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4 05:33: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在線考試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 本文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區間法對某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健康教育(RSR=0.2018,平方根反正弦代換值y的95%CI為17.78~35.60)為主要影響因素,其次為組織管理(RSR=0.4028,y的95%CI為30.49~48.31);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檔法綜合評價某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表明,由低到高對的縣排序和等級為8、3、18、12、15和7屬于差等級,17、14、6、10、13和2屬于良好等級,11、1、16、9、4和5屬于優秀等級,據此可以找出影響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的因素,對不同的抽查縣進行聚類分析,為進一步制訂防治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
關鍵詞 ] 秩和比;可信區間法;分檔法;碘缺乏?。荒繕丝己?;綜合評價;因素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9(b)-0043-02
碘缺乏病流行范圍較廣,為我國重點防治的一種化學性地方病,《全國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要求實現以縣為單位消除碘缺乏病目標。為此筆者應用秩和比法對某省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和因素分析,以總結成績和不足,找出影響消除碘缺乏病目標的因素,為進一步制訂防治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組織管理、碘鹽管理、監測與防治和健康教育為評價綜合指標,其滿分值(Mj)分別為30、28、24和18分,2010年4月某省抽查18個縣市區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1]為依據,進行綜合評價和因素分析。
1.2統計方法
分別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檔法和可信區間法[2-3]對某省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和因素分析,采用spss 18.0完成上述計算過程。各檔RSR方差齊性檢驗、均數及其多重比較分別采用Levene法、單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檢驗進行。
2結果
2.1原始數據的相對化處理與秩和比的計算
將各評價指標觀測值(Xij)的相對化處理數值=Xij/Mj×100%,之后將所有相對化處理數值按從小到大順序混合編秩(R),數值相同者取平均秩次(見表2括號內的數字),按照公式RSRc=ΣR/mn2(m表示評價指標數量,n表示縣市區數量,下同)計算各評價指標秩和比;以各指標滿分為經驗權重(W´),則各指標的歸一化權重系數W=(W´RSRc/ΣRSRc)/Σ(W´RSRc/ΣRSRc),按照公式RSRr=ΣWR/mn計算各縣市區秩和比,見表1。
2.2不同縣市區評估結果的綜合評價
經計算RSRr的均數=0.6068,標準差s=0.1102,變異系數CV=18.16%,故RSRr呈正態分布。按+us將評估結果分為5檔保留3檔(見表2)。假設檢驗表明,檔方差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2.6089,P=0.1066),各檔RSR均數之間的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F=33.2546,P=3.07×10-6),各檔RSR均數兩兩之間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因素分析
見表3。計算RSRc的平方根反正弦代換值y,其95%CI計算公式為y±uαSy(Sy=(820.7/mn)0.5)。計算95%CI時,檢驗水準按bonferroni法[5-6]校正,故uα=2.64。
比較各組y的95%CI可知,除碘鹽管理和監測與防治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其余兩兩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本文的統計分析過程中,所以對原觀測值進行相對化處理,目的在于將原始數據還原為百分制以進行混合編秩,為進行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的因素分析提供前提條件;同時,可以計算權重系數,充分利用原始數據提供的信息并體現各類指標的作用,避免經驗權重對不同縣市區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抽查評估結果的影響。
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區間法對某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健康教育為主要影響因素,其次為組織管理;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檔法綜合評價表明,由低到高對的縣排序和等級為8、3、18、12、15和7屬于差等級,17、14、6、10、13和2屬于良好等級,11、1、16、9、4和5屬于優秀等級,為進一步制訂防治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原文只是以各項合計得分和最高分、最低分和全省平均分進行統計分析,本文在對不同項目縣進行排序的同時,還分別利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檔法和可信區間法進行聚類分析和因素分析,這有利于管理部門指導從全省宏觀角度找出影響評估結果的因素,客觀對項目縣評估結果進行分類,獲得比原文更為豐富的信息,所得結論是對原結論的補充和完善,值得推廣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應用秩和比法所做因素分析和聚類分析與數理統計中的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原理[5]不同,與基于秩和比的因素分析[6]的原理亦不相同,應注意合理應用。
[
參考文獻]
[1] 鄭合明,李小烽,王傳剛,等.河南省實現縣級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3,28(2):127-128,135.
[2] 孫愛峰.秩和比法在不同地區人體蛔蟲感染現狀調查結果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1):226-227.
[3] 陳雪俠,孫愛峰.秩和比法在醫院醫療質量綜合評價及其變化發展趨勢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8):249-250.
