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清末民初 澳大利亞文學 翻譯 通俗小說
摘要:根據新發現的文獻資料,早在1898年,上海的英文報刊《北華捷報及最高法庭與領事館雜志》就已刊登了澳大利亞小說家蓋伊·紐厄爾·布思比的短篇小說《喬叔叔的遺產》,這是最早被介紹入中國的澳大利亞文學作品,而第一部被翻譯為中文的澳大利亞文學作品則是小說家弗格斯·休姆的偵探小說《白巾人》。根據本文的考察,清末民初共有20部澳大利亞文學作品被譯為中文,其中19部作品是被作為英美文學譯入中國的。這些譯作皆為通俗小說,包括偵探小說和言情小說。清末民初的澳大利亞文學譯作代表了澳大利亞文學中文翻譯的起源,具有一定的翻譯史意義,對早期的中澳文學交流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國外文學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
{2}請作者嚴格遵守國家有關部門保密規定,稿件刊出后文責自負。
{3}來稿標題需簡明扼要,宜控制在20字以內,正文前務必添加中文摘要和關鍵詞。
{4}正文段落層次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不出現前言、引言等之內的層次),頂行書寫,層次號后空一格,一級標題前空一行。
{5}結論之后,應有致謝部分,對國家科學基金、資助者或支持者、提供指導和幫助者、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表示感謝。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