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細節護理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2-12-18 18:28: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細節護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細節護理論文

篇1

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226例兒童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每組113例。其中護理組中男72例,女41例,年齡6個月~9歲,對照組中男69例,女44例,年齡6個月~8.5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兒給予兒科常規護理

護理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給予細節護理模式。(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患兒入院后,護理人員要盡快幫助患兒及家屬熟悉醫院的環境,以緩解患兒對陌生環境帶來的不安情緒,并采用熱情、親和的態度與患兒進行溝通,讓患兒感受到來自醫院的溫馨,拉近護理人員與患兒及家屬的距離,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細節護理方案的制定。首先必須要加強護理人員的細節護理意識,并加強對護理人員在兒科、細節護理知識的培訓,以提高其專業水平,使其能注重護理過程中的每個細節,減低護理工作中的失誤率,并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細節護理方案。(3)心理護理。在護理工作中,通過采用熱情、親和的態度與患兒及家屬進行交流,以加深對患兒的了解,要充分理解患兒及家屬的情緒,根據患兒的不良情緒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并在其家屬的協同下進行有效的安撫,以緩解其不安情緒,使患兒能平靜地配合治療。(4)細節護理。由于兒科患者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因此不僅要為患兒營造一個個性化、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還要做好患兒的細節風險護理工作。主要是由于護理工作比較繁忙,容易造成護理出差錯。因此,要加強對患兒的細節護理,如將床位號貼在醒目的位置,以便核對;在輸液時必須要仔細核對患兒的床號、藥名及姓名,以免出錯,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安全性。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治療費用、投訴率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投訴率比較

護理組患兒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投訴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兒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護理組非常滿意92例,滿意11例,比較滿意8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8.23%;對照組非常滿意76例,滿意19例,比較滿意10例,不滿意8例,總滿意度為92.92%。護理組患兒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篇2

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172例兒童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每組86例。其中護理組中男52例,女34例,年齡6個月~8歲,平均(4.25±1.0)歲;對照組中男55例,女31例,年齡半歲~8.5歲,平均(4.50±1.0)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兒科常規護理。護理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給予細節護理模式。

(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在患兒入院后,護理人員要盡快幫助患兒及家屬熟悉醫院的環境,以緩解患兒對陌生環境帶來的不安情緒,并采用熱情、親和的態度與患兒進行溝通,讓患兒感受到來自醫院的溫馨,拉近護理人員與患兒及家屬的距離,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細節護理方案的制定。

首先必須要加強護理人員的細節護理意識,并加強對護理人員在兒科、細節護理知識的培訓,以提高其專業水平,使其能注重護理過程中的每個細節,減低護理工作中的失誤率,并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細節護理方案。

(3)心理護理。

在護理工作中,通過采用熱情、親和的態度與患兒及家屬進行交流,以加深對患兒的了解,要充分理解患兒及家屬的情緒,根據患兒的不良情緒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并在其家屬的協同下進行有效的安撫,以緩解其不安情緒,使患兒能平靜地配合治療。

(4)細節護理。

由于兒科患者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因此不僅要為患兒營造一個個性化、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還要做好患兒的細節風險護理工作。主要是由于護理工作比較繁忙,容易造成護理出差錯。因此,要加強對患兒的細節護理,如將床位號貼在醒目的位置,以便核對;在輸液時必須要仔細核對患兒的床號、藥名及姓名,以免出錯,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安全性。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治療費用、投訴率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投訴率比較

護理組患兒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投訴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兒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護理組非常滿意65例,滿意14例,比較滿意5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7.67%;對照組非常滿意38例,滿意19例,比較滿意14例,不滿意15例,總滿意度為82.56%。護理組患兒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7.67%)明顯優于對照組(82.5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篇3

選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7例神經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9例,女58例,年齡32~76歲,平均(57±7)歲。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53例患者,男22例,女31例,平均年齡(56.3±6.2)歲;試驗組54例患者,男23例,女32例,平均年齡(57±7)歲。全部患者經過檢查均被確診為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同時尚無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在征得患者同意后,為其實施統一集中化護理,主要包括詢問并記錄患者的基本病史與基礎疾病,對其進行相關的疾病檢查,對危重患者進行相關的手術或藥物治療,其他均采用常規護理。

