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2 13:57: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閱讀課教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通過閱讀童話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取知識,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二、課前準備
給學生每人準備一本喜歡的童話故事書。
三、案例片段描述
片段一: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舉行一場智力賽,看誰的知識最豐富,是我們班的小博士,好嗎?(出示10道智力競賽題,讓學生搶答。)
師:同學們真厲害!你們是怎樣知道這些知識的?
生1:我是聽媽媽講的。
生2:我是從電視上看的。
生3:我是從書中看的。
師:獲得知識的方法很多,看書是最好的方法。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書。看,故事中還有非常精美的圖案,我們一看圖案就能猜出故事情節。同學們,你們想看嗎?
學生紛紛舉手。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是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智力競賽告訴學生,書中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和豐富的知識。對于低年級學生,圖文并茂的書更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喚起學生的“興奮點”,達到最佳效果。)
片段二:
師:我知道大家在課外也讀了不少書,誰來說說你都讀了什么書,有什么收獲?
生:我讀了《白雪公主》這個童話故事,知道白雪公主不僅漂亮,而且非常善良,我很喜歡她。
師:真好!誰還想說?
生1:我喜歡《格林童話》,里面的故事十分精彩。
生2:老師,我讀了《一千零一夜》,里面有阿拉丁和神燈、漁夫和魔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三個蘋果的故事……我從故事中學會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動腦筋,做一個會思考的孩子。
師:說得真棒呀!你不僅知道《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還想做個善于動腦筋的好學生。真棒!
生:我讀了《安徒生童話》,這本書里有很多故事,比如:《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等,這些故事很好看,我從中懂得了好人有好報,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師:真是會讀書的好孩子。我們不但要閱讀,還要學會思考,這樣,我們的閱讀就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語學生用書高一必修2第二模塊里的閱讀課(Reading and vocbulary)。在Introduction里面初步認識和學習了描寫抽煙、吸毒及其危害性的詞語, 本節課是上節課的延續。在課文里描述了Adam Rouse的吸毒經歷及的危害。
三、設計思路
本堂課我采用任務型教學,我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從用中學,學以致用。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課文,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標。
四、教學目標
1.讓學生識記與吸毒有關的詞語。
2.閱讀文章后通過回答問題、填空、選擇等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吸毒及其危害的知識。
2.培養閱讀過程中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六、教學輔助手段
CAI課件
七、教學過程
Step1、Presentation
1.Give students some words related to drug that have learnt last lesson to and they speak out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2.Show some pictures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dangers of drugs.
.圖片直觀的展示了與本課有關的內容,學生就很自然地進入到新課中來。
Step2、New Words
According to English definitions of new words and then let students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 words.
Words: addictive; drug addict; drug dealer; heart rate; powerfully; inject; needle
通過此項練習讓學生掌握課文中的較難的詞匯。
Step3、Listening
Teacher plays CAI cartoon to the text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titles for the two articles.
A. A Drug Addict and His Story
B. Dangerous Activities of Teenagers
C. The Dangers of Using Cocaine
這個練習鍛煉學生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Step 4 extensive-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parts 1-6 on page13 and then decide which article they belong to.
這個練習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Step5、intensive-reading (aloud)
I.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Article 1 and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Adam Rouse are true Except that _____
A. he used to be a drug addict B. he now works in a center for drug addicts
C. he was an excellent student before D. he once stole things for money
2.What drug did Adam Rouse start using first?
A. Cannabis B. Crack cocaine C. Cigarettes D. Medicine
3.What did Adam Rouse do to pay for the drug?
A. He asked his friends for money B. He asked his father for money
C. He stole things and sold them D. He made money by doing part-time job
II. Ask students to read Article 2 and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1. Cocaine is a ________addictive drug.
2. Users ________needles to inject the drug are in more danger.
3. Smoking crack cocaine also cause _______behaviour.
這兩個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抓住文章的細節,從而為考試中的閱讀理解題中的細節題打基礎。
Step 6 summary
Have students read Article2 again and then complete the passage
Cocaine is a _____addictive drug. Some users _____cocaine, others _____it. Users who inject the drug are also __________if they _____ needles ____others. Crack Cocaine is the most _______form of Cocaine. Users ________ Crack Cocaine much more easily if they smoke it.Using Cocaine increases the user’s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Smoking Crack Cocaine also causes _______behaviour.
這個練習讓學生將課文復述出來,鍛煉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Step7、Practice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two groups and then act the text out.
