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歷史發展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2-11-06 18:01:0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歷史發展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歷史發展論文

篇1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三維的、彩色的,這是因為每個物體發射的光被人眼接受時,光的強弱、射向和距離、顏色都不同。從波動光學的觀點看,是由于各物體發射的特定的光波不同,光的特征主要取決于光波的振幅(強弱),位相(同相面形狀)和波長(顏色)。如果能得到景物光波的完全特征,就能看到景物逼真的三維像,這就是全息術。全息術誕生到現在60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近代科學研究和工業生產中。

1全息術的歷史發展階段

1948年,丹尼斯·蓋伯提出一種記錄光波振幅和相位的方法,隨后用實驗證實這一想法,即全息術,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張全息圖。蓋伯本來是為提高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而提出的設想,雖然未能用電子波證實其原理,但用可見光證實了。從第一張全息照片制成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全息圖制作具有以下共同特點:全息圖都是用汞燈作為光源;而且是所謂同軸全息圖,即物光和參考光在一條光路上得到的全息圖。這一時期的全息圖被稱為第一代全息圖,標志著全息術的萌芽。第一代全息圖存在兩個嚴重問題,一個是再現的原始像和共軛像分不開,另一個是光源的相干性太差。因此在這十多年中,全息術進展緩慢。

1960年激光的出現,提供了一種高相干度光源,為全息技術發展提供了可能。針對第一代全息技術出現的問題,利思和烏帕特尼克斯(1962)提出,將通信理論中的載頻概念推廣到空域中,用離軸的參考光與物光干涉形成全息圖,再利用離軸的參考光照射全息圖,使全息圖產生三個在空間互相分離的衍射分量,其中一個復制出原始物光。該方法被稱為離軸全息術,這是全息術發展的第二階段。第二代全息術解決了光源的問題,并且在立體成像、干涉計量檢測、信息存貯等應用領域中獲得巨大進展,但是激光再現的全息圖失去了色調信息。

科學家們開始致力于研究第三代全息圖到。這是用激光記錄,而用白光再現的全息圖,在一定的條件下賦予全息圖以鮮艷的色彩。第三代全息術已經在很多領域的到了應用,例如:像全息、反射全息、彩虹全息、模壓全息等。

激光的高度相干性,要求全息拍攝過程中各個元件、光源和記錄介質的相對位置嚴格保持不變,這也給全息技術的實際使用帶來了種種不便。于是,科學家們又回過頭來繼續探討白光記錄的可能性。第四代全息圖應該是白光記錄白光再現的全息圖,它將使全息術最終走出有防震工作臺的黑暗實驗室,進入更加廣泛的實用領域。

2全息術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全息術是一種“無透鏡”的兩步成像法,它能在感光膠片上同時記錄物體的全部信息,即物體光的振幅和位相。全息照相過程分全息記錄和再現兩步:第一步稱為波前記錄(全息記錄);第二步物體的再現(重現)。

波前記錄依據的是干涉原理,物光波和參考光波相干疊加而產生干涉條紋。干涉條紋的反襯度記錄了物光波前的振幅分布,干涉條紋的幾何特征(包括形狀、間距、位置)記錄了物光波前的位相分布。就是說,全息圖上的強度分布記錄了物光波的全部信息-振幅分布和位相分布,它們分別反映了物體的明暗和縱深位置等方面的特征。應當指出,任何感光底片都只能記錄振幅(或者說強度)的分布,而不能直接記錄位相分布,全息照相之所以能記錄位相分布,是利用了參考光波把它轉化成了干涉條紋的強度分布。假如沒有參考光波,或者它與物光波不相干,波前上的位相分布是不可能記錄下來的。

波前再現的理論依據是衍射原理,照明光波(再現光)經過全息圖衍射后出現一個復雜的光波場。全息圖的衍射波含有三種主要成分,即物光波(+1級衍射波),物光波的共軛波(-1級衍射波),照明光波的照直前進(零級衍射波)。在現代記錄和重現的全息照相裝置中,這三種衍射波在空間彼此分離,互不干擾,便于人們用眼睛或鏡頭去觀測物光波的虛像或其共軛波的實像。

全息術的原理決定了它所記錄的全息圖有下列特點:

(1)三維性——因為全息圖記錄了物光的相位信息,圖像具有顯著的視差特性,可以看到逼真的三維圖像。

(2)不可撕毀性——因為全息圖記錄的是物光與參考光的干涉條紋,所以具有可分割性。它被分割后的任一碎片都能再現完整的被攝物形象,只是分辨率受到一些影響。

(3)信息容量大——同一張全息感光板可多次重復曝光記錄,并能互不干擾地再現各個不同的圖像。

(4)全息圖的再現相可放大或縮小——因為衍射角與波長有關,用不同波長的激光照射全息圖,再現相就會發生放大或縮小。

3全息術的主要應用及其發展方向

全息術經過60年的發展,已與計算機技術、光電技術以及非線性光學技術緊密結合,成為一種高新技術,擴展到醫學、藝術、裝飾、包裝、印刷等領域,在一些發達國家還興起了全息產業,并且正在形成日益廣闊的市場,實用前景非??捎^。本文介紹全息術中幾個應用較為廣泛、產業化較成熟的領域并說明其發展方向。

3.1全息存儲

全息存儲是依據全息術的原理,將信息以全息照相的方式存儲起來,它利用兩個光波之間的耦合和解耦合,可以把信息存儲和信息之間的比較(相關)、識別,甚至聯想的功能結合起來,也就是可以把信息存儲和信息處理結合起來。用于全息信息存儲的記錄介質較多,可永久保存信息的全息圖用銀鹽干板、銀鹽非漂白型位相全息干板、光聚合物及光致抗蝕劑等;可擦除重復使用的實時記錄材料有光導熱塑料、有機或無機光折變材料等。全息存儲在存儲容量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原因是:

(1)全息存儲具有存儲容量大的優勢。用感光干板作為普通照相記錄信息時,信息存儲密度的數量級一般為105bit/mm2;用平面全息圖存儲信息時,存儲密度一般可提高一個數量級達106bit/mm2;如果用體全息圖存儲信息時,存儲密度可高達1013bit/mm2。

(2)全息存儲具有極大的冗余性,存儲介質的局部缺陷和損傷不會引起信息丟失。

(3)全息存儲具有讀取速率高和能并行讀取的特點,每個數據頁可包含達1Mbit的信息,寫人一頁的時間在100ms左右,讀信息的時間可以小于100μs,而磁盤的尋址時間至少需要10ms。

當前,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全息存儲研究的熱潮,并取得很大的進展,其主要表現在:

(1)存儲容量迅速提高和性能不斷改善,并逐步走向實用化。例如,1994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在1cm3摻鐵妮酸銼晶體中記錄了1000幅全息圖,同年,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把經壓縮的數字化圖像視頻數據存儲在一個全息存儲器中,并再現了這些數據而圖像質量無顯著下降。1999年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利用空-角復用技術,在同一塊在摻鐵鈮酸鋰晶體中存儲了26000幅全息圖。北京清華大學實現了在摻鐵妮酸鏗晶體中的同一空間位置記錄1500幅全息圖,并研制了具有緊湊結構的靈巧型全息存儲裝置。

(2)實用化的全息存儲系統逐漸推出。例如,1995年由美國政府高級研究項目局(ARPA)、IBM公司的Almaden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學等聯合成立了協作組織并在美國國家存儲工業聯合會(NS1C)支持下川,投資約7000萬美元,實施了光折變信息存儲材料(PRISM)和全息數據存儲系統(HDSS)項目,預期在5年內開發出具有容量為1Tbit數據,存儲速率為1000MB/s的一次寫人或重復寫人的全息數據存儲系統。同樣的研究在法國、英國、德國和日本等國家也正在加緊進行。

近幾年來,光電子技術和器件取得了系列重大進展,為全息存儲器提供了所必要的高性能半導體激光器、液晶空間光調制器、CCD陣列探測器等核心元器件,全息存儲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使這項技術日趨成熟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全息圖的壽命問題尚待解決,雖然張澤明、謝敬輝等對Ce:Fe:LiNbO3晶體的全息存儲和熱定影進行了理論和實驗研究,從方法上給出了記錄角度越大,光柵周期越小,熱定影所需最小離子數密度越高,存儲系統的整體性能越好,但是目前還未解決的一個難題是尋找合適的記錄材料。無疑,這將成為全息存儲界研究的熱門課題。

