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6 09:43:0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記敘文寫作指導,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筆者始終相信,“虎頭”式的開頭能讓文章抓住讀者的心,讓文章先聲奪人。開頭的方式很多,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具體需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和中心來進行。常見方法有:
1、開門見山法和概括法開門見山是在文章的開頭部分便開始敘述整個事件,而概括法是在開頭將故事作簡單的歸納。兩種方法的共同作用都是簡單明了、讓人一目了然。如《那是一匹黑馬》的作文中寫某班一男生籃球場上的突出表現,開頭寫到“一年一度的籃球運動會如期而至,我所期待的‘明星’們也可以大展風采了。那天……”接著敘事,引出主人公。
2、形象法先以人物的形象描寫來作為開頭。人物法開頭能突出事件中的主人公形象,讓事件圍繞人物來展開。如《我們班的趙本山》(學生作文)一文的開頭“一身農民裝,冬天戴頂氈帽,外加一雙旅游鞋,每次他的出現,都讓我想起了趙本山。特別是他那幽默的話語,更是……”。
3、景物描寫和抒情法以景物描寫和抒情來開頭能增加文章的感情成分,情味濃重。如學生作文《媽媽,你錯了》一文開頭“媽媽,我愛您,愛您的日夜操勞,愛您的啰啰嗦嗦。但這一次,真的,您錯怪我了”。再如《故鄉的那輪明月》的開頭“夜晚安靜極了,除了草叢間小蟲們的竊竊私語,就只剩天空的那一輪明月了。我信步走在自家的庭院里,任如水的月光將我浸泡……”。
結尾
無論是以總結的形式,還是抒情,抑或主題升華式的方式來結尾,都要做到響亮而有余味,下面就幾種方法作介紹:
關鍵詞:初中英語 寫作訓練 寫作方法
一、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內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語寫作課,就必須有的放矢地讓學生知道寫作的內容、寫作的要求,因此,對記敘文寫作內容的分析是勢在必行的。記敘文是初中英語寫作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文體,所謂記敘文,就是以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為主的一類文體形式,一般來說,記敘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寫人物為主的,圍繞人物來組織材料的文章,這類型文章可以以人物為中心敘述一件事情或者幾件事情;二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記敘文,即圍繞事件來組織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為中心去寫一個人的活動過程或幾個人的活動過程;三是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這類型的文章主要以“物”為中心,來記敘一件事情。在英語寫作訓練中,要寫好記敘文,需要掌握以下幾點:1.要寫清楚記敘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時間、地點、事件。2.寫作時要明確中心,突出重點。3.記敘文要按照一定的敘述順序進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敘述。4.英文的敘事有時態之分,因此,記敘文一般為記敘過去發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過去時進行敘述,但是也要按照具體要求、具體情況而定。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并要圍繞這個“人”的某一性格特點或者品質特點進行描寫,這樣才能有所突出的進行記敘。
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物、原因、結果),應該注意描寫先后順序以及記事的相對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開始、發展、及結局;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寫的層次,以及人與物的情感交融;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過狀物來表達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寫作過程中,對主題要審準,審清,經過細致觀察后,按一定順序和層次進行切題的敘述,大部分敘述文依據某事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經過進行敘述。對人、地和物的描寫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寫,如對人物,應客觀上描寫其外貌,在此基礎上,突出其才能、特點、外表及內心是描繪其特長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對事物的描寫,可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也可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進行。
二、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指導方法
以下將以“my best friend”為題目,分析如何進行寫作指導。
首先,采用溫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復習七年級上冊《good friends》一課的重要詞匯及短語,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于同學們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讓學生跟著進行朗讀,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寫作話題,我們已經學習了《good friends》一課,剛才也復習了文章的重點詞匯及短語,相信大家對“friends”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們要進行的寫作訓練,就是圍繞著“my best friend”為題目,進行的寫作訓練。請大家先擬好提綱,然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你們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寫作的要求為:
介紹一下你選擇朋友的標準,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運用你學過的一些形容詞的比較級,60詞左右。
接著讓同學紛紛進行發言,先作口頭語言的交流練習,有同學開始發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還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
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經過這樣的口頭練習,學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脈絡及內容,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則會下筆如有神了。
三、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聽與讀的技能屬于語言信息的輸入過程,是語言的接受技能,而說與寫則是語言信息的輸出過程,是語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顯,語言的輸出是建立在輸入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寫作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只有達到了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有效地圍繞所理解和吸收的口頭及書面信息開展說和寫,以達到提高學生整體英語運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師應建立在聽與讀的基礎上寫作教學,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英語 寫作訓練 寫作方法
