影像識別等技術集成性應用的條件下為制造企業管理決策給予支持,使制造企業能在會計核算規范化的同時良性營運。
2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的阻力
2.1崗位職責模糊不清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需要會計經理、總賬會計、會計核算主管等崗位積極參與,有些制造企業存在會計核算崗位職責較為模糊的問題,出現核算人員操作不規范、態度不端正、配合不及時等消極現象,無法實現會計規范化核算管理目標,在此基礎上弱化會計核算支持制造企業管理決策的功能作用。
2.2管理制度低效制度規范、合理、高效是從源頭消除制造企業會計核算管理矛盾的要點,然而有些制造企業對傳統的會計核算形式較為依賴,不僅未能積極累積會計數字化核算規范化管理經驗,還存在會計核算脫離實際的問題,尤其在管理會計未能與財務會計融合的情況下,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并不能健全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體系。
2.3核算報表未能有效運用核算報表是會計核算工作人員與制造企業管理層溝通的紐帶,只有報表內容精確,才能有效發揮規范化核算支持管理決策的作用。部分制造企業的會計核算報表并不規范,內容籠統、標準不統一,同時無法橫、縱比較,在制造企業營運中并無應用價值,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隨之失去意義。
2.4信息化核算系統有待完善因為新時代財務工作朝著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的方向轉型,所以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離不開高新技術賦能,信息化核算系統建設勢在必行,然而有些制造企業認為該系統建設投入成本過多并不能短期獲得收益,未能在運營方案中制訂信息化會計核算體系發展計劃,這有礙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與時俱進。
2.5監管機制缺位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的重點在于按照既定的標準、流程、原則、制度行事,在現有框架中完成核算任務,一切超出規定范圍的工作行為都存在徒增核算風險的可能。當前有些制造企業將會計核算規范化發展的重點放在了制定規程的層面上,并未對核算計劃、過程與結果加強監管,監管機制缺位無法助推會計核算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3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的措施
3.1明確崗位職責從會計經理的角度來講,其需在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中完善核算體系,立足制造企業發展實況規設核算制度,在開展核算工作中加強監督指導,同時通過內部控制做好規范化核算工作,依托財務報告呈報核算結果,以保障資產安全、獲取更高效益、防范風險為指向提出管理建議;從總賬會計的角度來講,需做好審核無誤憑證匯總與登記工作,設置會計科目、賬簿、憑證,并指導工作人員完成對賬、結賬及記賬等日常工作,在依據登賬、賬賬相符的前提下實現規范化會計核算目標;從會計核算主管的角度來講,其需制定規范化會計核算相關規章制度,并對相關制度執行情況予以檢查與反饋,還要及時糾正會計規范化核算偏差,解決現實問題,協助會計經理完成報表編制、成本費用核算、依法依規整理原始憑證等工作任務,在規范化會計核算進程中引領工作人員認真負責、銳意進取、互相監督,營造穩健、和諧的規范化管理氛圍,繼而在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的前提下提升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水平。
3.2健全管理制度為保障會計信息具有可檢驗性并能在制造企業發展中起到協助決策的積極作用,同時會計信息能加強財務管理,依據會計準則及系列會計核算手冊制定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制度,繼而增強相關制度的權威性及實操性。要求制造企業以年為單位開展會計核算總結工作,踐行歷年制,在會計年度工作中執行配套制度,不可任意篡改制度并自行設置新內容,若因業務增減需要而調整制度內容則需報批財務總監。利用借貸記賬法并推行權責發生制,提升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水平,要求費用已發生、收益已實現的業務活動不論是否收付款項均需視為本期費用或收益入賬,不屬于本期費用或收益的部分不可作為費用或收益處理,相同時期內收入及相關費用、成本需一同入賬,用于追加固定資產所產生的收支項目需視為資本支出,并不列入收益支出,若為獲取收益而產生支出行為則在收益支出范疇內予以體現,同時計為制造企業的成本費用,會計憑證主要有外來原始憑證、自制原始憑證兩大類,記賬使用單位需統一,會計報表、賬簿、憑證均需統一書寫方式并清晰易懂。在健全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需注重用發展視角看待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需求,尤其在網絡平臺、數字軟件引入核算領域后需及時頒布配套制度,為的是增強自動化核算的規范性,使制造企業能在制度健全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會計核算管理水平。
3.3有效運用會計核算報表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需將報表視為關鍵,主要源于報表是管理層與會計核算人員溝通的紐帶,同時如明鏡一般反映企業發展現狀,為制造企業決策助力。會計報表編制需具有規范性,若會計賬簿與內容不符、未按照程序編制、內容明顯錯誤、編寫計算不準、負責人未簽核則需及時更正,會計報表需留有底稿,靈活使用會計報表編制方式,為的是增強報表內容的簡明性,還要保障報表內容正確、真實、實時。不同的報表要制定針對性較強的管理要求,使專職人員能合理使用核算報表,以財務狀況日報表為例,需專職人員寫明日期與編號,按照類別(如現金、甲種存款、活期存款等)、本日結存、支出、收入、前日結存等要求填寫,還要根據表中的內容寫好摘要,賒銷、賒購、應付票據等內容需一應俱全,總經理、經理、會計主管及會計均需簽字確認,繼而有效運用會計核算報表提高核算管理的規范性。
