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扶貧開發工作總結模板(10篇)

時間:2022-05-25 18:49: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扶貧開發工作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篇1

我局對口幫扶鎮村扶貧開發工作,落實了扶貧分管領導和駐鎮扶貧工作人員,并定點幫扶鵝池村,切實開展扶貧工作,為民做好事辦實事。

1、充分利用我局“學教”活動的工作經驗,指導、協助村開展村級“學教”活動,使干部受教育、農民得實惠,“學教”活動深入開展,為扶貧工作提供了政治保障。

2、指導村搞好農村稅費改革工作,落實稅費改革配套措施,規范農民負擔管理,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

3、全局黨員和領導干部與村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到所幫扶的貧困戶家中幫助發展生產,均辦了1—2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收入明顯增長,奠定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基礎。

4、幫助貧困戶修建農村家用沼氣池110口,安裝沼氣灶110套,沼氣燈具180套,解決用能問題,綜合利用沼液、沼渣,提高了土壤綜合生產能力,使每戶年均增收達800元以上。

5、指導該鎮抓好種植業結構調整,確立增收項目。發展青蒿7000畝,山茱萸1000畝,白術1500畝,銀花1000畝,實現產值800余萬元;發展蔬菜2000畝,戶平種蔬0.5畝,推廣設施栽培技術,生產市場需求的優質蔬菜;推廣水稻拋秧、地膜玉米等農業實用技術和農作物新品種,提高作物單產,增加總產。

6、幫助村村進行抗災自救,開展科技救災。我局抽派技術業務骨干10人次,赴村指導災民開展生產自救工作。對受災較重的水稻、玉米、紅苕、黃豆、烤煙、中藥材等農作物進行補救,排水防漬,清沙洗苗培土63畝,育苗施肥110畝,二次栽插和改種45畝,綜合防治水稻病蟲害100畝,烤煙病蟲害40畝。積極為村捐款捐物,捐款3500元,贈送價值3000元的機動噴霧器2臺,蔬菜種子100斤,幫助發展優質蔬菜生產400畝。

二、積極立項爭資,科學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嚴密組織實施,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為脫貧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我局加大立項爭資力度,向上爭取財政扶貧、以工代賑建設項目,促進扶貧開發。嚴格按照財政性扶貧資金專戶專帳管理制度,管好用好扶貧資金,制定項目實施方案,落實專人負責,嚴格項目實施,收到良好實效。

1、農村能源(沼氣)建設,涉及全縣39個鄉鎮,掃尾完工2001年度沼氣池建設2000口,動工修建2002年度農村家用沼氣池4000口,目前已完工1500余口,發放安裝沼氣灶、沼氣燈各2500余套,解決了農村用能問題,改善了生活環境。

2、小壩生態環境建設項目河堤改造,今春竣工2001年度河堤整治1320米,動工實施2002年度900余米河堤改造,工程建設已全面展開,極大地增強了農田抗御洪災的能力。

篇2

一是摸準扶貧對象,確保精準扶貧“靶向定位”。要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扶貧對象的精準識別是第一道“關口”。**鄉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確保了集體決策評選出來的是最需要扶持的貧困戶,同時,堅持在“六個精準”上下功夫,在“四個一批”上做文章,在**年扶貧的基礎上,**年,共甄別出貧困戶866戶,3254人,截止目前已脫貧2499人。

二是強化產業扶貧。產業扶貧是貧困戶穩定脫貧的最有效途徑。我們立足本地實際,因地制宜,重點抓好了產業扶貧工作。我們利用政策扶貧資金幫助貧困戶成立了多個種養加專業合作社,其中8家種植合作社,6家養殖合作社,10家板材加工合作社,直接帶動貧困戶800余戶;我們將南元、東邵二、王崗、羅寨定為養殖專業村,南元村建鴨棚24座,東邵二村建肉鴨棚15個,建火鴨棚12座,每座鴨棚年收益6萬元左右。王崗村發展土豬養殖+魚塘的循環農業模式,帶動貧困戶51戶。羅寨村成立了藍夢園種養合作社,帶動貧困戶30余戶;我們將東邵一、東邵三、龍莊定為種植專業村,東邵一村引導貧困戶搭建蔬菜大棚48座,東邵三村引導貧困戶種植楸樹150畝,龍莊村與潤格安公司合作流轉土地1500畝,103戶貧困戶解放了勞動力,要么經商、要么務工,收入倍增。

針對其他貧困戶,我們做到因人因戶而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勞動力能力不強,不能上產業或外出務工的貧困戶,我們協調坤盛牧業簽訂保護價回收合同,用扶貧資金為其購買湖羊,讓其發展。對確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我們采取加入合作社或寄養的方式,年底進行分紅,并用低保兜底的辦法增加其收入。目前,共發放湖羊38戶,208只。低保兜底168戶509人。

三是做好技術培訓。一年來開展貧困勞動力技術培訓10余次,培訓人員900余人,爾后組織他們到外地或縣城就業,實現“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如:年初鄭州一愛心企業在龍莊村建一鉆石加工廠,招工140余名,月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

四是落實金融扶貧。按照“三位一體”金融扶貧模式,支持企業貸款300萬元,帶動50戶貧困戶脫貧。

五是管好扶貧資金,確保精準扶貧“準確滴灌”。對于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鄉重點從制約、監督、檢查、公開四個方面進行規范。確保扶貧資金撥付給真正需要扶持的貧困對象,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一律實行公示制,接受群眾的監督,堅決杜絕“冒泡滴漏”現象的出現。**年全鄉落實到戶增收資金100萬元,共扶持新上各類產業293戶,最大程度地發揮了扶貧資金的效益。

六是實施整村推進扶貧。爭取財政扶持345萬元,對北村等三個貧困村實施了整村推進,新修道路11.2公里,促進貧困村各項事業的發展。

篇3

完成的扶貧項目有:

(一)忠義村委會第五村民小組區級項目

為切實解決忠義村委會第五村民小組落后的交通環境狀況,結合“要致富、先修路”的原則,根據忠義村委會第五村民小組實際,對原有的三條村道進行拓寬、鋪砂及開挖邊溝,現已改造村道2.5公里;人畜飲水項目:新建水池50m32座、

20m31座,埋設鋼管2700m,鋪設管道入戶;產業結構調整:續斷種植8畝,木香種植16畝;生豬養殖母豬24頭,公豬1頭。

忠義村委會第五村民小組區級整村推進項目投入資金28.8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5萬元,掛鉤單位扶持資金10萬元,群眾投工投勞及自籌折資3.8萬元。