3.2顯示全息

顯示全息技術是在激光透射全息圖的基礎上來制作各種類型的全息圖,如白光反射全息圖、白光透射全息圖等,各種類型的顯示全息圖可用于舞臺布景、建筑、室內裝飾、投影等;再如,以動態顯示的全息技術、層面X射線照相術、3DCAD技術、3D動畫片、雷達顯示、導向和模擬系統等,每3年一次的顯示全息國際會議上都有全息界泰斗展出令人吃驚的全息圖,它們充分展示了全息技術創造性的魅力和藝術的美。

顯示全息目前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Lippmann全息圖,制作方法有Denisyuk的單光束法和Benton的開窗法。第二類是S.A.Benton的彩虹全息圖,這是一種透射式顯示全息圖,可在白光照明下再現立體圖像,且圖像的顏色隨觀察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從紅到紫如雨后彩虹而得名。隨著高質量記錄材料的發展,隨后的一些研究者和藝術家不斷追求更實用的拍攝技術,如假彩色編碼和真彩色反射全息圖等。美國光學學會主辦的《AppliedOptics》和《OpticsLetters》在20世紀80年代都有關于這方面的論文報道。由SPIE主辦的《Holosphere》和美國全息制造商協會主辦的《HolographyNews》以往和近年都不斷地報道有關顯示全息圖的最新制作技術和商業信息。但從這些報道情況來看,顯示全息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

(1)視角范圍、圖像體積有限;

(2)沒有獲得特別有效的全息圖的計算方法;

(3)由于全息計算數量巨大,導致動態顯示異常困難。克服以上不足,將可能成為顯示全息研究的幾個熱點。

近年來,顯示全息技術掀起一場數字化變革,數字合成全息技術為全息三維顯示開辟了前所未有的應用前景。隨著計算機運行速度的提高和高分辨空間調制器件的發展,利用顯示全息的大視場、大景深、全視差、真彩色、可拼裝、價格低廉等特性,在不久的將來開發出真正意義的全息電影和全息電視,為顯示全息技術創造良好的商業前景。

3.3模壓全息

模壓全息是1979年RCA公司為解決視頻標準件的全息拷貝而提出的,它是將全息術和電鍍、壓印技術結合起來,使全息圖的制作產業化,用白光再現時,可得到色彩鮮艷逼真的三維圖像,并可通過印刷方式大批量生產,使得它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以商品形式走向市場。模壓全息的制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激光攝制原片全息圖;電成型制金屬模板;模壓復制。這三個階段生產工藝和技術要求都比較高,因此,模壓全息作為安全防偽首當其沖,是安全防偽技術的一個里程碑。正如全息圖的新奇性、強烈的視角效果、制作的難度以及易于應用在鈔票的包裝上,不能去除性、價格低廉、容易驗證等特點,使它很快占領了防偽領域。模壓全息是一種技術與藝術結合的高科技產品,無論在高檔商品促銷、名優商品的防假冒或在有價證券(如信用卡、鈔票、護照簽證)的防偽和加密以及圖書、印刷、印染、裝磺、紀念郵票和廣告標牌等都有采用模壓全息技術,并備受使用者青睞。

模壓全息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80年代中期已形成了一種產業,90年代達到了鼎盛時期。本世紀初,隨著防偽技術要求的不斷提高,模壓全息技術又有了新的突破:美國斑馬圖像公司推出了二維圖像的數字化采集和拍攝技術;2003年,蘇州大學研制成功并已批量生產“數碼激光全息照排系統”;同年,倪星元、張志華等成功研制了可替代傳統鍍鋁防偽薄膜的透明TiO2激光全息防偽薄膜。這些模壓全息的一個個技術突破,使防偽功能有了提高,讓激光全息防偽技術達到新的境界。

模壓全息產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迅猛,目前國內已有100多條模壓全息生產線。為了使模壓全息技術健康發展,我國模壓全息產業發展必須在三個方向上引起重視:首先是開拓全息燙金材料,取代金膜和銀膜,其次開發全息包裝材料,實現立體防偽包裝,第三個方向是模壓全息技術和現代印刷術相結合,體現傳統的美術效果和現代科技的藝術魅力。

3.4全息干涉計量

全息干涉計量術是將不同物光,在不同的時間記錄在同一張全息干板上,然后利用全息術的空間波前再現原理,非接觸地對物體表面進行三維測量而獲得信息。全息干涉計量術是全息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它能實現高精度非接觸性無損測量,比一般光學干涉計量有很多優點。一般光學計量只能測量形狀比較簡單、表面光度很高的零部件,而全息計量方法則能對任意形狀、任意粗糙表面的物體進行測量,測量精度為光波波長λ的數量級。目前,全息干涉計量術在方法上先后發展了實時全息干涉法(單次曝光法)、二次曝光全息干涉法、時間平均全息干涉法、雙波長干涉法以及雙脈沖頻閃全息干涉法,此外,J.A.Leendertz開辟了全息干涉計量術的另一個新的分支-激光斑紋計量術。隨著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CCD器件及光纖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全息干涉計量技術在信息采集和處理上更為方便、快捷和可靠,并得以在惡劣環境條件下對某些物理量進行定時測量。再加之相移技術、外差技術和鎖相技術等,可使測量精度提高到λ/100或更高。

全息干涉計量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等西方先進國家已產業化,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有幾所大學和科研單位的研究項目通過鑒定,其中有些達到當時的先進水平。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和研制,我國在全息干涉計量測試設備方面主要發展有:

(1)用于測試火箭發動機噴霧化特性的YSCI型離子瞬態激光全息測試儀;

(2)用于激光熱核聚變稠密等離子體電子密度測量的SPQ-1型四分幅皮秒紫外線激光全息探測儀;

篇2

一、歷史成本原則所面臨的挑戰

歷史成本原則的產生和應用與持續經營概念密切相關。首先,在可持續經營條件下,企業所掌握的各種資產可視為企業賺取未來收入的投入,一般認為它們只會在正常經營過程中被消耗、出售或轉讓,而很少中途退出企業的正常經營循環。因此,相對于這類資產現行價格而言,其成本信息更為相關,因為這些成本需要通過經營得到彌補。其次,在持續經營條件下,資源提供者和企業管理當局雙方最關心的財務信息是收益信息。對于資源提供者來說,收益信息有助于資源提供者了解當期能得到多少回報,并且在穩定的持續經營假設條件下,投資者可以由當期收益大致推算出以后各期的收益,進而估計出企業的價值。對于企業管理當局來說,他們最關心收益信息的原因在于:收益信息有利于解除他們的受托責任。就這一類信息而言,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質量要求。而作為歷史成本基礎的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是無與倫比的。選擇歷史成本原則作為計價基礎因此成為堅持持續經營假設的必然選擇。

隨著會計環境的劇烈變化,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日益復雜化,致使歷史成本原則賴以存在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而缺點日益暴露出來。在持續經營不確定的條件下,信息使用者對收益信息的需求有所降低,原因在于其預測能力下降。而造成收益信息預測能力下降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1)會計環境的不確定使收益信息缺乏統一的參考平臺;(2)收益信息表中包含著越來越多由于不確定而產生的一次性和偶然性項目,使得收益表信息顯得不是太重要;(3)無形資產投資在各個企業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但現在會計準則的嚴格確認使得大量無形資產投資費用化;(4)企業出于謹慎性原則的考慮,往往提前報告虧損,也使收益表信息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與收益信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們對有關企業價值即企業內部各種經濟資源現行價值的信息日益關注。這是因為:21世紀會計主體面臨的是競爭日趨激烈、風險日益增大的經濟環境。具體表現為:經濟全球化,商品價格、利率和匯率變動劇烈,反復無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產品的設備會很快過時,所占有的市場份額或邊際利潤會在頃刻間被競爭對手奪走,產品壽命周期大大縮短;各種復雜的金融業務和金融創新工具大量涌現,使金融市場更加變幻莫測,波動頻繁。在這樣的風險環境下,持續經營的美好愿望隨時都可能被打破,企業隨時都有被兼并、清算、終止的可能,一家經營良好的公司可能瞬間消逝,現實中很多上市公司破產停業就是很好的例證。因此,所有非現金資產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只有關于主體現行市價的信息才具有可信度。為了全面了解企業財務信息與合理估計企業經營風險,信息使用者不僅要關注收益信息,同時也要關心資產的現行價值信息,以便為決策提供較為客觀的參考標準。