[4] 方積乾.衛生統計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同時找到DocumentRoot項,把其后面的/var/www/html改為/home/www,這樣網站的根目錄即成功在數據存儲區,與操作系統程序區分離開來,可有效保護數據。
權限方面也是必須修改的,找到user nobody和group nobody,改為user www和group www,設置好后重啟Apache。
2.4 測試服務器
在/home/www目錄下新建一個PHP文件phpinfo.php,內容為,然后在瀏覽器訪問http://222.195.187.95/phpinfo.php,如果看到PHP的信息頁面,則表示PHP和Apache運行成功。注意這里的IP(222.195.187.95)應該是服務器的實際IP。
3 安裝TCExam在線考試系統
從TCExam官網下載,并解壓到/home/www下面。安裝之前需要為其建立一個MySQL數據庫。建議先安裝phpMyAdmin程序,用它可以在瀏覽器上方便地添加、刪除數據庫,省去了命令行操作。建立好數據庫后,在瀏覽器地址欄訪問http://222.195.187.95/install,即可按照提示進行安裝,在安裝過程中需要輸入數據庫的用戶名和密碼以及為其建立的數據庫名稱。安裝結束后使用賬號admin(密碼1234)即可登陸。圖1是登陸之后的界面,目前已經成功進行了兩次期中考試,效果良好。對于數理化等自然學科,題目中經常會用到公式,TCExam可以調用Latex來完成公式的輸出,題目中用到的圖片,TCExam可以調用ImageMagick輸出。
4 總結
本文詳細介紹了基于CentOS的網頁服務器的建設,以及TCExam在線考試系統的安裝過程,可以看出安裝及配置過程比較容易,適合有網絡教育需求而資金較少的教育單位,可以充分發揮優秀開源軟件的優勢,來彌補費用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劉鍇. 基于CentOS構建Moodle網絡教學系統[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1,7(26): 6415-6419.
[2] TCExam Main Features [EB/OL]. http:///features.php.
[3] 劉艷杰, 王軍豪. 基于PHP技術在線考試系統的設計[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1, 7(29):7172-7173.
[4] 楊明華. Linux系統與網絡服務管理技術大全[M].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8.
[5] Ken Coar, Rich Bowen. Apache經典實例[M].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6.
一、引言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日益豐富,高專院校英語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也得到蓬勃發展。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可以滿足教學資源應用的個性化需求,增進信息技術的有效使用,減輕教師教學重復勞動,集合集體智慧,尋找教學設計的最佳方案,提供最豐富的教學參考,實現先進教學經驗、教學成果、學習成果的數字化共享,全方位提高教學效果,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因此通過發揮平臺的優勢特性實現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課程教學的銜接,是很有意義的。
二、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實施高專英語教學需注意的問題
從教師在安排學生學習課程的安排流程和組織來看,一般分為課前預習與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復習、考前復習、考核與考試幾個階段,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開展混合式輔助教學,傳統的但更加開放的教學也包括這些階段,但因融入了混合式學習的思想而使其形式更加豐富。
(一)如何做好教學課前準備
教師在線備課之初,首先要在平臺上通過投遞箱、討論區、調查、郵件箱等工具作一些問卷調查,收集學生的信息以便能有針對性的備課;在具體備課中則要根據信息化課程的特點收集、整理課程資源,對教學活動進行選擇與設計,使用維基(Wiki)、檔案袋、Blog、Melete模塊、外部網頁等多種形式備課。學生的在線課前預習和準備一般可以根據教師準備的課程大綱、日程安排、資源庫的指導進行,也可以根據自我的個性與習慣進行,主要預習教師陳列在資源平臺的知識講解部分。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將學習活動的任務、過程、使用的資源通過相應的示例、文字說明或視頻進行演示與講解,方便學生正確理解課程活動。
(二)如何做好課堂教學
傳統的課堂教學習慣于在舊有的教育理念下的課堂講解詞匯、語法、閱讀理解等,費時低效。而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教師的授課方式更加靈活多樣,采用的是“平臺資源庫+活動”的模式,即教師收集大量與學習內容及目標有關的相關網站的鏈接、文字、圖片、錄像等資料進行信息整合,向學生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根據學習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前點擊各種學習材料,課上參與師生間的互動協作、交流會話等各種應用語言學習活動,學習效果高效。
(三)如何做好課后總結、反思
課后總結和反思是信息化教學的關鍵,通過總結、反思有利于教師、學生的主動研究、創造與發展智慧。平臺為教師和學生的課后總結、反思提供了更多的形式與工具,在平臺中,學生的課后復結不僅可以獨立完成,而且可以通過小組分工與同學協作完成,包括建立自己的電子學檔、查看工作站點的相關學習材料、講義課件、學習資料鏈接、圖書館數字資源等,還可以在線或離線完成并提交作業、查看教師對作業修改的評語或等級、對同學的作業進行評價、利用在線答疑或討論區參與感興趣的各種討論等。教師的教學反思可以通過點評式、提綱式、隨筆式的教學日記或反思檔案記錄在博客或Wiki中,這些教學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學中的改革創新等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其他教師也可以從中揚長避短。
(四)如何做好考前復習
考前復習不僅是課程學習的總結階段,也是對己知識的再學習、鞏固舊知識、防止遺忘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幫助學生考前復習的順利完成,教師可在課堂上完成階段復習、學年復習及期末復習來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并使之系統化,也可在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上通過聊天室、即時通訊工具等進行師生的實時交流,運用論壇、電子郵件等進行異步答疑等方式解惑。學生則應用包括教材、講義、網上視頻、音頻、課件、各種參考資料以及各種在線學習資源溫故知新,查漏補缺,也可利用平臺提供的題庫進行在線綜合測試。
(五)如何做好考核與考試
考試是教育工作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和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環節。要真正做到“考”以致“思”,“考”以“創新”,教師就要根據既定的教學進程、性質和要求,使考核方式呈現多樣化,如專題討論、口頭展示(英語演講、英語故事、英語歌謠等)、小組合作項目、圖片演示、階段測試、自評、書評、課堂表現、以及閉卷考試等。這些考核與考試形式可同傳統方式混合組織使用,也可根據平臺的在線考試功能實現在線考核,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線考試其更適用于口頭展示和小組合作項目類的考試。
(六)如何做好總結評價
評價是相互的,有對學生的評價,也要有對教師的評價。作為一線教師要特別重視收集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評價這一環節,可通過書面問卷調查或網上在線調查、電子郵件、聊天等形式取得第一手資料以更好地教學與工作。
三、結束語
信息資源平臺的建設和應用,推動了學校教學改革,更新了教學理念,發掘出更多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與途徑,使教學內容不斷的得到更新組合,較好地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促進了信息化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而在信息化教學中如何真正有效地加強與實現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指導和有效監控,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設計等許多方面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與思考,畢竟平臺提供的只是一種硬件環境,我們更需要的是“軟件”的到位與支撐。
參考文獻:
[1] 徐繼存、周海銀、吉標.課程與教學論[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2] 楊改學.解讀信息化教育資源[J].電化教育研究,2009(3).
