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7 16:54: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梅花鹿養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文章編號:1007-273X(2008)06-0032-03
梅花鹿在動物分類上是屬于脊索動物門(Chokdate)、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真獸亞綱(Eu-theria)、偶蹄目(Artiodactyla)、反芻亞目(Rumminantia)、鹿科(Cervidae)的動物。鹿茸具有補精髓、壯腎陽、健筋骨的保健功效。《中藥辭海》中對鹿茸的描述是鹿茸性溫,味甘咸,歸肝、腎二經。現代研究表明,鹿茸具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如增強體力,改善造血功能,促進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另外。鹿胎、鹿心、鹿血、鹿鞭、鹿尾、鹿筋、花盤等都可用作中藥材或保健品原料:鹿肉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帶有野味性質,深受人們喜愛;鹿皮是良好的皮革工業原料。數千年來,鹿一直被人類獵取和馴養,如今野生種群數量已降到瀕臨滅絕的邊緣。為保存物種,國家已將梅花鹿和馬鹿等分別列為一類和二類保護動物,并相繼建立了一批有一定規模的國有鹿場,成立了科研院所,從事鹿業科學研究,培養鹿業人才。梅花鹿是經濟價值很高的食草動物,食性廣泛,能采食多種植物,且適應性強,容易飼養。梅花鹿養殖是我國北方地區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門路之一,在我國南方地區,由于無霜期長,梅花鹿青粗飼料來源豐富,采收方便,飼料成本低,有著比北方地區更優越的飼料條件,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馴養,在我國南方地區引進并成功地馴養了高生產性能的梅花鹿,下面就談談筆者對南方梅花鹿養殖技術的一點看法和建議。
1、鹿飼養管理的一般原則
1.1青粗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
鹿屬草食性反芻動物,應以飼喂青粗飼料為主,根據不同季節和生長階段,將營養不足的部分用精飼料補充。實踐證明,鹿的食性很廣,能采食喬灌木枝葉及多種植物,也能采食各種農副產品及青貯飼料。對于這樣廣闊的飼料來源,應該充分加以利用,有條件的地方盡量采取放牧、青刈等形式來滿足其對營養物質的需要。而在枯草期或生茸旺期可用精飼料加以補充。這樣既能廣泛利用粗飼料,又能科學地滿足其營養需要。配合飼料時應以當地的青綠飼料和粗飼料為主。盡量利用本地價格低、數量多、來源廣、供應穩定的各種飼料。這樣,既符合鹿的消化生理特點,又能利用植物性粗飼料,從而達到降低飼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1.2合理搭配飼料,力求多樣化,保證營養的全價性
人工馴養的鹿類,還具有一定的野性,給飼養試驗帶來不少困難,國內外尚未擬定出鹿的飼養標準。但近些年來,國內很多鹿場摸索出一些鹿主要成分的需要情況,可供養鹿實踐參考使用。因此,為了提高鹿的生產性能,應依據本場鹿的種類、年齡、性別、生物學的不同時期和飼料來源、種類、貯備量、質量、鹿的管理條件等,科學合理地搭配飼料,以滿足茸鹿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做到飼料多樣化,保證日糧的全價性,提高機體對營養物的利用效率,是提高鹿茸產量的必備條件。同時,飼料的多樣化和全價性,能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增強鹿的食欲,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飼料利用效率。
1.3堅持飼喂的規律性
鹿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其采食、飲水、反芻、休息都有一定的規律性。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也要遵循這一規律。每日定時、定量、有順序地投喂飼料,使鹿建立穩固的條件反射,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促進飼料的消化吸收。目前鹿場多實行每晝夜飼喂3次,自由飲水終日不斷的飼喂方式。先投精料,吃完后再投粗飼料。鹿在飼養過程中,嚴格遵守飼喂的時間、順序和次數,就會給鹿形成良好的進食規律,減少疾病的發生,提高生產力。
1.4保持飼料品質、飼料量及飼料種類的相對穩定
養鹿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不僅表現在公鹿生茸和母鹿繁殖,而且也表現在營養需要和消化機能上。季節不同,鹿所采食的飼料種類也不同。因此,飼養中要隨季節變更飼料。鹿對采食的飼料具有一種習慣性,瘤胃中的微生物對采食的飼料也有一定的選擇性和適應性,當飼料組成發生驟變時,不僅會降低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還會影響瘤胃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和繁殖,進而使鹿的消化機能紊亂和營養失調,因此,飼料的增、減、變換應有一個相適應的漸進過程。這里必須強調的是精料量的增加一定要逐漸進行,謹防加料過急,引起消化障礙,導致在以后的很長時間里吃不進精料。在增加飼料時最好每4~5d加料1次,每次加50~100g。減料可以適當加大幅度。
1.5充分供應飲水
水對飼料的消化吸收,機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和代謝,整個機體生理調節均有重要作用。鹿在采食后,飲水量大而且次數多,因此,每日應供給鹿足夠的清清的飲水。夏季高溫時要加大供水量,冬季以飲溫水為宜。要注意水質清潔衛生,經常刷洗和消毒水槽,以防各種疾病的發生。
1.6合理布局與分群管理
應根據鹿場規模與圈舍條件、鹿的性別與年齡等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和分群。一般在生產區內公鹿舍占上風向,母鹿舍占下風向,幼鹿居中,避免配種期母鹿氣味刺激生產群公鹿而引起頂斗和傷亡。
根據鹿的種類、性別、年齡、健康狀況、采食速度等進行合理的分群,避免混養時強欺弱、大欺小、健欺殘的現象,使不同的鹿只均得到正常的生長發育、生產性能發揮和有利于病弱鹿只體況的恢復。一般成年公鹿群25-30只,成年母鹿群20-25只,育成鹿群30-35只,幼鹿群35-40只,每群各占一個圈舍。
1.7保持安靜和加強鹿的馴化
人工馴養的鹿,無論生活習性,還是生理機能上都多少保留著野生動物的特點,遇到較大的刺激就會驚慌、莽撞,甚至越墻逃竄,常造成鹿只傷亡。因此,日常養鹿工作中,要保持舍內安靜,飼養員進出圈舍動作要輕、穩,更不要大聲喧嘩,盡量避免不良因素的侵襲。
鹿的馴化可減小鹿的野性,降低其對環境刺激的敏感性,對人產生信任感,通過建立條件反射,使鹿聽從指揮,從而實現對鹿群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根據馴化的目的和要求不同,鹿的馴化可分為基礎馴化和放牧馴化。基礎馴化的目的是為了便了對鹿的管理和生產,使鹿群小怕人,對外界刺激不驚慌、不炸群、能聽懂一定的口令,建立起正常的條件反射,能與飼養員建立“信任”關系,便于飼養員對它進行飼養管理。放牧馴化是在基礎馴化成熟的基礎上,使鹿群建立更復雜而穩定的條件反射,要求鹿群在野外能聽從放牧員的指揮,不逃離鹿群,并能自動歸場。
2、梅花鹿不同生理階段的飼養管理
在我國南方地區,由于氣候環境和北方地區有較大的差別,梅花鹿在不同生理階段的飼養管理也不盡相同。
2.1公鹿的飼養管理
飼養公鹿是為了不斷提高鹿群健康水平,生產優質高產的鹿茸,培育出旺盛、品質優良的種公鹿,繁殖優良 后代。科學的飼養管理,可保證公鹿有良好的繁殖體況和種用價值,延長生產年限。
公鹿的飼養管理要根據鹿茸生長期、配種期、冬季恢復期這3個不同的時期來進行。在我國南方地區,鹿茸生長期為2月下旬至8月中旬,配種期為8月下旬至12月上旬,冬季恢復期為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
2.1.1鹿茸生長期的飼養管理 鹿茸是養鹿的主要產品,因此這個時期的飼養管理直接影響著鹿茸產量和質量。這一時期為公鹿角盤脫落和長茸時期。此期代謝旺盛,體重增加,鹿茸的生長速度快,必須供給充足的營養。在長茸期間,飼料中交替添加鈷胺素和畜用生長素,可提高鹿茸產量。每次要定時定量飼喂。合理搭配飼料,力求飼料多樣化。日糧的參考配方如下:精料2.0-3.0kg,料2.0-3.0kg,青粗料3.0-4.0kg,石粉或骨粉30g,食鹽25g。精料中豆餅占45%-50%,玉米占30%-40%,麩皮占10%。實踐證明,精料的蛋白質水平以23%為宜,按8%的比例添加魚粉能顯著提高茸產量,飼喂應先喂精料后喂、青粗料,每天喂3-4次并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每天對鹿舍、運動場、飼槽、飲水池等進行清掃,保持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在炎熱的季節,應增設浴池或淋浴設施,以防暑降溫。還應注意捕殺蚊蟲和蒼蠅。此期可根據體質情況分群飼養,一般以20-30頭左右為一群。并做好生產記錄(包括角盤脫落日期、鹿茸生長情況等)。在確保鹿茸產量和質量的前提下,把握好收茸時間。