學后反思
通過這一活動鍛煉并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口說英語,能用本堂課所學的詞匯及知識進行交流,達到學以致用。
Homework:
一、活動背景
調查一:2009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一項針對教師閱讀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有53.5%的教師平均每天閱讀時間不足半個小時。
這項調查是在上海市不同學科、不同學歷、不同教齡、不同性別的1011名教師中進行的。結果表明:教師平均每人每年閱讀6.69本書。不過,他們讀書量差異很大,有48%的教師每年讀書在4本以下,52%的教師每年讀書量在5本以上,最多的一年可以讀72本。
調查二:前幾年,上海、西安、長沙、廈門等4個城市對2316名中小學教師的閱讀狀況進行調查,調查表明,教師閱讀有喜有憂。學歷越高,職稱越高,獲獎層次越高,其每天閱讀的時間、購買書籍年支出、購買報刊年支出、個人藏書量越多。
全部調查者的每天閱讀時間在1.5小時以上的比例為32.43%,購買書籍年支出在200元以上的比例為30.79%,購買報刊年支出在200元以上的比例為25.90%,個人藏書量在200冊以上的比例為34.45%。
2316名被調查者在談及經常讀書的原因時,46.16%選擇了工作需要,73.27%選擇了充實自己,38.21%選擇了休閑娛樂。
調查三:中小學教師在“讀什么書”?在13個選項中,根據選擇頻度排序,它們依次為:教學參考、現實題材小說、教育理論、文史類、時事類、歷史題材小說、言情小說、政治理論、科幻小說、武俠小說和經濟金融類書籍。從調查結果看,教師讀的最多的是教參、教輔類讀物,其次是報刊、小說。調查中報列的《愛彌爾》、《帕夫雷什中學》、《陶行知論教育》等十部教育經典只有20%的教師讀過,有12%的教師甚至未聽說過其中有的書名,對于國內的幾家專業教育學術刊物,如《中國教育學刊》、《教育探索》、《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等,只有38%的教師經常閱讀。從閱讀動機看,大多數教師是為了提高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成績,也有的是為了寫論文評職稱,少部分教師則純粹為了消遣。從閱讀方式上看,隨意閱讀者多,系統閱讀的少,偶爾閱讀的多,每天堅持閱讀的少。從閱讀效果上看,從閱讀中獲得啟發,并用以指導教育科研的不到30%,根據閱讀確定學科研究方向、方法和理論框架的不到10%。
這樣的結果,我們追尋原由有三
1、教師想讀,沒時間。這確是事實。現在,教師的壓力不輕。小學教師一個人教好幾科,大量時間都泡在課堂上,課后要寫教案批改作業,還要管理學生的“吃喝拉撒”——負擔非常重。課余要參加各種培訓。再有,小學里女教師特多。學校搞讀書沙龍大多是下班的時間,有的教師就要回家做家務,要經營自己的家庭,要管理自己的孩子,就自然而然擠占了讀書的時間。由于女教師的生理變化快,在那么大的負擔當中,還要迎接教育的變化,學生的變化帶來的挑戰。因此,讀書,即使知道是件好事,但確實精力、能力達不到。所有的時間都被擠占,如果有一點時間,那就想睡覺!
2、缺乏良好的讀書心態。當讀書沒有形成興趣的時候,讀書沒有形成習慣的時候,“沒有時間”就會成為借口,讀書自然成為負擔。還有一種心態,就是想讀的時候、想買書的時候,收獲的并不直接,特別是有些西方書籍給予教師的“東西”并不是那么能直接面對中國人的心理學、中國人的教育學。而西方的思維方式、評價方式、教育的認知等等,作為中國人來講,這些書看的時候收獲的總是不“塌實”。這些書,老師可能會學些皮毛。那些時髦、沒見過的詞匯,如“生成”、“范式”成了評課、寫文章的術語,那些國外的經驗,充其量成了寫作發言的“引子”或試驗的依據。時間長了就厭煩了、麻木了。
3、缺乏讀書能力。教師閱讀力的差,收獲不大,原因是教師知識結構有問題,達不到最高的閱讀層次。教育理論書籍枯燥乏味,有的內容深邃,也有的由于翻譯的語言造成了教師閱讀的一些障礙和一種不自然的排斥。好多中國自己的教育教學書籍不是內容艱深,就是文筆艱澀。
二、活動主題
我讀書 我成長 我快樂
三、活動目的
以“大語文”教育思想為指導,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以相關《閱讀書目》為參考,以大量閱讀為主要途徑,激發語文教師課外閱讀興趣、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文化素養,促進教師全面發展。
四、活動目標
1.激發教師讀書的興趣,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走遍天下書為侶”。
2.探索讀書的基本方法,養成愛觀察、愛動腦、會應用的好習慣。
3.構建學習型年組,書香型校園,營造高雅的讀書環境。
五、閱讀內容
第一類書:教科書。教科書是最好的讀物,它凝聚了人類的基本經驗,那些內容是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是構建教師精神的最主要的元素,書上的內容我們過去都學過,但今天我們的眼界發生了變化,會有新的感懷和收獲的。
第二類書:閱讀一些優秀的教育刊物,辦得好的教育刊物上的文章比較及時地反映了教育界同行們對于教育最前沿問題的思考,會推動教師思考和探索。
第三類書:閱讀兒童文學和一些滋養心靈,溫潤生命的書。
五、閱讀建議
1、教師需求的東西是形象的東西,是直接能拿到的東西,再加上沒時間,老師需要的效果是“短、頻、快”。如:《陶行知教育名篇》。
2、教師需要針對課堂來說話,讓他們在課堂上能學能用的。如《新課程教學問題與解決叢書》理清了一些混沌的現象,澄清一些教學事實,講清了今后如何實踐的步驟。
3、教師需要在一線教師的隨筆中確確實實找到“閱讀自己”的感覺。如《不跪著教書》、《教育的十字路口》等,這些可知可感的內容和教師的思想和認知能夠很好地鏈接起來。
4、教師需要讀書指南,用精煉、短小的介紹語幫助其篩選書籍。那么《中國教育報》不錯,特別是“讀書周刊”這個欄目會提供閱讀指南。(見附件)
現在都在講教師的專業發展。其實讀書就是最好的實踐,讀書就是最好的營養。這是看不見的,鹽在湯中的養分,這是長期的內養,不是維生素加鈣片。因此,必須讓教師們讀起來,思考起來、實踐起來。
六、保障措施
1、實驗學校以“不加重教師負擔、為廣大師生服務”為原則,提供閱讀書本,保證教師閱讀場地和校內閱讀時間。
2、實驗學校承擔課外閱讀展示活動,探索“引領學生課外閱讀最佳方法或途徑”,或上課或研討或交流,通過次類活動分享活動成果,進而輻射全區。
3、建立區級互動交流網絡,開展論壇活動,構建閱讀“同人圈”。
4、聘請著名作家做相關閱讀講座,提升教師閱讀品味。
5、活動安排表
主題
時間
內容與形式
承辦
單位
參加者
論壇
活動
3-6月
網絡交流
(專題討論、好書推薦)
悅讀小鎮QQ群
自愿者
兒童閱讀點燈會
三月
20分鐘兒童閱讀推薦課
董宏猷老師專題講座
傅家坡小學
誠邀各校對兒童閱讀感興趣的骨干教師3人及校長和教學副校長
四月
專題活動展示:
引領學生課外閱讀途徑初探
中華路小學
誠邀各校對兒童閱讀感興趣的骨干教師1-2人
五月
“蒲公英悅讀小站”展示
專家講座。報告人:羅昆霞
八鋪街小學
誠邀各校對兒童閱讀感興趣的骨干教師1-2人
六月
“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教師讀書故事交流活動
四美塘小學
誠邀各校對兒童閱讀感興趣的骨干教師1-2人
教學方案的研究是教育工作者反思教學成敗得失、積累教學經驗的一項重要內容?!靶抡n標”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案研究是語文教師繼續教育能力檢測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價值在于促進教師將課程改革理念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行為之中。教學方案的研究使教師處于一種反思狀態,不僅有利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取具體行動,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思維品質;教師通過看課、評課提高教學方案的實效性,有助于提高教學研究能力??傊?,教學方案研究是教師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高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初中語文教學方案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根據新課標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對具體教學方案中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進行深刻反思和客觀評價。本文首先論述了新課標下的教學理念,說明了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特點,提出了新課標下閱讀教學方案的相應策略,為中學語文教學方案的研究提供參考。