一、在線考試的意義
傳統考試方式分為:教師人工出卷、印刷、學員考試、密封裝訂、人工閱卷、最后成績統計、公示和試卷分析幾個步驟。對于組織人事部門來說,試題的完整及保密工作要求極嚴格,最終的分數也要求不能出錯,分數的細微差別都會影響干部人員的最終調整,其工作十分煩瑣且容易出錯。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日益發展,日常學習、培訓、考試方式正逐漸向網絡化、信息化的方向轉變。建立基于網絡的考試系統,加上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將大大簡化傳統考試的過程,因此在線考試系統越來越受到了組織部門的青睞。
二、系統的設計原則
在線考試系統的設計目標為:能正確、有效快速地處理各種網上考試事務;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與通用性,提供友好的人機界面,具有較好的可擴充性和安全性。
通過對現有一些在線考試系統的分析研究,并詳細了解了構建在線考試系統的一些要求后,在線考試系統應該滿足以下設計原則:
(一)組卷原則:系統要能夠滿足組卷條件的要求,組卷速度快,成功率高。
(二)安全性原則:要保證考試系統信息傳輸的安全性,防止考題泄漏,以及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安全性等。
(三)功能完善原則:系統要具有完善的在線考試功能。例如,要有完善的考試現場恢復機制,包括已經生成的試卷、考生已經做過的題目的答案、考試剩余時間、自動評分等。
(四)可擴展性原則:系統要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以滿足考試系統不斷發展的需要,考試系統的功能完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隨著員工的要求和技術的發展而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
(五)可管理性和可維護性原則:要能很方便地對系統進行管理,確保系統的正常運作。
(六)可靠性和可用性原則:系統需要在一定的負荷下保持運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能夠在期望的響應時間內訪問信息。
三、系統的主要模塊
根據系統需求,圖1列出了系統的主要核心模塊圖。
圖1系統主要核心模塊
系統分為三個角色,后臺系統管理人員、題庫專家和考試測評人員。
(一)后臺管理人員主要完成專家人員和考試測評人員的注冊和導入等功能,有對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的操作功能,也具有系統中所有人員的分數查詢,打印報表等功能。
(二)專家主要完成對某專業題庫的增、刪、改、查等功能。對于某次考試需求要制定相應策略,比如考試時間的定義,題型的設置、每種題型的出題量、難易度分布,還有試題的回避策略等等。期中為保證試題不外泄,專家在出題期間是處于封閉狀態,不允許與外界聯系。專家出題流程如圖2所示。
圖2專家出題流程圖3測評人員的考試流程
(三)測評人員主要就是實現在線考核。測評人員的考試流程如圖3所示??紤]到系統在異常情況下中斷,則測評人員的二次登錄流程如圖4所示。
《Delphi程序設計》是計算機信息管理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這門課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很高。另外Delphi開發工具在數據庫編程方面有著其它軟件開發工具(例如Visual Basic,Visual C++)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在教學方法上《Delphi程序設計》應該有別于其它程序設計語言。筆者多年從事《Delphi程序設計》教學與教學改革研究以及軟件開發,認為在《Delphi程序設計》這門課程中可以在部分知識模塊采用項目式教學法。
項目式教學法是指把現實中一個較大的工程問題以任務的形式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進行各種操作,完成項目整個任務。這些工程上的程序包括:客戶溝通、需求分析、任務分解、子項目實施、綜合調試、修改意見、繼續改進等環節。項目教學應該具有如下一些屬性。首先,項目是一個具體的工程問題;其次,項目對于教學、對于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有實際意義;按照企業具體項目的實施辦法實施;有明確而具體的科研成果。下面筆者以《遠程在線考試系統》為例講述在《Delphi程序設計》中如何實施項目式教學法。
首先,與客戶溝通,并進行需求分析。經過與客戶多次溝通,開發小組充分了解到本《遠程在線考試系統》的功能、客戶的要求和目標。客戶的需求是:
1.任課教師出題??陀^試題以Excel表格的形式提交到考試管理人員。Excel試題表格包含試題、每小題分值、每小題標準答案。主觀試題以word文檔形式給出、主觀題需要教師閱卷?!哆h程在線考試系統》應該具備試題導入功能(或者叫做試卷生成系統)。
2.考生資料生成。該系統負責把考生的信息導入到考試系統。這樣可以保證只有符合考試資格的考生才能參加考試??忌Y料生成之后,還需要打印考生準考證。
3.學生考試。學生在異地通過網絡平臺和《遠程在線考試系統》參加考試、并能成功提交試卷。
4.閱卷??陀^題可以自動評分、主觀題可以導出為word文檔,供任課教師評閱打分。
其次,與客戶詳細溝通,進行需求分析。全體學生需要參與這個環節,根據溝通與需求分析分解《遠程在線考試系統》為如表1所示的幾個任務模塊,并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功能模塊由一個小組完成。
分析:把《遠程在線考試系統》分解成幾個模塊,這樣就把一個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這是工程上常用的方法。每個任務模塊對應課程相應的知識點,因此,通過這樣的分解,可以把相應的知識點融合到項目式教學法中,既達到了一定的教學目標,又與行業、企業和職業緊密結合起來了,對學生今后工作中靈活使用學過的知識有非常大的幫助。