1.2.2試驗組

對患者實施集中化護理的基礎上再給予細節化管理。具體內容為:加強護理人員的細節護理理念,提高其對細節護理的重視程度;對患者的入院、診斷、治療以及出院等情況進行嚴密的觀察與隨訪,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與病因進行詳細的分類,從而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先進的診療設備與優秀的醫務人員,對患者的身體康復情況與生活狀況進行隨訪,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良因素并給予有效解決;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患者內心的疑慮與不安;加強患者的合理用藥;護理人員還要注意禮儀細節,不斷提高個人的語言修養;而且還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與護理知識的培訓,不斷提供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等。

1.3觀察指標

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對兩種不同護理方式的滿意度(包括病史采集、關心患者、溝通能力、護理技能四項,滿分均為10分),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滿意度比較

通過問卷調查滿意度后,試驗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并發癥發生率及發生時間比較

試驗組患者有4例發生并發癥,發生率為7.4%,發生時間為(4.4±0.3)d;對照組患者有12例,發生率為22.6%,發生時間為(9.5±0.4)d,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患者對醫療護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細節護理不但可以更好地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同時也對患者的生活與心理調節有重要意義。由于神經外科的疾病特點,決定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會比較重要且風險較高,極易在護理工作中出現差錯或失誤,因此在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實施細節護理是非常必要的。在細節管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守三查七對原則,嚴以律己,尊重與關心患者,不斷提高個人修養素質與護理技能,豐富個人的護理經驗與知識,為患者提供優質的細節化護理服務。各個科室的管理階層必須要盡職盡責,加強管理,完善制度,從而保證每名醫護人員都能做好本職工作。而且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及時為患者普及疾病知識,滿足患者的需求,從而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使護理工作更好開展。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及發生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篇4

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58例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經頭部CTA或DSA腦血管造影證實為顱內動脈瘤破裂所致。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干預組29例,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齡39~65歲,平均(47.5±8.6)歲;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瘤13例,前交通動脈瘤6例,大腦中動脈瘤5例,頸內動脈床突上段動脈瘤1例,多發動脈瘤4例;開顱夾閉21例,介入栓塞8例。對照組29例,其中男8例,女21例;年齡37~62歲,平均(44.6±7.3)歲;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瘤15例,前交通動脈瘤4例,大腦中動脈瘤6例,頸內動脈眼動脈動脈瘤1例,多發動脈瘤3例;開顱夾閉22例,介入栓塞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Hunt-Hess分級、karnofsky評分(KPS)、日常生活能力(ADL)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入院后,均常規入住監護室,予重癥監護,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狀態、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變化,避免精神刺激和聲光刺激及一切可能引起血壓和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如用力排便、打噴嚏、情緒激動等,以減少動脈瘤再破裂出血的發生。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細節化護理管理干預,即對患者在給予集中化護理管理的基礎上注重細節護理,運用科學、規范、合理、細致的臨床護理方法,從環境管理、心理護理、病情觀察、用藥管理等方面對患者實施精心的護理。具體干預方法如下。

1.2.1強化細節管理理念,讓“細節事關患者生命利益”的意識深入人心

首先做好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加強護士對細節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指導護士如何把工作做細做好;培養護士良好的觀察力,把關注細節時刻牢記在心。如在觀察病情過程中,密切觀察動脈瘤破裂的前兆和體征對于預防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十分重要,如aSAH患者出現眉弓上方疼痛并向耳后放射、疼痛逐漸加重、一側動眼神經麻痹、瞳孔擴大和對光反射消失時,都高度提示動脈瘤正在擴大并有破裂的危險。

1.2.2嚴格執行操作流程,并不斷完善

aSAH患者護理細節規范根據科室護理工作特點及aSAH疾病特點,制定該疾病的護理工作流程,如術后第1日交接流程,術后管道管理流程,動脈瘤再破裂急救處理流程等,并且每一項流程的制定需經過專科護士們的廣泛討論和認可,以培養她們在遵循規范化工作的同時培養善于思考和總結能力。

1.2.3加強特殊患者的交接班管理

特殊患者包括急診患者、手術患者、危重患者和有并發癥的患者,對這些患者各班護士必須進行床頭交接班,交班護士與接班護士就患者的意識、生命體征、輸液情況及所帶導管等進行交接、記錄和雙簽名。