二、現行制度對歷史成本計量的修正

實際上,在會計實務中,我國會計制度早在改革之初就開始在某些事項的會計計量中對歷史成本進行了適當的修正,如允許加速折舊、計提壞帳準備等?,F在,這種做法已擴大到所有的資產,在期末對可能發生減值的資產項目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并要求將持產損失在收益表中確認。這當然是出于穩健性原則的考慮,但是它沒有反映資產市價中升值的一面。一種參考的做法是在每一個資產帳戶下分別開設一個調整帳戶,用以反映該項資產現行公允市價與歷史成本的差額,既反映歷史成本高于現行市價的差額,也反映歷史成本低于現行市價的差額。這樣通過對資產調整帳戶的分析,就可以同時獲悉該資產歷史成本信息和現行公允市價信息。應用這種方法的難點在于對待持產損益的處理及披露上。對持產損益處理已成為我國上市公司操縱收益信息強有力的工具。例如:有的公司將持產損失沖減權益,在利潤不變的情況下增大了凈資產收益率;而有的公司通過一定的公式,將持產收益在收益表中確認,虛增當期利潤;有的公司則利用持產損益的確認與沖回,在不同的期間調節利潤,以達到先盈后虧或先虧后盈的目的。這些做法都會誤導投資者,造成資源配置的浪費。

篇3

秦漢之后,為提高聲樂的藝術美感,“歌”與“舞”的結合,將民族聲樂藝術帶入了全新的發展環境,其藝術思想內容也發生了本質上的轉變,歌頌帝王將相、傳唱愛情、弘揚愛國,大型歌舞依附于多元的藝術思想,成功躋身藝術主流行列。隨后,唐詩宋詞,將戲曲、詩詞曲很好的融入到了聲樂藝術中,這是聲樂藝術最為鼎盛的時期,無論是民歌、說唱,還是歌舞、戲曲,其發展形態越來越全面,直至明清階段,民族聲樂在歷史發展中不斷的擴充、完善。

(二)現代民族聲樂

進入20世紀,西方聲樂開始引入中國,對中國民族聲樂造成了強有力的沖擊,西方藝術文化、思想快速侵入傳統民族聲樂,從演唱方法到發音技巧,從樂曲創作到表現形式,在現代民族聲樂中,到處皆可見到西洋聲樂的影子。

1.多元化

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推動下,聲樂藝術家們接觸到的藝術信息更加多元,他們在創作聲樂作品時,其思維方式和動機都會發生多元改變,如多民族文化融合、藝術融合、藝術表現形式融合。多元化的藝術信息可以為聲樂藝術家提供源源不斷的先進信息。

2.個性化

發音技巧、音樂創作內容不同,民族聲樂的表現形態則不同,由此可見,每個民族聲樂作品都是一個獨立的整體,它經多元素文化填充,便可以形成特殊藝術,綻放個性風采。從藝術欣賞角度,日益挑剔的人們對民族聲樂的欣賞需求越來越高,所以藝術家們紛紛選擇利用聲樂作品的個性化元素,博得眼球,搶占藝術高位。這也可以證明,民族聲樂的個性化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也是民族聲樂發展的一大優勢性選擇。

二、民族聲樂在歷史發展中的審美變遷

(一)“字正腔圓”的突出地位

所謂“字正腔圓”是古代歌唱藝術最基本的表演規則,“字正”,演唱者每個字的吐字發音必須清楚、干脆,每個字都是一個獨立的單位,不能相互交叉,交互影響。同時,詞語發聲應具有藝術表現力,其中最為突出的理念便是“收聲歸韻”,要求字頭、字腹和字尾的演唱表現必須連貫;“腔圓”,演唱者必須使用“圓腔”發聲,字音的律動應當用柔情處理,字與音的相互融合,如同樂曲的脊梁一樣,是支撐情感、藝術文化的基礎框架。因此,“字正”與“腔圓”是民族聲樂的基本審美標準,任何時代都不會改變。

(二)以“情感”為藝術主題

“情感”對審美思想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占據核心地位。從思想角度上分析,民族聲樂代表著一個民族的藝術精髓,本民族人將生活感悟、精神文明融入到樂曲中,形成“講述聲音”,利用發聲、演唱技巧,將樂曲情感表達出來。從技巧角度上分析,情感是沒有技術可言的,歌唱技巧的好與壞,與樂曲情感表達是不存在直接聯系的,所以傳統意義上的審美標準,“字正腔圓”在情感審美上并不適用。因此,可以將情感看做是樂曲的靈魂,是支撐樂曲的重要生命力。現代藝術社會,人們對民族聲樂情感的表達更為重視,把他當做核心審美標準,與“字正腔圓”一起,形成雙向審美機制。

(三)強調音色的藝術表現力

在聲樂藝術發展的過程中,聲樂音色的多元變化從未停止,民族聲樂與不同樂器的融合,給聲樂作品在音色創造、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除用樂器修飾音色之外,演唱者利用演唱技巧,也可以使聲樂作品發揮出難以比擬的情感作用。從審美角度看,音色是審美的基礎,是聲樂作品表達情感的基石,是發揮聲樂藝術感染力的必然手段,因此,演唱方法、嗓音狀態、音色處理等聲樂元素,對增強聲樂音色的獨特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篇4

作者:閆之樸

擲標槍運動的快速發展(1953-1986年)美國人弗•赫爾德遵循空氣動力學原理發明了木質和鋁制標槍,提高了標槍的滑翔性能,后來,瑞典人又設計出鋼質的“超級愛麗特”標槍,減少了標槍出手后的顫動,進一步提高了滑翔性能,極大地促進了標槍成績的提高。標槍材料和結構的改變使人們開始從運動生物力學等方面探討和鉆研新的技術。1956年,西班牙運動員克拉克采用一種新式的類似擲鐵餅的旋轉技術,最好成績達到112米。但這種技術很難控制標槍的落地方向,容易導致傷害事故發生,不久這種技術就被停止使用了。1980年,匈牙利運動員帕拉吉在最后用力時采用快速的大幅度轉體技術創造了96.72米的世界紀錄。這種技術使轉體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著名生物力學專家艾里爾使用當時先進的科技手段得出了一項權威結論:身體各環節相繼加速和減速的時機和順序,在擲標槍時產生生物力學優勢[2]?;艟捒品蛑赋觯瑪S標槍的鞭打動作是有效投擲技能的生物力學核心[2]。從那以后,大量的科研成果開始從生物力學的角度分析擲標槍技術特別是最后用力技術,人體運動鏈理論已逐漸達成共識。擲標槍運動的穩定發展階段(1986至今)國際田聯從1986年開始選用新式標槍,將原標槍的重心點前移4厘米,這樣就降低了標槍在空中的滑翔性能,基本確保了賽場的安全和裁判的便利。同年,西德運動員使用新式標槍投出了85.74米的好成績,首創了新式標槍的世界紀錄。新槍問世后,各國的研發人員都相繼對新槍的動力學性能進行了研究和探索,研究成果對擲標槍的成績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擲標槍運動中不得不提的是出生捷克的澤列茲尼,他無疑是擲標槍運動中最耀眼的明星,他是一位天才的標槍運動員。澤列茲尼在22歲時參加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并在資格賽中創造了奧運會的新紀錄。之后,澤列茲尼連續奪得1992年、1996年和2000年三屆奧運會男子標槍冠軍。此外,他還在1993年、1995年和2001年田徑世錦賽上三次奪得金牌。1996年5月25日,他在德國耶拿創造的98米48的男子標槍世界紀錄至今未被打破。在女子標槍方面,近些年來無論是動作技術還是訓練的手段和方法都和男子非常相似。在新槍使用前,女子的世界紀錄是由前民主德國費爾克在1988年創造的,成績是80.00米。1999年國際田聯決定使用女子新式標槍,新槍的結構和重心稍作了改變,落地時槍尖更容易先著地,給裁判工作和賽場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不考慮空氣影響的條件下,擲標槍的成績主要取決于四個因素:即標槍出手的初速度V0、標槍出手角度、出手高度h和重力加速度g(常量)。在前三個變量中,出手速度V0是決定性因素。因為標槍成績與出手速度V0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提高出手速度仍是今后擲標槍運動的主要努力方向,無論是改進技術還是力量訓練都要始終遵循“速度是核心”的訓練理念。繼續優化標槍的出手角和沖擊角標槍的最佳出手角是指在初速度不變的情況下,能夠取得最大遠度的出手角度。通過計算機模擬和標槍發射實驗證明,男子標槍的最佳出手角度約為42度,而女子約為38度[3]。但以上實驗是以初速度不變為前提的,實際上運動員采用不同的出手角度,其出手速度也會相應變化的。所以首先應考慮“速度”這個核心,也就是說采用多大的出手角度才能發揮最大的出手速度,在能發揮最大出手速度的前提下在適當調整出手角度對投擲遠度的影響。因此這兩個因素要綜合考慮。實驗表明,男子運動員的最佳出手角約為34度,而女子的最佳出手角在31-35度之間(圖略)標槍出手后在飛行的過程中會受空氣流體力學因素的影響。通過圖2所知,沖擊角β是影響標槍在空中飛行的最重要的角量參數。根據流體力學原理,器械在空中飛行的沖擊角為正值時(圖2為正值),來自迎面的風阻必然使沖擊角逐漸增大,飛行阻力會相應地增大,標槍有豎直的趨勢。沖擊角超過一定角度就會出現失速現象,阻力劇增,飛行遠度就會大大折扣。相反,當標槍沖擊角為一定范圍的負值時,標槍的縱軸在飛行上升階段會逐漸與標槍重心拋物線軌跡的切線方向一致,將會大大減少飛行阻力,從而增強飛行能力,提高飛行遠度。