表1:《遠程在線考試系統》任務分塊情況表軟件模塊
功能模塊
功能
知識點
教學目標
考試管理機
試卷生成系統
負責導入各門考試科目的客觀題、主觀題
數據庫、Excel編程
熟悉數據庫編程、熟練掌握Excel的導入
考生資料生成系統
負責導入考生資料、打印準考證
數據庫、報表
熟練掌握Excel的導入、熟練掌握報表編程
閱卷系統
負責導出客觀題分數、負責導出主觀題答案為word 文件
數據庫 文件編程 網絡編程
熟悉文件編程
考試機
考試系統
負責考生登錄、考生答題、考生交卷
數據庫網絡編程
熟練掌握C/S模式編程、熟悉相關控件的使用方法
服務器
服務器模塊
負責為異地考試提供考試服務器、供考生交卷
網絡編程 數據庫
熟練掌握服務器編程
注冊機
注冊機模塊
負責考試管理機的注冊工作、在注冊機運行之后考試管理機才能夠正常運行。保護作者權益
注冊表 硬件 加密解密
舉一反三、在今后自己開發的軟件中能夠使用注冊機方法保護自己的軟件成果
第三,子模塊的實施。限于篇幅問題,我們以注冊機為例講述子模塊的實施。首先把注冊機涉及到的內容分解成幾個知識點。針對學生在編寫代碼中可能要用到的知識點,給出預備知識。具體代碼讓學生獨立完成。
第四,綜合調試。各個模塊初步完成之后,需要各個模塊能夠協調工作,各個模塊之間應該能夠無縫連接。這需要各小組之間配合完成。我們以考試機模塊和服務器模塊為例講述綜合調試辦法。考試機需要知道服務器IP地址,需要把輸入的考生信息和從服務器讀來的考生信息進行比對,此外,考試機還需向服務器讀試卷。最后,考試機要提交試卷,服務器給出交卷成功的反饋信息。
第五,修改意見?!哆h程在線考試系統》研制完成之后,首先要在小范圍內使用,因為只有在使用的過程中才能發現錯誤或者找到需要改進的部分。收集考生的意見、建議,收集考試管理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收集同行的意見和建議。對收集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客觀分析總結??蛻舻囊庖姴灰欢傆械览?,因此必須組織各方人員進行協調 、溝通、解釋,對于合理的意見或者建議進行采納。
隨著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先進的網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應用,其中依托計算機網絡實現的在線考試系統,憑借其高效、便捷、公正的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高等院校和培訓機構的重視。目前流行的在線考試系統雖然各有特色,但在功能結構、生成試卷、閱卷等方面一直沒有形成統一、有效的解決方案。所采用的系統結構主要有 C/S和B/S結構兩類。
基于C/S結構的在線考試系統需要在考試機上安裝客戶端程序,一般只能在局域網范圍內展開,軟件的安裝調試比較繁瑣,考試后需要人工將考試資料集中上交評分,很難大規模應用。B/S結構即“基于頁面的架構”,這種模式中易于升級和維護,是目前考試系統的主流設計架構,但隨著對網絡應用要求的不斷提高,它也暴露出通用性差,服務器、網絡負擔繁重和用戶體驗不佳等很多局限。
一、RIA與Flex技術簡介
RIA的概念最初是由Macromedia提出,RIA是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的簡稱,它將傳統桌面應用程序用戶界面的豐富功能與Web應用程序的普遍采納、方便低成本部署以及互動多媒體通信的長處集于一體,形成了一種可以提供更方便、更好用戶體驗的應用程序。與傳統的B/S架構相比,RIA技術具有很多優勢。
1.RIA技術提供了豐富生動的互動界面,用戶體驗較好。
2.RIA技術將一部分運算放在客戶端完成,可以對數據進行計算、搜索、格式化等預處理操作。不僅減輕了服務器端的壓力,還可以給用戶更快的反饋。
3.RIA技術不需要像B/S結構那樣反復刷新頁面,只需要在后臺進行異步訪問,有效降低了數據流量,減少了不必要的網絡資源消耗。
作為RIA技術的典型代表,Flex具有表現力豐富、數據處理能力強大、跨平臺、易于維護等特點,非常適合用來建立在線考試系統。Flex技術以MXML標記語言來描述界面,運用ActionScript腳本語言實現邏輯,兩種語言相輔相成,構成了Flex的基礎。Flex在編譯應用程序時,首先將MXML標記語言轉換為ActionScript腳本,然后將ActionScript生成SWF文件,生成的SWF文件運行于瀏覽器插件Flash Player上,借助Flash Player良好的安裝和升級率,Flex實現了其跨平臺的目標。
二、Flex在考試系統中的應用
Flex主要應用在考試系統中的客戶端模塊上。雖然客戶端模塊的改變看起來對系統性能提升不大,但卻是現有系統應用中的一個瓶頸。目前應用的穩定的考試系統如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等都是C/S架構而不是B/S架構,其原因就在于客戶端模塊的差距,雖然存在軟件分發維護的問題,但客戶端程序的功能要明顯強于瀏覽器。在考試系統中應用Flex,可以將瀏覽器開發為富客戶端,從而顯著提高系統的功能與性能。下面從考試系統涉及的兩個主要功能模塊進行討論。
1.試卷生成
在線考試系統一般都要求每份試卷的考題隨機抽?。灰员WC考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試卷生成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試卷的知識面覆蓋、難易、試卷的信度和區分度,是系統中的重中之重。利用計算機實現自動組卷功能,最常用的方式是動態生成隨機數,然后根據隨機數從題庫中選擇對應試題組成試卷。在這種方法中應保證一份試卷中的試題不重復出現,因此要求生成的隨機數不能重復。由于在考試開始時會同時產生大量的組卷請求,必須采用一種高效的算法來生成試卷,否則可能會導致系統反映遲鈍甚至崩潰。