一、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內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語寫作課,就必須有的放矢地讓學生知道寫作的內容、寫作的要求,因此,對記敘文寫作內容的分析是勢在必行的。記敘文是初中英語寫作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文體,所謂記敘文,就是以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為主的一類文體形式,一般來說,記敘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寫人物為主的,圍繞人物來組織材料的文章,這類型文章可以以人物為中心敘述一件事情或者幾件事情;二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記敘文,即圍繞事件來組織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為中心去寫一個人的活動過程或幾個人的活動過程;三是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這類型的文章主要以“物”為中心,來記敘一件事情。在英語寫作訓練中,要寫好記敘文,需要掌握以下幾點:1.要寫清楚記敘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時間、地點、事件。2.寫作時要明確中心,突出重點。3.記敘文要按照一定的敘述順序進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敘述。4.英文的敘事有時態之分,因此,記敘文一般為記敘過去發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過去時進行敘述,但是也要按照具體要求、具體情況而定。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并要圍繞這個“人”的某一性格特點或者品質特點進行描寫,這樣才能有所突出的進行記敘。
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物、原因、結果),應該注意描寫先后順序以及記事的相對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開始、發展、及結局;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寫的層次,以及人與物的情感交融;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過狀物來表達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寫作過程中,對主題要審準,審清,經過細致觀察后,按一定順序和層次進行切題的敘述,大部分敘述文依據某事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經過進行敘述。對人、地和物的描寫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寫,如對人物,應客觀上描寫其外貌,在此基礎上,突出其才能、特點、外表及內心是描繪其特長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對事物的描寫,可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也可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進行。
二、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指導方法
以下將以“my best friend”為題目,分析如何進行寫作指導。
首先,采用溫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復習七年級上冊《good friends》一課的重要詞匯及短語,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于同學們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讓學生跟著進行朗讀,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寫作話題,我們已經學習了《good friends》一課,剛才也復習了文章的重點詞匯及短語,相信大家對“friends”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們要進行的寫作訓練,就是圍繞著“my best friend”為題目,進行的寫作訓練。請大家先擬好提綱,然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你們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寫作的要求為:
介紹一下你選擇朋友的標準,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運用你學過的一些形容詞的比較級,60詞左右。
接著讓同學紛紛進行發言,先作口頭語言的交流練習,有同學開始發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還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
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經過這樣的口頭練習,學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脈絡及內容,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則會下筆如有神了。
三、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聽與讀的技能屬于語言信息的輸入過程,是語言的接受技能,而說與寫則是語言信息的輸出過程,是語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顯,語言的輸出是建立在輸入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寫作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只有達到了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有效地圍繞所理解和吸收的口頭及書面信息開展說和寫,以達到提高學生整體英語運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師應建立在聽與讀的基礎上寫作教學,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參考文獻:
英語的記敘文一般是以第一或第三人稱的角度來敘述的。用第一稱表示的是由敘述者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經歷。它的優點在于能把故事的情節通過“我”來傳達給讀者,使人讀后感到真實可信,如身臨其境。如:
The other day, I was driving along the street. Suddenly, a car lost its control and ran directly towards me fast. I was so frightened that I quickly turned to the left side. But it was too late. The car hit my bike and I fell off it.
用第三人稱敘述,優點在于敘述者不受“我”活動范圍以內的人和事物的限制,而是通過作者與讀者之外的第三者,直接把故事中的情節展現在讀者面前,文章的客觀性很強。如:
Little Tom was going to school with an umbrella, for it was raining hard. On the way, he saw an old woman walking in the rain with nothing to cover. Tom went up to the old woman and wanted to share the umbrella with her, but he was too short. What could he do? Then he had a good idea.
