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6 06:37: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關心下一代周報,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媽媽,傘歪了。”媽媽抬起頭望了望,笑瞇瞇地說:“怎么?沒歪呀!”我困惑極了:“怎么搞的嘛,明明就是向我這邊歪了呀?”媽媽笑而不語,等回到家后,才發現媽媽的一邊肩膀都濕透了。“媽,我說傘歪了嘛,你看,你的肩膀都淋濕了,快擦一擦吧!”“你有沒有被淋到呀?”媽媽問。“沒有啊,那把傘把我整個都給遮住了。”媽媽便開心地笑了起來……就這樣,每次我們走在雨中的時候,媽媽總是一半身子在外面,一半身子在里面。
于是,我便在這把傾斜著的大傘下,在媽媽那無微不至的呵護下,在無數的風風雨雨中茁壯的成長起來。
白駒過隙,歲月如梭,在這段美好的時光中,我感受到了平凡中的美麗。細細品味走過的點點滴滴,我發現平淡的生活總會散發出迷人的光彩。感恩,一種神圣而溫暖的情感。學會感恩,使親情變的更加甜美;懂得感恩,使友情變得更加緊密;有了感恩,社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不錯,《關心下一代周報》給我的幫助還有很多,是它讓我明白了要學會感恩,也是它讓我懂得了如何該珍惜現在所有人給我的愛,更是它讓我能夠傾聽同齡人的喜、怒、哀、樂……恬靜的小學生活,時而陰沉,時而明媚,枯竭的學習生活中多虧遇到了你——《關心下一代周報》。你就像是一扇“任意門”,打開之后,我便找到了一個屬于心靈的港灣,這里有許多的驚喜,許多的感動,許多的回憶……
二是建立信息管理網絡制度。這方面主要是從隊伍建設來看,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局全體工作人員,每個同志都是信息員;第二個層次,是各部門、名鄉鎮專兼職老干部工作人員;第三個層次,各老干部團體負責人、各老干部黨支部書記。
一放學回家,我就以百米賽跑的速度奔向書房,放下書包,拿出作業本,拉出椅子,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忙乎起來。要是在以前,我可從來沒有把作業完成得這么快,星期六早上就完工了,于是一個專屬我的完成作業最快記錄誕生了。
該說剪報了。我拿出兩張32K的大白紙,將它們粘在一起,這時我被一個難題困住了,剪報的名字叫什么呢?我先想,剪報是小學生和校園生活為主題,起什么名喲?《小學生活》?不行,太普通!思來想去,對!就叫做《七彩校園報》,五個字,恰好可以借用奧運五環造型,帥呆了!我不禁洋洋得意起來,自個兒夸獎起自己來。
誠然,“隔代教育”的好處不可小視,然而,畢竟老年人生活的時代不同,在對一些事物的認識上與青年人存在差異,“隔代教育”有著顯而易見的弊端。比如:大多爺爺奶奶們比較溺愛孫子、孫女,凡事都順著孩子的心愿,甚至經常會“幫助”孩子,本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他們不辭辛苦地代勞,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力所不及的條件,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應有盡有,無形中助長了孩子養尊處優的心態,久而久之,使得這些孩子形成了很強的依賴性,嬌氣,生活自理能力差;又如:絕大多數老年人帶孩子重養輕教,趨于感性化,僅僅滿足于吃飽喝足不出事,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無法與當今社會相適應;再如:一些老年人自律意識不強,意識不到言傳身教會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時常在孩子面前出現一些臟話和不良行為,使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產生2+5=0的結果;還如,爺爺奶奶輩受時代的局限,相對而言,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基本沒有給孩子輔導功課的能力;再說,老人帶孩子終久只是年輕人帶孩子的一個過渡,歸根結底,孩子還得由自己的父母來帶,如果一旦孩子已經習慣了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父母的另一種教育方式,很容易引發孩子的逆返心理;還有,在“隔代教育”下長大的孩子,經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過于“主人化”,狹隘、自私,遇事只看重自己的得失,全然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往往很難與他人交往,日后則很難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凡此種種,引起了我們做關工工作的同志的高度重視。近幾年來,我們面對現實,本著使下一代健康成長的目的,在“隔代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嘗試。