為滿足以上要求,作者提出將生成隨機數的操作放在前臺的Flex客戶端。在考試開始后,每個客戶端各自獨立地完成隨機數的生成,然后將生成的試題編號傳遞給服務器,服務器根據題目編號將試題發送回客戶端。將隨機數生成操作分散到客戶端能夠有效減少服務器運算壓力,同時大大降低訪問數據庫的代價,有效提高了算法效率。
2.自動閱卷
在B/S結構的在線考試系統中,閱卷工作通常是集中在服務器完成,與試卷的生成類似,考試結束時會產生大量的閱卷請求,服務器運算和訪問數據庫的壓力非常大,很容易造成系統、網絡堵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系統的自動閱卷功能也是由前端Flex客戶端完成的,試題答案早在試卷生成的過程中,已經隨試題一起傳遞到前臺客戶端(當然,不會顯示給學生),當學生提交試卷或考試時間結束系統自動提交試卷后,Flex客戶端會將學生答案與試題的正確答案進行比較,計算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上傳到服務器集中存儲。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生成試卷時將答案解析一并發送給客戶端,在考試結束后讓學生查閱學習。
三、分析與總結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7)07-11776-01
1 系統概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發展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的現代遠程教育己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趨勢。而在線考試系統作為現代遠程教育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是遠程教育實現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是保證遠程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所探討的一個基于Web的在線考試系統是采用ASP. NET, SQL數據庫技術、基于B/S的三層架構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實現在線考試等各項相關的功能。該系統具有完善的考試與管理功能。系統運行環境可以是Internet,也可以是校園網或者連接為局域網的教室?;赪eb的在線考試系統除了可以進行遠程考試,還被廣泛應用于校園網內的學生自學與考核。通過對題庫大量題目的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應試能力。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在任何閑暇時間進行練習和自我考查。學生的課外學習方便而且不需金錢投入;教師可以布置在線作業而不需批改就得到結果,大大減輕工作量。
2 系統的需求分析
首先,因為考試是面向特定的對象的,所以應試者進入系統應該進行身份驗證。進入考試系統后,應試者進行的是在線考試,鑒于考試環境一般為機房,應試者之間的距離很近,為保證試卷的安全,防止考生作弊,每個應試者得到的試卷的題型和題量都應是相同的,但試題內容并不相同。在線考試基于網絡環境,能滿足上述要求的試卷應該從服務器的數據庫隨機抽取試題后動態生成的。通過考試系統,在管理人員的授權下,任課教師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試題的遠程錄入、添加、刪除、修改,對出題的干預權和查看考試成績、成績分析、試卷分析。管理人員則能夠對全體教師、考生進行管理、監控。
3 系統的功能模塊
根據上節的需求分析,對系統的功能模塊劃分如下:系統主要由用戶登錄、系統管理、在線考試三大模塊構成。其中系統管理和在線考試是本系統的中心模塊。系統管理包括:用戶管理、試題管理、數據庫管理、成績管理、試卷管理等,試題管理又包括題庫的創建和題庫的維護。在線考試包括:試卷生成、試卷分發、在線考試、試卷批改、試卷分析等。
4 系統的功能介紹
系統由用戶登錄、系統管理、在線考試三個模塊構成,它們各自的功能分述如下:
4.1用戶登錄模塊
(1)歡迎頁面面;(2)登錄頁面及密碼驗證;(3)功能選擇頁面。
4.2在線考試模塊
(1)用戶驗證通過后進入考試系統界面;(2)從試題庫出題給用戶;(3)考試計時;(4)將試卷保存在暫存表中;(5)保存用戶的答案;(6)給交卷用戶自動判分;(7)查詢用戶的成績;(8)對考生成績進行分析評估;(9)對考試試卷進行評估。
4.3系統管理模塊
(1)試題管理;(2)組卷管理;(3)用戶管理;(4)成績查詢。
4 系統說明
該系統是專門用于用戶登錄、參加考試、以及教師進行試題錄入、修改、刪除、成績查詢分析、管理考生的ASP. NET應用程序,它應該具有開放性、方便性和靈活性。教師不僅可以輕松地向題庫添加、修改和查詢試題??忌ㄟ^身份驗證后,進行考試,并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答題,當達到規定的時間后,系統將自動予以提示。考生交卷后,其分數將被記入庫中以供審核和查閱。
5 系統結構模型
5.1系統的體系結構
本系統采用的三層結構模型,是新一代分布式計算方案設計的應用軟件體系結構。表示層位于學生工作站上,功能層位于Web服務器和應用程序服務器上,數據層位于數據庫服務器上。這種結構有利于系統的負載平衡和系統的維護,同時也保證了信息安全。在表示層上,它提供一組標準的界面來、編輯和接受數據,并保持用戶界面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功能層集中了系統的事務邏輯處理,它對事務規則和過程進行封裝,使得每個單獨的對象都有清楚的目的和作用。功能層構造事務對象的工作可以和構造表示層的事務方案同時進行,而且形成了一組固定的事務對象后,可以說是建立了一個特定的計算環境,以后再開發同一領域的新的事務解決方案時也許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或者只需要做少量的改動。