1.2.4深化細節服務,加強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患者除了給予常規住院宣教以外,還接受專職護士對其進行認知心理干預。護士要不斷學習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技巧,并通過交談幫助患者加強對疾病的理解,緩解其緊張心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1.2.5出院后指導

根據患者出院時病情,建立個性化護理檔案,并通過電話定期隨訪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咨詢和健康宣教,了解患者恢復情況以及家屬對患者護理措施的落實情況等,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并提供相關的心理護理,肢體康復鍛煉方法。

1.3數據記錄

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再出血、肺部感染、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發生情況。

1.4預后評定

出院后6個月兩組患者格拉斯哥評分(GOS)、KPS預后評分以及ADL評定:各種量表的使用及評價標準。

1.5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來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住院期間主要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干預組患者動脈瘤破裂再出血、肺部感染和導管相關性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出院后6個月兩組患者GOS、KPS預后評分以及ADL比較

6個月時,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GOS、KPS預后評分、ADL評定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篇5

選擇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并給予細節護理管理的患者980例作為觀察對象(細節管理組),男540例,女440例,年齡16~76歲;消化系統疾病203例(20.7%),神經系統疾病225例(23.0%),呼吸系統疾病189例(19.3%),循環系統疾病169例(17.2%),內分泌系統疾病194例(19.8%)。另選取2012年6月前(我院實施細節護理前)的976例作為對照組,男506例,女470例,年齡18~75歲;消化系統疾病231例(23.7%),神經系統疾病173例(17.7%),呼吸系統疾病201例(20.6%),循環系統疾病188例(12.3%),內分泌系統疾病183例(18.7%)。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分類等資料大體相似。

1.2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護理管理,包括生命體征的日常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褥瘡的預防及護理、助產護理、吸痰、注射、各類標本采集等。細節管理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嚴格按照細節護理管理方案實施護理,具體如下:

1.2.1強化細節管理觀念

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細節護理規范化專業培訓,落實和規范各項技術操作原則和消毒隔離制度,工作中培養慎獨精神和嚴謹態度。護理人員定期培訓專業知識、規范消毒技術,并定期進行護理相關知識考核,全面提升全院護理人員對理論和實踐水平,讓護士自覺自愿的改進護理服務細節。

1.2.2注重環境細節管理

基層醫院是集就診、治療為一體的空間,人口流量大,病種繁多,易對空氣和物體造成污染,應每天用紫外線進行空氣消毒至少1h,物體表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清潔每天2次,保持病房空氣流通,定時清潔空氣過濾器,以降低病原微生物生存的機會。

1.2.3強化細節防范意識

嚴禁將診療無關的物品帶入診療間。護理人員應重視手污染,操作前后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進行手清洗和消毒;規范護理人員正確戴口罩,防止醫院交叉感染。

1.2.4加強器械細節管理

制定醫療器械使用規范標準、器械消毒流程。根據診療器械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消毒方法,既要確保器械不受損壞,又要保證消毒質量,所有器械必須一人一用一消毒。

1.3效果評價

對兩組護理質量和護理風險事件進行評價。①護理質量量表包括病區管理、基礎管理、藥品器材管理和護理文件質量等4方面,每個方面均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明質量越好。②護理風險事件包括護理差錯和護理投訴的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數據比較用u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管理質量比較

細節管理組在病區管理、基礎管理、藥品器材管理和護理文件質量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細節管理組護理差錯和護理投訴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以往,基層醫院多注重診療技術的提高,而比較忽略診療細節護理程序的制定和完善,這可能導致患者治療成功率下降和醫源性感染發生率升高,從而影響到醫療質量,增加了醫療風險和醫療糾紛的機會。

篇6

1.2細化應急狀態管理完善產科急危重癥搶救預案,成立產科急救護理小組,并制定其職責,對急救物品實行專人管理,做到四定(定數量、定位置、定期檢查維修、定期消毒滅菌),確保各種物品完好和充足,時刻處于應急狀態。

1.3定期召開院患分析會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需求、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建議,從而調整各項護理工作,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護理質量,確保護理安全。

2細節管理在制度上的體現

2.1細化規章制度及護理工作流程,為護理質量目標提供了明確的方向產科患者周轉快,護理工作涉及產婦及新生兒,工作量大而繁瑣,容易造成工作忙亂,管理者應不斷完善細化護理工作關鍵環節流程。如:入院、出院流程、查對流程、病房與產房、手術室交接流程、護士交接班流程、醫務人員與產婦家屬進行新生兒交接流程等。2.2細化各班崗位職責使護理人員工作時有章可循,人盡其責護理工作環環相扣,每個細小的環節都做到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確保護理安全。

