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全球能源治理 主體結構 政治化 去政治化
摘要:全球能源治理主要是由供給側與需求側主體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復雜綜合體.全球能源治理內涵最基礎的維度是經濟維度和政治維度.當前全球能源治理的主體和結構呈“不對稱沙漏型”狀態,這由主權國家與國際機制自身實力對比不均和全球能源治理“政治化”與“去政治化”勢力角逐共同造成.“不對稱沙漏型”全球能源治理的特點包括:主權國家是各自“三角形”中的核心主體,參與全球能源治理的執行力和影響力最為明顯;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利好國際機制對全球能源治理的影響力要弱于由相似國家組成的國際機制;跨國公司、全球性機制等影響力最弱;需求側的治理能力及其影響力要強于供給側;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供給側與需求側行為主體的身份會隨之發生變化;但是,美國是一個例外,美國可在供給側與需求側之間轉換.未來全球能源治理的理想狀態,將在“政治化”主導下伴隨"去政治化"影響力增強,構成"梯形"結構,這將使全球能源治理在現實中得到強化與有效落實.
國際石油經濟雜志要求:
{1}同一文獻再次引證時只需標注責任者、題名、頁碼,出版信息可以省略。
{2}來稿不得涉及國家機密和軍事秘密,文責自負,勿一稿多投,本刊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必要的修改和刪減。
{3}文題應以新穎獨特的邏輯文字組合準確地反映研究工作的內容實質和特點,文題要求簡潔而信息量豐富。
{4}論文如系資助項目,在文末說明。多個資助來源的,只選一項。
{5}任何來稿視為作者、譯者已經閱讀或知悉并同意本須知約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