(二)后山村委會寒鏡羅村民小組區級項目

1、水泥路建設:完成后山村委會寒鏡羅村民小組2公里水泥衛生路,投入資金8.6萬元。

2、人畜飲水項目:新建1m×1m×1m壓水池2座,4m×4m×3m壓水池1座,改造和更換原有的水管,更換1.5英寸鋼管2050m,投入資金11.9萬元。

3、活動場所建設:建設會議室3間,辦公室3間以及活動場所墻面粉刷,廁所修繕,10套桌椅板凳購置,投入資金6.05萬元。

4、籃球場建設:為促進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建設一塊籃球場,兩個籃球架,籃球場周邊攔土墻及看臺建設,作為寒鏡羅村開展文體活動場所,投入資金3.6萬元。

后山村委會寒鏡羅村民小組區級整村推進項目共投入資金30.15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5萬元,掛鉤單位扶持資金2.9萬元,群眾投工投勞及自籌折資12.25萬元。

2008年,全鄉共計投入資金58.95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30萬元,掛鉤單位扶持資金12.9萬元,群眾投工投勞及自籌折資16.05萬元。

二、2009年扶貧項目啟動和實施情況

在2009年初,我鄉羊見村委會建樂二組、金安村民小組,被列為2009年省級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村,忠義村委會烈足村民小組被列為2009年市級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村,龍潭村委會五箐明村民小組被列為2009年區級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村,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四個村所實施的項目已完成了項目規劃和編制工作,現正在緊張實施中。

實施的項目有:

(一)羊見村委會建樂二組

1、水利工程:新修水利灌渠長794m,其中:扶貧資金投入6.96萬元,群眾投工投勞折資0.9萬元。

水泥渡槽長11m,合計投入資金0.11萬元,扶貧資金投入0.11萬元。

攔土墻長68m,高2m,寬0.8

m,合計投入資金1.31萬元,扶貧資金投入1.31萬元。

2、新建大橋:新建大河橋,長3.5m,寬3.2m,高2.5m,共投入資金1.72萬元,

連心橋加固,長3m,由原來寬2m擴寬為3.2m,高2.5m合計投入資金1.31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萬元,群眾投工投勞折資0.31萬元。

3、基本農田建設:土坎坡改梯30畝,每畝補助500元,共投入資金1.5萬元。群眾投工投勞300個工日,折資0.9萬元,合計投入資金2.4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5萬元,群眾投工投勞0.9萬元。

4、產業發展養殖業:購買種公水牛一頭,種公水牛投入資金0.8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0.6萬元,農戶自籌0.2萬元。

種植業:該村良好的氣候條件,發展核桃種植80畝,40戶每戶2畝,補助資金300元/畝,群眾自籌100元/畝,共投入資金2.4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6萬元,農戶自籌0.8萬元。

5、標志碑:建設一個標志碑,投入扶貧資金0.2萬元。

羊見村委會建樂二組共計投入資金18.11萬元。

(二)羊見村委會金安村民小組

1、水泥衛生路:新修水泥衛生路長173m,路寬2.4m,投入資金4.636萬元。

2、水利工程:新修水利灌渠2000m,投入資金13.14萬元。

3、蔬菜種植:該村良好的氣候條件,發展蔬菜,水果玉米種植83.3畝,投入資金3.333萬元。

4、基本農田建設:石坎坡改梯,用石坎砌田埂進行30畝農田改造,投入資金3.3萬元。

5、標志碑:建設一個標志碑,投入資金0.2萬元。

羊見村委會金安村民小組共計投入資金24.61萬元。

羊見建樂二組、金安村民小組省級整村推進項目需要投入資金42.72萬元。

(三)忠義村委會烈足村民小組

1、基礎設施建設:村組公路建設長11公里,寬3米砂石路,共投入資金18.7萬元。

2、橋梁建設:橋梁7座,共投入資金3.15萬元。

3、涵管鋪設:涵管38個,共投入資金1.255萬元。

4、人畜飲水工程:50立方水池2個,30立方水池1個,共投入資金3.02萬元。

5、產業發展:種植木香20畝,共投入資金0.6萬元。

養殖種牛一頭,種羊一只,種豬一頭,共投入資金1.26萬元。

忠義村委會烈足村民小組市級整村推進項目需要投入資金27.985萬元。

(四)龍潭村委會五箐明村民小組

1、水利工程:4000m1寸膠管需投入資金1萬元,4500m1寸鋼管需投入資金9萬元,合計投入資金10萬元。

蓄水塘工程:新建4個50m3的灌溉水塘,需投入資金1.4萬元。

2、公路建設:水泥衛生路長1500m,寬2m,厚0.2m,需投入資金9.6萬元。

砂石路建設:對五箐明長500m,寬3.5m的公路進行路面平整,鋪設砂石每米投入資金40元,需投入資金長2萬元。

田間路建設:新建規格長800m,寬4m的田間公路,需投入資金9萬元。

3、產業發展:購買種公黃牛、水牛各一頭,種公黃牛、水牛投入資金2萬元。引進種羊4只,投入資金1.6萬元。

由于該村良好的氣候條件,發展核桃種植100畝,投入資金2萬元。

4、標志碑:建設一個標志碑,投入資金0.2萬元。

龍潭村委會五箐明村民小組區級整村推進項目需要投入資金37.8萬元。

我鄉2009年扶貧開發項目共投入資金108.505萬元。

三、效益分析

通過對這幾個村社扶貧項目的實施,使得他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觀,一是道路建設項目的完成,拉近了與外界的距離,加大了這些村社與外界的聯系,信息的交流得到了很好的實現。二是教育教學設施的完善,學生在德智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將進一步得到加強,充分體現了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基礎設施優先,產業培育為重,救濟扶貧為輔的指導思想。三是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畜牧業得到空前發展壯大,經濟作物面積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農民收入,為該村的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利的保證。在這幾個項目的完成后,項目實施村的經濟、社會、精神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人均經濟收入有望達到并超過965元以上,最終實現群眾的徹底脫貧。

四、扶貧資金狀況和管理

2009年我鄉扶貧開發項目共計投入資金108.505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60萬元,掛鉤單位扶持資金4.96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43.55萬元。

資金管理嚴格按照扶貧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在黨政集體領導下,鄉長一支筆審批,嚴格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進行封閉運行。做到專款專用的管理,嚴禁截留擠占或挪作他用。保證了扶貧資金的高效使用,確保了項目順利實施。