一、新課標下教師的教育理念
新課標規定: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p>
新課標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案應該突破過去局限于課堂、局限于教材、局限于學科的局面,樹立大教材觀、大語文觀,讓閱讀教學由封閉走向開放。應該強調學生主體建構、自主探究,變訓練為主為積累為主,變深入分析為培養悟性,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尊重師生的個性和作品的個性,體現現代教育的民主化、科學化和個性化。應該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入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應該重視學習結果但更要重視學習過程,特別要努力做到把以教為主的過程變成以學為主的過程。
二、新課標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特點
1.師生角色定位準確,教學過程主要是學生學習的過程
從角色定位來看,教師不是知識的輸出者,而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整個學習活動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來看,通過將教學內容的合理分解,使得學生能夠有目的地查找資料,從而做好課堂交流。而在教學中,學生能夠逐個環節進行集體交流,教師總結時點出需要識記和重點掌握的知識,從而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做到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學習。課堂上,教師信任學生,讓學生搜集資料、競賽研討,又應不放棄指導的職責,教學活動井然有序,時效性強。
2.現代語文教學具有開放性
開放性一是指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學內容要立足于課文又不局限于課本,如搜集作家作品、文學常識和歷史背景等的相關資料,將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二是指教學形式開放性。學生分組競賽與教師參與歸納總結相結合,既不按部就班,又不放任自流,課堂充滿生機。三是指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在查找資料、分組競賽的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討論、辯論,無疑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化、科學化和個性化特征
在教學中采用自學、競賽加老師點播、總結的方法,使學生在民主的氣氛中交流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所得,學生有思考的權利和精神自由。師生的學習和思考成果就會成為課堂上寶貴的學習資源,而不是將教師的觀點或者教師用書上的結論強加于學生。
三、新課標下閱讀教學方案的策略
新課標要求建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以張揚師生的自主與創造精神。閱讀教學必須開發豐富多彩的行動策略,這是新課標的精神,也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在方案研究中重視以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策略為參照研究教學行為的合理性,對教師的繼續教育和教研訓練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新課標倡導多種教學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自主性閱讀教學策略
教學方案應采取學生的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閱讀教學策略。自主性閱讀教學策略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發現法、問題法、討論法等,在方案制訂時,應做到:(1)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參與提出并確定教學目標,積極發展各種學習和思考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2)教師認真指導為學生提供學習范圍,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很好地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指導作用;(3)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保證充分的閱讀、思考。
2.探究性閱讀教學策略
學生就閱讀材料提出問題,并以問題為中心,創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境,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究、溝通、交流獲得知識、能力,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方案設計應做到:(1)以問題為主線?!按_定教學目標”是教學中要解決的第一個核心問題,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又成為要解決的新問題;(2)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目標查閱資料解決問題;(3)有多維交流的空間。
3.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個性化閱讀教學是指導學生個體調動全部的心智和情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觀事物及其意義,從而對作品產生見仁見智的個性化理解的教學方法。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尊重閱讀主體的自主性,倡導閱讀實踐的探究性,承認閱讀結果的差異性。
4.創造性閱讀教學策略
創造性閱讀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品質,誘發他們的創造動機,使學生在充分發揮主體意識和個性特征的前提下,涵泳、體味思考作品,讀出自己或他人未曾有過的感悟及結論。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自己要解決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5.對話式閱讀教學策略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對話式閱讀教學是教師激勵并促成學生與課文、與作者、與學生自己、與他人的對話,在對話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汲取作品營養,提高語文素質的教學活動。
將新課標的理念落實到教學方案之中是教改的當務之急,應加速這種落實與轉化。只有不斷探索語文教學方案的研究方法,才能使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促進我國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促進我國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涂樹林.新課標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與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0):121.