經實驗表明(圖略),出手角度不變時,沖擊角會存在一個合理的角度,在這個角度上,標槍飛行遠度相對較遠,相反如偏離這個角度,將會引起飛行遠度的下降。一般認為,擲標槍的合理沖擊角為接近零度的負角,這既可減少最后用力時標槍自身的形變,也能有效降低出手后的風阻[2]。技術更加流暢、節奏更加明快現代擲標槍技術經過一百多年的沉淀、革新與發展,較以往在多個技術環節上都有了明顯的改進和提高,每次重大的技術改進或革新都會帶來成績的巨大飛躍。這是人們孜孜以求、勇于探索的精神寫照。當前部分優秀運動員的技術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助跑速度快,助跑越快,標槍的預先速度就越快,有利于提高標槍的出手速度;二是投擲步節奏快,特別是最后用力前節奏更快,助跑與最后用力的結合更加緊密連貫;三是超越器械的動作幅度適中,最后用力的動作快速、流暢,力量集中。四是標槍出手的初始狀態好,初速度很快,出手角和沖擊角合理,飛行阻力小,飛行狀態好。所以,從整體上看,要更好地處理緊張與放松的關系,做到張弛有度,節奏明快。因為這種能力和要求對于提高標槍技術的流暢性特別是對于加快最后用力的技術節奏和快速鞭打動作、有效提高最后用力階段的動量傳遞、促進和提高人體運動鏈的末端加速效果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前擲標槍技術正處于穩定的發展時期。[3]

篇5

1我國文字規范的形成及現狀

漢字產生之前“上古結繩而治”,自然是沒有規范的。后世從圖畫和契刻受到啟示,文字“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多,從多頭嘗試到約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選練、發展出來的”。“約定俗成”便形成了初步的體系,也就是早期不成文的規范。

漢字規范是客觀存在的,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規范。舊中國長期以繁體字為正體,那么,以繁體字為代表的正體字也就成了當時的規范字。雖然當時以繁體字作為規范,但是,人民群眾長期以來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手頭字、俗字已經開始流行。這便是對漢字的豐富和發展。

兩表的調整表明我國語言文字規范的一個立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是一個不斷進行不斷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毗而就,也沒有終止的時候,需要從語言文字的自身發展規律和我國的國情出發,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使原則性與靈活性統一起來,使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的過程成為積極引導規范而又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

從這一立場出發,我們研究了目前作為字形規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認為此表還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F在把我們的意見提出來。

1.1筆形的變化規律不夠統一

①末筆是橫的部件作左偏旁的橫變成提,“車”和“?!弊髯笃詴r改變筆順把橫變成了提,按照這種變化規律,“革”字作左偏旁時也應改變筆順把橫變成提。另外“黑”字作左偏旁時末筆不是橫,四點上面部件的橫不應該就提。

②末筆是豎的部件用作左偏旁時,豎變成撇,如:翔、邦、等,按照這種變化規律,韓、鄲、韌等字也可以變,特別是“”變“艷”字,左邊部件與“邦”相同,理應變撇。

③“月”字用作下部件時撇變成豎,如:肖、胃、能、俞等,但在筋、崩、葫、萌、旅等字中卻沒變。

④“木”字做底時,如果上部是撇捺對稱且覆蓋“木”字的部件,要把捺變成點,如:條、茶等。如果上部不與撇捺對稱的部件為鄰,則不必改變捺的筆形,如:桌、梁、棠等??墒恰半s、親、殺”三個字本屬后種情況,卻按前者的規律把捺變成了點??疾檫@三個字的來歷,原來它們在繁體字時代只是該字的左邊部件,簡化時把右邊簡掉,卻沒有把作為整字時“木”字該有的捺恢復過來。與此相反本應根據避重捺的原則把其中的“米”字的捺變成點,然而《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的“乘”字卻設計為兩個捺。

1.2筆順的規則也不夠統一

漢字的筆順基本上是按人體臂、腕、指的運動生理特點和視覺審美要求約定俗成的,這叫作自然筆順;規范筆順是在自然筆順的基礎上加以整理而制訂出來的。規范的筆順主要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外到內和先外后內再封口等幾條,除此之處,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但一般都應該符合人的臂、腕、指的運動生理特性。

漢字的歷史太久遠,形成的因素太復雜,要想通過幾條規律把它們統一起來,簡直是辦不到的。不過,作為漢字的規范標準,是文字繼續豐富和發展的基礎,這個基礎越有規律、越容易掌握,推廣起來就越有效率。我們應該從“有利于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有利于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總原則出發,盡可能地使漢字難認、難寫、難記的現狀得到改善,使漢字構形及組合時的變化規律趨于統一,為語文教學、社會應用和對外漢語教學開創新局面。

2文字規范發展的方向和措施

漢字喜逢盛世,必須抓住機遇,盡快適應世界漢語熱的需要、中國加人WTO后因交際的需要、科技發展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發展速度。

2.1調動國家與民間兩個個積極性,加大漢字研究的力度

國家“支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多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民間的積極性調動得不夠充分。漢字產生于勞動人民的勞動生活,又服務于社會生活,如果只有國家主管部門的研究而沒有民間的研究,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不能只盯著民間用字出現混亂現象的消極因素,而忽視人民群眾使用和創造文字的積極因素。語言文字的政策應該適當放寬,鼓勵民間建立語言文字研究機構,并積極征求漢字使用者特別是語文教師的意見,吸收民間漢字研究的成果,使語言文字政策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統一起來。超級秘書網

篇6

在經濟全球化、知識化的時代,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正在全球范圍內通過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建立競爭優勢,企業的競爭已從單個的人力資源競爭上升為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競爭。因此,我國企業只有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在這方面西方的人力資源發展的歷史很值得我們借鑒。

1西方人力資源管理的演進

(1)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18世紀下半期,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n·Smith),在《國富論》中首次提出勞動分工的經濟效益理論。這個階段處于資本主義初期,只是把人視為一種普通的物質資源加以利用,即僅僅把人作為人力、勞動力、“會說話的工具”。

(2)科學管理階段的人力資源管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這一時期的人們認為企業應該采取科學和客觀的方法來研究如何最有效地設計工作,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泰勒(Frederick·W·Taylor)的“科學管理理論”。這一時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激勵、控制和提高員工尤其是新員工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也就是怎樣設定工作流程和工作時間以便高效的利用人力。從本質上講還是把人作為一種勞動力,是和機器設備一樣的生產資料,只是勞動效率比傳統管理方式的效率更高。

