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東海 光合色素 浮游植物 沖淡水 上升流
摘要:為探討東海的主要物理過程對浮游植物生物量和類群結構的時空分布影響,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2006年和2011年夏季東海陸架條件下的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組成及含量,并通過CHEMTAX對浮游植物群落的結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風場條件下東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和類群結構均有顯著差異。在2006年夏季航次,受弱西北風的控制,長江沖淡水向外延伸面積較大,東海陸架葉綠素a的平均濃度為1228.6ng/L,主要特征光合色素多甲藻素(Peri)、19-己酰基氧化巖藻黃素(19-hex)、19-丁酰基氧化巖藻黃素(19-but)、玉米黃素(Zea)和二乙烯基葉綠素a(DV-Chl.a)相對較高,浮游植物以硅藻(41%)和甲藻(16%)為主要優(yōu)勢類群;2011年夏季航次,受強東南風影響,底層低溫高鹽水涌升現(xiàn)象明顯,東海陸架葉綠素a(Chl.a)的平均濃度(2677.9ng/L)比2006年高一倍,葉綠素b(Chl.b)、青綠藻素(Prasino)、新黃素(Neo)和別藻黃素(Allo)等光合色素濃度相對較高,硅藻(60%)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占主要優(yōu)勢。
廣西科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請通欄排版,正文中如有圖、表,請放置于正文中相應的位置,彩色圖須轉成黑白圖。
{2}在本刊公開發(fā)表的作品,視同為作者同意通過本刊將其作品上傳至收錄網站傳播使用。作者如不同意作品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明確聲明。
{3}凡向本刊投稿,請同時授予本刊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和光盤版出版權,如有異議,請務必在投稿時注明。
{4}來稿應在篇首頁的地腳處注明基金來源(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稱、學位、從事專業(yè)或工作)和電子郵箱、手機號碼等。
{5}注釋用頁下腳注,每頁單獨排序,序號使用帶圈數(shù)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