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佛教 和平 教育 倫理 道德
摘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接觸教育所做的努力與古佛教傳統理念是殊途同源的。佛教創始人佛陀推翻了古印度吠陀和婆羅門傳統思想,進行了一次革命性運動,面向全體民眾打開教育的大門~①。在他45年弘法生涯中,他徒步四方,傳播最新的教義,為人們指明脫離苦海的道路。因此,他常被看做是“天人師”(devamanussānam),并將著名的非正規教育制度帶到了古印度。盡管人類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心智仍有待提高:沖突、暴力和戰爭仍在世界許多地區不斷發生。部分人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當務之急是將教育體制人道化以維護不同文化國家之間的和平與尊重。在本文中,我們將著重研究以下幾點:(1)我們為何需要人道教育?(2)在當代教育體系中有提倡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必要嗎?(3)早期教育體系中的佛教價值觀(4)人道教育有助于預防危機等等。
佛學研究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5~30條,其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在正文中被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
{2}所投稿件,因泄密、數據不實、一稿兩投、署名先后、剽竊等不良行為由第一作者(或本人)負責。
{3}編輯部收到稿件后立即返回回執,作者日后聯系時需注明稿件編號。
{4}稿件正文內各級標題按“一”“(一)”“1.”“(1)”的層次設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層次標題不單占行,與正文連排。
{5}所投稿件需附300字以內的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文章題目、關鍵詞均應列出中英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