5.2系統的總體結構
在系統需求分析中的模塊劃分基礎上,我們得到在線考試系統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在線考試,圍繞這一中心任務,必須必須提供對在線考試的全面支持和其它考務輔助功能。包括自動出卷、自動評卷、成績查詢、用戶信息管理、試題庫管理、成績管理等。整個系統的用戶主要有三類:考生、教師和管理員。這三類用戶的相關信息都被存儲在數據服務器中,稱之為合法用戶。他們具有不同等級的權限,進入考試系統時,都必須經過系統的身份驗證,只有其中的一種合法用戶,才能進入系統,并對規定系統資源進行訪問。
1 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我校與南京醫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蘇州大學成教院及江蘇職工醫科大學等高校聯合開設了多個層次的遠程學歷教育,通過計算機網絡實施異地培訓。目前,我校遠程教育軟件的開發還處于發展階段,各類考試都采用傳統的筆試考試方式,隨著考試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考試準備周期較長、試題保密性差、人工閱卷存在誤差及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日趨嚴重,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考試的需求。于是我們開發了一款功能完善、易維護,擴展性強的在線考試系統。
2 需求分析
整個系統分為三類用戶學生、教師和管理員。
對于學生用戶來說,該用戶登錄系統需要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身份驗證成功后,學生用戶可以根據考試安排選擇考試科目進行考試,系統將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組成試卷,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答題??荚嚱Y束后,系統會自動評分并公布成績。
對于教師用戶來說,該用戶登錄系統后會自動轉入教師管理界面。教師用戶不僅可以添加、修改及刪除所負責科目的試題,而且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安排考試計劃??荚嚱Y束后,教師用戶還可以查看考試結果并具有對主觀題的批閱權限。
對于管理員用戶來說,該用戶擁有最高的權限,用戶成功登錄后,可以對教師信息、學生信息、科目、試題信息、考試結果和數據庫等進行管理。
3 系統主要功能的實現
3.1 公共類的設計
該系統中創建了一個公共類BaseClass。它包括DBCon、BindDG、OperateDate、CheckStudent、CheckTeacher、CheckAdmin等方法,分別具有數據庫連接、綁定GridView控件、執行SQL語句、檢查用戶是否登錄等功能。
3.2 用戶身份驗證的實現
用戶登錄時,系統首先判斷用戶輸入的驗證碼是否正確。如果驗證碼輸入正確,再調用公共類中的方法來判斷用戶帳號和密碼是否正確。如果信息正確則會根據用戶的權限,跳轉到對應的操作頁面。關鍵代碼如下:
{ if (this.ddlstatus.SelectedValue == "學生")
{if (BaseClass.CheckStudent(txtNum.Text.Trim(),
PublicControl.Md5Password(txtPwd.Text.Trim())))
{Session["num"] = txtNum.Text.Trim();
Session["teacher"] = null;
Session["admin"] = null;
Response.Redirect("Student/Student_Exam.aspx"); }
3.3 組卷功能的實現
組卷是在線考試系統設計的一個重要難點。本系統設計了自動抽題和手工選題兩種組卷方式。系統會根據教師設置的考試計劃,包含考試科目、考試時間、考試時長、試題類型、試題數量等參數,通過Random類來隨機抽取無重復的試題。生成的試題將會存放在臨時表中,教師可以手動篩選部分試題。
3.4 評分功能的實現
評分系統是在線考試系統的一個核心環節。學生提交試卷后,若題型是客觀題,系統會根據考生選擇的答案與試題庫中的正確答案進行對比;若題型是主觀題,系統須等待教師對主觀題進行批閱,批改完成后將返回主觀題的分值,最后完成評分工作。關鍵代碼如下:
if(testmsg1.plAnswer.Visible ==false) //題型是客選題
{int count = Convert.ToInt32(testmsg1.lbCount.Text);
for (int i = 0; i < selectAnswer.Length; i++)
{if (i == count - 1)
{ result = result + ans + ","; }
else
{result = result + selectAnswer[i] + ","; }}
result = result.Substring(0, result.Length - 1) + "|" + examAnswer.Split('|')[1]; }
若考試結果狀態為待批閱,則需要教師對主觀題進行人工閱卷。為了方便教師批改答案,使用了JavaScript編寫的KindEditor編輯器。KindEditor是一套所見即所得的在線HTML編輯器,兼容各類主流瀏覽器。關鍵代碼如下:
script src="StyleSheet/Tool/kindeditor/kindeditor.js">
KE.show({id: '', resizeMode :0});
4 總結
隨著經濟的飛速的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迅速崛起,很多電子系統已經代替了紙的作用,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的社會,給人們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務,在線考試系統就是加快高校信息化的一個快捷的方式,它不僅可以節約了大量的紙,而且還解決了,人工作業的時間且容易出錯的問題。此系統主要面向的客戶是老師和學生、以及相關的管理人員或從業人員。學生可以隨時的考試,并可以立刻知道客觀題的答案,老師可以隨時的對學生進行考試、閱卷,對學生成績的變化及時的進行分析和反饋。