(3)人際關系與組織行為階段的人力資源管理(20世紀20年代以來)。人際關系學者把管理的注意力帶到人的心理因素的作用方面來。這種管理思想的產生是美國人梅奧(Eltor·Mayo)的霍桑試驗。試驗證明,員工的生產率不僅受到生產方式設計和員工報酬的影響,而且受到某些社會和心理因素的影響。這個階段,可以說把人和普通的工具等物質資源進行了區別對待,意識到人的社會和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可是因為過于強調人的行為特性,和實踐有些脫離,在應用于生產過程中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4)現代人力資源管理(20世紀70年代以來)。1954年,當代著名的管理科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F·Drucker)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正式提出“人力資源”一詞。進入70年代,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初步成型。它是用系統理論把泰勒的“科學管理”和“行為科學”綜合起來形成的一種新的管理理論。把企業的全體員工和全部物質資源視為一個系統,人是企業的主體,主要是系統權變理論。社會系統學派強調系統觀點,社會的各級組織是一個協作的系統,組織中經理人的作用就是在協作系統中作為相互聯系的中心,并對協作進行協調,以便組織能夠維持運轉,代表人物是巴納德(C·I·Barnard);權變理論學派則強調權變的觀點,認為企業管理中要根據企業所處的內外部條件隨機應變,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管理理論和方法,應該針對不同的情況,選擇或交替運用有關理論,以達到工作、組織、個人三者的最佳配合,代表人物有摩爾斯(Morse·J·J)。

可以看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已經較之前面有很大進步。前面的管理階段理論基本把人的各個層面割裂開來,相比較,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則把人放入系統中考慮,人不單純以物質資源的形式存在,也不單純以社會性的人的形式存在,把人員放入到組織中,具有系統性、多樣性特點,認為前面的理論沒有一個是普適的,只有針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各種理論應該綜合運用以期達到最佳效果。在西方,人力資源管理在理論、方法和制度方面都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

2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啟示

我們可以從西方的人力資源的演進中看到西方的人力資源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對人的認識、管理以及開發的深化過程,這些都可以在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加以借鑒和改進:

(1)提高人力資源素質。我國人口眾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卻相對較少,人口素質也就相應的差。好在我國政府早就意識到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性,重視全民教育、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努力開發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使人力資源真正滿足當期和未來發展的需要,還任重而道遠。

(2)選擇適合本企業的管理模式。眾多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很難講那個更先進,但是不同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之間都有一定的相關性。同時,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工作動機和能力也是有差異的,因此,在選擇管理模式上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管理模式或綜合運用多種管理模式。企業人力資源的發展目標應是達到使組織中的每個個體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使工作績效達到最大。超級秘書網

(3)對人員進行可持續的開發。人力資源開發是企業持續、長遠發展的關鍵,也是勞動者自身發展的需要。人力資源管理的開發主要是培養工人的知識、技能、經營管理水平和價值觀念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創造條件使人在工作中得到鍛煉,并能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創造性。提供職工發展機會,讓其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使職工感覺到實現企業的目標就是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價值,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績效。

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擁有人力資源的企業是最有潛力和競爭力的企業,擁有人力資源的國家是最有潛力和競爭力的國家,我們必須加大對人力資源的投資和開發,以期發揮人力資源的真正效用,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7

哥特式建筑是it世紀下半葉起源于法國13一15世紀流行于歐洲的一種建筑風格。主要見于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盒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筑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哥特式建筑的總體風格特點是空靈纖瘦、高聳、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術的結晶;高聳的墻體則包含著斜撐技術、扶壁技術的功績。而那空靈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態則是基督教精神內涵的最確切的表述。高而直、空靈、虛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蒼,啟示人們脫離這個苦難、充滿罪惡的世界而奔赴“天國樂土‘’。

外觀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構圖是一對高聳的尖塔.中間夾著中廳的山墻在山墻檐頭的欄桿大門洞上設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盒.把整個立面橫聯系起來在中央的欄桿和凹盒之間是象征天堂的圓形玫瑰窗。與此同時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劃分越為細巧,形體和裝飾越見玲瓏。

內部空間的特點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為拉丁十字形,但中廳窄而長,瘦而高,教堂內部導向天堂和祭壇的動勢都很強教堂內部的結構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線條統帥著所有部分,使空間顯得極為高聳象征著對天國的憧憬。

法國哥特式教堂平面雖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橫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門入口.東頭環殿內有環廊許多小禮拜室成放射狀排列。教堂內部特別是中廳高聳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觀上的顯著特點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頂西邊高大的鐘樓上有的也砌尖頂。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屋頂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墻垛上也都有玲瓏的尖頂窗戶細高,整個教堂向上的動勢很強.雕刻極其豐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一對高高的鐘樓下面由橫向券廊水平聯系,三座大門由層層后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一個大圓宙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亞眠主教堂是法國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長137米.寬46米橫冀凸出甚少,東端環殿成放射形布置七個小禮拜室。中廳寬15米拱頂高達43米中廳的拱間平面為長方形,每間用一個交叉拱頂與側廳拱頂對應。柱子不再是圓形4根細柱附在一根圓柱上形成束柱。細柱與上邊的券肋氣勢相連增強向上的動勢。教堂內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幾乎看不到墻面。教堂外部雕飾精美富麗堂皇。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標志。

法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筑數量很大與哥特式教堂的結構和形式很不一樣。結構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圖案,頗饒生趣。富人邸宅、市政廳、同業公會等則多用磚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許多裝飾手法。

英國的索爾茲伯里主教堂和法國亞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廳較矮較深兩側各有一側廳橫翼突出較多,而且有一個較短的后橫翼可以容納更多的教士,這是英國常見的布局手法

英國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尖塔往往很高成為構圖中心西面的鐘塔退居次要地位。索爾茲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約123米是英國教堂中最高的。這座教堂外觀有英國特點但內部仍然是法國風格裝飾簡單。后來的教堂內部則有較強的英國風格。約克教堂的西面窗花復雜窗根由許多曲線組成生動的圖案。這時期的拱頂肋架豐富??巳亟烫玫睦呒芟蟠髽鋸堥_的樹枝一般非常有力還采用由許多圓柱組成的束柱。

格洛斯特教堂的東頭和坎特伯雷教堂的西部窗戶極大用許多直根貫通分割窗頂多為較平的四圓心券。纖細的肋架伸展盤繞極為華麗。劍橋國王禮拜堂的拱頂像許多張開的扇子,稱作扇拱。韋斯敏斯特修道院中亨利七世禮拜堂的拱頂作了許多下垂的漏斗形花飾窮極工巧。這時的肋架已失去結構作用成了英國工匠們表現高超技巧的對象。英國大量的鄉村小教堂非常樸素親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種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

英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筑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強的防衛性城墻很厚有許多塔樓和碉堡,墻內還有高高的核堡。英國居民的半木構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橫檔作為構架,加有裝飾圖案.深色的木粱柱與白墻相間外觀活潑。

德國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興工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有法國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風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于法國博韋主教堂。西面雙塔高152米極為壯觀。

德國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點它的中廳和側廳高度相同,既無高側窗也無飛扶壁完全靠側廳外墻瘦高的窗戶采光。

拱頂上面再加一層整體的陡坡屋面,內部是一個多柱大廳。馬爾堡的圣伊麗莎白教堂西邊有兩座高塔外觀比較素雅是這種教堂的代表。

德國還有一種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鐘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烏爾姆主教堂。它的鐘塔高達161米控制著整個建筑構圖可謂中世紀教堂建筑中的奇觀。

15世紀以后德國的石作技巧達到了高峰。石雕窗權刀法純熟精致華美。有時兩層圖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疊在一起玲瓏剔透。建筑內部的裝飾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德國哥特建筑時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磚石建造。雙坡屋頂很陡,內有閣樓,甚至是多層閣樓屋面和山墻上開著一層層窗戶墻上常挑出輕巧的木窗、陽臺或壁完,外觀很富特色。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紀由國外傳入主要影響于北部地區。意大利沒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結構體系和造型原則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裝飾風格.意大利教堂并不強調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沒有高鐘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墻構圖。屋頂較平緩,窗戶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圓券并用飛扶壁極為少見雕刻和裝飾則有明顯的羅馬古典風格。

錫耶納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但只是在拱頂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圓形。奧維亞托主教堂則仍是木屋架頂子。這兩座教堂的正面相似.總體構圖是屏幕式山墻的發展.中間高.兩邊低.有三個山尖形。外部雖然用了許多哥特式小尖塔和壁敦作為裝飾,但平墻面上的大圓窗和連續券廊.仍然是意大利教堂的固有風格。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紀80年代動工.直至19世紀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內部由四排巨柱隔開寬達49米。中廳高約45米.而在橫翼與中廳交叉處更撥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個八角形采光亭。中廳高出側廳很少,側高窗很小。內部比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奪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135座尖塔.都表現出向上的動勢.塔頂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飛升。西邊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墻,也裝飾著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

威尼斯的世俗建筑有許多杰作。圣馬可廣場上的總督宮被公認為中世紀世俗建筑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連續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紋式券廊,構圖別致.色彩明快。