2.1.2配種期的飼養管理 這一時期種公鹿旺盛,食欲顯著下降,能量消耗大,故需選用適口性好、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飼料和幼嫩青飼料等。飼料要少而精,配合應盡量多樣化,每天定時飼喂3次。口喂精料1.2-1.6kg,料1.0-1.5kg,青粗料2.0-3.0kg。精料由豆餅、魚粉、麩皮(有條件的加雞蛋、奶粉)組成,并配給一定量的骨粉或磷酸氫鈣,以使種公鹿產生優良的和保持旺盛的配種力。也可同時喂給料,如大蔥、胡蘿卜、大麥芽等。為促進性細胞的充分發育,要讓種公鹿有充分的運動和充足的光照。此外,要特別注意種公鹿群的安全問題,最好配備專人看管。①細心觀察,制止激烈頂斗。可在鋸頭茬茸時,注射CA增茸素。以達到增產再生茸和讓種公鹿安靜的雙重目的。②控制飲水。為避免種公鹿在爭斗后突然大量飲水影響健康,可在水槽中設置障礙物,使飲水速度減慢。
2.1.3冬季恢復期的飼養管理 入冬后為休整復壯期。配種后公鹿體質瘦弱,外界氣溫又低,飼養管理的重點是增膘復壯,以利于換毛和長茸。飼料應給予富含淀粉、礦物質和蛋白質的飼料,加大玉米、稻谷、豆類飼料的比例。參考日糧組成如下:日喂精料1.2-1.5kg,料1.0-1.5kg,青粗料2.0-3.0kg,骨粉25g,食鹽25g。增加飼料或更改配方要逐漸過渡,切忌驟增猛減或突然改變。精料每天投喂3次,并在夜間補飼一次粗料,以促進公鹿的反芻。白天青料可自由采食,冬季最好飲溫水。鹿舍要防寒、保暖。老弱病鹿應單獨飼養,及時查找病鹿病因并對癥治療。清除圈內積雪,鹿床上鋪上墊草。
2.2母鹿的飼養管理
根據母鹿在不同時期的生理變化及營養需要等特點,可將母鹿的飼養時期劃分為配種期、妊娠期、哺乳期3個階段,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為配種期,11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妊娠期,5月中旬至9月上旬為產仔哺乳期。
2.2.1配種期的飼養管理 母鹿的配種是獲得養鹿效益的關鍵。一般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為配種期,這一時期要喂給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類等營養豐富的飼料,以保證母鹿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提高受胎率。配種前應調整母鹿,清除不育、年齡過大、有惡癖、疾病等無飼養價值的母鹿,重新組織繁殖群,母鹿膘情保持中等。每天每頭喂精料1.0-1.5kg,粗料2.55-3.50kg。精料組成:豆餅35%、玉米面50%、麩皮15%、食鹽25g、骨粉30g,并適量補給大麥芽、胡蘿卜、大蔥等有促孕作用的飼料。對配種母鹿應分群管理,專人看管,一個期2-3次。多采用自然方式,其方法有單公配群母法(1:25-30)、群公配群母法(1:3-5)和單公配單母法3種。實踐證明,單公配群母法效果最好。
2.2.2妊娠期的飼養管理 母鹿配種后進入懷孕期,在這期間,母鹿的食欲好,采食量大。這是因為在懷孕期間除母體攝取所需的營養物質自身消耗外,還需供應胎兒生長發育對營養的需要,必須加強飼養管理,才能使胎兒正常發育并獲得產后較好的泌乳能力。在懷孕前、中期多供給青飼料,后期多供給體積小、優質、適口性較好的精飼料,不得飼喂發霉變質飼料。每天每頭喂精料1kg左右,粗料2.25-3.35kg。公母鹿分開飼養,不要驚嚇或強行驅趕母鹿,要防病防流產。孕期為240d左右。此期還應加強運動,每天不低于2h。保持圈舍清潔干燥。
2.2.3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從5月中旬分娩至9月上旬為哺乳期,歷時3個多月。為保證母鹿能分泌品質優良的乳汁來哺育仔鹿,飼料中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D和礦物質磷、鈣等。精料每天喂3次,約1.2-1.5kg。其中豆餅占40%-50%、玉米面45%-50%、麩皮10%-15%,并加入魚粉40-70g,鹽25g,骨粉15-20g。青粗飼料可讓其自由采食,同時保證充足的飲水。做好圈舍的清潔消毒工作,注意觀察母鹿分娩,發現難產,及時助產。發現母鹿惡癖如咬仔、扒仔、棄仔、咬尾和舔肛等情況要及時處理。
2.3幼鹿的飼養管理
2.3.1哺乳期 只有對仔鹿科學飼養,才能提高鹿群質量,保證全活全壯。母鹿進入預產期后,應有專人值班守護接產,防止母鹿吞食胎盤,也有利于仔鹿的存活。仔鹿產下后,應將仔鹿身上的黏液擦干,或讓母鹿舔干,讓其盡快吃上初乳,然后編剪耳號。可自然哺乳,也可以人工哺乳。也有將仔鹿集中飼養,定時放回母鹿群喂乳的,可酌情選用。人工哺乳也必須讓仔鹿吃到初乳,可采用母鹿初乳或牛初乳,也可人工用鮮牛奶、鮮雞蛋、魚肝油、食鹽、葡萄糖調配成初乳。人工哺乳的乳汁要煮沸消毒,喂時要定時定量。人工哺乳仔鹿有的吮尿,防治方法;一是將吮尿仔鹿單養;二是給仔鹿穿上“褲衩”。為防止仔鹿拉稀,可在乳汁中加入適量的抗菌藥物。隨著仔鹿日齡的增大,食量要增加,30日齡后要喂鮮嫩飼料,并逐步補喂精料和粗料。要在母鹿舍內設立護仔欄、補飼槽,及早補飼,使其消化器官盡早得到鍛煉。精料可用煮熟的豆類、花生、玉米面和麩皮,青料可用嫩樹葉、嫩草、菜葉、鮮豆稈葉等。要注意及時撤走剩食,以防止剩食變質引發仔鹿腸炎,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到仔鹿體重達25kg時即可斷乳。
2.3.2離乳期 至8月底9月初,仔鹿斷奶后的頭幾天,飼料應逐漸更換,不要突然改變。仔鹿在斷奶前后容易感染痢疾,應加強預防,以提高仔鹿成活率。
仔鹿斷乳后2-3d內可能會嗚叫不安,影響采食,要注意多投喂一些仔鹿喜歡的飼料。可采用如下配方:煮熟的黃豆和玉米各O.1-0.2kg,麩皮0.2kg,食鹽和貝殼粉各10g。分3-4次投喂,每日增加O.05kg,加至0.65-0.75kg時即可。青料選用青嫩的樹葉或青草,讓其自由采食。為減少仔鹿緊張情緒可將母鹿撥出,讓仔鹿留在原圈舍;或在仔鹿群中放幾只溫順的母鹿,起穩群作用。此期飼養員要多接觸仔鹿,飼喂時應呼喚仔鹿,以達到人鹿親和目的,便于馴化和放養。
2.3.3育成期 仔鹿在出生后第2年至第3年為育成期,這時幼鹿的生長發育較快,飼料要營養豐富,搭配恰當,這樣才能培育體質健壯、生產力高、耐粗飼的茸鹿。粗飼料可以是玉米秸類、樹葉類、干草類、青貯類和塊根類。每日每頭喂精料0.75-1.50kg,自由采食粗料。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放牧,讓其采食大量的營養物質,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更有利于促進其生長發育及馴化,為延長利用年限打下良好的基礎。放牧期間要按公母鹿分群管理,防止早配,以提高鹿品質。
3、梅花鹿的衛生防疫
3.1飲水衛生
梅花鹿飲用的井水或泉水,要有專人加以管理和保護,防止水源污染。飲水槽要用0.1%-0.3%的高錳酸鉀清洗,每周1次。在冬季時要有加溫設施,水溫不得低于8℃。
3.2飼料衛生
飼料在運輸保管和加工過程中,不得污染和變質。不得從疫區購入飼料,對可疑飼料要進行檢驗,合格了才可以使用:不得飼喂冰凍、發霉、變質或被污染的飼料;嚴格防止其他畜禽進入飼料倉庫或飼料存貯場地。
中圖分類號:S86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18
梅花鹿是一種脊索類的動物,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與營養價值。梅花鹿的鹿茸具有壯陽補陽腎、強身健骨等保健功效。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慢慢意識到了梅花鹿的價值,相繼建立了一些大規模的鹿場進行養殖。我國南方地區氣候較暖,常年無霜,適合梅花鹿食用的飼料資源較多,采集方便、成本較低與我國北方地區相比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1 梅花鹿養殖
1.1 飼料管理
梅花鹿屬于草食性動物,在飼養時主要以常見的青粗飼料為主,這種飼料在南方地區極為廣泛,又具有較高營養價值,非常適合用于梅花鹿的養殖。在對梅花鹿養殖時可以以青綠的飼料和粗飼料為主,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梅花鹿自身的生理消化特點,又降低飼料的成本花銷;由于人工馴化的梅花鹿具有一定的野性,這對養殖工作人員來說造成了一定的困擾,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做好梅花鹿飼料的搭配工作,并根據梅花鹿的生長現狀、年齡、性別等方面制定對應的飼料喂養方案,保證飼料中的營養價值,提高飼料的使用率。
1.2 水源管理
梅花鹿在生長期間會消耗大量的水資源,而體內的營養物質的運輸和代謝對于梅花鹿的生長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養殖梅花鹿時應該為其提供大量的水資源,并保證飲用水的安全。另外,飼養人員還要定期對梅花鹿所使用的食槽進行消毒清理,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1.3 分群管理
