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人的本質 種姓制度 異化
摘要:作為一名印度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左翼學者,穆茨班雅爾致力于研究馬克思的拜物教理論,并在晚期資本主義社會視域下重新審視馬克思與弗洛伊德的異化概念,把物化意識與精神分析緊密結合,最終基于人學視角堅定捍衛了馬克思主義在現當代的批判效力與革命價值。他從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總結提取出了歷史人本唯物主義的觀點,用辯證法將歷史主義、人本主義以及唯物主義進行了融合。雅爾尊崇多線型的歷史發展理論,重點批判了源于教派和種姓制度的印度社會問題。他對印度政治和宗教的細致分析以小見大,為我們呈現了印度左翼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側面,展現了一名印度馬克思主義者的革命觀和歷史觀,同時也突顯了當前馬克思主義在分析現實問題方面的有效性。
國外理論動態雜志要求:
{1}數字用法: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2}為提高稿件發布效果,編者會在忠于原文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適當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請在投稿郵件中注明。
{3}來稿若為課題研究成果,則凡被省級以上單位正式立項的課題,應在文中標明課題的立項單位、級別、時間和編號等信息。
{4}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5}中圖分類號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進行分類,一般標示1個分類號,多個主題的文章可標示2或3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1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