我們時代的設計基本趨向就是追求現實的生活。我們已經更進一步地認識了現實生活因此我們也不再去建造教堂了。浪漫主義者的大膽豪舉.對我們也沒有什么意義了。我們只感到他們創造的形式空虛。我們的時代不是激情的時代,我們珍視理智和現實主義更超乎突發的熱情。

我們必須滿足我們時代的人們現實主義和功能主義的要求。只有這樣.我們的建筑物才能體現我們時代的內在力量。只有蠢人才會認為我們的時代是缺乏力量的。

篇8

針對初中生的局限性,可由教師示范、生生互動逐漸過渡到學生為主,教師補充、完善為輔。由淺及深、由繁到簡、由部分到整體,使學生在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學史的方法?!白髨D右史”,“論從史出”。針對歷史教材中的難點,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運用歷史地圖、原始資料,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從“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到“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再到“中國今日若不注重科學,中國工業有何希望?”學生初步掌握了“左圖右史、論從史出”的學史方法,從《新航路開辟示意圖》中讀出“世界走向整體化”。在自運作能力得到提高、獲得成就感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了學習熱情和動力。

篇9

2002年12月9日,民營企業東星集團下屬的武漢東星旅行社出資數百萬元人民幣,成功收購漢口國際旅行社95.7%的股份,成為該市首家由民營企業控股的國際旅行社。民營資本正在釋放活力,突破出境旅游“”,再一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僅僅依靠或主要依靠國家(國有資本)這種單一的投資主體來發展旅游業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一個投資主體多元化,民營資本在投資開發中唱主角的時代正在到來。對于旅游界爆發的此次“地震”,業內反響激烈,同時也引發了對民營旅行社發展和我國的旅游產業政策的深思。本文試圖以歷史和宏觀經濟視野,就我國民營旅行社的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熱點問題和困惑作一番理論探討和反思,拋磚引玉,以期更多專家學者關注民營旅行社的健康發展。

一、民營旅行社東星國旅借“殼”出境游

據悉,東星國旅是一家經營國內游和入境接待的民營國際旅行社,管理經驗先進,經濟實力雄厚。但該社尚未獲得出境游經營權。因此,東星國旅有意收購一家在武漢市場上有出境經營權的旅行社,借殼一步跨進國有旅游企業的專有領地——出境游市場,以便做大做強。漢口國旅擁有近20年的國際社資格,并正式獲國家旅游局批準,成為武漢市8家出境游資格組團社之一,還是湖北得到全球認可(CITS、CTS)旅游公司的兩家之一,出入境旅游做得相當不錯,即使在面臨收購的今年也接送1萬多游客。而東星國旅去年的客源僅為幾百人。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蛇吞象”的現象呢?

漢口國旅是一個大型國有旅游企業,由于種種原因,其門市部采取的是承包經營,這種體制的結果是讓其門市部成了游離于母體之外的獨立個體,最多時達到了12家。再加上老國企過時的經營規模及單調的分配制度,使得資金匱乏的漢口國旅感到無法應付殘酷的市場競爭,企業發展后勁不足。正是漢口國旅分散的股權結構讓東星動心,“這樣收購就變得簡單,不用受制于人”。

東星吞并漢口國旅后,收購傳奇還在繼續演繹。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與泰國聯手將泰國游拉低至1880元,第二步是東星集團將在本月底完成對深圳一家出境游組團社的收購,控股100%,同時上海并購計劃正在進行中。在東星集團總裁蘭世立看來,旅行社雖然花大力氣拉來客源,卻要將利潤拱手分給交通、住宿和景點,旅行社掌握的主動權太小,必須組建行業合作鏈,實現規模運作。

對于旅游界爆發的此次“地震”,業內反響激烈,同時也引發了對民營旅行社發展和我國的旅游產業政策的深思。應該說,民營企業的加入,打破了境外旅游由中國有旅行社壟斷的局面,出境游的線路可望更豐富,市民的選擇余地更大,價格隨之走低也是必然,旅游行業和旅游消費者都將從中受益。然而實際情況是,民營旅行社不僅數量少、規模小,而且在其發展和擴張過程中仍然困難重重。

武漢市旅游局有關人士的看法正好說明了這一點。他認為,漢口國旅缺乏資金,發展后勁不足,而東星集團沒市場準入證,有錢沒地兒投,雙方應該是天作之合。但是他也指出,作為母體的東星國旅,其經營范圍比漢口國旅小,按規定,母體的經營范圍子體都有,但母體卻不能照單全收子體的經營范圍,因此東星國旅即使收購了漢口國旅,也不能直接進軍出境游市場。東星國旅和漢口國旅估計會采取“表面各自為政,實際上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運作模式。

這里面隱含的意思是,雖然東星國旅借漢口國旅的“殼資源”繞過了出境旅游的市場準入限制,但仍只是以資本滲透的形式進入國有旅游企業,并不能真正獲得同國有旅游企業同樣的市場準入權和自主經營權。

這不得不讓我們想這樣一些問題: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自然規律,國有旅行社為什么不能退出或改制?民營旅行社進入為什么必須借助“殼資源”而不能真正作為市場主體進入?我國在世貿中曾承諾對外資旅行社實行“國民待遇”,為什么在民營旅行社卻得不到國民待遇?

二、中國民營旅行社發展進程與變遷模式

國家旅游局于1998年的《中國旅行社行業發展報告》中指出,旅游行業是我們改革開放的窗口,旅游行業又是新興的行業,從道理上說,旅行社行業在制度上應該是走在前面的,但現在卻是落后的,不光是落后于飯店行業,甚至落后我們相當一部分工業企業。當然這里本身有政策的原因?!堵眯猩绻芾項l例》規定,經營國際業務的旅行社必須是全民所有制,經營國內業務的旅行社至少要是集體所有制,就是說,旅行社這個行業在制度上不允許私營,這是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就是旅行社行業原來帶頭的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旅行社,實際上都是大鍋飯、鐵飯碗的傳統企業體制,這種體制的長期維持,使企業機關化,思想觀念僵化,滯后于旅游生產力的發展,第三個因素是傳統的外事接待體制的影響。因此,改革問題,尤其是旅行社企業制度的改革問題在行業里是目前最突出的一個問題。”這段論述清楚地表明旅游主管部門也清醒地意識到,目前落后的旅行社行業制度已影響到這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國際競爭力。本文主要借助于政府管理體制、旅行社運作機制的歷史考察來對中國民營旅行社的發展進程加以動態的研究。

我國旅游業在起步之初,由于受當時旅游事業是外事活動的觀念影響,將旅游業納入政府行政管理之下。在當時,僅有國、中、青等少數幾家旅行社,全國的賓館飯店也必須通過這幾家旅行社的口子對外,因此在當時的業界和教科書中都將旅行社作為我國旅游業的龍頭。1981年國務院提出了旅游行業要實行“統一領導、分散經營的體制。這一體制基本上是一個“偏緊”的操作系統。即使到了1984年在“五個一起上”政策的作用下,全民辦旅游蔚然成風,賓館飯店的投資開始出現多元化和民營化之時,國家仍是嚴格限制民間資本進入旅行社,民營行社的口子一直都未開,旅行社行業的市場化進程舉步維艱。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特別是黨的“十五”大充分肯定了私有經濟,明確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的經濟制度”。民營企業已經走出了以前帶有歧視性政策的陰影,旅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主體進入旅行社行業,這為民營旅行社業市場發育起到了宏觀推動作用。特別是1997年新的《旅行社管理條例》出臺后,不再對旅行社投資主體的性質進行限制,民營企業投資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此外,長期困擾旅游業發展的旅游投資不足問題也使得各級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門認識到,僅僅依靠國家這種單一的投資主體已經無法適應旅游市場的需求,只有民營資本的參與,才能最終解決這一矛盾,并以其獨特靈活的經營方式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有了這樣一個寬松的政策環境,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遺憾的是直到今天民營旅行社的發展仍受到諸多限制,仍沒有擺脫“小、散、差”的整體局面。盡管有些民營旅行社嘗試從“小企業、單項產品”的競爭轉向“大集團、綜合能力”的競爭,如武漢東星國旅,但是目前的制度環境并沒有給這種市場競爭態勢提供一個光明的變遷前景和有效的市場模式。

三、民營旅行社發展受阻的原因

旅行社是旅游產業鏈條中重要一環,其發展的障礙不僅來自旅游產業內,也來自旅游產業外。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只探討阻礙旅游產業的產業內因素,并將其歸納為立法因素、觀念因素及管理因素。