根據梅花鹿的生長現狀、年齡、性別等對其進行合理的分群搭配,只有這樣才能為梅花鹿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避免在配種期間出現公鹿頂斗事件發生。
1.4 馴化管理
人工馴化出來的梅花鹿不管是其的生活習性還是生理習性都存留著一定的野性特征,如果在生長期間遇到了較大的刺激就會出現驚慌、奔撞等情況,從而導致梅花鹿的傷亡事件發生。因此,在梅花鹿生長期間要做好馴化管理工作,并時刻保持鹿場安靜,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傷亡事件發生。做好梅花鹿的馴化工作可以有效的減少其野性,并對人類產生信任感,這對梅花鹿的飼養與疾病管理工作來說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 梅花鹿的疾病預防與控制
2.1 肺炎病的控制與預防
肺炎是哺乳期梅花鹿在生長期間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患病后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呼吸困難、體溫增加等現象。雌性梅花鹿在生長期間易會患有該種疾病,如果不能及時防治就會降低雌性梅花鹿的哺乳能力。
在對梅花鹿肺炎病進行預防控制時,要做好飼養管理人員管理工作的強化,并定期對梅花鹿的籠舍進行清掃打理,為其提供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當氣溫下降時管理人員還應該檢查籠舍的溫度,適時加鋪墊草。患病梅花鹿需要每天注射85~100萬的IU青霉素進行治療。
2.2 下痢病的控制與預防
下痢病常常會發生在一些幼崽身上,是一種消化道疾病。這種疾病主要在梅花鹿的生產季節與雨季發生,雨季鹿場潮濕、陰冷,而幼崽在吮吸梅花鹿時就會感染下痢病。一些飼養環境較差的鹿場也會出現下痢病,鹿群患有下痢病之后就會出現食欲不振、體溫升高、排便次數增加等現象,嚴重的話還會威脅到梅花鹿的生命健康。
對于梅花鹿下痢病的預防和控制,可以通過肌肉注射的形式向梅花鹿的體內注射恩諾沙星注射液,并口服土霉素粉胃蛋白酶、維生素B等藥物。如果梅花鹿患有該疾病,那么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做好隔離工作,并對下痢病的梅花鹿提供止血、補液、保護腸胃等相關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做好梅花鹿的下痢病控制與防治工作。
3 總結
梅花鹿在飼養期間要做好飼料管理工作與循環工作,并保證飼養環境衛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梅花鹿可以健康的生長下去。還要做好梅花鹿的疾病控制防治工作,下痢病和肺炎是梅花鹿在成長時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并做好防治工作就需要改善梅花鹿的生活環境,為梅花鹿提供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本文對梅花鹿在南方養殖的疾病預防和控制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文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國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對其的研究。
①乳汁種類。初乳:母畜分娩后5天內所產的乳叫初乳。據中科院特產研究所介紹,初乳中含有免疫抗體和豐富的營養,故有條件者可儲備初乳。仔鹿生下后即抱離母鹿,或吸食母鹿初乳2~3次后抱離,進行人工哺乳,由于乳質的突然變更,仔鹿可能會拒食,此時建議采取如下措施:向仔鹿鼻子上滴乳汁,讓其自舐;利用塑料奶瓶的彈性,向仔鹿口中強制擠壓;按摩仔鹿喉嚨,將無名指放入仔鹿口中,促使其產生反射式活動。哺乳仔鹿第一周內是決定哺乳馴化能否成活的關鍵,必須細心護理。
常乳:牛羊乳均可,但必須經過巴氏滅菌,待涼冷后喂給。乳品選定后最好不要更換,否則會導致拒食現象發生。哺乳時先弱后強、先小后大,小鹿嗅覺靈敏,對氣味的鑒別能力很強,要防止重哺、漏哺,盡量做到一次哺完。
②哺乳量、次數。應以吃飽而不過食為原則。保持仔鹿有旺盛的食欲,做到定時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下表列舉的每日哺乳量和次數可供養殖戶參考。
③補飼。仔鹿出生10天后設水槽,15天后設料槽,每頭日飼量100克,隨著鹿的長大逐漸增加,但應保持寧少勿多,借以鍛煉仔鹿的采食能力,達到預期斷乳。
2. 馴化
哺乳期是仔鹿馴化的基礎階段。1周內仔鹿愛休息,哺乳時可在圈內游走;15日齡仔鹿可到場外、街頭哺乳,每次都用手撫摸其全身,誘其在公路邊等人多的場所哺乳,以壯大膽量;1月齡時可趕到村邊、地邊放牧4~6小時;100日齡后就可斷乳放逐。在此基礎上利用鹿群居性強的特點進行混馴放牧。經過人工哺乳馴化放牧培育出來的仔鹿,膽大近人,馴服程度穩固可靠。
①插隊混馴。首先在哺乳馴化仔鹿群內插入未經哺乳馴化的同齡仔鹿,一般外出3~4小時新插入的仔鹿就習慣吃草,經過1~2個月鹿群穩定后再插入成年鹿,每日每次以插入1~3只為宜,不宜過多,否則三五成群不好放牧。開始插帶的頭兩個月內,放牧人員要嚴密注意牧場環境和插隊鹿的動態。初馴放牧時每群4人,前領后趕,左右護圍,預防炸群造成逃跑事件。
②放牧鹿場的選擇。要選擇水草豐茂、出牧方便、四面環山的小盆地(一旦發生炸群事故,鹿能自動回圈),不要建場于大森林、陡立的石山或村莊密集的地方。事先在小盆地內種上甜高粱、玉米草、多年生黑麥草、桑樹等。混馴放牧兩個月后,3人就可放1群,每群以60~70只為宜(多時可達到100只)。在混馴時期,放牧人員要給鹿以統一信號,用飼料培育領頭鹿,逐步鍛煉鹿的膽量。
③母鹿群放牧。母鹿產羔前一兩天常發生逃跑現象,因此,配種期要做好配種時間的登記。鹿懷孕期為215~235天,預產期須停止放牧,改用圈養。大母鹿產后幾天出圈放牧,多有中途逃回情況,但數天后即可習慣。小羔生后兩個月,采取母帶仔放牧,開始不要走得太遠,在平坦、草稀處放牧,進出圈門要緩慢。
④公鹿群放牧。公鹿群配種期放牧,因爭配偶打架極不好驅趕,可采用“一公群母”配種法,種公鹿視配種情況輪流調換。種公鹿宜選3~4歲、體格健壯、發育良好的。9月中旬至12月中旬為配種期,在此期間種公鹿停止放牧,有利于加強其飼養管理。
⑤飼料種類與用量。梅花鹿由圈養改為放牧后,運動場地寬廣,牧草品種繁多,飼料用量大為減少,只是在產羔產茸時期和冬春青草枯萎階段才增加一些飼料。一般母鹿日量供料0.5千克、公鹿日量1千克。鹿料以豆類為主,配比為大豆60%、高粱10%、玉米20%、麥麩及其他10%。豆類煮半熟,高粱、玉米粉碎,水拌悶散,每只每天放入食鹽3錢。春夏季日喂2次,秋、冬季日喂1次,在每次放牧回圈后喂料。飲水要注意衛生,夏季要常刷洗水槽和料槽,冬季飲水以不結冰的為佳。
【關鍵詞】 荊防散; 抗炎;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通路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related to NOS/NO pathway of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JingFang San, and to pharmacological basis for its efficiency and clinical use of treating allergic inflammation disease.MethodsInflammated animal model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carrageenan-induced pleurisy in rats and ovabumin-induced asthma in mice. Pleurorrhea in rats and lung tissue homogenate in mice were prepared for the detection of NOS activity and NO level.Results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JingFang San at the doses of 5,2.5 and 1.25 g·kg-1 could decrease the NOS activity and the NO level in inflammated area in different degree, and the suppressive effect was most significant at the dose 5g·kg-1 . ConclusionJingFang San has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in two animal inflammation models, which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suppressing NOS activity, especially iNOS, and decrease the NO level.
