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電壓折回 氧化槽 恢復損耗
摘要:提出了一種1.2kV氧化槽交替隔離型RC-IGBT結構。通過采用和正面柵極工藝相同的溝槽刻蝕技術,在器件背面形成交替出現的氧化槽,氧化槽結構增大了RC-IGBT背部N^+ Collector和P^+ Collector之間的短路電阻,從而從根本上消除了傳統(tǒng)結構的電壓折回(Snapback)現象。為了不增加工藝難度,氧化槽的寬度和柵極的寬度完全一致。研究了氧化槽的深寬比對Snapback現象的影響規(guī)律,以及氧化槽之間N^+ Collector與P^+ Collector摻雜長度對器件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新結構的設計能完全消除Snapback現象,且相較傳統(tǒng)結構,元胞尺寸減小了一半,并且器件恢復損耗降低了30%。
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雜志要求:
{1}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2}來稿須符合學術期刊的一般編排規(guī)范要求。
{3}來稿不退,請作者自留備稿。來稿一經發(fā)表,文章的復制權、發(fā)行權、匯編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將獨家授予《傳播與版權》期刊編輯部。
{4}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5}摘要最好用敘述性語言闡明全文的觀點、論據和結論,既要精煉又要言之有物,盡量不要空泛地概括全篇內容;忌用第一人稱;字數為150-200字。關鍵詞3-8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