2.動詞的時態
在記敘文中,記和敘都離不開動詞。所以動詞出現率最高,且富于變化。記敘文中用得最多的是動詞的過去的,這是英語記敘文區別于漢語記敘文的關鍵之處。英語寫作的優美之處就在于這些動詞時態的變化,正是這一點才使得所記、所敘有鮮活的動態感、鮮明的層次感和立體感。
3.敘述的順序
記敘一件事要有一定的順序。無論是順敘、倒敘、插敘還是補敘,都要讓讀者能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順敘最容易操作,較容易給讀者提供有關事情的空間和時間線索。但這種方法也容易使文章顯得平鋪直敘,讀起來平淡乏味。倒敘、插敘、補敘等敘述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文章的結構效果,讓所敘之事跌宕起伏,使讀者在閱讀時思維產生較大的跳躍,從而為文章所吸引,深入其中。但這些方法如果使用不當,則容易弄巧成拙,使文章結構散亂,頭緒不清,讓讀者不知所云。
4.敘述的過渡
局長從紀委開會回來,直接進了秘書室。他從包里拿出一份材料,對秘書小張說:“這材料還得加加工,過兩天還要匯報。這次述廉要求得特別嚴格,今天只是紀委領導聽聽,過幾天五大班子領導都要聽的。”
小張連忙接過材料。這材料是小張費心費力熬了一周時間給局長精心打造的。小張小心翼翼地問:“局長,材料中哪部分需要深加工?”
局長說:“紀委領導說了,大體上還是不錯的,但有些不細,也無拒腐防變的具體內容。”
小張疑惑地望著局長說:“具體內容?具體內容應該是什么呀?”
局長思索了一下說:“我想,也就是拒吃請、拒禮品、拒賄賂多少次、多少件、多少錢。”
小張望著局長說:“局長您從來都不吃請、不收禮、不收賄賂,咱總不能編造吧!”
局長無奈地嘆了口氣說:“沒辦法呀!不編造出來點不行啊!我看這樣吧,拒吃請就寫個五六十次吧!拒禮品就寫個二三十件吧!拒賄賂就寫一萬塊吧!”
局長定了數,小張說:“行,我馬上就寫,材料修改好了就給您送去。”
局長點點頭,回辦公室去了。
按照局長所說,小張很快就把材料修改好了并送過去。局長看了看說:“行,就這樣。”小張轉身要走,局長突然喊住了他,說:“小張,賄賂一萬塊錢的事你擔著吧。”
小張當下就愣住了,怔怔地望著局長。
局長微笑了一下說:“錢的問題很敏感啊!萬一紀委對材料里賄賂一萬塊的事求證起來,我就說是你行賄,找你求證你就認著,就說自己想換個崗位,一時糊涂才向我行賄的。好在我這局長不糊涂,對你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拒收了你的賄賂。明白了嗎?”
小張臉有些白,嘴哆嗦著說:“局長,這事對我……”
局長說:“放心,對你沒影響,你這個級別紀委還管不到。你歸局里管,我是局長,我說你沒問題你能有什么問題。明白嗎?”
小張心里還是虛虛的,不踏實,但也只好點點頭,出來了。下班回到家,小張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嘆了口氣,把局長讓他擔著行賄一萬塊的事對媳婦說了:“你說,我根本就沒向局長行賄,讓我擔著,我心里能踏實得了嗎?這紀委要真找我來對證,我怕我一緊張實話實說了。”
媳婦敲了小張的額頭一下說:“瞧你這小膽兒,說個瞎話怕成這樣,難怪這么多年都升不起來。哪個領導敢用你呀!”
小張用手揉著太陽穴說:“沒有的事硬說有,你不心慌啊?”
媳婦一撇嘴說:“想不心慌還不好辦,你現在就給局長送一萬塊去,不就成事實了嗎?”