五、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

鄉黨委、政府牢固樹立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的意識,把扶貧開發任務當作是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按照我鄉“基礎強鄉、產業富鄉、科教興鄉、民主管鄉、依法治鄉、和諧樹鄉”的發展思路,吃透鄉情,立足實際,先急后緩,以基礎設施優先,產業培育為重,救濟扶貧為輔的方式進行。在項目實施前,進行認真分析、論證、立項、注重項目的實施方案,規劃和效益評估,全面論證,合理布局,認真篩選,措施配套,精心組織實施。從解決道路交通,人畜飲水,水利項目,不斷強化全鄉的基礎設施建設,消除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在產業上,注重當地環境,向“一村一業,一戶一品”的格局發展開來,全鄉人民正以昂揚的斗志,從救濟式扶貧向開發式扶貧邁進。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認真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由于我鄉分布面廣,居住分散,特別是山區貧困程度深,氣候影響比較嚴重,加之村組干部對扶貧項目經驗欠缺,未能做到相當圓滿,仍出現了一些不必要出現的小問題。

篇4

(一)認真開展整村推進項目建設,增強貧困村發展后勁

(二)抓好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轉移輸出,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三)積極推進產業扶貧,貧困農戶收入明顯增加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支撐貧困地區增收致富的優勢、特色產業。在省辦的關心和支持下,有效運用財政扶貧資金引導信貸扶貧資金投入的倍增機制,充分發揮扶貧信貸資金在產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提高扶貧到戶貸款對貧困農戶的瞄準度,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為貧困村發展產業和群眾增收提供強有力的信貸資金支持。XX年產業扶貧投入達到20865萬元:

(四)實施易地開發扶貧,解決喪失基本生存條件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

(五)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掛鉤扶貧和黨員干部結對幫扶

(六)加強革命老區建設,推動革命老區發展

(七)集中力量,開展整鄉推進試點

通過各類項目的實施,松坪鄉基礎設施得到夯實,農業產業得到改造和提升,松坪鄉經濟社會將得到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歷史性跨越。

(八)實施安居工程,改善貧困群眾居住條件

(九)加大扶貧宣傳和統計力度,營造扶貧開發工作良好的輿論氛圍

加強與有關新聞媒體合作,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宣傳了扶貧開發成績,報道了扶貧先進經驗,樹立了扶貧先進典型,反映了扶貧開發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經驗和新問題,確保扶貧宣傳的內容既真實準確,又富有時效性。全年由市、縣電視臺播出扶貧開發新聞、專題9次,編撰扶貧開發信息16期,扶貧系統干部職工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投稿并刊登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的文章共10多篇,營造了良好的扶貧宣傳工作氛圍,進一步擴大扶貧的聲勢和影響。

同時,繼續開展好扶貧資金項目統計、財政扶貧資金監測統計、貧困村監測統計、災情統計等統計工作。

(十)加強自身建設,干部職工素質明顯提高

一是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辦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政治任務和歷史機遇,注重思想武裝,加強理論學習,開展調研和案例分析,重視檢查剖析,找準并解決問題,強化整改落實。全辦干部職工主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努力做到學習實踐與扶貧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領導班子領導扶貧開發科學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

二是認真開展了以講黨性、抓機遇、重民生、謀發展為主題的作風建設教育活動和感恩教育活動。全體干部作風進一步改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三是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貫穿于扶貧開發工作始終,建立和完善了學習、項目資金檢查監督管理等15項制度,形成用制度約束權力、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自覺遵守有關規定,堅持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堅持政務公開制度,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強化了監督管理。

四是嚴格開展了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樹立了打造陽光政府的理念,嚴格按要求開展了重大決策聽證、重要事項公示、重點工作通報、政務信息查詢等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全年公示、通報有關事項20余條。

五是按要求開展了糾風工作,對扶貧資金進行了嚴格監管,確保了扶貧資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參加了政風行風熱線,認真解答了群眾提出的問題。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進一步統一思想,及時安排部署扶貧開發工作。及時召開全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扶貧辦主任會議,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扶貧開發現場會和全省州市扶貧辦主任會議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市今年扶貧開發各項工作,進一步統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為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推進集中連片開發,加快扶貧進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切實強化管理,實行扶貧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為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與各區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簽訂了XX年扶貧開發目標管理考核責任狀,與市直掛鉤扶貧牽頭單位簽訂了市級整村推進項目建設責任狀,制定了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對扶貧項目和掛鉤扶貧工作進行量化考核。要求各區縣扶貧辦領導分工落實到鄉鎮或項目上,做到件件項目有人抓,任務明確,責任落實。

(三)強化制度建設,加強資金監管。為確保財政扶貧資金和工程項目建設安全,我辦嚴格執行《云南省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完善制度,嚴格實施《市整村推進扶貧項目管理辦法》、《市扶貧安居工程管理辦法》等扶貧項目管理辦法。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根據工程進度及時就位資金。縣、鄉都設立了扶貧專戶,實行扶貧資金專戶存儲、封閉運行,做到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加強扶貧資金的中期管理,保證項目資金落到實處。認真執行扶貧資金回補報賬制度,年度扶貧開發項目工程完成后,協調審計部門對項目資金撥付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實現了扶貧資金的規范管理;實行扶貧資金公示制,對扶貧項目和資金分配計劃、項目內容、補助對象、補助標準都進行公告公示。項目實施竣工后又在項目實施地建永久性標志牌,標示項目完成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效益,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加強與市財政、各區縣分管扶貧工作領導的溝通,對各區、縣在資金撥付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幫助協調,確保了資金的及時就位和專款專用。

(四)以思路創新推動扶貧開發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解決溫飽、穩定脫貧、加快致富、全面發展的總體目標,進一步樹立大扶貧理念,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思路,以培育穩定增收產業為核心,以村委會為項目區域,集中連片開發,逐村逐鄉推進。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開發方式、扶貧思路、扶貧內容等方面不斷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扶貧,使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通過一年的努力,全市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但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

二是扶貧投入與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級財政投入的力度與扶貧任務相比顯得十分薄弱,與扶貧開發的總體需求差距太大,要真正實現實施一個村,鞏固一個村,自我發展一個村的目標,投資標準明顯偏低,扶貧投入與需求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三是返貧現象突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我市自然災害頻發,已解決溫飽的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基礎不牢固、收入不穩定,因災、因病、因學致貧和返貧現象非常突出。

四是產業扶貧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通過多年的扶貧開發,農業產業化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廣大貧困地區產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困難的局面還未根本打破,進一步加大產業扶貧的力度,因地制宜培育支撐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特色和優勢產業,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構建貧困群眾長效增收機制,依然是我市扶貧開發工作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五是個別地方和少數干部對扶貧工作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少數干部認為農村絕對貧困人口貧困問題已緩解,大扶貧格局已形成,農村低保制度已建立,扶貧開發工作已不太重要。有少數干部思維方式、領導方式、工作方式不適應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需要,缺乏開拓創新精神。