英語是小學階段學生要學習的一門重點課程,也是鍛煉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感性思維比較強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讓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與趣味,并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就成為當前英語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教師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一、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1.教學模式單一,課堂缺乏活力
活潑好動是大多數小學生的共性,而當前的英語課堂中,由于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效率也就難以得到保證。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運用多種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從而使英語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既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又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在新時期不斷地探索新穎有效的教學手段與形式,以使教學效果得到保證,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發展。
2.學生興趣不足,學習方法不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學習的興趣,學生就很難真正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他們也就很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而且,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都沒有掌握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這樣的學習方式使他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卻收效甚微。新課程改革強調激發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可以自主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要實現這個教學目標,教師就要在教學中注重引導與啟發,采用恰當的方式指導學生,使其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教學內容抽象,超出認知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最熟悉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與經驗不足,他們對于西方國家的文化都不是很了解,而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忽略了對文化背景的滲透,這就給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舉個例子來說,西方國家的人們在受到贊美時都會表達感激之情,如,A:“You look so beautiful today!” B:“Thank you.”而在我國,由于國家文化的差異,中國傳揚謙遜的美德,在受到別人的夸獎時我們往往會說“沒有啦”,或者是找一些理由來說自己丑。在這樣的文化差異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閱讀內容時就會給他們的理解帶來很大的困難,也就使教師的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證。因此,為學生適時地拓展西方文化,使教學內容生動而形象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礎,也是實現趣味教學的有效手段。
二、構建小學英語趣味課堂的策略
1.營造課堂氛圍,實現多元教學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小學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也是增添課堂活力的主要途徑。在新的教學理念與背景下,教師也要采取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形式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從而使英語閱讀教學效率得到保證,使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英語歌曲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主要方式,節奏整齊而輕快的音樂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投入到歌曲學習中,從而有助于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一些適合的英語歌曲,通過學唱歌曲來活躍課堂氣氛,并為接下來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在上課一開始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英文歌,如“apple tree”“Jingle bells”等,簡單的單詞、簡短的句子都會讓學生不自主地就跟隨著哼唱起來,在學生的熱情與興趣調動起來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由于小學生的感性思維比較強,在積極活躍的心理狀態下,他們自然也就更樂于學習英語,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能力也會有所增強,從而有利于有效教學的實現。并且,經過了這樣的課堂氛圍的營造與渲染,輕松而愉快的氛圍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是十分有趣的事情,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潛能與動機,進而有助于高效趣味教學的實現。
2.指導學習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好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讓學生享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與樂趣。如果學生僅僅是憑借著自己的勤奮來學習英語,短時間內他們的學習成績確實會有所提升,但是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覺得疲憊不堪,甚至把英語學習當成一種負擔,最后會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力,遏制了他們創造力的發展。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地掌握方法,體會到舉一反三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實現趣味高效的英語教學。
單詞是英語閱讀教學的基礎,要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扎實地掌握大量的單詞是必要的。但是面對這些陌生的單詞,學生記憶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趣味有效的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保證,而利用口訣進行單詞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胖鼠和花貓”這個口訣:“有只老鼠rat,非常肥胖fat。跳進大缸vat,偷吃食鹽salt。變成蝙蝠bat,氣壞花貓cat。咬破帽子hat,當成墊子mat?!边@些單詞都很相似,學生在記憶背誦時不注意就可能弄混,而通過這樣的口訣進行教學,在說口訣的同時學生也就順口說出了這些單詞,既培養了學生的語感,使教學充滿了趣味,又真正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3.豐富教學資源,設計教學活動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內容比較豐富,但是教材中對這些內容介紹的深度不夠,這也就給學生的閱讀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要讓學生真正地理解閱讀的內容,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就要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拓展與延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使其更好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在設計英語課堂的活動時,教師也可以結合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為學生進行適時的滲透,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效果真正得到保證,使小學生在趣味有效的學習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介紹西方國家的飲食習慣:“他們幾乎一日三餐都有面包,加有蔬菜的、雞蛋和紅腸的面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明治是西方大多數人的午餐主食,而且,沙拉和主菜之后是甜點,甜點相當于正餐中的最后一道菜……”通過這樣的直觀介紹,學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課本中的對話,他們在閱讀學習時也就很容易理解課本中內容的意思,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總之,構建趣味的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是實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趣味教學的基礎,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教師在設計英語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設計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使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切實的培養,使英Z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