小張眼睛一亮說:“對呀,這事是可以成為事實的呀!快,給我取一萬塊錢。”
媳婦猶豫著不動。小張急了,說:“快去拿呀!這事成事實了,紀委來人問我,我也就不害怕了,實話實說嘛!”媳婦只好起身去取錢。
小張來到局長家,把錢放在茶幾上,紅著臉說:“局長,我想……換個崗位。”
局長一愣,望著小張說:“怎么,不想干秘書了?也是,秘書干了七八年了吧?也該換換了。”
小張就怔住了。
局長看看茶幾上的錢說:“這事我會好好考慮的,你先回去吧!”
小張懵懂地站起身,往外走。局長站起身來送,送到門口時,說道:“對了,明天你把那份材料再修改一下吧,拒吃請和拒禮品的內容留著,拒賄賂的內容就刪了吧。我想了想,錢的問題太敏感了,還是不寫好……”
猜
山東臨港一中 徐秀芹
小徐大學剛畢業,就被分到某市政府部門工作,做了王局長的秘書。小徐對工作很認真,每次王局長布置的任務他總能完成得漂漂亮亮。要他寫的總結和工作報告,他也總是一絲不茍地完成,不敢有半點馬虎。王局長對他非常滿意,逢人就夸:“小徐這小子不錯,將來一定前途無量。”
這天,王局長把小徐叫到身邊說:“小徐呀,明天是我母親的生日,你去幫我找個飯店,大家一起熱鬧熱鬧。”末了又加了一句:“簡單點,別太鋪張了!”小徐答應了,心里猜想著:局長要我簡單點,我就弄簡單點,準沒錯。于是他聯系了一家很普通的小餐館。晚上大家就在這樣的小餐館里給局長母親過了生日。
第二天早上,小徐來到局長辦公室,心里喜滋滋的,準備接受局長的表揚。沒想到剛說了一句話,局長就很不耐煩,繼而發怒。總之,這一天小徐是說什么錯什么,做什么錯什么,不說什么也錯什么,不做什么也錯什么。小徐很不解:平時對他很和氣的局長,今天怎么變成了這樣?
于是小徐找到在這里工作多年的老張要答案。老張問他最近有沒有犯什么錯誤,小徐就把最近的情況一五一十地都說了一遍。當說到聯系飯店的事時,老張明白了,說:“小徐呀,你怎么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呀?局長要你簡單你就真簡單?那過生日的可是局長大人的母親哦,你隨隨便便找那么個小的飯店,讓局長大人的面子往哪兒擱呀?”小徐恍然大悟,原來局長的“簡單”并非簡單,自己錯就錯在沒有猜中局長的心思。
又有一次,上級領導來視察廉政建設工作情況,王局長照常把小徐叫到身邊,說:“你去聯系個飯店,招待領導吃頓便飯。”末了又加了句:“簡單點,別太鋪張了。”小徐心里猜想著,“簡單”并非簡單,這次弄個上等的,準讓局長滿意。于是他找了個全市最豪華的五星級賓館,要了上等的山珍海味,上等的XO,上等的雪茄……吃得王局長全身發毛。
漫步在大街中,我茫無目的走著,心里頭一陣迷茫,今天是星期天,本應該呆在家里陪媽媽聊天,可是我厭倦在家里聽著媽媽的嘮叨,好郁悶啊,不如出來走走。
天空中突然落下了雨。片刻之間變成了傾盆大雨,我趕緊躲到旁邊的屋檐下。雨連綿不斷地下著,我望著那一望無際的街頭,街上川流不息,人們都匆匆地行走著,各種五彩艷麗的雨傘成了雨中的亮麗風景。
霎時我的視線被定格住了,一位老婦人坐在輪椅上,另一位暫且把他定位成年青人吧,不,他是老婦人的兒子,是,確實是,他們是母子,年青人正推著坐在輪椅上的母親,此刻美麗的畫面被定格住了。
我聽不見他們在說著什么,我只看見年青人的嘴微微地翕動著,而老人裂開嘴在笑,雖然額頭上布滿了皺紋,可是她嘴角的酒窩和彎彎的嘴形使得她顯得那么和藹可親。