四、XX年我市扶貧開發工作計劃

根據當前扶貧開發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特點,XX年,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創新機制,突出重點,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好整村推進項目

XX年全市計劃實施整村推進250個村,其中:積極爭取省級整村推進計劃200個村,市、縣安排實施50個村。一要盡早做好村級規劃,編制好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二要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圍繞整村推進,整合各類資金集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貧的綜合效益,打牢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貧困村經濟發展兩個基礎。

(二)加大力度,抓好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和轉移

篇5

為了進一步明確責任,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及時召開例會強調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明確了我司防汛工作的具體要求和工作重點。要求各科室結合所屬工作范圍,及時開展廠區構筑物、設備設施、工藝管線、供水管網、防汛物資等各方面的安全自查,做好各項防汛備汛工作。同時,按照工作要求制定詳細的度汛計劃,確保工作落實過程中有計劃、有要求、有目標、有保障。

二、加強領導,成立組織機構

單位關于明確防汛組織機構及成員職責的通知的相關要求,為了確保汛期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進行,及時成立了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成員的職責,細化了各科室的防汛工作任務。

三、扎實開展工作,逐項落實防范措施

1.工作人員按照防汛工作要求,提前對所有下水道、進行了全面檢查,及時查看了有無井蓋丟失或損壞情況,有效避免了在夏季暴雨來臨時發生安全事故。

篇6

一、20__年項目實施完成情況

在20__年,我鄉忠義村委會第五村民小組,后山村委會寒鏡羅村民小組被列為區級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村,在掛鉤領導和掛鉤單位的大力扶持下,在區扶貧辦的指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項目實施村群眾經過一年的努力,順利完成了20__年所有實施項目。

完成的扶貧項目有:

(一)忠義村委會第五村民小組區級項目

為切實解決忠義村委會第五村民小組落后的交通環境狀況,結合“要致富、先修路”的原則,根據忠義村委會第五村民小組實際,對原有的三條村道進行拓寬、鋪砂及開挖邊溝,現已改造村道2.5公里;人畜飲水項目:新建水池50m32座、20m31座,埋設鋼管2700m,鋪設管道入戶;產業結構調整:續斷種植8畝,木香種植16畝;生豬養殖母豬24頭,公豬1頭。

忠義村委會第五村民小組區級整村推進項目投入資金28.8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5萬元,掛鉤單位扶持資金10萬元,群眾投工投勞及自籌折資3.8萬元。

(二)后山村委會寒鏡羅村民小組區級項目

1、水泥路建設:完成后山村委會寒鏡羅村民小組2公里水泥衛生路,投入資金8.6萬元。

2、人畜飲水項目:新建1m×1m×1m壓水池2座,4m×4m×3m壓水池1座,改造和更換原有的水管,更換1.5英寸鋼管2050m,投入資金11.9萬元。

3、活動場所建設:建設會議室3間,辦公室3間以及活動場所墻面粉刷,廁所修繕,10套桌椅板凳購置,投入資金6.05萬元。

4、籃球場建設:為促進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建設一塊籃球場,兩個籃球架,籃球場周邊攔土墻及看臺建設,作為寒鏡羅村開展文體活動場所,投入資金3.6萬元。

后山村委會寒鏡羅村民小組區級整村推進項目共投入資金30.15萬元,其中:扶本文來源:文秘站貧資金投入15萬元,掛鉤單位扶持資金2.9萬元,群眾投工投勞及自籌折資12.25萬元。

20__年,全鄉共計投入資金58.95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30萬元,掛鉤單位扶持資金12.9萬元,群眾投工投勞及自籌折資16.05萬元。

二、20__年扶貧項目啟動和實施情況

在20__年初,我鄉羊見村委會建樂二組、金安村民小組,被列為20__年省級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村,忠義村委會烈足村民小組被列為20__年市級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村,龍潭村委會五箐明村民小組被列為20__年區級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村,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四個村所實施的項目已完成了項目規劃和編制工作,現正在緊張實施中。

實施的項目有:

(一)羊見村委會建樂二組

1、水利工程:新修水利灌渠長794m,其中:扶貧資金投入6.96萬元,群眾投工投勞折資0.9萬元。

水泥渡槽長11m,合計投入資金0.11萬元,扶貧資金投入0.11萬元。

攔土墻長68m,高2m,寬0.8m,合計投入資金1.31萬元,扶貧資金投入1.31萬元。

2、新建大橋:新建大河橋,長3.5m,寬3.2m,高2.5m,共投入資金1.72萬元,

連心橋加固,長3m,由原來寬2m擴寬為3.2m,高2.5m合計投入資金1.31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萬元,群眾投工投勞折資0.31萬元。

3、基本農田建設:土坎坡改梯30畝,每畝補助500元,共投入資金1.5萬元。群眾投工投勞300個工日,折資0.9萬元,合計投入資金2.4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5萬元,群眾投工投勞0.9萬元。

4、產業發展 養殖業:購買種公水牛一頭,種公水牛投入資金0.8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0.6萬元,農戶自籌0.2萬元。

種植業:該村良好的氣候條件,發展核桃種植80畝,40戶每戶2畝,補助資金300元/畝,群眾自籌100元/畝,共投入資金2.4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6萬元,農戶自籌0.8萬元。