參考文獻:
“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灘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么東西,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钡聡軐W家叔本華的這番話令筆者印象深刻。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具備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要使學生具備這種能力,教師就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平臺,尤其要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就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式,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為載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使教學過程由“教”變為“導”,改變了過去教師單純講、學生被動聽的單邊教學模式,把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具體化、可操作性強。
在此,筆者決定以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單元Reading: My FIRST WORK ASSIGNMENT “Unforgettable”, says new journalist為例進行嘗試。教學步驟設計如下:
1.學案導學。授課前將學案發給學生,學生進行預先學習,嘗試解決學案上設計的導學題,獲得對教學內容的初步了解。
2.課堂探究。把全班學生分成9個6人小組。上課時,每組學生圍繞導學題,各抒己見,展開充分的討論。最后由各組推薦代表作總結發言,其他同學做補充或質疑,教師及時點評。
3.教師導學。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教師還應啟發點撥,使學生獲得清晰的認識。如本閱讀課新聞業中專業術語的表達,筆者通過近義詞和創設相關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掌握。
4.練習運用。設計一些口頭或筆頭習題,有目的地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升華。
5.反思總結。在課堂上留出五分鐘時間,指導學生對本課中學習的內容進行反思、鞏固所學知識、發現存在問題。
在這節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以下情況:
(1)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習積極性高。學生們在小組討論中踴躍發言,紛紛亮出自己的觀點。但有時學生活躍過度,小組討論、質疑等所用時間超出預想,課堂秩序有些混亂,導致學習效率不高。
(2)學案預習差異體現不同的課堂表現。認真完成學案導學任務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帶著問題進行探究,展示自學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而有些學生沒有進行預習,對課文不夠了解和熟悉,在小組互動中,其觀點往往偏離主題,交流效果不佳。
(3)學優生在小組討論中處于主導地位。他們解決了大部分導學題,并被各組推薦為代表作總結發言,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但這種情況也導致了學生學習參與度不均衡,部分學生有附和甚至依賴學優生的傾向,學生間的合作有些流于形式。
(4)課堂中學生成了主體,但教師主導體現不明顯。本節課,筆者只講解了學生都不能解決的問題,點評了小組代表的發言,沒有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中,給予引導啟發。
綜上所述,這不是一節高質量的英語閱讀課,但筆者認為在嘗試“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初期,出現問題是正常的,要繼續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待。針對這些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把握學生活動自由度,有效控制課堂氣氛
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課堂氣氛的活躍要有度,既要學生“動”,又不能讓學生“亂”。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目標控制,引導學生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學習探究,但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要進行學習的程序控制,按照英語學科的規律安排學習程序,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探索,又要根據教學實際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超越;第三要實行靈活機動的組織和調控。學生的自學、小組互動、探究質疑也要設定時間,不可放任學生隨意拖延,阻止學生在討論中閑思閑聊。
二、加強學案預習指導,確保學生有效預習
教師一定要做好導學案預習階段的過程指導,要設計好預習的環節,布置好預習的要點、方法、要求。對無法解決的問題,一定要做好記號,提前為高效課堂做好鋪墊。自學指導要層次分明,讓學生看了之后,做到三個明確:1.明確自學內容。即讓學生知道學什么,每次自學前都必須寫清楚自學的內容或范圍;2.明確自學的方法??磿?、邊看書邊操作、還是邊看書邊討論;3.明確自學后的要求。即用多長時間,課堂中如何呈現,如何檢測評價等。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檢查,及時掌握學生的預習效果,促使學生真正做到有效預習。
三、合理分組,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
全面了解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態度,不再按位置分組,采用互助分組。把高、中、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為一組,對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指導,使小組內成員之間能互助學習。通過不同的任務分配,不同的學習側重點,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處于活動的中心位置。教師要加強督查,及時表揚解決問題速度快的學生,鼓勵他們進一步挖掘課文,輔導或指導其他小組成員;重點巡視學習能力稍弱同學,鼓勵他們多討論、多發言。出錯時,不必忙于糾正,而讓他講完,然后請別的學生繼續發言,讓學優生分析錯的原因,引導其更正、歸納。
四、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并重
教師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的“學”為核心,鼓勵學生根據學案提出自己的問題,突出學生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要適時介入討論或指導、點評,并從創新、求異、實用方向加以引導,給予正面鼓勵。在小組互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小組討論的一員,參與其中,并對小組學習的過程做必要的指導。教師在巡視過程中,要關注討論的進程,了解各組討論的情況,以便及時點撥,適時調控。
昨天咱們用了一節課做了導學案的預習部分,同學們通過獨立自做、查找資料、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的非常好,從我批改情況來看,做得好的有這些同學(教師公布優秀學生名單),特別是湯志欣、周永鑫、皮傲麗、李靜、童瑩瑩、陳群這幾位同學(教師出示這些同學導學案),同學們看看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李?。壕砻婀ふ?!
師:是的,卷面是考生的臉面,書寫工整、整潔的卷面可以讓我們賞心悅目,希望同學們多向他們學習!雖然導學案同學們按規定時間完成了,但在答題規范上仍有待提高,這是個共性問題,咱們慢慢來。今天這節課專門解決課堂探究部分。
【學習目標】
1.了解詩歌鑒賞比較閱讀的規律,掌握其答題思路和答題步驟,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2.學習品味我國古代詩歌,感受我國古代詩歌的藝術魅力,提高語文素養。
3.在課堂中大膽亮出自己,精彩展示評點,提高綜合素質。
(筆者點評:該目標涉及到規范答題,提高鑒賞詩歌能力和提高綜合素質,感受詩歌魅力等,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高效課堂模式下要求首先出示課堂目標,這樣做可以避免課堂活動的盲目性:一是出示目標后,學生就非常清楚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避免在課堂上因為目標不明而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二是出示目標后,學生對課堂目標一目了然,學生無形中就成為教師授課的監督者,促使教師上課有意識地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避免教師上課時因為目標指向性不明而出現的天馬行空、東拉西扯式的隨意。)
師:現在對這幾首詩歌在學科組長的帶領下反復誦讀,開始!
……
師:時間到,現在請同學們看到課堂探究部分,圍繞這幾個問題七分鐘時間討論,現在開始。(全體學生開始討論,教師深入到小組中間巡視,不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筆者點評:在僅有的45分鐘內,怎樣實現大容量呢?可以說高效課堂模式下小組合作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它應有的優勢:通過A-A,B-B,C-C為單元的小組座位模式,創設“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小組形式來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為學生創設充分表現自我的氛圍,各小組成員在討論交流中通過互動式、互助式、討論式進行學習,使每個成員的語言、思維和膽量得到訓練,進而培養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達到主動與別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的目標。可以說,隨著我校高效課堂的逐步推進和深入,小組建設已經從盲目嘗試走向有序合作,從注重形式走向講求實效。)
……
師:好了同學們,討論時間到,按照上面的要求,展示人員快速到位,注意要求!