路上匆匆的行人都放慢了腳步,有的佇足觀賞這一亮麗的風景。他們站在一起在議論著什么,摻合著雨聲我分明聽見他們在說:“這個年青人真孝順,我要有這樣的兒子就好了??”他們,也被這幅畫面感動了。 年青人推著母親往前走,母親蓋在腿上的毯子悄然而落,年青人急忙跑上前去撿起并且熟練地蓋在母親腿上,把皺折處弄平,他并沒有站起,給母親指著不遠處的一幢大樓,那是前不久剛新建好的,他說著什么,老婦人笑得那么愜意,那樣幸福。
一陣冷風吹進我的衣領,我卻不感覺冷,因為我的心里已激起一股感動的熱流,那是一種莫名的感動。年青人站起,轉身推著老人離開,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望著年青人寬厚的肩膀,覺得他是如此的高大。此時,雨已停了,秋天的雨后并沒有彩虹,可是我分明看到了一條彩虹,那是一對母子離去的背影筑成的彩虹,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也許,我該回家了,媽媽在家等著我呢,我也要她溫暖溫暖,告訴她那一道美麗的彩虹和這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打開一扇窗
上帝在為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為你打開了一扇窗。----題記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薄薄的窗紗投在了書桌上,揉著惺忪的睡眼呆呆地坐在書桌前。三模的慘敗令我痛不欲生,整整兩天,我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那一扇門阻隔了父母辛酸的淚水,友人真誠的安慰??門的這邊,我黯然。
一陣清脆的鳥鳴喚醒消沉的我,默默走到窗前,陽光竟那樣的強烈,射得我睜不開眼,翠綠的羽毛,嫣紅的小嘴,多么可愛的鸚鵡!此刻我要是能像它一樣自由就好了,按捺不住心中的歡喜,打開窗子,它卻飛走了,定睛一看,它的一支翅膀不停的扇動,而另一支卻不動彈,它艱難的飛著,不遠處,它又停下來休憩了,恍惚中,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看了看那扇緊閉的門,是那么無情,冰冷但卻是我親手關上的門。我能在這里躲一輩子嗎?一扇門,阻隔了塵世的喧囂,阻隔了人情的冷暖,但也阻隔了心的交流。這里是最安全的港灣,我能夠躲起來獨自療傷,但門的那邊父母肝腸寸斷,我關閉的不僅僅是一扇門,還有我的心。
望著鸚鵡未曾遠去的身影,我突然有一種發泄的沖動,我扯下那一幕濃郁的窗簾,打開所有的窗戶,久違的清新與陽光讓我倍感溫暖。我封閉了我的心靈,也封閉了一切美好的事物。關上那一扇門,難道我就可以不再面對現實嗎?關上那一扇門,難道我就可以不再擁有挫折嗎?不,這些事實我必須面對,窗外的景色如此美麗,為何我會熟視無睹?一個小小的生靈在自己的翅膀受傷后仍堅持飛行,那么我呢?經歷小小的挫折便放棄了一切,沉浸在憂郁中,為何不能帶著傷痛走一段新的歷程?難道暫時的陰霾會永遠遮住天空的蔚藍嗎?驀地,久違的笑容又浮現在我的臉上。打開了一扇窗,我的心靈為之綻放。
打開一扇窗,放飛一些積累的塵埃,放飛憂郁的思緒,不要永遠徘徊在那一扇門旁邊,讓生活流動出春的顏色,讓我們的青春為之綻放光彩!