第一,各校“家長學校”開設“爺爺奶奶班”。針對目前“隔代教育”已成為當今社會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而老人的文化素質無法在短期內彌補的事實,在“隔代教育”開班時,我們從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等方面對老人進行開導,告訴他們要做智慧型爺爺奶奶,愛孩子要講究施愛方式,在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關注其物質生活的同時,更要把握孩子的思想脈膊,關注其精神生活,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輔導孩子學習對老人來說無非是無奈之舉,很多人可謂力不從心,因此,我們啟發他們輔導不必具體,可著重從引導孩子學會學習,培養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入手,加以督促,這樣會起到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召開“隔代教育”經驗交流會。在眾多的爺爺奶奶中,也不泛修養良好、閱歷豐富、知識層次高,教育后代取得成功的老人,因此,我們讓他們介紹“隔代教育”的經驗,他們的現身說法,通俗而又具體,消除了部分爺爺奶奶在教育孩子中的困惑。
第三,發放“家教”宣傳材料。我們除學好、用好《關心下一代周報》外,還收集整理一些成功案例作為可鑒之材,自編,“家教”宣傳材料,要求學生家長,特別是教育理念相對滯后的爺爺奶奶們認真學習,從中受到啟發,并靈活地運用到自身實踐之中。
一、陪學生一起積累素材
正所謂“厚積而薄發”,學生沒有生活經驗的積累,沒有寫作素材的儲備,寫作文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和學生一起積累寫作素材,我主要通過抓課文背誦、課外閱讀、記采蜜本、寫日記等方面來實現的。
現在蘇教版選編的課文大多文質兼美,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范本,我要求學生對每篇課文都要熟讀成誦,自己就先做到這點。在課堂上,我常與學生比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的精彩章節。與老師比賽,學生興趣盎然。
每學期規定學生至少讀兩本必讀書目。我還在班上建立了讀書角,讓學生把自己家里的書帶來和別人交流看,為學生閱讀提供物質保障。凡是要求學生讀的書,我都先讀一遍。在每周一節的閱讀課上,我們互相交流讀書的感受,品讀書中的人物形象,梳理書中的精彩情節。師生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記“采蜜本”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可摘錄,可剪貼,每周在閱讀課上交流、展示一次。有的學生在“采蜜本”上創造性地編出了各類專輯,把寫人的、記事的、寫景的、想象的精彩片段摘抄進行分類;有的學生則為自己的摘錄配上插圖或剪貼畫。學生和我比摘錄的頁碼,我就和他們比摘錄的內容;學生和我比摘錄的形式,我就和學生比摘錄后的感悟。我覺得與學生“斗”,其樂無窮。
寫日記是積累生活素材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為了促使學生養成習作習慣,剛開始的日記我們都是在課內完成,慢慢地延伸到課外。學生寫的時候,我也寫,寫完就讀。當學生聽到我把他們課間的一次對話、一次彎腰撿拾、一次擦黑板、一次掃地等細小的事都寫成了小短文,覺得非常有意思。此后,我便能經常見到這些身邊的小事出現在學生的日記里。“潤物細無聲”,老師再多的講解也不如一次示范。
二、陪學生一起作文
我班學生作文分大作和小作。大作是指教材中規定寫的文章,小作是我們分階段進行主題訓練的文章。
大作時,我先指導,然后大家一起作文。一起寫完后,師生各自朗讀自己最滿意的段落。(之前是讀成篇的文章,讀不了幾個人)讀完后其他學生現場打分,評點。剛開始,我勝出較多,慢慢地這些孩子掌握了片段寫作的技巧:什么總分構段法,巧妙地用上格言或警句,用比喻或擬人把句子寫生動……他們勝出的次數也逐漸增多。雖然我嘴上還不服氣,可心里卻是甜甜的。嘿嘿,你們這群小鬼,還不是乖乖地“上”了我的“當”。
小作,我們是按主題進行,如校園生活、精彩課堂、路上見聞等,一月一主題。這樣的出題和指導都是由學生完成,我就坐在下面和其他學生聽,聽完然后一起寫。出題人之前都安排好了,每周一人。他們為了出題巧妙,指導精彩,往往在網上搜索資料、向父母、同學請教,還要寫下自己的講解提綱,夠“折騰”的。但就在這“折騰”之中,學生們增長了見識,對作文有了全新的認識。寫完后,我再和同學“PK”,由出題人進行打分和點評。
三、陪學生一起投稿
學生的寫作興趣上來了,作品也越來越精彩,我就給再多的100分,也滿足不了他們對成功的需求。怎么辦?投稿!
