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金銅礦 過渡帶 地球化學特征 成礦作用 地質意義
摘要:紫金山礦田是東南沿海武夷成礦帶中重要的多金屬礦集區,是與中生代構造-巖漿活動有成因聯系的多金屬礦產地。根據對礦田露采區近礦蝕變圍巖和金銅礦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總結。主量元素特征顯示,SiO2、Fe2O3在礦石和蝕變圍巖中明顯富集,Al2O3、MnO、MgO、CaO、Na2O、K2O在礦石和蝕變圍巖中的含量明顯低于復式巖體,礦石和蝕變圍巖中的富集組分(SiO2、Fe2O3)不可能來自復式巖體,而應該是來自成礦熱液,顯示了多期次的蝕變作用與礦化密切相關;稀土元素特征顯示,蝕變英安玢巖和礦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相似,明顯富集輕稀土元素,輕重稀土元素內部分異明顯且輕稀土元素內部分異現象更嚴重,Eu弱負異常,二者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圖也十分相似,表明成礦流體來源更可能是與英安玢巖同源的巖漿熱液;綜合研究表明,成礦作用與幔源巖漿的參與有關,成礦物質可能主要來自幔源巖體,紫金山復式巖體也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礦物質,說明深部可能存在斑巖型銅鉬礦床。
福建地質雜志要求:
{1}文章注釋統一要求為篇末注,引文格式為序號、作者、書名或期刊名、卷數、版本、頁碼。
{2}作者名字后加*腳注,注明作者所在單位、職稱(職務)、學位、通訊地址、聯系電話。
{3}來稿不退,請作者自留備稿。
{4}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5}摘要應簡明確切,提供論文內容梗概,表達文章中有創新意義的內容,體現結論,不需評論,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