在閱讀中收獲真善美
寧靜的午后,斟上一杯醇茶,捧上一本心愛的書,在日影下細細翻閱,書香與茶香在那個午后醉了我的心,我仿佛神游天外,見到了書中的人物,他們在教我什么才是真善美。
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我苦苦追尋著真的影子。《藥》中,華老栓握著那個帶血的饅頭,懷里抱著身體已冰冷的小栓。在淚眼朦朧中魯迅發出振聾發聵的一聲大吼:封建社會扼殺了人的本性,要我真,去新社會找吧!《駱駝祥子》里,祥子還拉著他的手拉車在烈日里奔走,只是他早已不是那個善良單純的祥子,他的麻木,他的墮落早已銷去了他的魂。老舍告訴我:真早已不在了!我抬頭眺望,真原來還在,他在冰心的小桔燈上,在沈從文的邊城中,也在于秋雨的苦旅中,人們依然在用心追求著真的境界,“真”如同一顆被重新洗滌過的珍珠,在我們心中閃閃發亮。
在閱讀童話的過程中,我在苦苦追尋著善的影子。《海的女兒》中美人魚為了王子的幸福,甘愿犧牲自己,化作朝陽中那脆弱的泡沫,我讀罷潸然淚下,為了這凄美的愛情,也為了美人魚的善良;《小王子》中那個滿頭柔軟金發的小王子走過無垠的沙漠,對我說:“請幫我畫一只羊。”銀鈴般的笑容,憂傷的表情,時時提醒我,不要拒絕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你的幫助,可能會像甘露一般滋潤一顆瀕臨絕望的心。
在閱讀詩歌的過程中,我在苦苦追尋著美的影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中那綿綿的霧氣溯流向上,彌漫了澀的眼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中那西落的太陽將淺淺的陽光覆在我身上,我看到了那暖暖的光芒;“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中那清新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讓我感到了春天的可愛。一首首詩歌輕輕叩開了我的心靈,將我帶到了久違的大自然,接觸到另一種真實,另一種美。
用如水的心境閱讀,我終于感受到美、善、真的存在,它們如天籟般傾瀉下來,讓我在閱讀的午后,在香氣縈繞之間,獲得了另一種心情。
與你為鄰
——給書本的一封信
親愛的書本:
不知不覺,你與我為鄰已有18個年頭了。我人生的歲月中,身邊的許多東西都在變,但你卻一直陪伴著我。高爾基曾說你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對我來說,你更像是與我為鄰的朋友。
早在我的童年時期,在媽媽的指引下,我已與你為鄰,那時候的你,是童話書和故事書。每天晚上,在媽媽輕柔的聲音中,你身上的故事飄入我的耳朵,進入我的心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多姿多彩的故事,我的童年充滿了樂趣。我可以與善良的白雪公主交朋友,也可以結識勤勞的灰姑娘。她們身上的美好品格,到今天還在影響著我。
而在我的少年時期,身邊的你換成了一本本名著。我學會了在空閑時候,與你為鄰,感受你身上的滄桑和你淵博的學識。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我認識到美國曾經的奴隸制度多么可惡;在《哈姆雷特》中,我認識到仇恨可以帶來如此多的災難;在《簡·愛》中,我認識到自尊和自愛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你不僅讓我知道了過去不曾涉獵的歷史,令我的視野不僅停留在現在而且追溯過往,還教會了我許多人生的道理,塑造了我最初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而到了現在,我身邊的你,變成了關注時事,反映時事的書本,已經成人的我開始學會了將自己的目光放遠到社會乃至世界,而與你為鄰,為我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貨幣戰爭》令我對現今世界經濟有了初步的認識;《駐京辦主任》讓我對駐京辦有一定的認知;《常識》讓我從梁文道的角度去窺探、認識社會中種種被忽視的"常識"。因為與你為鄰,我對自己曾經習以為常的身邊事有了新的認識。你令成年的我學會了關注社會,而不只是顧影自憐。
未來的書本,這十八年來與你為鄰,我一直獲益匪淺。在我以后的人生中,我也會繼續請你陪伴在我身邊,繼續教會我更多。
祝事事順意
你的朋友
2010年6月7日
沿路有你
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我的世界里只有單純的快樂,前方是一片迷茫。直到我遇上你,閱讀,你那豐富的精神世界倏忽燃亮了我的前方,你教會了我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追求,在我那激情飛揚的理想路上,沿路有你。
是你教會我追逐理想的激情。我讀《劉翔自傳》,在藍色的愛琴海邊,他用燃燒的激情在奧林匹斯山上鐫刻的“亞洲速度”的神話使我震撼;在綠色的萊蒙湖畔,他坐在12秒88的計時版上的仰天長嘯使我熱血沸騰。“天生我翔”,何等雄壯,何等豪邁!這些都透過閱讀源源不斷地貫注入我的內心,我深刻地感受到未來就在我的手中。我讀《喬納森海鷗》,我終于明白“完美不是時速1000英里抑或100萬英里,任何數字都是有限,而完美是無限的。”書中的激情洋溢進我的心,我清晰地聽見前方的呼喚,我要飛!
