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肌萎縮側索硬化 帕金森綜合征 肌萎縮側索硬化疊加綜合征
摘要:本文報道了廣東省人民醫院2例肌萎縮側索硬化疊加帕金森綜合征(ALS-PS)患者的診斷過程,通過文獻復習分析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疊加綜合征(ALS-Plus)的臨床特征、發病率、預后以及可能的發病機制。例1患者表現出運動遲緩和鉛管樣肌強直的帕金森綜合征,左旋多巴沖擊試驗陰性,無嗅覺減退和癡呆,我們診斷為未分化的ALS-PS。例2患者不僅表現出運動遲緩和鉛管樣肌強直,同時還有小腦、自主神經功能受累的表現,可以歸結到MSA的診斷,故診斷為ALS-MSA。ALS-Plus約占所有ALS患者的13. 6%,并且較單純ALS患者有更短的生存時間。盡管相關研究嘗試為ALSPlus提供合理的解釋,但目前具體發病機制仍不完全清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ALS-Plus在ALS中并不罕見,但在臨床上容易被忽略,一方面因為ALS-Plus對其他系統特別是錐體外系的損傷常常被嚴重的肌萎縮、肌無力癥狀所掩蓋;另一方面在于神經科醫生仍對其缺乏充分的認識。因此,我們認為神經科醫生應該加強對ALS-Plus的認識,詳細的病史和體格檢查有助于避免誤診及漏診。
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要求:
{1}引用的參考文獻應為最近5年內發表的,且一般要求5篇以上;另外,參考文獻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在正文中被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
{2}來稿要求論點明確、重點突出、文字精練、數據可靠。
{3}題目:應反映文章主要內容,一般不用副標題,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
{4}作者簡介:簡介內容要以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單位名稱(含二級單位名稱),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訊方式的順序書寫。
{5}引言應說明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范圍和背景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