3細節管理在護理質量控制上的體現

3.1細化護理質量評價標準標準是質量管理的基礎,也是質量控制的依據,產科具有專業技術要求高、技術操作項目多的特點,管理者要結合科室的實際,細化分級護理質量、健康教育質量、護理病歷書寫質量、基礎及??谱o理技術操作評價、患者滿意度等質量評價標準,使護理人員工作時有據可依,行為得到規范,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3.2細節環節質量監控產科護理風險高,環節多,管理者要針對產科的特殊性,圍繞整個產程嚴格執行“五查房”,加強對高危護理人員、高危患者、高危時段的環節質量控制,特別針對接診、交接、查對、記錄、轉運、產程觀察等關鍵點進行重點監控,確保護理工作及時、有效、安全。

4細節管理在科室護理各項服務工作上的體現

4.1重視細節服務,傳遞人文關懷,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隨著醫療市場的不斷發展,患者對醫療服務有了更高要求,管理要以“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切入點,提高護理隊伍的能動性,建立主動服務意識,從入院開始就向患者詳細的介紹,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基礎,并注意有效保護孕產婦的隱私,操作過程動作輕柔,特別針對孕產婦分娩過程中出現的緊張、焦慮等心理要給與及時的疏導及耐心的指導,讓產婦及家屬體會到護理人員的關愛,增進對醫護人員的理解和信任,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

4.2提倡人性化管理,提高護理隊伍的凝聚力產科護理工作是腦力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護理工作勞動強度高,精神壓力大,管理者要有效地實施人性化管理,營造“尊重護士、愛護護士”的良好文化氛圍,從而提高護理隊伍凝聚力,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4.3關心體貼護士,做護士的知心朋友產科護士常常承擔超負荷的工作,容易引起急躁、焦慮等情緒,管理者應及時了解護士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情況,關心護士的身心需要,善于發現他們的不良情緒和變化,適時進行感情交流,在科室營造“團結、進取、友愛”的氛圍,護士在被尊重、被理解的環境下投入工作,能感染周圍的患者和家屬,從而有效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及患者滿意度,使患者得到高質量的護理。

篇7

選自2013年1~10月我院收治的兒科患兒94例,將這94例患兒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7例,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94例患兒中有男患兒50例、女患兒44例,年齡3~8歲、平均年齡(5.3±1.2)歲。觀察組47例患兒有男患兒30例、女患兒17例,年齡3~7歲、平均年齡(4.2±1.1)歲。對照組47例患兒有男患兒20例、女患兒27例,年齡4~8歲、平均年齡(6.4±1.3)歲。兩組患兒在年齡構成和性別組成上無統計學差異,具有臨床資料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對照組47例患兒主要采用常規護理的方法,主要就是對患兒進行飲食護理,按時用藥提醒以及環境等方面的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47例患兒進行細節上的管理。具體主要做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一是,進一步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充分地講解在針對于患兒的護理中容易出現哪些不安全事件,并且提醒護理人員在護理中進行注意,告誡護理人員在護理中要密切觀察患兒的情況,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將危險消除在萌芽中,確?;純旱淖o理安全。二是,做好與患兒的有效溝通。由于患兒年齡比較小,對于打針吃藥都非常畏懼,護理人員應該與患兒建立良好的關系,使患兒能夠積極地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三是,進行護理操作上的管理,尤其是醫學儀器設備的操作上需要做好正確規范,對于護理人員操作上不規范的地方,應該及時提出,并且要求護理人員改正。另外,針對于一些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較低的護理人員,在護理中,還需要強化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確?;純涸谧o理中的安全,提高護理的質量。在臨床護理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3護理效果評定標準:

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分為三項評定標準。非常滿意:護理人員操作熟練,護理態度良好,與患兒及其家長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基本滿意:護理人員護理操作基本熟練,護理態度較好,與患兒及其家長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溝通。不滿意:護理人員操作不熟練,護理態度不好,與患兒及其家長無法進行良好的溝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對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在兒科護理中,由于存在著很多的安全隱患,進而影響到患兒疾病的治療及其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護理工作中,需要結合兒科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才能夠提高護理的質量,確?;純杭膊〉牧己每祻?。在本次的臨床研究中,主要采用細節管理的方法進行兒科的護理,細節管理是一種全面性的管理方法,針對于兒科護理中容易出現的安全問題,通過細節管理,將問題消除在萌芽中,確保護理的安全。另外,細節管理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將護理工作進一步細化,并且通過細化后的護理工作內容進行相應的護理,增強了護理隊伍的凝聚力和團隊合作,調動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發揮了護理人員的聰明才智,實現了自我價值,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提高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篇8

選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行手術治療的患者800例,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細節護理管理組,各400例;對照組年齡19~42歲,平均(34.38±5.26)歲,其中婦科46例,產科354例;細節護理管理組年齡18~42歲,平均(34.50±5.32)歲,其中婦科50例,產科35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采用手術室常規護理管理干預,即根據規章制度規范手術室常規操作技術及流程、定期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醫院內感染控制培訓,建立帶班責任制度,各項手術室護理操作應嚴格執行登記簽字制定,并做到責任到人。

1.2.1細節護理管理組患者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干預,包括以下內容。

1.2.1.1定期組織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相關知識培訓依據國家衛生部頒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制訂培訓及實施方案,完善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術器械及醫療廢物分類處理制度,對醫源性感染可能產生各個環節進行干預[4],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已制定規章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開展多部門多層次討論會,對發現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1.2.1.2制定手術室護理人員無菌操作觀念量化考評制度每月不定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相關操作完成情況進行理論測評[5]。

1.2.1.3制定手術室消毒滅菌量化考評制度嚴格監督手術室各項消毒滅菌制度執行情況,并在每次操作前后進行登記;每周進行手術室空氣、手術器械、護理人員及物體表面細菌菌落數檢測1次以上,對于發現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標問題[6],積極查找問題所在并制定改進措施。

1.2.1.4制定手術室護理規范操作考評制度術前洗手、擺放及尿道置管在內的侵襲性操作均由專人負責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2.1.5制定手術室器械細節管理制度如專科手術器械專門建卡標記,并放置使用說明書,詳細寫明使用適應證、維護清潔注意事項等;嚴格進行圍術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時由2人清點器械數量,并登記造冊,對使用狀態進行準確評價;此外,還需加強手術器械清洗保養細節管理,首先采用專業軟毛刷進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壓水槍沖洗器械內腔隙,最后以柔軟紗布擦干器械,并以酶類消毒液超聲振蕩連續清洗15min[7-8]。

1.3觀察指標(1)記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例數,計算發生率,其中醫院內感染數據均由院感科專人收集匯總確定;(2)采用本院自擬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程度評價,內容包括護理服務、護理操作、護患溝通及住院環境等,由患者或家屬勾選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中任一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應用本次研究數據錄入、及邏輯糾錯軟件選擇EpiData3.04,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率比較對照組和細胞護理管理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例數分別為14、1例,醫院內感染發生率分別為3.50%、0.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細節護理管理組患者護理服務、護理操作、護患溝通及住院環境等臨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篇9

隨著社會的發展,護理事業也在不斷發展不段更新,臨床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的學歷要求也越來越高。針對于在職護士以及中職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自學考試是其提高學歷的一種主要方式。下面是學術參考網小編為朋友們搜集整理的自考護理論文致謝詞,希望可以幫到你~

1、在本人的寫作過程中,xxx老師給予了大力的幫助和指導,在此深表感謝!同時也感謝其他幫助和指導過我的老師和同學。

2、最后要感謝在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中幫助過我的每一位人。首先,也是最主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老師,xxx老師。在整個過程中他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在論文題目制定時,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題目大方向,但是同時又幫我具體分析使我最后選擇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這個具體目標,讓我在寫作時有了具體方向。在論文提綱制定時,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經過老師的幫忙,讓我具體寫作時思路頓時清晰。在完成初稿后,老師認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問題。在此十分感謝李老師的細心指導,才能讓我順利完成畢業論文。其次,要感謝幫我查資料的張超同學,后期因為實習的關系,不能隨時去學校的圖書館查閱資料,在此也十分感謝他能抽出時間幫我找的一些外文資料。