一、在線考試系統的需求分析
首先,因為考試是面向特定的某些對象的,所以考試者進入系統應該進行身份驗證??荚囌哌M入考試系統后,應該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考試科目,所以該系統還應具有考試科目選擇的功能。為了在線考試做到規范,對于每個應試者來說,試卷的試題和題量都應是相同的,但試題并不相同。在線考試基于網絡環境,試卷應該從服務器的數據庫隨機抽取試題后動態生成的。
另外,系統還應該對考試時間進行控制,時間到了會要求考試者交卷。考試者選擇答案提交后,應該由計算機自動判卷,得到成績后顯示出來??荚囃戤吅螅梢苑祷氐卿浗缑婊蚶^續考試。此外,應該能夠方便、快捷的對在線考試系統管理。
在線考試系統是以JAVA WEB的開發技術,來實現整體系統的界面和動態的連接。此系統界面中主要的功能模塊為,用戶登錄、在線考試、標準答案、成績查詢、成績分析、題庫管理。這些功能模塊都是用JAVA WEB的開發技術來實現的。除JAVA WEB的開發技術,還運用了數據庫技術,數據庫的選擇有很多,我們所運用的數據庫技術是MY SQL, 數據庫應包含這些數據庫表,用戶表、角色表、學生表、試卷表、試卷科目表、試卷題干表、標準答案表、考試試卷表、圖片表和成績表、成績分析表、試卷種類表等。整個數據庫系統的關鍵表為用戶表,與角色表、學生表、老師表、試卷表、試卷種類表均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關系到其它表的字段和類型。數據庫系統進一步完善后,會通過運用JAVA語言編譯的源代碼來實現
二、B/S體系結構
在線考試系統是基于B/S(Brower瀏覽器/Sever服務器)模式,B/S是為二層的結構模式,建立在廣域網上,B/S可以更好的給用戶提供方便和與用戶很好的交流,無論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想什么時候操作,就什么時候操作,無需后臺軟件的技術支持,B/S只需安裝常用的數據庫即可,這也為軟件的開發降低了成本。B/S的維護和升級操作非常簡單,可以很好的節省時間和費用。而且B/S的可選擇面非常廣。
三、在線考試系統的功能模塊設計
系統所能實現的多種功能,是靠后臺的多種功能模塊實現的,這樣才能使系統更加的完善。
用戶登錄的功能模塊包括用戶的注冊主要包括密碼的設置、找回密碼問題的設置、郵箱的注冊,(在第一次登錄該系統時需要注冊,老師用自己的教師職工號注冊,學生則用自己的學號進行注冊,密碼需用戶自己設置,如果密碼忘記,可以通過注冊時設置問題的答案,和自己注冊時的郵箱找回,根據登錄時的用戶名,自動分出老師、學生會讓管理員)。
在線考試的功能模塊包括在線考試、試卷的種類(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在線進行考試,選擇不同種類的試卷,但一次考試只能選擇一種試卷進行考試)。
標準答案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標注答案的上傳和更改。
成績查詢的功能模塊包括考試各科的成績和各科成績的總和(該模塊對應兩種用戶,分別為老師和學生,老師在此模塊中會查詢到所有考試學生的成績,而學生登陸此模塊只能查尋到自己的各科成績,老師和學生都不能對成績進行修改,因為,標準答案以存放在標準答案表里,答案一旦上傳,系統就會按此標準來進行評分,但標準答案會實現答案更改的功能)。
成績分析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上升、持平和中等(在此模塊中系統會自動存入學生考試的各科成績和總成績,老師會更具這些數據分析出學生的成績變化,給出三個結論,分別為上升、持平和中等,以便及時反饋給學生)。
題庫管理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試題的修改、查找、刪除、
題庫的增加、修改、查找、刪除、更新、自我檢測、自動評分(這一模塊包含兩部分,考試部分和復習資源部分,考試部分主要針對于試卷來說,復習資源部分是系統中,經過老師或管理員上傳非考題的考試資料,學生登錄后可以觀看這些考試資料,但不可對其進行修改、學生也可自行根據題庫資源的內容進行自我測試,系統會有自動評分系統,根據老師或管理員上傳至后臺數據庫中的答案,判斷對錯,然后給出相應的分數,這就實現了自我檢測的功能)。
數據的還原與備份功能模塊,這一模塊只限于管理員,實現對系統的維護和數據的管理。
四、總結
本論文概述了在線考試系統是以B/S模式結構、系統的界面和主要功能模塊的初步設計。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在線考試系統在考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學管理中要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完善。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1-0000-01
一、介紹
現階段學校與社會上的各種考試大都采用傳統的考試方式。隨著考試類型的不斷增加及考試要求的不斷提高,老師的工作量會非常大。尤其在遠程網絡教學中,學生地理上分布廣,要實現統一集中安排考試會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眾多的不便。在線考試系統可以利用因特網和局域網,隨時隨地實施對學生的考試,加上數據庫技術的普遍利用,簡化了傳統考試的考試過程,網上在線考試已成為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基于Internet 的遠程考試系統作為現代遠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的考試方法相比,它具有客觀性、廣泛性,并且可以實現整個考試過程的全自動化管理,提高了教學效率,實現了教考分離。