5、標志碑:建設一個標志碑,投入扶貧資金0.2萬元。

羊見村委會建樂二組共計投入資金18.11萬元。

(二)羊見村委會金安村民小組

1、水泥衛生路:新修水泥衛生路長173m,路寬2.4m,投入資金4.636萬元。

2、水利工程:新修水利灌渠20__m,投入資金13.14萬元。

3、蔬菜種植:該村良好的氣候條件,發展蔬菜,水果玉米種植83.3畝,投入資金3.333萬元。

4、基本農田建設:石坎坡改梯,用石坎砌田埂進行30畝農田改造,投入資金3.3萬元。

5、標志碑:建設一個標志碑,投入資金0.2萬元。

羊見村委會金安村民小組共計投入資金24.61萬元。

羊見建樂二組、金安村民小組省級整村推進項目需要投入資金42.72萬元。

(三)忠義村委會烈足村民小組

1、基礎設施建設:村組公路建設長11公里,寬3米砂石路,共投入資金18.7萬元。

2、橋梁建設:橋梁7座,共投入資金3.15萬元。

3、涵管鋪設:涵管38個,共投入資金1.255萬元。

4、人畜飲水工程:50立方水池2個,30立方水池1個,共投入資金3.02萬元。

5、產業發展:種植木香20畝,共投入資金0.6萬元。

養殖種牛一頭,種羊一只,種豬一頭,共投入資金1.26萬元。

忠義村委會烈足村民小組市級整村推進項目需要投入資金27.985萬元。

(四)龍潭村委會五箐明村民小組

1、水利工程:4000m1寸膠管需投入資金1萬元,4500m1寸鋼管需投入資金9萬元,合計投入資金10萬元。

蓄水塘工程:新建4個50m3的灌溉水塘,需投入資金1.4萬元。

2、公路建設:水泥衛生路長1500m,寬2m,厚0.2m,需投入資金9.6萬元。

砂石路建設:對五箐明長500m,寬3.5m的公路進行路面平整,鋪設砂石每米投入資金40元,需投入資金長2萬元。

田間路建設:新建規格長800m,寬4m的田間公路,需投入資金9萬元。

3、產業發展:購買種公黃牛、水牛各一頭,種公黃牛、水牛投入資金2萬元。引進種羊4只,投入資金1.6萬元。

由于該村良好的氣候條件,發展核桃種植100畝,投入資金2萬元。

4、標志碑:建設一個標志碑,投入資金0.2萬元。

龍潭村委會五箐明村民小組區級整村推進項目需要投入資金37.8萬元。

我鄉20__年扶貧開發項目共投入資金108.505萬元。

三、效益分析

通過對這幾個村社扶貧項目的實施,使得他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觀,一是道路建設項目的完成,拉近了與外界的距離,加大了這些村社與外界的聯系,信息的交流得到了很好的實現。二是教育教學設施的完善,學生在德智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將進一步得到加強,充分體現了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基礎設施優先,產業培育為重,救濟扶貧為輔的指導思想。三是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畜牧業得到空前發展壯大,經濟作物面積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農民收入,為該村的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利的保證。在這幾個項目的完成后,項目實施村的經濟、社會、精神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人均經濟收入有望達到并超過965元以上,最終實現群眾的徹底脫貧。

四、扶貧資金狀況和管理

20__年我鄉扶貧開發項目共計投入資金108.505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60萬元,掛鉤單位扶持資金4.96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43.55萬元。

資金管理嚴格按照扶貧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在黨政集體領導下,鄉長一支筆審批,嚴格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進行封閉運行。做到專款專用的管理,嚴禁截留擠占或挪作他用。保證了扶貧資金的高效使用,確保了項目順利實施。

五、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

鄉黨委、政府牢固樹立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的意識,把扶貧開發任務當作是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按照我鄉“基礎強鄉、產業富鄉、科教興鄉、民主管鄉、依法治鄉、和諧樹鄉”的發展思路,吃透鄉情,立足實際,先急后緩,以基礎設施優先,產業培育為重,救濟扶貧為輔的方式進行。在項目實施前,進行認真分析、論證、立項、注重項目的實施方案,規劃和效益評估,全面論證,合理布局,認真篩選,措施配套,精心組織實施。從解決道路交通,人畜飲水,水利項目,不斷強化全鄉的基礎設施建設,消除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在產業上,注重當地環境,向“一村一業,一戶一品”的格局發展開來,全鄉人民正以昂揚的斗志,從救濟式扶貧向開發式扶貧邁進。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認真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由于我鄉分布面廣,居住分散,特別是山區貧困程度深,氣候影響比較嚴重,加之村組干部對扶貧項目經驗欠缺,未能做到相當圓滿,仍出現了一些不必要出現的小問題。

篇7

我縣今年的扶貧開發工作有如下特點:一是扶貧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今年我縣有10個貧困村享受全省面上插花貧困村的扶持政策,每個村享受省市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的扶持標準,此項扶貧資金達500萬元;扶貧龍頭企業貼息資金20萬元;市里確定我縣西部六個重點貧困鄉鎮今年有24個富民經濟小區的計劃指標,如果通過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除享受市政府正常的獎勵性補貼政策外,每個小區還可以多享受到3萬元的補貼,此項扶貧資金達72萬元;今年我縣有1500萬元的小額貼息貸款指標,此項市財政將拿出100余萬元的貼息資金;市里派駐我縣的27支黨政機關幫扶工作隊、76家企業幫扶工作隊幫扶我縣的75個貧困村。由此可以看出,今年我縣的扶貧工作力度之大是歷年所沒有的,僅財政扶貧資金的投入將達到600余萬元。二是扶貧項目最多。今年我縣通過面上插花貧困村整村推進扶持、扶貧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沈陽市黨政機關定點幫扶、貧困鄉鎮扶貧富民小區加大補貼標準等措施扶持的增收項目達到200余項。三是扶貧開發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最多。由于我們缺乏扶貧開發管理工作經驗,在落實政策中遇到了鎮村領導重視不夠,項目規劃未經科學論證,執行計劃的隨意性,也有未按規劃操作的現象,扶貧項目實施中未按要求進行民主討論,公告公示等。四是扶貧效益最好。雖然今年遭受比較嚴重的旱災,但是在扶貧政策的推動下,我縣扶貧開發重點鄉鎮開展的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發展畜牧養殖項目等增收措施,發揮了效益,實現了大災之年我縣六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人均收入增長的好勢頭。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面上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按照2006年遼寧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抓好2006年扶貧開發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遼扶貧辦發[2006]14號文件精神,今年我縣享受省市扶持的面上貧困村的數目為10個,這10個村農戶總戶數為4279戶,人口數為16019人。結合貧困村的實際,我們計劃實施項目總數為33個,參與項目戶數3469戶,受益人口11917人,項目的參與率為81%。項目總計投入資金1415.5萬元,其中省財政補助資金總計250萬元,市財政配套資金總計250萬元,信貸資金總計310萬元,農民自籌資金總計580.5萬元,社會幫扶資金25萬元,預計效益達1665萬元,預計參與項目的農戶人均增加收入可以達到1300元以上。計劃實施的項目分別為:雙臺子鄉轉山子村養牛及萬壽菊種植項目、雙臺子鄉胡家燒鍋村養牛、家禽飼養及萬壽菊種植項目、秀水河子鎮長崗子村的辣椒生產項目、秀水河子鎮三家子村的辣椒及萬壽菊生產項目、葉茂臺鎮四官堡村的棚菜項目、葉茂臺鎮榛子街村養鵝項目、包家屯鄉大三家子村養豬及萬壽菊種植項目、臥牛石鄉李家卜村棚菜及萬壽菊種植項目、臥牛石鄉邢家屯村養牛項目及萬壽菊種植項目、四家子蒙古族鄉四家子村棚菜項目等。

截止目前,此項目穩步推進,各村正在開展計劃及項目的落實工作。其中,7個特色產業項目的萬壽菊栽植、辣椒生產、菜籽生產項目均已經完成;8個養殖業項目已經啟動并運行良好;3個棚菜生產項目均正在施工;5個貧困勞力培訓項目進展順利;10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總之,據目前統計情況,計劃實施的33個項目中,均處于完成或正在運行中。近期我們將進行驗收,并下撥扶貧資金。

