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物多樣性指數 生態評價 水質綜合污染指數 北部灣近岸海域
摘要:為了探討生物多樣性指數(H′)在綜合評價近岸海域的實用性,本研究利用水質綜合污染指數和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及底棲生物的多樣性指數分別對北部灣近岸海域調查的數據進行污染程度評價,并討論利用多樣性指數評價的合理性。結果表明:用水質綜合污染指數評價2014年平水期北部灣近岸海域的水質結果為輕污染;用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多樣性指數評價結果均為輕中污染;用底棲生物的多樣性指數進行污染評價結果則為重中污染。可見,生物多樣性指數適用于污染程度較重的水域,而對于像北部灣近岸海域這樣較潔凈的水域,其與水質評價則存在較大的差異。結合我國近岸海域環境監測的實際情況,當前利用浮游植物來評價最具實用性。生物數據需建立在常年觀測的基礎上,并與理化監測結果結合起來開展綜合性指標評價,才能正確地發揮其作用,從而得到符合實際的結論。
廣西科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請通欄排版,正文中如有圖、表,請放置于正文中相應的位置,彩色圖須轉成黑白圖。
{2}在本刊公開發表的作品,視同為作者同意通過本刊將其作品上傳至收錄網站傳播使用。作者如不同意作品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明確聲明。
{3}凡向本刊投稿,請同時授予本刊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和光盤版出版權,如有異議,請務必在投稿時注明。
{4}來稿應在篇首頁的地腳處注明基金來源(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稱、學位、從事專業或工作)和電子郵箱、手機號碼等。
{5}注釋用頁下腳注,每頁單獨排序,序號使用帶圈數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