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積層混合云 垂直探測 云微物理結構 云粒子譜
摘要:2017年5月22日河北省出現一次低槽冷鋒降水過程,河北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利用機載粒子測量系統在太行山東麓區域對積層混合云進行了5次垂直探測。依據這些飛機探測資料結合石家莊天氣雷達和邢臺皇寺觀測站的Ka波段云雷達資料分析了積層混合云的微物理結構和增雨作業條件。結果表明,降水云系出現在低槽槽前西南氣流中,積層混合云由冷、暖云組成,云厚大于5 km,暖云厚度大于2 km,冷云厚度大于3 km,0℃層高度位于3577~4004 m,云底溫度為15.4℃,云頂溫度為-17℃。云內出現最強雷達回波達45 dBZ的對流雨核,人工增雨作業應在雷達回波強度不超過40 dBZ,且4000 m以上雷達回波強度不超過30 dBZ積層混合云區實施增雨作業。嵌入對流核的積層混合云中,5000 m以上冷云中上層過冷水含量達0.2 g·m^-3,比穩定的層狀云中過冷水含量提高2~4倍;豐富的過冷水從雨核發展初期維持到雨核發展盛期,且該高度層是冰晶重要增長區,溫度在-15~-5℃之間,適合催化作業。
高原氣象雜志要求:
{1}標題,序數后用實心黑點,如“1.”“2.”“3.”,左側空二字符。
{2}來稿不得涉及國家機密,涉及者應有單位證明。來稿一式兩份,請自留底稿,文稿不論錄用與否一律不退稿。
{3}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論證嚴謹,文字簡煉,標點準確。
{4}本刊對作者項(包含作者名、單位、省市、郵編)中文和英文不做修改,印刷后出現錯誤,后果自負。
{5}參考文獻:論文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均需標注參考文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