是你教會我追逐理想的勇氣。讀《屈原列傳》,讀《離騷》,我讀出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能與日月爭輝的巍巍人格。讀《志摩的詩》,我讀到那一匹瘸馬向黑暗中挺進只為尋一顆明星的浪漫。讀《孫子世家》,讀《論語》,我看到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可親長者形象躍然紙上。閱讀向我發出沉重的叩問:在流言蜚語中是什么讓屈原不懈追求他的美政?在戰火紛飛中,是什么讓志摩執著于美、自由和愛?在禮崩樂壞的年代,是什么讓孔子奔走四方渴望著“克己復禮”?我終于明白,有一種東西無法用功利的尺去衡量,那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對于理想純粹的浪漫主義追求是偉大而神圣的。他們的生命承受著悲劇,但絕不悲涼!于是,我開始“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只因沿路有你。
是你教會我追逐理想的不滅的希望。讀《吶喊》,讀《彷徨》,魯迅先生告訴我“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讀《西西弗斯的神話》,加繆先生告訴我如果西西弗的每一步都有希望作為支撐,那么他的悲劇又何在呢?我終于領悟,前面是什么,我們無法估量,但此時此刻我正堅實地踏在大地上,這就是希望!正如汪國真高呼“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正如韓東堅信“山的那邊是海”,我也相信在我所能把握的必然之中我必定能創造生命的精彩。
我從不停下,我從不放棄,“未來是美麗的,向它突進吧!”你在路邊向我高呼。我無所畏懼,只因沿路有你。
與你為鄰
你等等,我有話想對你說。
你遲疑地停下腳步,用驚奇的目光打量著我。是的,我喊的就是你,我親愛的農民工兄弟,雖然你我為鄰已久,但我知道你并不習慣被我這樣的城市人關注。請恕我冒昧,聽我真心實意地講完這番話。
你來自遙遠的農村,為了謀生,來到了這樣一座陌生的城市與我為鄰。你我并不相識,更從來沒有過交往,但您拿著微薄的薪水,起早貪黑地為我建設著我的家,陽光曬黑了你的臉,汗水打濕了你的衣裳,但你從來不喊苦不喊累。在你勤勞的手中,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間間工廠高速運作,一條條馬路連南引北,一個個公園橫空出世。沒有你,這個城市將不再美麗;沒有你,我也沒有今天的舒適生活!我感激你,我可愛的鄰居,我可愛的農民工兄弟!
然而,為什么在人群中我沒能看清你的臉?你慢點走,不必躲躲閃閃,城市是我的家,同時也是你的家。你為城市做出了巨大貢獻,你理應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我們是鄰居,我們應該和睦相處,友好往來的,不是嗎?可是,為什么你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保持沉默不語,默默忍受著那些化學藥劑和粉塵對你們身體和心靈的侵害?而直到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患了病。為什么你不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為什么要用“開胸驗肺”那樣血淋淋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你遇上了不順心的事,為什么不找我傾訴?為什么要接二連三地用跳樓的方式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你我為鄰,無法回避,但城市人大多數是友好和善良的,你為什么不試著選擇善良的城市人為鄰呢?城市是你和我的,城市會保護你和你的家人的,你應該像個城市的主人翁一樣,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路上,讓我為你喝彩。