Key words:JingFang San; Anti-inflammation; NOS/NO pathway
荊防散由荊芥和防風兩味藥材組成,具有發散風寒、祛風止癢之功效,應用于外感表證、過敏性鼻炎及過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療。前期研究已證實荊防散具有良好的抗炎、抗過敏作用[1]。為進一步探討其抗炎作用機制,本研究基于炎癥性疾病發生時,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生成的限速酶之一——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大量生成,而由iNOS產生的NO作為炎癥介質廣泛參與炎癥、哮喘等疾病的病理發展過程的現代研究[2],觀察荊防散對炎癥模型動物NOS/NO通路的影響來探討其抗炎作用機制。
1 材料與儀器
1.1 藥物荊防散提取液制備:按1∶1比例取適量荊芥與防風(荊芥Herba Schizonepetae,防風Radix Saposhnikoviae,均由我校盧先明教授鑒定符合藥用標準),加10倍量水,參照2005年版《中國藥典》Ⅰ部附錄X“揮發油測定項”中甲法提取揮發油,揮發油另存,過濾藥液,藥渣按常規再煎煮2次,取濾液。合并3次濾液,濃縮,醇沉(乙醇含量60%),靜置,過夜。過濾,回收乙醇。于濃縮液中加入揮發油,充分混勻,最終濃度為1 kg·L-1,4℃冷藏備用。參照2005年版《中國藥典》Ⅰ部荊芥含量測定項,采用高效液相法測得荊防散中胡薄荷酮含量為64.74 mg·L-1。醋酸地塞米松片,天津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產品,批號060201。
1.2 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20~25 g;SD大鼠,體重200~260 g,由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提供,合格證號分別為scxk(川)2004-15、scxk(川)2004-16。
1.3 試劑角叉菜膠,sigma, Lot 17H1148;一氧化氮測試盒(硝酸還原酶法,批號20070913)、NOS測試盒(測分型,批號20070913),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產品。
1.4 儀器Multiskan MK3酶標儀,Thermolab systems;BS323S電子天平,Sartorious;JY92-Ⅱ超聲波細胞粉碎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980型超聲霧化器,上海醫械專機廠產品;SHIMAD20 SPD-10高效液相色譜儀。
2 方法
2.1 荊防散對卵白蛋白致哮喘模型小鼠的影響健康昆明種小鼠,按體重隨機分為6組,分別為對照組、模型組及荊防散大、中、小(5,2.5,1.25 g·kg-1)劑量組及地塞米松組。除正常對照組腹腔注射生理鹽水外,其余各組均于實驗第1,7,15和21天分別iP卵白蛋白抗原液0.2 ml(含卵白蛋白100 μg、氫氧化鋁1 mg);實驗第28天開始將小鼠置于鐘罩內,以50 mg/L的卵白蛋白溶液(對照組用蒸餾水)霧化攻擊,霧化速度可控且前后一致,1次/d,30 min/次,連續7 d。每次噴霧前30 min,正常對照組、哮喘模型組小鼠灌胃蒸餾水,其余各組分別灌胃給予相應藥物。各組小鼠于末次攻擊后24 h處死,取肺組織用生理鹽水制成10%勻漿,-75℃保存備用。按照試劑盒說明測定肺組織中NOS,iNOS活力與NO含量。
2.2 荊防散對角叉菜膠致胸膜炎模型大鼠的影響健康SD大鼠,按體重隨機分為6組,分組同實驗“2.1”項。各組動物灌胃給藥,1次/d,連續7 d。各組大鼠末次給藥后30 min乙醚淺麻醉,于右胸腔注射1%角叉菜膠0.2 ml致炎(對照組注射等量生理鹽水)。致炎后5 h,大鼠股動脈放血處死,打開胸腔,吸取胸腔滲出液,再用2 ml生理鹽水沖洗胸腔,合并滲出液和沖洗液,3 000 r·min-1離心10 min,上清液-75 ℃保存備用。按試劑盒說明測定胸腔滲出液NOS,iNOS活力與NO含量。
3 結果
3.1 荊防散對卵白蛋白致哮喘模型小鼠的影響見表1。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肺組織中的NOS,iNOS活力異常升高,同時NO含量顯著增加,提示造模成功。與模型組比較,荊防散5,2.5,1.25 g·kg-1均能明顯降低小鼠肺組織中NO含量(P<0.05,P<0.01),5,2.5 g·kg-1劑量明顯抑制iNOS活力(P<0.01,P<0.05),且5 g·kg-1劑量對總NOS的活力亦顯著抑制(P<0.01)。
表1 荊防散對卵白蛋白致哮喘模型小鼠肺組織中NOS,iNOS,NO水平的影響(略)
與模型組比較,*P<0.05, **P<0.01
3.2 荊防散對角叉菜膠致胸膜炎模型大鼠的影響 見表2。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胸腔滲出液中NOS,iNOS活力顯著升高,NO含量也顯著增加,提示造模成功。與模型組比較,荊防散5,2.5 g·kg-1劑量能顯著降低NOS活力(P<0.01),5 g·kg-1劑量明顯抑制iNOS活力(P<0.01),且降低NO含量(P<0.05)。
表2 荊防散對胸膜炎模型大鼠胸腔滲出液中NOS,iNOS,NO水平的影響(略)
與模型組比較,*P<0.05, **P<0.01
4 討論
荊芥、防風均屬辛溫解表、祛風散寒之品。防風為“風藥之潤劑”,荊芥性雖溫但較平和,兩藥相伍,相須為用,名曰“荊防散”,該藥對不僅廣泛用于外感表證,而且具有良好的祛風止癢之功,可用于各種與“風邪”相關的疾病,如麻疹透發不暢、風疹、濕疹等引起的皮膚瘙癢及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炎癥疾病的防治。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荊芥和防風均有解熱、鎮痛、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前期研究結果也證實,荊防揮發油、荊防散具有良好的抗炎、抗過敏作用[3]。為進一步探討荊防散的抗炎作用機制,本研究采用卵白蛋白致小鼠哮喘模型及角叉菜膠致大鼠胸膜炎模型,觀察藥物干預NOS/NO通路的抗炎機制。
NOS是一種與細胞色素P-450還原酶相似的含鐵血紅蛋白酶,目前發現NOS存在三種亞型,即內皮型(eNOS),神經型(nNOS)和誘生型(iNOS)。其中,eNOS,nNOS 又合稱為原生型(cNOS),屬于鈣依賴性酶,在細胞處于生理狀態時即有表達。其中,經eNOS產生的NO參與調節血壓、器官的血流分布,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活化,抑制多核粒細胞的聚集;而由nNOS產生的NO參與腦的發育、學習和記憶等,若產生過量則對神經有損害作用。相反,iNOS 屬于非鈣依賴性酶,內毒素、白介素-1、腫瘤壞死因子-α和干擾素-γ均可誘導巨噬細胞等產生iNOS,由iNOS 催化產生的NO具有抗腫瘤、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然而iNOS一經誘導生成,即大量合成NO,過量的NO則參與炎癥、休克、哮喘等病理過程的發生發展,由此可認為NOS(iNOS)/NO通路與炎癥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本研究發現,角叉菜膠致胸膜炎模型大鼠的胸腔滲出液與卵白蛋白致哮喘模型小鼠肺組織中NOS,iNOS活力及NO含量均明顯升高,與文獻報道相符[4~7];且在小鼠哮喘模型中,小鼠霧化攻擊后出現煩躁、嗆咳、呼吸加快、活動量下降、時間稍長即死的典型哮喘癥狀[4]。可見,兩個炎癥模型復制成功,荊防散對以上指標的改善作用是其抗炎機制之一。
此外,實驗中發現荊防散5 g·kg-1能夠顯著降低兩個炎癥模型動物炎癥區域NOS,iNOS活力及NO的含量,然而荊防散2.5 g·kg-1僅降低哮喘小鼠肺組織iNOS活力卻對總NOS活力無影響,降低胸膜炎模型大鼠滲出液NOS活力卻不影響iNOS活力,提示荊防散對兩個模型的防治作用存在一定差異。研究報道,炎癥反應過程中細胞內Ca2+濃度升高,從而使中性粒細胞發揮防御作用[8,9],同時細胞內Ca2+濃度升高又能導致cNOS活性提高,作者推測這是導致兩個炎癥動物炎癥區域總NOS活力增加的原因之一。另一個方面,哮喘模型小鼠與胸膜炎模型大鼠比較,后者炎癥區域中性粒細胞滲出尤為突出[8,9],故推測滲出液中Ca2+濃度亦增加顯著。荊防散2.5 g·kg-1劑量對兩個模型NOS,iNOS活性影響的差異,筆者認為這可能與荊防散降低胞內鈣離子濃度,發揮抑制Ca2+依賴性的cNOS活力的作用,從而表現出其對胸膜炎模型大鼠總NOS活力的抑制作用強于哮喘模型小鼠。
實驗結果表明,荊防散的抗炎作用機制與影響NOS/NO炎癥通路有關。其抗炎作用是否與影響花生四烯酸的代謝、影響細胞因子類炎癥介質、影響鈣離子的釋放等有關,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曉帥,曾 南,趙 璐,等. 荊防散的抗炎,抗過敏作用實驗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7,23(5):158.
[2] 嚴道南,朱苗花,王沂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與變應性鼻炎辨證的關系探討[J].河北中醫,2001,23(9):675.
[3] 葛衛紅,沈映君. 荊芥、防風揮發油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5(1):55.
[4] 李 丹,熊盛道,杜德兵,等. 丹參注射液協同地塞米松抑制支氣管哮喘大鼠肺內IL-13和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的表達[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26(11):1007.
[5] 曾 南,楊 旋,周楨昊,等. 荊芥揮發油對哮喘模型肺組織炎癥介質的影響[J].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6,28(4):154.
[6] 胡福良,李英華,朱 威,等. 蜂膠提取液對大鼠急性胸膜炎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J].營養學報,2007,29(2):189.