2、認真落實好市里確定的24個扶貧富民經濟小區,40個增收項目工作

按照市里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我縣西部六個重點貧困鄉鎮今年有24個富民經濟小區的計劃指標,如果通過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除享受市政府正常的獎勵性補貼政策外,每個小區還可以多享受到3萬元的補貼,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我縣扶貧開發重點鄉鎮的富民小區今年達到43個,其中種植業22個,畜牧業21個,目前已經竣工23個,其中種植業完成5個,畜牧業完成18個,其他的都是正在建設中。計劃開發的40個增收項目,截止目前,通過面上插花貧困村整村推進扶持、扶貧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沈陽市黨政機關定點幫扶、貧困鄉鎮扶貧富民小區加大補貼標準等措施扶持的增收萬壽菊種植、辣椒種植、地膜花生、菜籽等項目達到17大項,196小項,其中種植業項目9個,總規模達113042畝;養殖業項目8項,牛、羊、生豬等養殖規模達135507頭,禽類鵝、蛋雞等養殖規模達190742只。經過一年的扶貧開發工作,預計到2006年底,各貧困鄉鎮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75個貧困村村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以上。

3、定點幫扶工作隊情況

2006年駐我縣的市黨政機關定點幫扶工作隊由原來的26個調整到27個,幫扶我縣31個貧困村,有利的推動了我縣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開展,截止目前2006年救濟性投入資金總計21.53萬元,公益性投版權所有入28.26萬元,開發性投入135萬元,協調資金93萬元。今年市里又增派沈陽商業局系統的76家企業定點幫扶我縣的75個貧困村現已有47家企業同村對接,為貧困村脫貧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4、做好產業化扶貧和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增加農民收入。

根據遼扶貧辦發[2006]9號文件精神,2006年我縣申報擬認定第二批省級扶貧龍頭企業一個——遼寧紅樹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申報擬享受扶貧貸款貼息企業七家分別為:沈陽清宇鵝業屠宰廠、沈陽中迪色素科技有限公司、沈陽華奧牧業有限公司、法庫縣八虎山酒廠、沈陽巴爾虎山酒業釀造有限公司、法庫縣宏潤肉禽加工廠、遼寧紅樹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我縣深入貫徹實施新階段扶貧開發戰略部署,用信貸扶貧資金扶持龍頭企業,進而帶動貧困戶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截止目前,六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勞動力轉移達2.9萬人次,勞務輸出實現人均增收占農民增收的三分之一。

5、扶貧小額貼息貸款發放情況

我縣的扶貧小額貸款貼息工作以前由信用社獨家操作,縣級扶貧部門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運行中出現了錢貸出去了,真正需要貸款的貧困戶發展項目卻很難得到,也就沒能發揮扶貧的效益,貧困鄉村發展扶貧項目時,由于缺乏溝通,也會出現貸款困難的情況,由于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信用社對扶貧貼息貸款的運作由于貸款補貼標準很難把握等因素也不十分滿意。我縣今年有1500萬元的扶貧貼息貸款指標,市里出臺了“貸貼兩條線,暗補變明補”的扶貧貸款貼息政策,并制定了管理辦法及審核辦法,使可操作性更強,極大地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我縣的扶貧貸款真正發放到貧困戶發展項目,截止目前我們圍繞富民小區、富民增收項目、面上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等項目的參與農戶發放貸款,達801.58萬元,,據不完全統計,計劃需要發放金額達2400余萬元,現在正在穩步推進,計劃將在十二月末完成全年的任務。雖然在運作中存在貧困戶貸款難、貸款周期過短等問題,但是,采用這種運作方式,還是能夠真正發揮扶貧貼息貸款的作用,推動貧困戶脫貧的。

2007年扶貧開發工作計劃

1、認真學習、深入貫徹國家、省、市有關扶貧開發的政策、法規及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指導,落實責任,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全力推進扶貧攻堅工作。

2、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根據貧困戶致貧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政策和辦法,拿真招、見實效。

篇8

一、把握重點,搶抓機遇,xx年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認真開展“整村推進”項目建設,增強貧困村發展后勁

篇9

全年實施貧困自然村整村推進243個村,總投入達5815萬元(各級財政扶貧資金3635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2180萬元)。其中:中央和省財政扶貧專項資金2805萬元實施187個村,市級財政配套540萬元實施36個村,區縣籌集財政資金290萬元實施20個村。截止11月底,省級第一批50個村的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省級第二批135個村、市縣籌集資金實施的56個村建設任務已完成70%,省年底追加的2個重點扶持村正在抓緊編制實施方案。預計今年243個村整村推進項目全部完成后,將在項目區新建和維修公路40條168km,橋涵52座,人馬驛道9條25km;建成輸電線路49件125km,配套變壓器34臺;建成三面光水溝27件101km,人畜飲水管道119件542km,水塘(池、窖)550個8155m3;新建沼氣池340口,節柴灶191眼;發展經濟林果1.5萬畝,特色作物1.16萬畝。引進推廣優質種畜禽1.26萬頭(匹、只)。開展科技培訓267期1.16萬人次。通過項目的實施,預計使13410戶56031人受益,新增灌溉面積2202畝,改善灌溉面積11610畝,新增基本農田地3220畝,解決1.9萬人、4萬頭(匹、只)牲畜的飲水困難,解決1005戶4169人用電、521戶2287人的生活能源,820戶3450人通路困難。項目區貧困群眾新增糧食361萬kg,農民人均增收191元。項目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貧困人口明顯減少,發展后勁明顯增強。

(二)抓好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轉移輸出,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一是在三個省級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示范基地抓好勞動力轉移培訓,提高勞動力輸出質量和效益。2008年度1200人的培訓任務已全部完成;2009年度市級、寧蒗、永勝3個基地將培訓2200人,每人補助800元,共投入財政資金176萬元。目前2009年度培訓正在進行中。為提高培訓質量,市級財政補助20萬元。其中:每個基地6萬元,獎補經費2萬元,為三個基地開展培訓提供了經費保證,確保了培訓質量。經過基地培訓并取得技能證外出就業人員,月收入大多在1000元以上,實現了脫貧夢。二是認真做好引導性培訓轉移貧困地區勞動力工作。今年,省下達我市引導性培訓計劃5000人,財政補助資金100萬元,其中:寧蒗縣2000人、40萬元,永勝縣3000人、60萬元。為實施好這一項目,市、縣扶貧部門對貧困地區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并負責輸出就業工作,兩個縣培訓轉移輸出任務將在省規定的時限內全面完成。三是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勞務輸出工作。積極配合農業、勞動等部門,突出支持特困農戶,加強農村勞動力的素質、技能培訓,積極協調組織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今年全市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轉移輸出任務全部完成后,預計新增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輸出7200人,勞務輸出收入達到7000萬元以上,有力地促進了貧困農戶增收脫貧。