(一)立法因素

1.旅行社性質規定的缺位?!堵眯猩绻芾項l例》第三條規定:本條例所稱旅行社是指有盈利目的,從事旅游業務的企業。《旅行社管理條例》并未規定旅游服務類的企業必須是國有企業,對旅行社的性質規定還處于缺位狀態。投資主體的行業進入帶有明顯的政府行為背景,在一定意義上,政府官員的行政偏好取代了企業家的市場偏好。

2.“出境游”特許方可經營。《旅行社管理條例》規定,經營國際業務的旅行社必須是全民所有制,經營國內業務的旅行社至少要是集體所有制,就是說,旅行社這個行業在制度上不允許私營,“出境游”屬特許經營范疇。并實行“量入為出,入出掛鉤”政策和“以團隊方式開展出國游,暫不辦理零星散客旅游”政策。以上這些都突出體現了特許經營的色彩,為國有旅行社壟斷出境旅游市場留下了重要的法律依據,這也成為以后民營旅行社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埋下了隱患。

中國康輝旅行社副總經理郭東杰明確指出,正是政策上的一些限制,造成了目前全國組團社與社之間的魚龍混雜,有時為了擴大自己的營銷網絡,一些不具有出境游經營資格的社也會成為一些大社的社,為他們提供一些散客來賺取一些中介費或費。國家旅游局在1997年將出境游的旅行社擴大到67家時,就明確表示取消代辦點,但時至出境游社增加到528家的今日,從“廣之旅”開始,社又名正言順地出來了,而且不久前40余家具有出境游經營資格的組團社初步達成協議,允諾相互對方的旅游產品,由此形成了以國旅總社、中旅總社、中國康輝、廣東廣之旅旅行社等幾家大型組團社為主干,多家中小型組團社為支脈,輻射全國各地的分銷網絡,這似乎又開始了依靠組團與社之間的密切關系來共同壟斷國內出境游市場的局面。這無疑又一次將民營旅行社排除在出境游市場之外,后果就是難以在客觀上形成大的民營旅行社團。民營旅行社的市場仍是一種平面的,不具有深層次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研究所王興斌教授認為,這只是市場不規范下的一個過渡的辦法,從發展過程來看,在具有出境游資格的社里選擇社來擴大營銷網絡只是暫時的,也是不需要的。最終的作法是,在《旅游法》的規范下,放開對零售社的資格限制,讓市場來調節批發社與零售社的發展規模和程度。

(二)觀念因素

產業觀決定產業發展模式。在我國旅行社行業中長期流行著一些偏見,如將小旅行社看做是搞亂市場的禍根;有背景和后臺的旅行社被視為有實力的大旅行社;而民營旅行社等同于不正規經營的代表……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偏見導致了在制定一系列旅游政策時,對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采取苛刻和歧視的態度,廣大的中小旅行社和民營旅行社成為這個行業的弱勢群體和“沉默的大多數”,而國企大公司在管理層的政策扶持下(例如“放權讓利”、授予特許經營權、設置外資進入的障礙等),從市場開發、產品設計、聯合促銷到人員培訓,政府的直接操縱之手處處可見,市場的競爭壓力和自身的改革動力都不大??梢哉f正是這些偏見和歧視延緩了旅行社行業的市場化進程。

一位體制內參與過制定政策的有識之士曾撰文論及管理層對以上這些問題的認識,“對旅行社業實施嚴格的所有制限制,作為審批的一條主要標準,延續了相當長的時期,這也是今天旅行社業保持比較單一的所有制結構形態的重要原因”。

如果從資產量、營業收入、稅收、對旅游業和旅游者的影響度等方面比較,旅行社業只有涉外飯店業的較小份額(以1999年的數據為例,兩者的營業額相差2.6倍,固定資產規模相差30倍),所以政策的出發點不在經濟層面;旅行社業的業務也不涉及到國計民生和公共安全,因此也不在政治層面。能夠支持這種政策的論點大概是:一是旅行社業是旅游業的龍頭,牽一發而動全身,為了保持對旅行社業的行政管理權,必須保持旅行社業的比較單一的國有經濟成分;二是旅行社業是創匯行業,在旅游業起步階段,創匯是重要的戰略任務,為了避免外匯流入個人手中,必須避免非國有經濟成分介入此項業務;三是顧慮非國有經濟成分經營形式過于靈活,從維持行業的秩序、保持國有經濟的利益或旅游部門管理的企業的利益的角度,對非國有經濟采取限制的政策。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過去對國內旅游不重視,對三類社(國內旅行社)的行業管理相對松弛,才使得較早起步的一些民營旅行社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如上海春秋旅行社的創業和發展便是民營旅行社成功的范例。這也反證了政府行政干預對市場競爭機制形成的負作用。

(三)管理因素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指出,民營企業盡管已經在體制活力等方面顯示出諸多優勢,但是世界銀行認為中國的民營企業制度還算不上是現代企業制度。原因是產權制度不夠完善,人力資本尚未得到充分的認識和尊重。二是企業文化亟待創新。三是管理制度比較陳舊。四是融資方式有待突破。民營旅行社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一些民營旅行社盡管經商有道,但對開發旅游產品如何把握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和生態規律卻非常陌生,開發路線的隨意性很大,產品雷同、淡而無味。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副所長梁傳運說,一些民營旅游企業的管理、服務不規范現象必須引起社會的重視,民營旅游企業尚缺乏創立品牌的意識和能力。日中友好協會全國參與系統株式會社董事長西美和彥認為,中國旅游業亟待建立新的旅游理念,他介紹說,日本的旅游形態已經進入了世界標準的“電子旅游時代”和以環境、綠色為主題的生態環境觀光時代。

四、民營旅游企業路在何方

旅游本身屬于一般性競爭領域,也正是民營經濟擅長的領域,近幾年旅游業良好的成長和高回報率吸引了大量完成原始積累的民營企業家紛紛介入??偟膩碇v,民營旅行社還是在成長過程中,但是民營資本有強烈進入旅游領域的愿望。一旦外部環境完善,民營旅行社將成為我國旅游行業的主力軍。

(一)入世給民營旅行社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依照WTO的國民待遇原則,過去那種按照所有制制定政策、不同所有制企業享受不同待遇的做法將徹底成為過去,民營企業將在廣闊的經濟領域,同國有、外資企業站在同一平臺上,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在公平競爭的法治舞臺上進行表演。同時,長期壟斷的電信、金融、保險等行業將逐步開放,昔日困擾民營企業發展的市場準入難題將迎刃而解。WTO的透明性原則要求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確立服務意識;法律法規會更加透明,用“內部規定”管理經濟的現象將不復存在,民營企業會少吃“不知法”的虧。入世后國內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改革將為民營企業的兼并收購、發展壯大提供機遇,有利于推動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國民營企業制度。當然,外國旅行社業特別是跨國旅游公司進入也給民營旅行社帶來巨大的挑戰。民營企業在人力資源開發,信息獲取,技術與技術轉讓,融資,市場準入等方面客觀上存在很多困難,主觀上又對入世準備不足,外企的競爭優勢(資金、技術、信息、管理、國際供銷渠道)將使中國許多同類企業被淘汰出局。

(二)具體應對對策

完善和健全旅游政策、法規。旅行社行業的大發展必須依賴制度創新。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原有旅游法規的不適應性,使出臺新的旅游法規顯得更加緊迫。劉德謙教授分析說,許多現有的旅游法規需要進行修改,應逐步放開對經營業務的限制,做出全面開放市場的制度安排,多讓市場來引導發展。旅行社行業對國內資本開放,也對海外資本開放;旅游產業投資和經營活動對各種經濟成分開放;逐步由許可證管理轉向行業宏觀指導,企業數量不加限制;允許生產要素在不同地域之間的自由流動,取消異地設立旅游企業分支機構的各種形式的限制,包括條文上、習慣上、程序上的障礙,實行公平、透明和競爭性的授權程序,減少排他性的特許權審批;普遍實行經營活動與管理活動的分離;取消對異地經營的限制;減少對市場活動的行政性干預,禁止各種形式的歧視、壟斷、區域割據等阻礙市場自由、完全競爭的措施。全面開放市場是一項促進和推動旅游業生產力大解放的戰略措施,也是旅行社行業走向繁榮的必由之路。