“首發”誘惑
2010年7月的一天,云陽縣南溪鎮紅巖村養鹿場,鹿場老板鐘選兵正忙得滿頭大汗。作為“業務主管”,他在給一只母鹿接生。他拉著幼鹿的軀干,一點點向外移動……
“出來了、出來了!”隨著幼鹿順利離開母體,鐘選兵的表哥、鹿場另一位老板劉朝兵歡呼不已。
這個夏天,隨著鹿場九只幼鹿的出生,東北鹿有了“三峽種”――兄弟倆的心血和汗水終于澆灌出果實。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為讓東北梅花鹿落戶三峽,這對兄弟吃盡了苦頭。
時間回到2008年。吉林長春一梅花鹿養殖場,鐘選兵和劉朝兵在這里打工。當了幾年飼養員,他們熟練掌握了梅花鹿養殖技術。
梅花鹿養殖業的“錢途”讓他們心動――一只進價4000元的梅花鹿,分階段出售鹿茸、鹿血、鹿骨等產品,利潤率可達100%。“要想富,就養鹿……”鹿農們傳唱著這樣的歌謠。在東北,整村、整鄉乃至整個縣“因鹿而富”的故事,早已屢見不鮮。
作為野生梅花鹿棲息地之一,東北地區率先發力,搶占了“首發”優勢。20多年的持續發展,讓它成了中國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基地。
那時,大型梅花鹿養殖場在華北、華南、華中皆有落戶。但在哥倆的家鄉重慶,這個項目還無人問津。
“誰先將梅花鹿引入,誰就搶占了‘首發’先機!”哥倆萌發了一個念頭:在家鄉復制“東北模式”!
好事多磨
2009年4月,云陽縣南溪鎮的一條山溝里,八只梅花鹿躺在一輛翻覆的卡車邊,早已氣絕。
鐘選兵和劉朝兵站在一旁,悲從中來。
前些天,首批運到云陽的種鹿乘車向養殖場進發。山路崎嶇,在一個陡峭的彎道旁,卡車傾覆在山溝里,八只鹿當場被摔死,損失五萬多元。
望著陡峭的峽江蜀道,兄弟倆感到前途渺茫。
“多帶些鄉親致富!”這時,紅巖村村支書向倫春的話,在他們耳邊響起。
在云陽養殖梅花鹿,兄弟倆是頭一家,辦理養殖許可證成了大問題。為了辦證,向倫春自告奮勇,在縣城和村里來回奔波。幾十天后,他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送到鐘選兵和劉朝兵手中。
“我們山里有資源,就是沒項目。”兄弟倆千恩萬謝,向倫春卻擺擺手,“你們要是富了,就多帶些鄉親致富!”
修建養殖場時,紅巖村正在修路,山上交通基本中斷,建筑材料運不上來。“沒得路,就靠人扛!”鄉親們聞訊趕來幫忙,肩挑手扛硬是將材料運上山,建好了養殖場。
“兄弟,堅持住!”想到這,劉朝兵對表弟說,“可不能辜負了鄉親們!”
收獲季節
2010年7月18日,紅巖村養鹿場,幾個壯漢一擁而上,將一頭雄性梅花鹿摁翻在地。
鐘選兵飛身上前,迅速將鹿茸鋸下。
小山村里,梅花鹿已經適應了新家――三峽庫區優良的生態環境,為梅花鹿提供了優質的飲水、食物。在安裝了噴頭和純凈水的鹿舍里,這些喜寒的東北“移民”靠淋浴和冷飲度過了夏天。
四平種鹿場有限公司是1971年經國家農牧漁業部審批成立的第一家梅花鹿種鹿場,是吉林吉春制藥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被認定為中國標準化的示范鹿場,全國最大的種鹿繁育基地。企業所處地――四平市東12公里的哈福村,地處長白山和松遼平原結合部,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四平梅花鹿2002年被國家畜禽品種委員會審定為新品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公司的“梅花鹿、馬鹿高效養殖增值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所產“四平梅花鹿茸”榮獲中國歷屆“鹿產品博覽會金獎”,四平梅花鹿及鹿產品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010年7月,吉林省政府對梅花鹿養殖企業多方考察評價,指定四平種鹿場有限公司代表吉利鹿業承辦了世界鹿業大會現場會,并取得圓滿成功,從而使吉林鹿業和四平梅花鹿在世界享有盛名。2011年參與了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的《梅花鹿鹿茸及副產品品質評定等級規則》等14項地方標準的制定修改工作。2012年飼養的四平梅花鹿在全國鹿業大會上榮獲“中國梅花鹿王”稱號。
由于四平種鹿場供應市場的梅花鹿改良效果好,品牌優勢明顯,該產品于2013年9月被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其深加工產品“鹿胎膠囊及其制備方法”、“茸鞭雙寶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專利獲得中國國際專利與名牌博覽會金獎和創新獎,為吉春制藥發展大健康產業提供了堅實基礎。
吉春制藥公司獲得多項殊榮
吉春制藥公司現有產品12個劑型,256個品種。其中國家級重點新產品3個,國家中藥保護品種4個,國家專利產品6個,國家級新藥11個、獨家品種12個、國家基本藥物品種25個、國家醫保品種63個。現已取得“吉春”、“第I元素”、“大清鹿苑”等152個注冊商標。“吉春”牌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第I元素”、“大清鹿苑”商標被認定為“吉林省著名商標”;“吉春”牌系列藥品和“第I元素”牌系列鹿產品被評為“吉林省名牌產品”。公司現有5個營銷部、118個省級銷售分公司、1189個地級辦事處、21000個銷售網點,營銷隊伍8600余人,擁有完善的銷售網絡,各類產品進入市場方便快捷。
由于該公司享有良好的信譽和口碑,多年來曾榮獲多項殊榮。“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吉林省質量獎”,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站”、“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示范單位”、“全國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吉林省博士后科研創業基地”、“吉林省省級大學生創業園”。鹿系列產品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無公害農產品。企業被評為“吉林省梅花鹿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吉林省創新型科技企業”、“吉林省最具成長性企業50強”、“吉林省民營百強企業”、“吉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吉林省質量誠信先進企業”、“銀行信用AAA級”,是“四平市納稅功臣”。
公司+農戶 帶動農民致富
為了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吉春公司采用了公司+農戶形式進行梅花鹿養殖。同時,公司還及時幫助農民對養殖的梅花鹿進行改良,使鹿只的繁殖成活率不斷提高,鹿茸單產不斷增長,并推廣標準養殖規范,農民養殖的梅花鹿經檢驗合格后,統一以高于市場價回收,解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成功拉到周邊農民養鹿致富。
目前,吉春公司的鹿存欄量達3200只,同時帶動周邊農民368戶養鹿,農戶的鹿只存欄量達16000只。其中養殖規模最大的農戶崔尚勤,現年58歲,家住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石嶺鎮哈福村2組,她在得知四平市種鹿場公司的“梅花鹿、馬鹿高效養殖增值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后,開始養殖四平梅花鹿,如今已有9個年頭,現有鹿只105只,僅靠養殖四平梅花鹿一項年收入可達30余萬元。她激動地說:“不僅自己靠養殖梅花鹿致了富,凡養殖四平梅花鹿的農戶均可年增收入2萬元,這都是托了吉春公司的福啊!”
兩年后的今天,湖南省湘潭縣響水鄉樂塘村養鹿戶鄭宗義看著自己花20多萬元從湖南國鹿產業發展公司買進的10多頭梅花鹿,欲哭無淚。由于公司承諾不兌現,他目前已損失10多萬元。
2002年6月,鄭宗義、鄭萬云、陳清和三人在發現了飼養梅花鹿的致富門路后,拆掉已經建好的奶牛場鋼管圍欄,投入4萬多元建起了養鹿場,按照公鹿2.28萬元/頭,母鹿約1.68萬元/頭的價格集資22.48萬元從國鹿公司買進了16頭梅花鹿(14頭母鹿、2頭公鹿)。“2003年,我們精心飼養的梅花鹿群開始產仔,但公司的技術服務根本不能兌現,我家的鹿仔有4頭死亡。”鄭宗義從這時開始發現白紙黑字的合同有些變味。
在鄭宗義的養殖場外墻上,彩色噴繪的“發展梅花鹿產業,振興農村經濟”的巨幅廣告在農舍群中顯得格外扎眼。“這是他們吸引周邊的農民參與養鹿的手段。”鄭宗義介紹說,對他這樣的“示范戶”,湖南國鹿公司2003年部分兌現了合同。“公司收回了一些仔鹿,加上一些鹿產品,我有12萬元回款。”老鄭竟有一絲劫后余生的慶幸,“而省內的婁底市、懷化市那些離公司較遠的養鹿戶根本沒收回一分錢。”
2004年,鄭宗義的梅花鹿繁育到了27頭,但這時湖南國鹿公司開始玩“蒸發”。“今年公司從我這里收回了11斤鹿茸價值1.98萬元,但全部打白條。上半年國鹿公司借口壓縮養殖戶,回收仔鹿、鹿產品,但養殖戶得到的只是欠條。”
按照事先的約定,鄭宗義7月24日跑到湖南國鹿公司取鹿茸款。“他們一再拖延,最后干脆‘兩關’(關機、關門),現在我的損失達到10多萬元。”被村里人逼著償還飼料款的鄭宗義氣憤地說。
在小小的樂塘村,像鄭宗義這樣受騙上當的養殖戶還不只一家。村民戴國安2002年6月3日花5.7萬元從國鹿公司買回3頭梅花鹿(其中還包括國鹿公司自行設立的所謂保險)。“合同上寫明養殖戶兩年能回本,否則公司給予賠償。還保證按照1萬元/公斤的價格回收鹿茸,這完全是欺騙!”戴國安現在欲哭無淚。
接到養殖戶的集體上訪投訴后,湖南省湘潭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由市委相關領導牽頭迅速成立了專案組。“湖南國鹿公司發展的205戶養殖戶遍布全省,收取的所謂梅花鹿種苗押金款超過1700萬元。”湘潭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支隊長文秋山接手案子一周后,就發現目前賬面上“已經沒錢了”的湖南國鹿公司是個巨大的資金黑洞。“拘留到案的公司股東馮述奇、韓布如、劉元輝、文麗等人原來多數是農民,除了30來戶養殖戶全部或部分兌現了本金外,絕大多數人的投資打了水漂。”
那么是什么讓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栽入“梅花鹿陷阱”,接下炒種的“最后一棒”?