投稿分兩步走。
第一步,先在網站展示。大港信息港是本地家長、學生瀏覽最多的網站。我在該網站建了專題帖,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打成電子稿發在網站上,供大家研討、評論。在往電腦上打字的過程中,他們再一次斟酌文字,修飾句子,增減段落,總想把自己最美的文章展示給大家看。再看別人的跟帖評論,又能發現新的修改思路。
第二步,向刊物投稿。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滿意后,就開始向各個刊物投稿。為了提高投稿的成功率,我帶著學生研究手頭現有刊物上的文章,看看什么樣的文章才能被錄用。這個過程是必需的,也是學生作文水平提高最快的一種方式。慢慢地,班上開始有學生的作文發表了,收到樣刊和稿費的學生那激動神色讓全班都亢奮起來。投稿量越來越大,家長也加入其中,幫孩子打字、修改。終于有了二篇、三篇……一學期下來,有5名同學的8篇文章在《少兒科技》《小學生作文》《新語文學習》《關心下一代周報》等報刊發表。我也不甘落伍,寫的數篇文章也發表在《實踐新課程》《小學生作文輔導》《江蘇科技報》等刊物上。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播種太陽,播種夢想》。
早在學生時代,我們就知道人生是船,展開夢想之帆,我們將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讀師范時,我就樹立起堅定的信念:盡自己所學,為家鄉的教育事業作貢獻!
這么多年來,我的教育夢想和家鄉人振興故土的夢想一起遠航:家鄉舊貌換新顏,教育條件也在一天天得到改善。如今,教師待遇逐漸提高,教學條件不斷改善,學校每個教室里添置了成套的多媒體設備,教師人人配備筆記本電腦,教學資源和全國各地的同行們交流、共享,不再是幾支彩色粉筆、幾張自畫的明膠片輕裝上陣……
我感恩于在我身前身后,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我的同胞們和我一樣,懷揣美麗的夢想,努力實現著富民強國之夢!他們既有實干興邦的精神,又胸懷中華復興的崇高理想,讓祖國成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圓了百年奧運夢、航天航海夢,也圓了房子、汽車、上學、養老的百姓夢……
這么多年來,許多教育前輩或被調往城區工作,或退休,有的甚至駕鶴仙去,我也已經將近不惑之年,逐步成為學校語文教學的中堅力量,帶領一群教育后輩在家鄉的教育戰線上孜孜以求,用全部青春的熱情,培育一位又一位如花的孩子成長。在此過程中,我辛勤學習、鉆研教育教學規律,先后近十篇,其中《愛心溫暖你我他》德育案例獲中央教科所、《德育》雜志社案例評比二等獎,另外我筆耕不輟,先后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首),2011年9月,我成功加入泰州市作家協會。
教學中,我努力將自己的文學夢播種進學生的心田。我憧憬有一天,家鄉的土地上能走出更有成就的文學才子,他們的名字能像晨星那樣閃爍在省級甚至國家級刊物和雜志上,用他們的生花妙筆,為這個夢想的花兒遍地開的時代立傳謳歌,讓家鄉前進的腳步在歷史的長河里踏出一聲聲轟然的回響,把勤勉而素樸的家鄉人鐫刻在文學的基座上,供后人景仰。
--新時代的家鄉啊,有許多美德需要傳承,有許多靚麗的風景需要描繪,有許多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需要歌頌,有許多壯舉需要千古流芳……
工作中,我努力運用成功學的原理,不斷激發學生的習作熱情,幫助他們樹立習作的信心。我積極引導學生博覽群書,帶領學生深入體驗生活,將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緊密結合,提供一切機會讓學生練筆。對于命題作文的練習堅持先寫后評,批改后認真幫助學生總結得失。
我將自己學習、提煉和完善的“三個一”理論(即一個中心、一件事情、一個人物)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這些理論簡潔,容易理解和記憶,它們就像武功秘訣一樣,有力地指導了學生的作文實踐。學生掌握了這些理論后,我引導習作興趣特別濃厚的孩子撰寫自己的長篇童話、小說或紀實故事,要求學生一個章節一個鮮明的主題、一個耐讀的故事、豐富人物一種特點或品質。好多學生在六年級第一學期末的寒假中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連載作品。第二學期,我挑選出優秀的故事,讓作者在班上朗讀,并為他們召開寫作交流會。