3、值此本科學位論文完成之際,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xxx老師。x老師從一開始的論文方向的選定,到最后的整篇文論的完成,都非常耐心的對我進行指導。給我提供了大量數據資料和建議,告訴我應該注意的細節問題,細心的給我指出錯誤,修改論文。他對分時電價領域的專業研究和對該課題深刻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xx老師誨人不倦的工作作風,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嚴肅認真的治學風格給我留下深刻的影響,值得我永遠學習。在此,謹向導師xxx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篇10

2術前護理

2.1基礎護理

術前絕對臥床休息。對于截癱病人,護士要主動做好生活護理,預防三大并發癥。鼓勵病人做深呼吸,協助病人翻身拍背,排盡痰液。

2.2用藥護理

因為部分患者對本病認識不夠,認為入院后立即手術就能治好病,對此,醫護人員應認真、耐心向患者解釋術前應用抗結核藥物的作用,局限病灶、控制病程發展,為手術做準備。在用藥過程中,認真觀察,詢問用藥情況,及時發現藥物不良反應,遵醫囑調整或更換其他藥物??诜F?、乙胺丁醇期間定期復查肝功能,大量服用可加維生素;鏈霉素長期注射者要定期復查腎功能[2]。

3術后護理

3.1一般護理

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若血壓持續下降,脈搏細速,引流量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多、色鮮紅,考慮為活動性出血,應立即通知值班醫生。術后應平臥位6h,生命體征平穩后可翻身;翻身時保證脊柱伸直位,保持身體成一直線,防止扭曲,以免植骨塊脫落;注意勿牽拉引流管,以免給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注意保持傷口引流管通暢,引流袋每日更換并記錄引流量。

3.2預防并發癥

①防止褥瘡發生:生命體征平穩后,每2~3h翻身1次,翻身時避免拖、拉,要輕輕抬起。床邊要建翻身卡。本組病人中,入院時褥瘡Ⅱ°發生者3例,經過我們精心、有效的護理,這3例褥瘡病人均愈合,其他無1例褥瘡發生。②防止肺部感染:每次翻身時鼓勵患者深呼吸咳嗽,同時由下往上、由外向內輕輕拍背,促進痰液排出。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用α-靡蛋白酶4000單位、地塞米松5mg、慶大霉素4萬單位等藥物稀釋后進行霧化吸入,每日2次。③泌尿系感染:囑患者多飲水,日飲水量應在2000~3030ml,保證有足夠小便沖洗膀胱。對留置導尿管病人,每日用0.1%新潔爾滅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用0.1%生理鹽水250ml加上慶大霉素4萬單位行膀胱沖洗,每6h1次。

3.3疼痛的護理

術后疼痛是患者最主要的不適感受。首先向患者說明疼痛發生機制及過程,減輕患者緊張的心理;調整使患者臥位舒適;檢查引流管是否受到過度牽拉,檢查鎮痛裝置是否通暢。然后通過與病人聊天、看書、聽音樂等手段,轉移患者注意力,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痛劑;為病人創造安靜、舒適,利于休息的環境。

3.4功能鍛煉

協助并指導病人進行功能鍛煉,教會家屬肌肉按摩的方法。術后第3天,在不影響脊柱穩定性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做抬頭、擴胸、深呼吸和上肢運動,以增強心、肺的適應能力和上肢肌力。同時做雙下肢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及踝關節伸曲運動[3],每次維持5s,l0~l5次為l組,每日2-3組。同時輔以被動按摩。運動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度。

4出院指導

①繼續功能鍛煉以促進肌力的恢復;②合理調節飲食,保證營養的攝入;③繼續服用抗癆藥物,每2-3個月復查肝功能1次;④定期門診隨訪,3-4個月后植骨塊融合后可下地行走。

參考文獻

[1]白人駒,馬大慶,等.醫學影像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694.

[2]王陸林,劉志蘇.大外科學.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4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定兴县| 嘉义县| 株洲市| 福泉市| 子洲县| 夏河县| 新泰市| 库尔勒市| 开远市| 江城| 大渡口区| 通许县| 广灵县| 河源市| 竹溪县| 阿巴嘎旗| 五大连池市| 石渠县| 富顺县| 合川市| 吴忠市| 广河县| 竹溪县| 五大连池市| 大足县| 禹城市| 嘉祥县| 桦川县| 吉林省| 东港市| 汾阳市| 昔阳县| 收藏| 吉安县| 美姑县| 大荔县| 陆河县| 林西县| 五家渠市|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