中圖分類號:S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6-0005-04
眾所周知,鹿茸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有重要藥用價值的珍貴藥材。科學研究表明,鹿茸具有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的作用;可使心率明顯加強,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交感神經有興奮作用,可恢復神經系統功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使脂質過氧化減少;還有抗胃潰瘍功能等[1-4]。此外,據資料表明,鹿茸富含多種蛋白質和能量,富含氨基酸和牛磺酸,同時,它的粗脂肪含量很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5-7]。
隨著國內外對梅花鹿鹿茸需求量的增大,養鹿I也逐漸興起,在梅花鹿養殖過程中,鹿茸產量對養鹿的經濟效益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如何提高鹿茸產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然而,影響鹿茸產量的因素很多,國內外許多學者在對如何提高鹿茸產量等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研究。選擇良好的品種是提高鹿茸產量的關鍵[8],李和平[9]測定結果表明,西豐群體具有經濟早熟性,長白山群體具高產期長而持久特點;西豐、長白山、雙陽群體鮮茸單產分別為2.895、3.160和3.205 kg。梅花鹿的飼養管理對鹿茸產量也有一定的影響。高秀華等[10]研究表明,飼糧蛋白質水平和能量濃度對鹿茸產量影響均不顯著(P>0.05)。但從數值上看,低蛋白(17%)處理組平均鹿茸產量比高蛋白(20%)組高出90.6 g,這說明過高的飼糧蛋白質水平對鹿茸生長無促進作用。也有研究者認為適時合理地收茸是保證鹿茸產量和質量,取得養鹿最大經濟效益的重要技術措施[11,12]。本課題組研究了GH、AR、IGF以及MLT受體MTNR1A的多態性與梅花鹿茸產量的關聯性,結果表明,各基因的多態性與其產量相關,提示其在鹿茸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13-16]。另外,張明海等[17]通過對光照與鹿茸產量的研究結果表明,E>300 lx是控光增茸技術中最適光照強度。高利華等[18]對梅花鹿茸鮮重與年齡的相關性進行了初步分析,結果表明,9齡內梅花鹿的鹿茸重與年齡呈正相關(r=0.767,P
隨著我國養鹿規模逐漸擴大,北方梅花鹿逐漸被引種到廣大南方地區,在南方氣候條件下經過長期馴養后梅花鹿在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變化,有研究表明,年齡、鹿茸的形態等因素對梅花鹿鹿茸產量均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研究年齡和鹿茸形態對南方地區梅花鹿鹿茸產量的影響,通過對年齡、鹿茸形態與產茸量之間相關性進行分析,以期對南方梅花鹿在生產實踐中的選種育種提供一定的參考,對逐步改善群體的生產性能,提高南方梅花鹿鹿群的產茸能力和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數據來源 試驗對象為湖北省五三農場養鹿場的127頭雄性梅花鹿,共獲得500個產茸數據。
1.1.2 飼養管理 該鹿場的飼養管理方法較為規范,采取自由采食和飲水的方式進行管理。防疫衛生工作嚴格,鹿場內外環境條件相對一致。
1.2 方法
1.2.1 鹿茸形態 對于不同形態的鹿茸營養成分的區別,一般人認為二杠茸比三杈茸更嫩,藥用價值更高。這種說法沒有得到證實,不過,單就市場價格來說,二杠茸的價格確實略高于三杈茸。也有學者研究表明鹿茸形態不一樣,其中所含的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有所不同,但總體上來說,其營養價值是一樣的。因此,在交易市場上,鹿茸的品級主要是根據含水量、是否含血、質量等方面來判斷的。
毛桃:梅花鹿、馬鹿的雄性鹿,一般在8~10個月時額部開始突起的部位。呈圓柱形或錐形,略彎曲,無分杈,長約15~30 cm,直徑約2~3 cm,皮紅棕色或棕色,密生黃棕色或淺灰色細毛,茸基底部鋸口略圓形,黃白色或帶血污色,顯骨質鏵。中間海綿樣孔隙,基部外壁略有骨釘,氣微腥,味微咸[20,21]。
二杠茸:大挺圓柱形,直立長15~18 cm,直徑3~4 cm,頂端鈍圓飽薄,向內方稍彎曲,習稱彎頭或稍有皺縮,眉叉亦呈圓柱形,斜向前伸,長9~15 cm,直徑2.5~3.5 cm,全形略如拇指與食指,作八字樣分開,皮紅棕色或黃棕色,密生黃棕色或淡灰色細毛茸,鋸口卵圓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較薄的骨質,中部密布海綿狀細孔,體輕如朽木,氣味同上。
三杈茸:大挺略呈方形彎曲,長20~30 cm,已分生第二枝,大挺及側枝先端略尖而無彎頭,下部分壁有縱棱線及微突起的疙瘩,習稱起筋骨釘,皮紅棕色,毛茸較稀而稍粗,外用骨質較厚,其余與二杠茸相同。
1.3 數據統計
運用SAS和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以P
年齡(鋸次)和鹿茸形態對鹿茸產量的影響用GLM單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氏多重比較雙因素方差分析。鹿茸產量(y)與鹿茸的形態(x)采用REG程序進行回歸分析,線性回歸模型為:y=ax2+bx+c;鹿茸產量(y)與年齡(x)采用REG程序進行回歸分析,線性回歸模型為:y=ax3+bx2+cx+d。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年齡和鹿茸形態對鹿茸產量的影響
運用SAS生物統計學軟件對不同年齡和鹿茸形態對鹿茸產量的影響進行了GLM單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氏多重比較雙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齡和鹿茸形態的鹿茸產量見表1。由表1可知,各年齡鹿茸的形態對鹿茸的產量具有極顯著的影響(P二杠茸>毛桃。因而,鹿茸的形態對鹿茸的產量影響很大。另外,鹿茸的鋸次對鹿茸產量也有影響,毛桃一般都是第一鋸,從二杠茸內的鋸次對鹿茸產量的影響來看,第3~10鋸間的鹿茸產量差異均不顯著(P>0.05),但第1鋸和第2鋸鹿茸的產量均顯著低于第3~10鋸;從三杈茸內的鋸次對鹿茸產量的影響來看,第3~10鋸間的鹿茸產量差異均不顯著(P>0.05),本次采樣中三杈茸不含有第1和第2鋸鹿茸。從不同鋸次鹿茸的平均產量來看,第8鋸鹿茸產量最高,平均產量達到了2 314.31 g,顯著高于第10鋸,極顯著高于第1~5鋸,但與第6鋸、第7鋸和第9鋸鹿茸的產量差異不顯著。從鋸次對鹿茸產量的影響來看,可以看出鹿茸的產量隨著鋸次的增長而增加,當達到第8鋸左右時鹿茸產量最高,而后隨著年齡(鋸次)的增長鹿茸產量逐漸降低。
鹿茸的形態與鹿茸產量的關系曲線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鹿茸形態對鹿茸產量的影響呈正相關,相關方程為:y=477.94x2-866.93x+548.4(y表示鹿茸的產量,x表示鹿茸的形態)。
鹿茸的鋸次與鹿茸產量的關系曲線見圖2。由圖2可知鋸次與產量之間的相關方程為:y=-9.367 3x3+124.94x2-166.73x+434.22。其中R2=0.610 3(P
以上結果表明,在進行鹿茸經濟性狀的選擇時三杈茸的產量是最高的,而鋸次反映了南方梅花鹿的使用年限,當達到第8鋸時鹿茸的產量最高。因此,在進行鹿的淘汰時適當考慮鹿茸的鋸次對產量和經濟效應的影響,對增加南方梅花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十分重要。
2.2 不同年齡的鹿茸產量之間的相關分析
對1~10鋸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不同鋸次的鹿茸產量之間的表型相關系數見表2。
由表2可知,不同鋸次的鹿茸產量之間相關系數極大,即它們之間存在顯著或極顯著的相關性。尤其是第一鋸的鹿茸產量與其他鋸次的鹿茸產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很高;也就是說,初生茸的質量對于梅花鹿接下來的各鋸產茸量具有極為顯著的影響。同時可見第4鋸與第5鋸、第5鋸與第7鋸、第8鋸的鹿茸產量之間相關性不顯著,這其中的原因有待繼續研究。
2.3 鹿茸產量、鹿茸形態及鋸次之間的相關分析
鹿茸產量、鹿茸形態及鋸次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3。由表3可見,鹿茸形態與鹿茸產量、鹿茸形態與鋸次、鋸次與鹿茸產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很高,為極顯著相關(P
3 討論
梅花鹿鹿茸的產量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如品種、飼養水平、環境因子(溫度、濕度、光照)等。然而在諸多因素中,鹿齡(鋸次)的影響最為重要和穩定。所以在闡明產茸量同鋸次的相關性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確立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因此綜合考慮各種影響鹿茸產量的因素對南方梅花鹿生產和育種工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參考價值。
3.1 年齡對鹿茸產量的影響
