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術后持續性痛 脊髓 小膠質細胞 米諾環素
摘要:目的研究鞘內注射小膠質細胞活化特異性抑制劑米諾環素對皮膚/肌肉切口和牽拉(skin/muscle incision and retraction,SMIR)術后持續性痛大鼠機械縮足反射閾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的影響。方法選擇鞘內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32只,按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4組(每組8只):正常對照組、假手術組、SMIR模型組和SMIR模型±米諾環素組(簡稱米諾環素組)。按Yaksh法鞘內置管;按Flatters法制作大鼠SMIR術后持續性痛模型;應用vonFrey纖維細絲法測定MWT來評定疼痛行為學變化。結果與術前基礎值和正常對照組比較,假手術組各時間點的MWT均無明顯變化(術前基礎值為13.0±0.9,正常對照組和假手術組在術前及術后第1、3,7、12、22、32天的MWT分別為13.2±0.9和13.0±0.9,13.2±0.7和12.9±1.0,12.9±0.8和12.7±1.1,12.8±1.2和13.0±1.0,13.3±0.7和13.2±1.0,12.8±0.8和12.9±1.2,12.9±1.1和13.1±0.8,P〉0.05);與術前基礎值和假手術組相應時間點比較,SMIR模型組在術后第3、7、12、22天的MWT均明顯下降(術前基礎值為13.1±0.8,假手術組和SMIR模型組在術后第3、7、12、22天的MWT分別為12.7±1.1和9.1±0.3,13.0±1.0和7.8±1.0,13.2±1.0和5.4±1.0,12.9±1.2和9.0±0.4。P〈0.05);與SMIR模型組相應時間點比較,米諾環素組在術后第3、7、12、22天的MWT明顯增加(SMIR模型組和米諾環素組術后第3、7、12、22天的MWT分別為9.1±0.3和10.8±1.3,7.8±1.0和8.9±0.1,5.4±1.0和8.0±1.1,9.0±0.4和9.9±0.7,P〈0.05)。結論在大鼠SMIR術后持續性痛模型中,鞘內注射米諾環素可明顯減輕SMIR引起的疼痛行為學變化,提示脊髓小膠質細胞的活化在術后持續性痛發生和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要求:
{1}稿件摘要一般為200~300字,用第3人稱對全文內容進行準確概括,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結論等。
{2}正文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一般不超過20個字。
{3}論文如系資助項目,在文末說明。多個資助來源的,只選一項。
{4}姓名在標題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收到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5}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需注明,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