有一年,班上有兩位女孩特別喜歡寫作,她們不怕辛苦,興味盎然地合創長篇童話。課余,她們興致勃勃地構思故事情節,討論刻畫人物特點。每天放晚學后,她們邀請我一起討論,金色的夕暉中,我走進她們神奇的故事,如同置身于美妙的童話世界……第二學期結束時,她們寫完了兩個筆記本。那段難忘的寫作經歷相信一定銘刻在她們的記憶里,使她們感覺到童年時光是多么五彩斑斕,而我也充分感受到為人師者的幸福和滿足。
在我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收獲了沉甸甸的果實:王婧雯的習作《老奶奶》、葉高秋《冰淇淋》發表于靖江日報《青青草》欄目;陸鈺《快樂的童年》、劉雪嬌《快樂的“筋斗云”》、展嬌《挖螃蟹》,發表于《靖江廣電報》;宋溪鈺征文《如詩如畫的祖國》發表于靖江日報,并獲得“祝福祖國”江蘇省書信征文三等獎。朱煒的作文《神奇的彩筆》發表于江蘇省《關心下一代周報》,宋文君的讀后感《點亮愛的燈盞》獲得靖江市《閱讀年選》讀書心得評比二等獎,宋資慧、李玟在我市近兩年舉行的青少年主題征文中分獲二、三等獎。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妹懇喚誑危蝦妹懇惶每危妹懇環葑饕擔逃妹懇桓鲅θプ鲆桓鏨釷苧鷸睪托爬檔睦鮮Α?nbsp;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選送蘇州。2003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張家港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2002年12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目前,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改革
本人于1994年畢業于常熟高等專科學校,96年8月分配到東萊中學,98年調到慶東小學,99年到東萊小學,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經張家港市中小學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為小學一級教師,同年獲教師資格證書,99年1月,參加蘇州市辦公自動化考核,成績合格。99年12月取得了現代化教育技術合格證書,2000年11月參加普通話培訓考核達到二級乙等。2002年5月,參加全國成人高考,錄取江蘇省揚州大學科學與計算機系,現本科在讀。2002年10月參加了江蘇省職稱計算機考核,成績合格。共通過三篇論文鑒定,其中二篇達到良好。現任三到六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選送蘇州。2003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張家港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2002年12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目前,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改革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xx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選送蘇州。XX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張家港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 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XX年12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選送市。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市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市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年12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