事實上,年齡對鹿茸產量的影響是很大的。一般情況下,梅花鹿在一歲時會進行第一次鋸茸,因此,年齡對鹿茸產量的影響就代表著鋸次對鹿茸產量的影響。當梅花鹿的年齡過高時,其生產能力就會下降,此時鹿茸的產量和質量都會下降,從而其產值會下降。因此,我們探討年齡對鹿茸產量的影響是極有必要的,在理論上可以得到一個界限年齡,當梅花鹿的年齡超過界限年齡時,其經濟效益很低,此時應及時淘汰,達到養殖的最佳效益值。從本文的分析結果可知,南方梅花鹿第一的鹿茸產量與其他各鋸次的鹿茸產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很高,均存在著極顯著的相關關系。因此,可推測南方梅花鹿第一鋸的鹿茸產量對其以后各鋸次的產量高低有一定的預測作用。同時,第4鋸與第5鋸之間、第5鋸與第7鋸之間、第5鋸與第8鋸之間的相關系數比較小,但產量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說明鹿茸產量從第5鋸以后變化較小,基本趨于穩定。當達到第8鋸左右時鹿茸產量最大,鋸次小于9時,梅花鹿的產茸量與年齡(鋸次)呈正相關,它們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y=
-9.367 3x3+124.94x2-166.73x+434.22,根據該方程以及不同年齡間的相關性可以推算出公鹿各年齡階段的產茸量和生茸的最佳時期,且了解到鹿茸的產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到一定年限后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降低。趙英杰等[19]的研究結果表明東北梅花鹿三杈茸在8鋸左右達到最高產量,4~10歲公鹿三杈茸產量呈逐年上升趨勢,10歲之后趨于穩定且有所下降;二杠茸在l~8鋸(3~10歲)產量逐年增加,之后趨于穩定且有所下降。同樣高利華等[18]的研究結果表明,9齡內梅花鹿的鹿茸重與年齡呈正相關(r=0.767,P
3.2 鹿茸形態對鹿茸產量的影響
從分析結果可見,鹿茸的形態和產茸量呈正相關,各鋸次鹿茸的形態對鹿茸的產量均有極顯著的影響(P二杠茸>毛桃。因此,鹿茸形態對鹿茸產量的影響很大,二者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477.94x2-866.93x+548.4,根據該方程,可以為養鹿生產提供一個參考,在生產實踐中,梅花鹿的鹿茸品級為二杠茸優于三杈茸。因此在實際生產中,一定要結合市場價格和當年梅花鹿個體狀況來決定鋸茸的狀態,從而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3.3 不同年齡鹿茸產量之間的相關分析
本次分析結果表明,梅花鹿的產茸量從第1鋸到第8鋸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第8鋸為其產茸巔峰,平均單產為2.31 kg。之后的產茸量則呈下降趨勢,表明五三農場的梅花鹿在8鋸以內的鹿茸產量隨鋸次的上升而上升。這個結果與高利華等[1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同時也可以看到,與江蘇養鹿場的梅花鹿鹿茸產量相比較,湖北五三農場梅花鹿場的梅花鹿鹿茸產量是較低的,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氣候或者梅花鹿的品種以及飼養管理等各方面的差異所造成的。王忠武等[22]研究發現,興凱湖梅花鹿群體產茸性能高,群體平均單產高達3.428 kg。結合五三農場梅花鹿場的數據分析后發現,五三農場梅花鹿鹿茸的單產雖然很低,但可以得出一個規律,即根據第一鋸的產量可以預測出梅花鹿以后的產茸量,并且可以根據場內梅花鹿的鋸次估計農場一年的產茸總量。五三農場梅花鹿單產量低的原因可能是氣候、營養因素、飼養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綜合影響,對此可以通過改善外部條件,選擇合適的收茸時間以及通過各種技術措施,積極改善和創造條件來提高南方梅花鹿的鹿茸產量,以期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為南方的養鹿業提供一個可參考借鑒的鹿場飼養管理方式,帶動南方的梅花鹿養殖。
參考文獻:
[1] 鐘英杰,曲曉波.梅花鹿茸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1(3):61-63.
[2] ANGELA K W, LAIWEI L H, DANIEL J V, et al.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rowth factors FGF-2 and VEGF, and their receptors,in growing red deer antler[J].Tissue and Cell,2007,39(1):35-46.
[3] BARTOSKEWITZ M L,HEWITT D G,LAURENZ J C,et al. Effect of dietary copper and zinc concentrations on white-tailed deer antler growth,body size,and immune system function[J].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7,73(1C3):87-94.
[4] BARLING P M,NICHOLSON L F. Distribution of EGF and its receptor in growing red deer antler[J].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2005,29(3):229-236.
[5] 朱南山,張 彬,王 浩.鹿產茸性能的調控因素[J].經濟動物學報,2006,10(1):49-52.
[6] JOSE A G, TOMAS L C, ANDRES J G, et al. Importance of growth during lactation on body size and antler development in the Iberian red deer (Cervus elaphus hispanicus)[J].Livestock Science, 2006,105(1-3): 27-34.
[7] LANDETE C T,ESTEVEZ J A,MARTINEZ A,et al.Does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ntler bone reflect the physiological effort made to grow it?[J].Bone,2007,40(4):1095-1102.
[8] 張艷勝,高文玉.提高梅花鹿幼鹿產茸量的飼養措施[J].畜牧獸醫雜志,2001(1):39-40.
[9] 李和平.梅花鹿優良品種(品系)產茸性能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3,39(2):31-32.
[10] 高秀華,李光玉.日糧蛋白質水平對梅花鹿營養物質消化代謝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01(7):52-55.
[11] 武深秋.鹿茸的割取和加工[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4(9):61.
[12] 溫海德.鹿茸的采收與加工[J].林業勘察設計,2006(3):76.
[13] XIONG J J, YANG F F, HUA G H, et al.Identific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 Within Androgen Receptor Gene of Sika Dee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ntler Production[J]. J Anim Vet Adv, 2012,11: 2059-2063.
[14] YANG F, ZHANG P,HUO L,et al.The association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in the IGF1, IGF2 and IGF1R with antler yield in Sika deer[J]. Pak Vet J,2014,34 : 469-473.
[15] YANG F F, HUO L J, YANG L G,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elatonin receptor 1A (MTNR1A) gene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nd the velvet antler yield of Sika deer[J]. Mol Biol Rep,2014,41 : 1901-1906.
[16] 熊家,楊菲菲,孫旭陽,等.梅花鹿IGF-1干擾載體的構建及其對鹿茸間充質細胞生長調控作用[J].經濟動物學報,2017,20(4):187-192.
[17] 張明海,樸仁珠,于孝臣.光照強度對梅花鹿茸生長影響的研究[J].畜牧獸醫學報,1995,29(5):361-365.
[18] 高利華,陳 明,陳 軍,等.梅花鹿茸鮮重與年齡的相關性研究及經濟效益分析[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04(1):42-43.
[19] 趙英杰,柴邦仁.東北梅花鹿產茸量與年齡間的相關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1991(8):36-37.