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門要從真正意義上充分發揮其引導和服務的職能。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創造有利于民營旅行社發展的環境。第一,對民營旅行社各項權益的保障要有更具體的政策措施;第二,對民營旅行社信貸上的支持要調整為公平的政策;第三,對民營資本進入旅行社,尤其是國際旅行社從事出境游業務,以及各種創匯業務,要予以支持;第四,提高辦事效率,在第一時間解決好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第五,政府應對民營旅行社的旅游產品給予推介,旅游局應多到民營旅行社了解情況并指導工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旅游業的發展有其規律性,旅游產品有其特殊性,民營投資者在市場競爭、日常經營以及項目開發方面會存在一定的誤區。因此,政府除了要給予寬松的經營環境外,還要給予適當的和必要的引導。對有悖于旅游業發展規律的企業行為要堅決的予以制止。建議有關部門對民營旅行社實行分類指導,對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民營旅游企業,引導組建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兼并、重組、聯合等形式,走“強強聯合”、“強弱聯合”、“優勢互補”之路,實施低成本、高效益擴張,打造行業“航母”,逐步培育和組建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推動這些企業盡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幫助他們進入國際旅游市場;選擇一批素質高、前景好、潛力大的民營旅行社,通過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扶持其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提高素質,引導和扶持優勢民營旅行社做大做強。

推動民營資本擴張,規模經營,以互助的形式開拓共贏局面。民營旅行社以中小型為主,實力弱,產品品種單一,容易受到市場風險的沖擊,要發展,必須加強一個“合”字。形成以大企業相關產業鏈連接眾多中小型企業的產業群,發展集團公司,實現優勢互補。在這種協作網絡中,大企業處于中心位置,通過自身的輻射效應,使中小企業參與分工合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企業效率和市場適應能力。據報道,2002年6月25日煙臺市9家民營旅行社自發整合,成立了該市首家旅行社聯合體。這家名為“煙之旅”的旅行社聯合體共由9家中小規模的民營旅行社組成。聯合體章程中規定,今后在旅游景點、酒店、交通、導游等方面,進行橫向聯合、優勢互補、利益共享,聯合抵制黑社、黑店、黑司機,以集體力量提升競爭力。同時南京“原野”民營旅行社也收購了南京市一家航空服務公司和大連一家旅行社,建成了自己的“產品供應鏈”,以包機的方式迅速開辟國際旅游航線,兩年內建成全省第一個民營旅游企業集團。

民營旅游企業的飛速發展使人振奮,使人驚喜,也使人看到了我國旅游業發展新的希望和新的動力。我們希望更多的民營企業能夠關注旅游,投資旅游,也希望各級旅游管理部門給予更多的引導和支持,幫助更多的民營企業投身旅游業,發展旅游業。在這樣一個嶄新的世紀,我國的旅游業必將蓬勃發展,中國也必將成為世界旅游強國!

【參考文獻】

[1]魏小安等.中國旅行社行業發展報告[R].北京:國家旅游旅行社飯店管理司,1

[2]魏小安等.中國旅游業新世紀發展大趨勢[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1999.

[3]戴斌.旅行社管理比較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4]張凌云.我國旅行社行業發展的幾個理論問題——對我國旅行社行業制度變遷的考察[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1,(3):20-28.

篇10

新課改對中學歷史教師的角色定位、專業發展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得教師在短時間內感到過度的負荷和角色沖突的不適應,而這種沖突和不適應又使教師產生了過高的職業壓力,從而進一步加深了教師的職業倦怠情緒。職業倦怠的教師常常會滿足于現狀。同時,他們會用消極、悲觀和漠不關心的態度和行為對待職業和自身發展。這種不思進取常常會造成教學能力低下,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有一種低個人成就感,無意也無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質量,即使是“偶有為之”,積極性也不高。

二、.知識結構狀態與歷史課程改革要求存在明顯的差距。

長期以來,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其中相對固定的“史實”和“結論”過多,與其它學科知識的有機聯系欠缺。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知識結構具有一種靜態的特質,過于固定化,具有這種知識結構的教師,其歷史專業知識的獲得和更新大都依賴于比較消極的外部給予。一些歷史教師,長期以來就是圍繞著一本教科書教學,教科書以外的內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說對相關學科知識的了解。而在新的歷史課程實施過程中,歷史教師如果簡單依靠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就會出現各種困難和矛盾。

三、.應試教育的評價標準使得教師無心實施新課改理念。

新課程理念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要求中學歷史教師迅速走進新課程,改進原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這些理念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是有益處的。但是,在實踐中不少教師發現:這些理念僅僅是口號而已。因為在課改后,仍有許多學校評價學生的標準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同時,學生的成績也是評價教師是否優秀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應試教育不改變,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標準不改變,又怎么實施呢?

二、課改后中學歷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和途徑

中學歷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對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培養專業化教師就成為當今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歷史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必須建立健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機制。這個過程艱巨而復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向和途徑努力。

一、.通過自主學習激勵歷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要實現專業發展,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和相應的能力,就如無米之炊,無源之水。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自主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才能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在新課改后,歷史教師必須努力掌握三方面的知識,即扎實的歷史專業知識、寬廣的其他學科知識、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因為教師具備豐富、廣博的知識,不僅能在新課程教學中擴展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歷史教師在研究歷史教材和歷史讀物的同時,還要閱讀歷史理論著作,關注最新的史學研究動態,積極與其他歷史教師或歷史研究人員進行交流,廣博地汲取其他學科的知識,從其他優秀教師的交流中體會與汲取。歷史新課標要求教師勤于學習,廣泛涉獵,使自己不僅有豐富的學科知識,更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旦把這些學習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教師就會從中感受到樂趣,并得到成功的喜悅。

二、.通過教學反思促進歷史教師專業發展。

教學反思是實施新課程教學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歷史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歷史學科中要真正地實施反思性教學,必須養成自覺反思的意識,知曉在教學中反思的內容,并懂得在教學中反思的策略與方法。如:(1)教師采用教學日記的形式,把當日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的亮點、疑點、難點、盲點、弱點等中的某一點或幾點,及時準確地記錄下來,深入反思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改善的對策及預期可能生成的結果。(2)在同行會診中反思。當教師在長期的歷史教學實踐中,取得一定的成績,積累一定的教育教學的經驗之后,往往會出現教學水平的停滯不前,其中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師犯經驗主義錯誤、不思進取、教育觀念老化,等等。通過同行會診,教師能找到教學水平下滑的現象的主要癥結所在。(3)在學生反饋中反思。通過學生反饋的有效信息,從中獲取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的信號;通過反思學生,明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目標任務是否完成,學生是否能夠獲得他們期望的意義。反思性教學拓展了歷史教師的發展空間,讓歷史教師成為研究型學者,從而促進其專業化發展。

三、.通過校本研究帶動歷史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教研作為一門科學,涵蓋的內容極其豐富,其根本目的在于激發教師的教研積極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要讓歷史教師了解校本教研的價值所在,幫助他們提高校本教研的意識,樹立在校本教研中主動發展的自信心,激發他們主動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校本教研的工作氛圍。歷史教師在教研組中通過集體備課、相互聽課、集體討論等活動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同伴有效互助,實現經驗共享,使每一位教師都在過程中學習,在過程中進步。

校本教研的發展在于建立一個長效機制??梢园鸭訌娦1窘萄凶鳛樘岣邭v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內容,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實施多項管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而教師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首要校本資源,充分利用和發揮這一重要教育資源,強化校本教研能夠帶動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通過教育部門、學校支持推動中學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

在事物的發展中,內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外因也是不容忽視的。中學歷史教師要實現專業的發展,除了具有強烈的自主發展意識外,各教育部門、學校也必須給予實質性的支持。在中學,存在著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即只重視語數外,對于史地等學科關注得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部門相關政策的偏差。一個人的全面發展除了學好語數外,還必須有其他知識的熏陶,其中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素養的一個有力途徑。所以作為教育部門,應該努力為中學的歷史教學提供各種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南县| 琼海市| 东明县| 凯里市| 建阳市| 会东县| 颍上县| 瓦房店市| 黄平县| 金堂县| 洛南县| 新干县| 佳木斯市| 古蔺县| 汪清县| 固安县| 太康县| 定日县| 遵义市| 三穗县| 贵阳市| 宿松县| 开封县| 双牌县| 信阳市| 漯河市| 桂阳县| 腾冲县| 灵台县| 泾源县| 观塘区| 龙里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定日县| 丹东市| 芷江| 南漳县| 镇赉县| 弋阳县| 扎鲁特旗| 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