生:(每組一人迅速到各自組的黑板前展示討論結果。第二組的同學在展示過程中沒有將思想感情寫出來,該組馬上就有另一位成員迅速上去補充完整。)
……
師:(出示課件指出點評要求)
姚洪濤:第一組的答案我給1.5分,之所以扣半分,是因為我覺得他的書寫不夠整潔,沒有按照“手法是什么、為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這個順序來答;第二組給1分,只答了手法,沒有根據本詩具體展開;第三組很好,和我們討論的基本一致,同時書寫很工整,給2.5分。(學生鼓掌)
陳?。何矣X得第一組除了剛才姚洪濤說的以外還有一個地方沒有指出來,就是沒必要那么啰嗦,第一首詩可以直接寫吳詩,第二首詩可以寫李詩,老師說了該簡潔就要簡潔。(學生鼓掌)
左聰聰:剛才兩位同學點評的很到位,但我認為第二組可以給1.5分,因為他們雖然沒有展開,但點出了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語言專業簡練,如果再結合詩句具體展開就算功德圓滿了?。ㄉΓ瑹崃夜恼疲?/p>
師:(在展示組所在展示欄填上分數,在點評組點評欄填上分數)請點評組繼續點評第二題。
(筆者點評:剛才三位同學點評的很好,不光能準確把握尺度還能做具體說明,教師此刻應該對上臺展示、點評的同學作出及時精準的評價。無數成功的教學案例都證明了一點,“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進行高效教學的基礎。雖然高效課堂模式下要求教師盡量少講,但及時精準的評價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當學生有上佳表現時,毫不猶豫的甚至有合理夸張的肯定可以給足其自信心,可以激發其潛力,使其向深層次發展;當學生猶豫觀望時,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微笑給予肯定,鼓勵其大膽表現;當學生出錯時,婉轉指出,幽默糾正,不傷其自尊;當學生感到困難時,及時搭個臺階,降低評價標準,盡量滿足其成就感。教師客觀、得當、簡潔、機智、多樣、幽默、有針對性、合理性的評價,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表現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反之,可能會打擊其積極性,以后在課堂上他可能會認為展示不展示,點評不點評都一個樣。長此以往就無法活躍課堂氣氛,無法使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潛力。)
張強:我覺得第四組的答案最規范,吳詩通過寫宮內綠樹成蔭,宮外四郊飛雪,鞭撻了無視人民疾苦、沉湎于享樂的統治者。李詩通過寫君王為了享樂而輕視國事,而今只有樹長生,諷刺了統治者荒誤國,感嘆世事無常。語言專業精煉,我給他打3分;五組只答了思想感情,但是沒有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給1分;六組也答得很好,如果書寫再規范整潔些就更好了,給1.5分。(學生鼓掌)
周永鑫:我對剛才的點評有不同意見,第二題是“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像第五組的直接答出來不就可以了嗎?非得結合詩句分析嗎?不結合詩句分析高考會扣分嗎?
學生沉默。
師:有誰能回答這位同學的問題?
學生繼續沉默。
師:那我們通過這兩個問題的分析,詩歌鑒賞比較閱讀應該注意哪些方法?答題步驟是什么?
(筆者點評:剛才這位同學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屬于課堂質疑,雖然不屬于課堂教學預設環節,但學生有疑問,而且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教師應該抓住時機,及時對這位敢于質疑的同學加以熱情鼓勵。我們的高效課堂就是要讓學生積極地學,主動地學,教師所要引導的是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到“我會學”的飛躍?!皩W問”,要有“學”,更要有“問”,只有質疑、探究,才能把問題引向深入,當教師明白了這個道理,引領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時,“高效課堂”才會悄然而生,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只重形式的高效課堂?。。?/p>
楊勇:通過剛才幾個題,然后我們查找了今年湖北省高考試題中的詩歌鑒賞,也是比較閱讀,我們組認為做詩歌鑒賞比較閱讀比單獨只出一個詩歌要簡單一些,因為只要讀懂一首就可以延伸到另一首。出題角度不外乎就是從表現手法、藝術技巧、思想感情等。做題時首先要讀懂詩歌題目,題目往往能夠點明詩歌的內容,其次讀注解,最后讀詩句,嚴格按照老師講的詩歌鑒賞五步法去疏通理解每一首詩歌,把從標題和注解中得到的信息用到詩句中去加以佐證。(生鼓掌)
石佩:每一首至少要讀三遍,讀詩句時先把它當作古文來讀,再把它當作古詩來讀,抓住詩歌中的意象及詩歌營造的整體意境來解讀詩歌,關鍵是用一首詩歌中得到的信息去印證另一首詩歌,因為只有同一題材的作品才會放在一起讓我們去鑒賞比較。(生鼓掌)
……
師:剛才幾位同學總結的非常好,看來同學們對詩歌鑒賞比較閱讀已經有了直觀的概念和初步的鑒賞意識,能從現象歸納總結出規律。既然是比較,就一定有比較之處,基本原則就是“知同辨異”(板書),“知同”就是發現兩首詩中相同、相似的東西,比如說相同的題材,像對“項羽烏江自刎”這一題材,杜牧和李清照就作了不同解讀;“辨異”就是分辨兩詩中不同乃至相對、相反的東西。不管是“知同”還是“辨異”,重點都要落實到剛才楊勇提到的一些主要對比點上去,都要從詩歌中找到具體依據。鑒賞答題的時候,要從一首詩歌得到的信息去印證另一首詩歌,就像石佩說的那樣,只有同一題材的作品才會放在一起讓我們去鑒賞比較,從“同”中比較,發掘出“異”處。
饒婷:我們組認為答題步驟應該是先找出異同點,然后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最后答思想感情。
(筆者點評:高效課堂模式下不光要求現場解決探究部分,還應該從拓展上進行歸納總結,對本次課講授的知識結構、主線進行歸納。要盡力突出主題,綱目分明,同時指出容易模糊和誤解之處,使學生理解難點,掌握重點。具體到本節課,剛才這部分屬于知識拓展,總結答題規律,在學生已經初步有答題經驗的基礎上上升到理論層面,使學生在做題的感性經驗基礎上能舉一反三,開拓經驗性思維。)
……
師:好了同學們,我們對詩歌鑒賞比較閱讀進行了總結,下面進行達標檢測環節,請同學們用8分鐘時間完成王維和周弼的兩首詩,開始!