此時,他面臨的抉擇是:坐寫字樓、拿高薪;回貧窮落后的家鄉創業,承擔未卜的創業風險。
“梅花鹿吃啥你都不知道,還想指這個賺錢?你太老實,做生意肯定會吃虧。不適合創業,好好到企業上班才是正事。”親友的強烈反對,激發了他“走自己的路”的決心。
開始做時,他傻眼了。飼料從哪里買?冬天怎么保溫?鹿茸怎么割?看似簡單的問題,足以讓他焦頭爛額。
創業之初,工房沒如約建成,他在鹿舍住了2個月。更糟糕的是,接下來的幾個月,30頭梅花鹿接二連三地死亡,最后僅存9頭。專家說,他買的多是老鹿和病鹿。鹿的年齡,沒有2-3年的養殖經驗,根本區分不出來。
劉伍權下定決心弄懂技術,除了請教,他更多地是自己學習,光買資料就花了3000多元,筆記記了2萬多字。
劉伍權借了18萬,重新購進了一批梅花鹿。第2年,梅花鹿開始產鹿茸、生小鹿了。劉伍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致命的打擊不期而至:合作人撕毀了包銷合同!鹿茸成了足以壓垮他的沉重負擔。賣不出去的鹿茸、仔鹿越聚越多,他憂心如焚!此前虧損的30多萬元,加上賣不出去的十來萬貶值鹿茸,他真是傾家蕩產了。
親朋好友的擔憂變成了現實。所有人都覺得劉伍權該回頭了。同學勸他到北京一起干通信,不用幾年就可以有車、有房,但劉伍權不甘心,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賣房籌資,再搏一次!原本緊張的家庭關系雪上加霜。
打造領頭鹿業 4年連鎖50家
為了擴繁優良種群數量,2005年,他成立了北京市東北梅花鹿養殖開發中心,聘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級畜牧師等人為顧問,開始研究花馬雜交改良鹿。雜交的花馬鹿體形高大,產茸量接近于馬鹿,品質則與梅花鹿相當,是優秀的茸肉兼用鹿。3年后,一周歲的花馬鹿單產鮮茸2斤以上,六周歲以上公鹿單產鮮茸10斤以上,母鹿繁活率達95%以上。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現在,他的梅花鹿種鹿4000-20000元,母鹿2500-5000元,小鹿2000-3000元不等。
他發現,他的鹿茸只能賣5元/克,而廣東一些企業卻能賣到15元。為什么?沒品牌!
2008年,劉伍權注冊了“九鹿”、“九鹿王”兩個商標。同時,研發了鹿茸酒、鹿鞭酒、鹿血酒、五香鹿肉、鹿茸膠囊等產品。
他的鹿血酒,選用純糧原酒作酒基,配以天然鹿茸、鹿鞭、鹿血、人參、靈芝等,將傳統秘方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純正的口感、清亮的色澤、香氣四溢。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調節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腎臟及,改善睡眠、減緩疲勞細胞再生,養顏、補血、益氣、滋陰壯陽、延緩衰老、益壽延年。
作為“中國鹿業十大企業”,九鹿鹿業被多家媒體報道,知名度大增。2009年3月,天津衛視《國際新廚神爭霸》的大賽,九鹿是唯一指定的鹿產品供應商,其鹿鞭酒、鹿茸等深加工產品受到海內外名廚和嘉賓的贊揚。
九鹿產品開始供不應求。越來越多的加盟商主動找上門。加盟條件:總投資8萬元,價位方面,如鹿茸酒價位:18元/125毫升、48 元/250毫升、98/500毫升、168元/500毫升;鹿茸茶38元/150毫升,利潤率100%-150%。一系列獎勵制度:季度獎、年終獎等:季度獎,累計進貨額達8萬元返宣傳費5%;年終獎,累計進貨額50萬元獎價值8000元的筆記本電腦,100萬元獎價值3萬元的面包車,150萬元獎價值5萬元的轎車。現在,他已經有50多個加盟商。
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主要取決于煤炭、石油天然氣、水電以及少量核電、風能資源。尤其是我國煤炭資源儲量豐富,電力能源結構主要依賴于火力發電,火電一直是我國電力主要來源,在國民經濟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有主導地位。但我國煤炭資源分布不均衡,北方尤其是山西、陜西、內蒙西部地區(三西地區)煤炭資源占全國比重處于絕對地位,但煤炭消費市場遠在華東、華中地區,這些地區煤炭資源缺乏,但一直是我國主要消費市場。西煤東運方面,我國先后修建了大(同)秦(皇島)鐵路、朔黃鐵路,解決了華東地區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煤炭供應緊缺的問題。但隨著我國大力實施中部崛起發展戰略,中部地區近年來經濟飛速發展,GDP增長速度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對能源的需求猛增,尤其是煤炭需求旺盛,但由于運力緊張,無法解決華中地區的能源消費問題。為此,國家發改委能源局、鐵道部通過大量調研,準備修建蒙西至華中煤運鐵路,以緩解北方煤炭到華中地區運輸緊張局面。該條鐵路的建成,將為包括襄陽在內的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將極大地推動當地經濟的大跨越。
一、關于蒙西至華中地區煤運鐵路概況
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起自鄂爾多斯市浩勒報吉,沿線經過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7省(區),終至江西省吉安市,線路全長1837公里,與東烏、太中銀、包西、黃韓侯、南同蒲、隴海、寧西、焦柳、京廣、滬昆、京九等多條路網干支線相連,是一條與路網有機結合的大能力運輸通道。對于湖北來說,這條鐵路主要經過襄陽市、荊門市以及荊州市,與湖南的岳陽對接。鐵路煤運通道對國民經濟運行至關重要,隨著缺煤省區內移,煤炭產地西移,建設一條直通中部省區的陸上煤運通道是十分必要的。
二、蒙西至華中煤運鐵路對襄陽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因素
襄陽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是湖北確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是鄂西北地區核心增長極,也是湖北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城市。目前襄陽已經是國家重要交通樞紐,襄陽北是亞洲最大的鐵路單向編組站,二廣和福銀兩條高速在這里交匯,兩座機場可以通達全國主要城市。漢江煤運碼頭的興建,為北方煤炭運輸分流提供了便捷條件。那么,這條鐵路為襄陽市經濟發展帶來了哪些機遇或者說有哪些有利因素呢?我簡要談一下看法。
(一)該條鐵路的建成,可以大大降低襄陽市物流成本,尤其是依賴煤炭作為動力的企業,可以減少物流費用開支,增加企業利潤,加速企業規模的擴張。
襄陽市很多企業依賴于煤炭作為動力來源。比如紡織業、鋼鐵業、火電企業等等,這些企業長期因為缺煤,工廠無法正常開工,即使開工也維持不了多久,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運轉。由于企業開工生產量不足,單位產品費用率很高。若運煤鐵路開通后,襄陽市煤炭運輸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可以大大緩解企業生產、生活用煤緊張狀況,有利于企業開足馬力加大生產力度,有利于企業迅速擴張,降低生產性流通費用,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也為襄陽市提供可觀的稅收來源,促進襄陽市經濟的大發展。
(二)有利于襄陽市鐵路、公路、水路貨物運輸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推動襄陽市物流運輸網絡區域性中心建設步伐。
襄陽市目前有漢丹、襄渝、焦柳三大客貨鐵路交匯于此,鐵路運輸得天獨厚,加上北煤南運鐵路經過該市,可以構筑襄陽市區域鐵路貨運中心網絡,與福銀、二廣高速已及316和207國道相聯系,以及與漢江余家湖碼頭實現有效對接,可以實現鐵、水、公、機的無縫對接,發揮襄陽市服務鄂西北,輻射周邊城市的巨大功能,打造鄂豫陜渝毗鄰地區商貿中心,并努力建成全國物流信息樞紐、中部地區物流節點城市和鄂豫陜渝毗鄰地區物流中心。
(三)可以大大推動襄陽市城市建設步伐,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襄陽市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區要達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要達到200萬人,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跨越。襄陽主城區遠期要按照300至500平方公里的面積和300萬至500萬人口的規模進行規劃控制。如何加速推進這一進程,沒有重大項目落戶是不可能實現的。北煤南運鐵路的經過,必然給主城區鐵路網絡調整改造帶來發展契機。鐵路從襄陽東部穿越過漢江,經過未來的東津新區,必然會修建鐵路支線、漢江特大鐵路橋過江通道,公路運輸通道,以及將要建設的襄陽新港鐵路專用線,并與之相連,實現鐵水聯運,形成未來區域性航運中心。這些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必然在襄東地區崛起一座新城區,推動襄陽市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打造都市襄陽的重要一極。
(四)有利于加速推進涉及襄陽市的國家級和湖北省的重大能源工程的實施進度。
由于北煤南運鐵路通過襄陽市,并于襄北編組站相連通,可以大大縮短煤炭運輸時間、擴大運輸量,節約物流成本等有利因素,國家和省政府會重點對襄陽市是重大能源工程的快速實施提供便利,并盡快審批。可以預見,襄陽市申報的襄陽火電廠三期工程、大唐襄陽火電工程、大唐襄陽熱電聯產工程都將快速推進,取得實質性進展,為進一步壯大襄陽市能源經濟板塊比重奠定了基礎。
(五)有利于完善襄陽市鐵路客運網絡設施,進一步改善襄陽及周邊市民出行的條件。
北煤南運通道經過河南省的三門峽以及西峽、內鄉、鄧州后,進入湖北境內,到達襄陽市,該線先后與隴海線、寧西線交匯。由于這條鐵路兼顧客運,這也就為襄陽市提供了到西北的西安、蘭州等城市的最為便捷通道(襄陽-鄧州、西峽-商洛-西安-蘭州),同時,也方便了襄陽市與豫西南的西峽、內鄉、鄧州等地區的經貿聯系,進一步鞏固了襄陽市作為鄂豫陜渝區域通樞紐的地位。
綜上所述,蒙西至華中煤運鐵路對襄陽市經濟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對襄陽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重點工程的推進、物流成本的節約、特大城市空間的拓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