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 多裂肌 磁共振成像 橫截面積
摘要:目的研究仰臥位及俯臥過屈位MRI對正常人多裂肌的形態變化。方法隨機選取健康志愿者42例,男16例,女26例,年齡22~67歲,平均(39.1±12.2)歲;應用美國GEDISCOVERYMR7503.0T磁共振掃描儀,行仰臥位及俯臥過屈位配對檢查,俯臥過屈位為患者俯臥于MR檢查床上,腹部墊以表面呈弧形的軟墊,高度為25cm,造成腰椎過屈狀態。兩種體位MRI檢查要求掃描的腰椎間盤層面、層數及層厚一致;應用ImageJ軟件進行圖像分析,測量參數為:①多裂肌總橫截面積(TCSA);②仰臥位與俯臥過屈位多裂肌TCSA差值(S-P)。結果各個節段多裂肌TCSA存在差異,自上至下逐漸增大;各個節段TCSA俯臥過屈位較TCSA仰臥位多裂肌形態減小,TCSA俯臥過屈位、TCSA仰臥位與俯臥過屈位差值自上至下也逐漸增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結論仰臥位及俯臥過屈位配對MRI檢查動態評估正常人多裂肌形態變化對研究腰椎間盤突出癥(LDH)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功能與分子醫學影像學雜志要求:
{1}任何來稿視為作者、譯者已經閱讀或知悉并同意本須知約定。
{2}所投稿件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可靠,層次分明,論述精練,語言準確,符合規范。
{3}標題使用小二號字,宋體,加粗顯示;正文使用五號字,宋體;圖題、圖注、表格、標注、參考文獻使用小五號字,宋體。文中英文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根據其在文中所處位置選用相應字號。
{4}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文時所參考或引用的文獻,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在正文之后,并在正文對應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序號]”(上標形式)。
{5}摘要:論著類文章應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須與中文標題與摘要內容相對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