周永鑫:老師,眼看這節課時間快到了,我能插一句嗎?我們組在做預習案時提前偷偷看了下課堂探究案(生笑),以前老師讓我們自己出題,具體到這首詩歌可不可以從意象角度設個題目,就是兩首詩都有“樹”,這兩個意象代表的意義相同嗎?請結合詩句分析。(生熱烈鼓掌)
師:這位同學的想法非常好,能想別人之未想到的,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向他們這一組表示肯定!
(筆者點評:我校的高效課堂以“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為課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其終極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促進他們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達到“展卷自解,下筆自有法度”的目標。剛才周永鑫同學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對這兩首詩歌作了解讀,提出自己的疑問,而且很有見地,課堂質疑的最高境界就是“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教師此刻的肯定和解疑對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非常有效,更有利于激發他們課堂質疑的興趣,況且我校高效課堂正逐步走向成熟,像這樣能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疑問尤其難能可貴,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就更容易解除學生心理的拘束感,減少他們的依賴性,增加他們的主動性。如果時間允許,就要當堂探討解答學生的問題,最起碼也要在課后作答。)
學生做課堂檢測……
師:(看到同學們大多數都做完了)好了,當堂檢測留待下節課咱們共同探討,課后訓練案課后完成,學科組長統一安排。還有幾分鐘時間,請學科班長對這節課做下點評!
周永鑫: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的非常好,大家都很積極配合,像陳俊、姚洪濤、鐘文文等能夠積極發言展示,尤其是左聰聰同學,提出了答題規范的問題,對我啟發很大。表現最好的組是第二組!有可能是因為有老師聽課,有些同學放不開,不敢大膽展示自己,咱們平時做得很好,人家杜郎口中學的同學那么多老師聽課,都能做到旁若無人,我相信人家能做到我們一樣能做到,對不對同學們(大聲)?對——(生齊聲回答)點評完畢。
師:下課!
【課后反思】
從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到高效課堂模式,短時間內發生質的變化,讓我驚詫于我校濟濟的人才,也讓我倍感壓力,只有迎頭趕上才不至于落伍啊。通過這節課,對照杜郎口、昌樂二中成功的經驗,參照我自己的教學,有以下感悟: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記敘文,本課題所指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解讀,本課題所指的解讀,就是記敘文的閱讀解釋;分析、研究;理解、體會。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目標
(一)本課題研究須回答如下四個問題:
1.如何正確地解讀記敘文文本?
2.如何有創意地解讀記敘文文本?
3.如何正確地駕馭記敘文教學課堂?
4.如何有創意地駕馭記敘文教學課堂?
這四個問題貫穿備課、上課、課后反思的每個環節,是每節課都必須回答和反思的。當然,前兩個問題側重于備課時解決,后兩個問題側重于上課時解決。
(二)基于此,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目標是:
1.探索實現記敘文文本解讀有效性的途徑和方法;
2.探索解決記敘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和方法;
3.探索記敘文文本解讀與記敘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系;
4.探索建構務實、有效、健康、靈動的記敘文文本解讀機制和記敘文課堂有效閱讀教學模式;
5.探索更快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途徑和方法。
三、研究的重點與難點
(一)注重文本的個性解讀
解讀文本,挖掘內涵,巧妙運用文本,是構建優質高效課堂的著力點、突破口。
1.做一個對文本的獨立解讀者。
2.突破教參藩籬,發現文本價值,力求新穎的教學設計。
(二)優化處理教學內容
所謂教學內容的優化就是選擇所授課文中的片斷作“例子”,精要地講解,使學生通過“例子”的學習舉一反三,達成記敘文閱讀教學的高效率。
第一,選擇能體現有效知識的“例子”。
第二,選擇能體現和落實本課教學目標的“例子”。
(三)探尋教學最佳切入點
在記敘文閱讀教學中,如果能找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最佳切入點,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學生學路、教師教路達到和諧統一高效,師生一起在閱讀文本中享受預設的精彩和生成的美麗。好的切入點一般應具備這樣幾個特點:1、新穎別致,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2、迅速集中思維,讓學生直奔學習重點;3、準確抓住整篇文章的要害,“一石激起千層浪”。
四、研究的主要策略
(一)將記敘文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合而為一。
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文本解讀是為具體教學服務的,不同的解讀結果所形成的教學設計千差萬別,優劣涇渭分明,效果也大相徑庭。中學語文教學研究中的文本解讀有三種形態,一是文學欣賞,二是文學欣賞之中偶有對教學有用的點上的知識,三是為搞好教學設計而研讀文本。三種形態之中,我們不歡迎第一種,不拒絕第二種,尤其歡迎第三種教研形態。推崇不同執教者對同一課文的不同設計(以三種為宜),從而通過“同課異構”,尋找記敘文有效閱讀教學的更好途徑。
Step 1: Lead in
Watch a video about an argument between a son and a mother.
設計思路:
觀看一段關于母親與兒子之間由于能否外出所產生的矛盾的視頻。九年級學生正直青春期,有較強的叛逆心理,但是又同時面對很重的課業壓力。所以,孩子與父母在外出游玩和在家學習上有著較為明顯的矛盾。故以討論日常生活的話題進入,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在交流過程中,也互相鍛煉了學生的聽力水平。
教學后記:
針對上述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活動,筆者有以下三點體會:
(1)本活動在設計上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能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熱情。
(2)能使閱讀前的“Warming up activities”真正發揮“熱身”的作用,這就為順利開展之后的多個活動打下了基礎。
(3)上課伊始就順利切入主題,言語富有鼓勵性和啟發性,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
Step 2: Group discussions and show.(組內交流,先學展示)
-- Find some problems and solve these problems.