(三)積極推進產業扶貧,貧困農戶收入明顯增加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支撐貧困地區增收致富的優勢、特色產業。在省辦的關心和支持下,有效運用財政扶貧資金引導信貸扶貧資金投入的倍增機制,充分發揮扶貧信貸資金在產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提高扶貧到戶貸款對貧困農戶的瞄準度,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為貧困村發展產業和群眾增收提供強有力的信貸資金支持。2009年產業扶貧投入達到20865萬元:

一是發放小額信貸9000萬元,覆蓋381個村委會、8113戶33309人,扶持農戶發展種植業7.2萬畝,養殖業4.6萬頭,扶持加工業24個。二是投放信貸扶貧貼息貸款10500萬元(其中:1000萬元以上項目4個共8000萬元,1000萬元以下項目6個共2500萬元),集中扶持了××三川火腿有限責任公司、××紅土地天然植物油開發有限公司、寧蒗女兒珍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玉龍縣拉市萬強綜合經營部、華坪縣升華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華坪烏木春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生態牛奶有限責任公司、永勝滇峰蜂業有限責任公司、永勝雷特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益多乳業有限公司等10個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原料基地,帶動農民增收。三是繼續積極穩妥的抓好村級互助資金試點工作,發放村級互助資金200萬元。其中:永勝100萬元,在4個鄉7個村小組實施;華坪100萬元,在2個鄉10個村小組實施。通過無償投入、有償使用、滾動發展、民管民用、民受益的方式,增加貧困農戶的自我發展能力。四是積極爭取省級科技產業扶貧資金,2009年度省級科技產業扶貧資金為350萬元,項目批復后,將實施魯甸鄉中藥材產業扶貧、寧蒗縣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等6個項目。

(四)實施易地開發扶貧,解決喪失基本生存條件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

一是切實抓好2008年度1200人易地開發扶貧項目的掃尾工作和驗收。二是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好2009年2000人易地扶貧開發項目。2009年,省下達我市易地扶貧開發項目2000人,財政扶貧資金1000萬元。其中:其中:寧蒗縣1000人500萬元,永勝縣175人87.5萬元,玉龍縣230人115萬元,華坪縣445人222.5萬元,古城區150人75萬元。各區縣前期準備工作充分,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可在省規定的時限內全部完成。項目實施結束后,將建成安居房400套3.3萬m2;新建公路3條2.8km,維修公路8條29km;人畜飲水工程22件,飲水管道40km,配套水池26個248m3;建成輸電線路10件17km;建成基本農田3100畝;新建節柴灶251眼;發展經濟林果1600畝;舉辦科技培訓20期1500人次。易地安置的2000人年總收入可達36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可實現1300元,溫飽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五)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掛鉤扶貧和黨員干部結對幫扶

及時與各掛鉤扶貧單位簽訂了掛鉤扶貧責任書。中央、省級機關10個部門繼續掛鉤3個重點縣,全市102個市級單位、390個區縣單位掛鉤幫扶到村。今年全市社會扶貧投入1159萬元。其中,市級各部門掛鉤配套159萬元;其他各級各部門投入資金、捐款捐物折資約700萬元;幫助貧困地區引進項目10個,投入300萬元。在貧困地區建成一批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好項目,解決了貧困地區實際困難,幫助貧困地區增強了發展能力。

(六)加強革命老區建設,推動革命老區發展

2009年,省級財政投入革命老區開發建設資金100萬元(古城、華坪各50萬元),縣級配套108萬元,整合部門資金228.5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勞85萬元,社會幫扶50萬元,信貸扶貧資金53萬元(從小額信貸資金中安排),總共投入624.5萬元。分別在古城區金山鄉貴峰村、華坪縣中心鎮龍洞唐家營實施。目前,兩個項目進展順利。1.金山鄉項目將建設“開南研習所”紅色教育基地一個,安居房5戶,沼氣池50口,公路10公里,發展經濟林果1500畝,科技培訓12期600人次,項目建成后覆蓋老區1962戶農戶8007人;2.龍洞村唐家營項目,將種植核桃500畝,改建公路1件1.5km,建人畜飲水工程管道6km、5m3水窖40口,建陳列室1個,磚混結構學校一所,房屋改造29戶、新建安居房4戶,沼氣池15口,改廁、改廄33戶,標志碑1塊,小額信貸51戶。建成后使唐家營片區2個村民小組共51戶224人基本解決溫飽,人均純收入1200元以上。

(七)集中力量,開展整鄉推進試點

今年,我市永勝縣松坪傈僳族鄉被列為全省扶貧開發整鄉推進試點,項目總投資7422.8萬元,其中:財政資金600萬元,地方配套整合資金6822.8萬元,一次規劃、分兩年實施,實施時間從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目前,省財政已下達資金300萬元。市縣及時成立了領導機構,組織力量編制上報規劃,嚴格按年度計劃組織實施項目,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順利開展:睦科至松坪瀝青硬化路面工程全線施工;完成生態樹種植任務;永紅、米厘和撒壩子村委會的通村公路建設工程已完成;睦科至松坪35kv并網高壓輸電線路建設工程通過省發改委評審,并完成了變電站選址征地工作;完成四個村委會70km人飲管線的鋪設及部分配套水池建設;完成20000畝核桃種植打塘工作;完成花椒種植的地塊落實,正組織群眾進行栽種;種植魔芋1514畝;完成中藥材種植2017畝;建成生豬養殖合作社;松坪鄉生態雞示范養殖場,完成三通一平和主體房屋建設等工程;圓滿完成1161戶村村通電視播放器農戶接收器安裝工作;沼氣池建設已全面動工。

通過各類項目的實施,松坪鄉基礎設施得到夯實,農業產業得到改造和提升,松坪鄉經濟社會將得到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歷史性跨越。

(八)實施安居工程,改善貧困群眾居住條件

2009年度投入財政資金120萬元,實施安居工程200戶,每戶補助6000元。其中,寧蒗、永勝各100戶60萬元。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九)加大扶貧宣傳和統計力度,營造扶貧開發工作良好的輿論氛圍

加強與有關新聞媒體合作,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宣傳了扶貧開發成績,報道了扶貧先進經驗,樹立了扶貧先進典型,反映了扶貧開發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經驗和新問題,確保扶貧宣傳的內容既真實準確,又富有時效性。全年由市、縣電視臺播出扶貧開發新聞、專題9次,編撰××扶貧開發信息16期,扶貧系統干部職工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投稿并刊登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的文章共10多篇,營造了良好的扶貧宣傳工作氛圍,進一步擴大扶貧的聲勢和影響。