3.4完善信息化會計核算系統在MIS系統內會計信息系統屬于子系統之一,用于收集、存儲、加工、處理、共享會計核算信息,在會計數據連續不斷獲取的條件下有效開展會計核算工作,并為制造企業營運提供依據。會計信息系統為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條件,主要源于借助該系統可完成核算任務,基于ERP開發會計核算功能模塊,在無人力干預的前提下得出核算結論,使核算結果更為精準,同時各部門能在線獲取核算信息,消除會計核算一體化管理阻力。在會計核算信息化系統完善進程中靈活運用高新技術可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例如,制造企業可在管理中引入區塊鏈技術,改變固有記賬方式,財務數據在共識機制的確認下更具精準性,若存在篡改風險區塊鏈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告,并為專職人員追溯劣質信息來源助力,利用三式記賬法可針對各區塊上的數據予以處理,處理結果顯示在分布式賬本內,各區塊數據更新后系統會自動通知專職人員,同時分布式賬本可隨之更新,依托公有鏈、私有鏈等區塊鏈增強賬本的銜接性,這對會計核算鏈路緊縮有益,可提高規范化核算效率,繼而實現自動化、規范化會計核算的管理目標。
3.5加強核算監管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需通過加強監管的方式發揮積極作用,鞭策專職人員強化核算職能,保留會計核算特征并用貨幣予以精準計量,增強核算結論的時效性及完整性。強化會計核算基本職能是監督管控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制造企業注重內部控制,使部門間可維系良好的制衡關系,壓縮違規操作空間。經驗表明,核算監管不能僅依靠“鐵手腕”,還需注重人性化管理,調動專職人員規范操作的自覺性,這就需要制造企業通過績效考評加強核算監管,將規范化核算與會計崗位績效考核聯系起來,使專職人員能在解析考評結果的前提下發現個人規范化核算的不足之處,如數字技術未能有效運用、工作態度不端正、未嚴格按照規定行事等,這利于營造嚴肅、和諧的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氛圍,通過核算監管助推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活動與時俱進。
4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的其他建議
4.1進一步使用數字技術增強管理的規范性首先,制造企業需構建數字化核算平臺,基于業財融合消除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信息聚攏的阻力,還可保障各業務端在核算中規范操作,并可根據核算結果調整業務計劃,繼而使用財務共享技術解決會計核算數據分析、處理與運用等難題。同時財務共享可打通會計一體化核算渠道,有效解決核算管理系統冗余的問題。其次,制造企業要注重會計信息電子檔案管理,利用RFID技術提升數字財務信息綜合管理能力,為核算信息高效利用提供條件,還可增強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所需信息的精確性及全面性。最后,制造企業需做好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數字系統安全運維工作,保障該系統能始終維持高效運轉狀態,還可在技術升級的同時不斷改良,滿足數字化、規范化會計核算管理要求。
4.2通過管理會計、財務會計交融提升會計核算水平基于財務會計的會計核算僅關注制造企業已開展的經濟活動,核算具有滯后性,會計核算管理無法為制造企業制定前置性的管理方案給予支持,為解決上述問題制造企業需通過管理會計、財務會計交融提升會計核算水平,發揮管理會計過程性核算及解析過去、預測未來、控制現在的作用,依托管理會計報告增強會計核算的規范性,繼而提高會計核算管理助力制造企業穩健營運的有效性。
4.3培育優秀人才制造企業需致力于打造優質的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團隊,定期組織專職工作人員對企業核算制度、方式、體系等方面加以分析,鼓勵專職人員以解決規范化管理難題為指向創新爭優,在服務意識、創新意識覺醒的基礎上提升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能力。除立足實際研究會計核算實例外,制造企業還需將信息素養培育、專業素養強化、增強職業道德視為關鍵,使會計核算崗位工作人員能直面規范化管理挑戰,并在綜合素養提升的基礎上推動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活動順利開展,同時為新理念、新技術、新制度引入核算領域提供人才保障。
5結論
綜上所述,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具有營造規范的財務工作氛圍、有效防范營運風險、助力現代化核算技術引入管理領域的價值。基于此,制造企業需注重會計核算規范化,明確規范化核算崗位職責,健全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制度,有效運用會計核算報表,完善信息化會計核算系統,還需加強核算監管,在此基礎上建議制造企業進一步使用數字技術增強管理的規范性,通過管理會計、財務會計交融提升會計核算水平,還要培育優秀人才,繼而不斷提升制造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肖波.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討[J].時代金融,2020(23):122-123.
[2]張林芳.新時期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的具體措施探討[J].商訊,2020(22):45,47.
[3]吳雷.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探討[J].財經界,2020(35):122-123.
[4]高彩虹.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現代商業,2020(23):189-190.
作者:王曉艷 單位:上海滬安電纜(無錫)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