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暴雨 西南低渦 氣旋性波動 四川盆地
摘要:本文利用中國氣象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提供的中國地面降水日值0.1°×0.1°格點數據集(V2.0)、FY-2E逐小時紅外黑體輻射亮溫(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以下簡稱TBB)資料和歐洲中心ERA-Interim0.5°×0.5°,6小時一次溫度、風場、位勢高度、相對濕度等資料對2012年7月21~22日一次四川暴雨進行了初步分析。結果表明,西南低渦活動為此次四川盆地強降水過程提供了有利的發(fā)生條件。在此基礎之上,副熱帶高壓引導的暖濕空氣與西伯利亞南下的冷空氣相匯于四川盆地,風切變的生成,大量不穩(wěn)定能量在四川盆地東部累積,和盆地上空形成的上升氣流,為此次降水過程提供了有利的天氣條件。隨著西南低渦的東移減弱,四川盆地此次降水過程也隨之結束。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標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以腳注形式標注于作者簡介上方。
{2}本刊實行三審定稿制,取舍稿件重在學術水平;每篇稿件需通過“查重”檢驗和匿名評審方能刊用;出版后的期刊和每篇文章均需接受主管單位的專家審讀。請勿一稿多投并杜絕學術不端行為。
{3}作者對文章負有責任,但本刊編輯有權對稿件作文字刪改。
{4}來稿子標題的層級序號。標題層次不宜太多,建議文內標題層次為四級:一、(一)、1.、(1)。
{5}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fā)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