同時,繼續開展好扶貧資金項目統計、財政扶貧資金監測統計、貧困村監測統計、災情統計等統計工作。

(十)加強自身建設,干部職工素質明顯提高

一是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辦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政治任務和歷史機遇,注重思想武裝,加強理論學習,開展調研和案例分析,重視檢查剖析,找準并解決問題,強化整改落實。全辦干部職工主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努力做到學習實踐與扶貧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領導班子領導扶貧開發科學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

二是認真開展了以“講黨性、抓機遇、重民生、謀發展”為主題的作風建設教育活動和“感恩教育”活動。全體干部作風進一步改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三是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貫穿于扶貧開發工作始終,建立和完善了學習、項目資金檢查監督管理等15項制度,形成用制度約束權力、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自覺遵守有關規定,堅持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堅持政務公開制度,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強化了監督管理。

四是嚴格開展了“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樹立了打造陽光政府的理念,嚴格按要求開展了重大決策聽證、重要事項公示、重點工作通報、政務信息查詢等“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全年公示、通報有關事項20余條。

五是按要求開展了糾風工作,對扶貧資金進行了嚴格監管,確保了扶貧資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參加了政風行風熱線,認真解答了群眾提出的問題。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進一步統一思想,及時安排部署扶貧開發工作。及時召開全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扶貧辦主任會議,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扶貧開發現場會和全省州市扶貧辦主任會議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市今年扶貧開發各項工作,進一步統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為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推進集中連片開發,加快扶貧進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切實強化管理,實行扶貧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為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與各區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簽訂了2009年扶貧開發目標管理考核責任狀,與市直掛鉤扶貧牽頭單位簽訂了市級整村推進項目建設責任狀,制定了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對扶貧項目和掛鉤扶貧工作進行量化考核。要求各區縣扶貧辦領導分工落實到鄉鎮或項目上,做到件件項目有人抓,任務明確,責任落實。

(三)強化制度建設,加強資金監管。為確保財政扶貧資金和工程項目建設安全,我辦嚴格執行《云南省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完善制度,嚴格實施《××市整村推進扶貧項目管理辦法》、《××市扶貧安居工程管理辦法》等扶貧項目管理辦法。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根據工程進度及時就位資金。縣、鄉都設立了扶貧專戶,實行扶貧資金專戶存儲、封閉運行,做到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加強扶貧資金的中期管理,保證項目資金落到實處。認真執行扶貧資金回補報賬制度,年度扶貧開發項目工程完成后,協調審計部門對項目資金撥付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實現了扶貧資金的規范管理;實行扶貧資金公示制,對扶貧項目和資金分配計劃、項目內容、補助對象、補助標準都進行公告公示。項目實施竣工后又在項目實施地建永久性標志牌,標示項目完成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效益,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加強與市財政、各區縣分管扶貧工作領導的溝通,對各區、縣在資金撥付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幫助協調,確保了資金的及時就位和專款專用。

(四)以思路創新推動扶貧開發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解決溫飽、穩定脫貧、加快致富、全面發展的總體目標,進一步樹立大扶貧理念,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思路,以培育穩定增收產業為核心,以村委會為項目區域,集中連片開發,逐村逐鄉推進。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開發方式、扶貧思路、扶貧內容等方面不斷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扶貧,使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通過一年的努力,全市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但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是扶貧開發任務艱巨。2008年國家已將扶貧標準調整為1196元,并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低保政策。這標志著我國扶貧開發進入一個開發扶貧與救助扶貧“雙輪驅動”的新階段。我市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絕大部分貧困村生存現狀惡劣,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欠缺。在扶貧難度加大,成本上升的前提下,要實現到2020年前基本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扶貧開發目標,任務還十分艱巨。

二是扶貧投入與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級財政投入的力度與扶貧任務相比顯得十分薄弱,與扶貧開發的總體需求差距太大,要真正實現“實施一個村,鞏固一個村,自我發展一個村”的目標,投資標準明顯偏低,扶貧投入與需求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三是返貧現象突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我市自然災害頻發,已解決溫飽的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基礎不牢固、收入不穩定,因災、因病、因學致貧和返貧現象非常突出。

四是產業扶貧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通過多年的扶貧開發,農業產業化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廣大貧困地區產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困難的局面還未根本打破,進一步加大產業扶貧的力度,因地制宜培育支撐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特色和優勢產業,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構建貧困群眾長效增收機制,依然是我市扶貧開發工作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五是個別地方和少數干部對扶貧工作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少數干部認為農村絕對貧困人口貧困問題已緩解,大扶貧格局已形成,農村低保制度已建立,扶貧開發工作已不太重要。有少數干部思維方式、領導方式、工作方式不適應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需要,缺乏開拓創新精神。

四、2010年我市扶貧開發工作計劃

根據當前扶貧開發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特點,2010年,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創新機制,突出重點,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好整村推進項目

2010年全市計劃實施整村推進250個村,其中:積極爭取省級整村推進計劃200個村,市、縣安排實施50個村。一要盡早做好村級規劃,編制好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二要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圍繞整村推進,整合各類資金集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貧的綜合效益,打牢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貧困村經濟發展兩個基礎。

(二)加大力度,抓好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和轉移

要抓住國際金融危機結束,經濟形勢好轉的良機,充分發揮3個培訓基地的作用,把開展對貧困農民的培訓、促進勞動力轉移作為扶貧工作的重點,2010年3個基地計劃培訓2500人,投入財政資金200萬元;引導性培訓5000人,投入財政資金100萬元。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加強培訓與促進轉移相結合,突出支持特困農戶,切實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培訓,積極探索勞務輸出的新途徑,加大勞務輸出力度。

篇10

二、加強思想教育,提高防范能力。我們緊緊圍繞“維護穩定為目的,強基固本為基礎,法制教育為手段,創安活動為載體”的工作思路,認真開展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徐闻县| 壶关县| 探索| 永宁县| 新和县| 荣昌县| 裕民县| 逊克县| 长治市| 南乐县| 孟村| 明星| 柏乡县| 安丘市| 长治市| 武强县| 桑植县| 曲水县| 曲沃县| 平度市| 施秉县| 武义县| 兴山县| 永川市| 碌曲县| 高淳县| 卫辉市| 盈江县| 分宜县| 巴东县| 沅陵县| 罗山县| 岐山县| 晋宁县| 龙口市| 晋州市| 遂溪县| 双辽市| 崇州市|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