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青銅器銘文 祖先祭祀 西周時期 演變 普林斯頓大學
摘要:《從青銅器銘文、〈詩經〉及〈尚書〉看西周祖先祭祀的演變》(“Bronze Inscriptions, the Shijing and the Shangshu:The Evolution of the Ancestral Sacrifice during the Western Zhou”)原載于Early Chinese Religion, Part One:Shang through Han (1250 BC to 220 AD), pp. 143-200(《早期中國宗教,第一卷:從商朝到漢朝(公元前1250年-公元220年)》,第143-200頁)。全文論述了西周祖先祭祀的美學在青銅器銘文、《詩經》及《尚書》中的體現和演變。祖先祭祀在商朝晚期便是引人矚目的宗教性系統,體現了對過往的深切懷念和對先王的遵崇,且在隨后的西周時期進一步強化。關于祭祀的記錄主要來源于兩種文本,一是傳世文獻,例如《詩經》中保存的頌詩和《尚書》中保存的王室演說;二是出土文獻,數量繁多的青銅器銘文以其原始面貌呈現。柯馬丁(Martin Kern),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東亞研究系主任、《通報》(T’oung Pao)主編、美國哲學院(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本文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秦始皇石刻》(The Stele Inscriptions of Ch’in Shi-huang)、《劍橋中國文學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之開章《先秦西漢文學》(“Early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 through Western Han”)、《中國政治哲學的起源:〈尚書〉的構成與思想研究》(Origins of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Studi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Thought of the Shangshu)等。本中譯文的發表已獲柯馬丁先生授權許可。
國際漢學雜志要求:
{1}審稿:本刊實行以同行審稿為基礎的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委會終審)。如作者與某位審稿人存在學術上的不同見解,可申請審稿回避。
{2}文題:要求簡潔、明了,準確反映論文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
{3}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單位、職稱、學位學歷、研究方向等。
{4}來稿請采用尾注,請不要采用腳注或夾注。參考文獻應按照《GB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規范要求列出。
{5}正文:正文應層次清楚,方便閱讀,行文符合規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