1. Sts show useful phrases of this passage.
(Sts can share the phrases with each other.)
--Help st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設計思路:
(1)通過匯報小組的板書,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本文中出現的有價值短語,并將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大家,以達到理解和記憶的目的。在展示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己學習的能力。
(2)讓學生相互問答,相互質疑,檢測對本文有價值短語的理解和運用,在交流中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Sts and teacher read the passage by following the tape together.
--Help sts solve the problems of pronunciation.
O計思路:
(1)聽和讀都是學生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通過讓學生邊聽邊讀(默讀)可以培養其快速閱讀的能力。
(2)通過有目的地聽和讀,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大意的同時握課文中一些細節性的內容。
3. Sts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2c on Page 55.
(Group discussion and solve problems together.)
--Check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Question 1: What is Liu Yu’s hobby?
Question 2: What does Liu Yu want to be when he grows up?
Question 3: Why do Liu Yu’s parents not allow Liu Yu to practice his hobby at night?
設計思路:
(1)進一步有目的地讀,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細節。同時,通過搶答加分的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2)幫助學生運用連詞“but”將問題串聯,進一步體會主人公和父母之間矛盾。
4. Sts role-play the dialogues.(在“演”中“學”,在“演”中“說”)
(sts role-play the dialogues in groups and then show in class)
--Help sts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ogues between Liu Yu and his parents’. Try to make clearly about the opinions of them.
5. Show the opinions about Liu Yu and Liu Yu’s parents.
(sts discuss with their group members and then show the opinions in class)
--Check the answers of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opinions of Liu Yu and his parents.
設計思路:
(1)讓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容,通過表演對話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
(2)通過文章改寫與復述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6. Sts have a debate.(在活動中運用――以讀引說)
(Sts share their own opinions in their groups and then
have a debate in class)
Positive side: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Negative side: Teenagers should accept their parents’ suggestions.
一、案例背景
當今社會對英語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高考英語閱讀文章越來越難,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勢在必行。然而,在朗讀、精讀、課內讀形式下,課本文章簡單、語言知識講解無趣、教學方式刻板,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提升。
二、教學設計理念
三、學情分析
四、教材分析
五、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情感目標:
六、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并解決相關問題。2.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3.激發學生在閱讀中獲得心靈的提升。
七、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并初步掌握一些單詞、詞組、句式和修辭。
八、教學策略 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和活動教學法,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語言。
九、教具準備 多媒體
十、教學過程
Step I. Lead-in
1.Video: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the father tells the son some advice
Step II. Match the following words with their definitions.
A B
bully['blI](L20) a. unbelievable
persevere[p :sI'vI ](L29) b. wish sb. success
incredible[In'kredIbl](L45) c. keep trying
Godspeed[‘ d’spi:d] (L92) d. hurt or frighten
設計依據和目的: 通過單詞和詞義配對,檢測學生對文章的預習和生詞的查閱,同時要求學生跟讀單詞并及時記憶,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Step III. Fast reading
1. The purpose of the letter is to _______. 2. Can you tell me what’s the advice? 3. The structure of the letter: Part 1(Paras1-5), Part 2 (Paras6-25), Part 3 (Para 26)
設計依據和目的:通過快速閱讀獲取寫作目的及父親的四點建議,并由此得出文章的篇章結構及段落大意,從整體上理解全文,從而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的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Step IV. Detailed reading
Task 1: Read Part 1(Paras1-5) and answer.
What does the father think of his advice?What attitude does the son should hold to life challenges?
Task 2: Read (Paras6-9) Life can be cruel and fill in the table.
Task 3: (Paras10-13) Be open to life. Q: What are the four aspects?
Task 4: (Paras14-17) Life isn't a competition. Read and decide true or false
1. It’s suggested to outdo and impress others. 2. Being satisfied with having enough is a good quality. 3. Enjoy a life journey of happiness, constant learning, continual improvement and love.
Find the word which has the similar meaning as “constant” in Para 15. ___________
Task 5: (Paras18-25) Love should be your rule.
What are others’ living rules? Whom should the son love? Why should the son love his enemy?
Martin Luther King, Jr once said: Darkness cannot drive out darkness; only light can do that. 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 only love can do that.
設計依據和目的:通過學生仔細閱讀,運用各種活動,如回答問題、填寫表格、判斷正誤、名人名言、猜測詞義、尋找單詞等,培養學生的查找信息、轉換信息、總結信息的閱讀能力,并一直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課堂熱情。
Step V. Further comprehension
Step VI. Language focus
Task 1: Life isn’t a competition. It’s a journey. ――Metaphor(暗喻)
Task 2: Useful phrases
Step VII. Discussion小組討論
Step VIII. Homework作業
Please write a thank-you letter to your father or mother or anyone that you are grateful.
九、教學反思
閱讀不僅僅局限于淺層次的文本信息的閱讀,應該要觸動人心、發人深省,因此要挖掘深層次的東西讓學生思考。這篇課外閱讀難度較大,筆者首先透徹地研究了文章,將文章中的生詞、難句一一標出,并注釋。其次,筆者對文章的結構進行分析,挖掘出值得思考的問題,并以不同的形式呈現。經過一遍一遍的思考、推敲、、重來,筆者設計的問題由淺入深,挖掘到了一定的深度,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通過這次挑戰,筆者在文章的把握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總體上看,整堂課設計合理,結構流暢,并能時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文章,很大程度上訓練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授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