二、在線考試系統設計目標
在線考試系統能夠幫助教師完成從題目設計,考試安排,考試具體實施,試卷批改到分數統計以及總結的所有工作。
(一)JDBC 是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的簡稱, 它是一個面向對象的應用程序接口(API), 通過API可訪問各類關系數據庫。JDBC的特點是它獨立于具體的某個關系數據庫。Java程序(包括Java Applications, Applets和Servlet)能通過SQL語句或存儲過程(Stored Procedures)來存取數據庫。要通過JDBC來存取某一具體類型的數據庫,必須有適合的JDBC Driver,起到連接JDBC API與具體數據庫之間的橋梁作用。Java程序首先用JDBC API與JDBC Driver Manager實現交互,由JDBC Driver Manager載入指定的JDBC Drivers,然后就可以通過JDBC API來訪問數據庫。
(二)Struts框架
Struts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表現層框架,MVC是Model-View-Controller的簡稱,即模型-視圖-控制器,MVC是一種設計模式和框架模型,強制性地分開應用程序的輸入、處理和輸出。MVC把應用程序分成三個核心模塊:模型、視圖和控制器,它們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Struts是一個比較好的MVC框架提供了對開發MVC系統的底層支持,它采用的主要技術是Servlet,JSP和Customtagli-brary(自定義標記庫)。作為一個MVC的框架,Struts對Model, View和Controller都提供了對應的實現組件[4]。
三、系統設計
(一)系統靜態模型設計類圖(ClassDiagram)設計是在線考試系統系統設計最核心的部分,明確基本類和基本類之間相互關系有助于開發者的后續設計修改和開發。類圖(ClassDiagram)是描述類、接口、協作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圖,用來顯示系統中各個類的靜態結構。它是一種靜態模型類型。UML中的一個類圖根據系統中的類以及各個類之間的關系描述系統的靜態結構。另外類圖也可以直接在面向對象語言中實現。(二)考試管理類設計在DAO層中,類ExamDaoImpl實現了IExamDao接口,主要完成和考試有關的增、刪、改、查的操作。在業務層中類ExamServiceImpl實現了IExamService接口來完成一些業務操作。在控制層中主要由Action來完成??刂茖诱{用業務層,業務層調用DAO層。BeanFactory類是一個公共的類,用來獲得對象的實例。(三)數據庫表設計根據系統需求和考試的需求,設立了如下數據庫表:用戶表:用于存儲學生、老師、管理員的基本信息;權限表:用于存儲系統用戶組織的權限,不同的權限具有不同的功能操作;班級表:用于存儲學生所在的班級的人數、地址;試題表:用于存儲試題內容和答案;成績表:用于存儲學生的考試成績;信息表:用于存儲除了學生和教師溝通相關的信息,主要為了學生與老師更好的交流溝通。(四)DAO層的設計對于所有的Java EE應用而言,所有的DAO組件都會大致包含CRUD(創建、查詢、更新和刪除)操作的方法,用于對數據庫進行創建、查詢、更新和刪除操作。(五)業務邏輯層設計業務邏輯層設計與DAO層設計思路大致相似,只是DAO組件實現的是數據庫訪問功能,而業務邏輯組件實現的是業務邏輯功能。業務邏輯組件同樣分兩個部分:業務邏輯組件接口和業務邏輯組件實現類,這樣做可以降低耦合度。(六)服務器端驗證客戶端驗證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正常瀏覽者的誤輸入,僅能對輸入進行初步過濾,對于惡意用戶的惡意行為,客戶端驗證將無能為力,因此客戶端驗證絕不能代替服務器端驗證。服務器端驗證是整個應用的最后防線,它阻止了非法數據進入系統,對于系統的安全性、完整性,承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Struts2的驗證框架時,只需要為該Action指定一個驗證文件即可。驗證文件是一個XML配置文件,驗證文件應該遵守Struts2的驗證文件規則文件名應該為RegisterAction-validation.xml。
四、系統測試
測試是軟件開發的重要環節之一。測試過程中采用了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采用白盒法,以分支路徑覆蓋為最佳準則,且系統內多個模塊可以并行地進行測試。集成測試也稱為組裝測試,綜合測試或聯合測試。集成測試是按設計要求把通過單元測試的各個模塊組合在一起以后再行測試,以便發現與各相關接口有關的各種錯誤。在進行組裝集成測試時,常要考慮到的有關問題主要有:數據經過接口是否會產生丟失;一個程序模塊對另一個程序模塊是否造成不應有的影響;幾個子功能程序模塊組合起來能否實現主體功能;誤差不斷積累程度是否不可接受以及全局數據結構是否不合理。
五、總結
本文以無紙化考試需求為背景,設計并開發了在線考試系統,按照軟件工程思想和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過程,該系統采用的是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三層架構來構建,遵從MVC模式設計(M代表模型,V代表視圖,C代表控制器),典型三層結構。未來要對系統的組卷方法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飛.基于J2EE的網上考試系統設計與實現[J].成都機械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5(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