與你為鄰,我懂得了“奮斗”的含義;與你為鄰,我看盡了辛酸和血淚;與你為鄰,我為你的偉大而驕傲,為我的渺小而羞愧。你我為鄰,你離不開我,我更離不開你。我親愛的農民工兄弟,但愿你在城市里能找到你真正的歸宿,真正對這城市產生歸屬感,長久地與我為鄰。
稚嫩的成年
前些日子去市場買菜,一時興起,想買幾條野生鯽魚燉湯,殊不料,一市之中,竟無大魚,找了名熟識的攤販問訊,他卻也不多話,端出一盆讓我挑選——俱是些不到半斤的小家伙,這實在太小了吧,我忍不住抱怨。現在野生的很少有大魚,過幾年還有沒野生魚都難說了,攤販嘆了口氣,那何不把這些小魚放回去養大呢?您傻了吧,我不賣別人也會賣的,攤販也是一臉的委屈。我自然是說不下去了,隨便挑了條鯇魚逃離了魚攤,經商逐利,天經地義,我又有什么資格指責他們呢?況且,我也確實缺乏這樣的立場——小肥羊、烤乳豬、明前茶,雖然并不能時常奢侈,這些“小物”都不可否認都是我所樂食的,甚至我們還想過,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要從小對其作“菁英教育”。
等等,打住!我似乎嗅到了一種危險的味道,一種與賣仔魚一樣的危險味道??說不定將來我孩子的命運將與那些魚仿佛!或許沒那么糟糕吧??我安慰這自己,無論如何,我對孩子的“菁英教育”都是為了孩子,與唯利是圖的魚商不可同日而語。在如今的社會中,激烈的競爭是主導,豈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語文、數學、英語——這些自然是必須的;書法、繪畫、音樂——藝術品位是不可少的;舞蹈、戲講演——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田徑、武術、空手道——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關鍵的指標。
孩子能做這么多事嗎?不,自然是不能的,不過那僅限于“自然”的狀況而已,我的孩子,一定是以成人為范本,否則又如何能在起跑線上便戰勝他人呢?——所以,他一定得吃得消,因為我這一切都是為他好,我是毫無私心的。
這些真的毫無私心!——啊!未必,至少有人是有私心的,高昂的培訓費恐怕便是其中的證明。一面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幟,一面給孩子壓上更重的負擔,一面呼喊著還孩子以童年,一面讓孩子們成為一個個的“小大人”的不正是這些自然人與法人組織么?在他們眼里,孩子和仔魚有區別么?
或許,我該考慮下了,是讓孩子自然成長,還是提早捕撈上市場——我不得而知??
古人云:“疑則問卜,”也罷,那便排下一卦——竟然如此!“包蒙,兇”。我驚駭地將易經丟在了地上。
一陣風吹過,地上的書翻了頁,露出了另一條卦辭。
童蒙,吉!
1、品味過去,有苦澀也有甘甜,一朵朵浪花,一縷縷馨香像永不熄滅的圣火,將我的希望之燈點燃,于是又看清了路,向前邁步。《馨香一縷》。
2、平淡人生也有舞,凡人小事也有歌。成功是心弦彈撥出的進取旋律,成功是平靜的情感之湖投進點滴進步所泛起的陣陣漣漪。品味自己哪怕是極小極小的成功吧,無人喝彩又何妨?《掌聲為自己響起》。
3、贊美是用自己的心靈之火去點燃別人的心靈之火,是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別人的心,是春風細雨潤物無聲。
《渴望贊美》。
4、冬沒有春的繁華,沒有夏的張揚,沒有秋的豐碩,而她所獨有的就是那份圣潔,剛毅,無私的品質。
《冬的個性》。
5、是啊,愛心吹散了生命中的陰疆,播撒下絢麗的陽光。如果說幸福是火,愛心就是燃燒,幸福是水,愛心就是流動。愛心和幸福是相依相伴的啊!《把愛心帶給他人》。
6、怎么樣,煩惱多多。但我始終相信,再陰的天氣,也會晴的。《成長中的煩惱》。
7、于是我重整舊的行囊,撐去身上的埃塵,把昔日的虛幻換成凝重,用曾經的堅定在腳下踏出深深的印跡。邁進,向著前方,無悔地迎接那生命的輝煌,創造那生命的火紅。《當我面對朝陽的時候》。
8、我感激自然,感激它那天使般的音符,是它賦予了我如風、如花、如草一樣的性格,是它讓我陶醉在另一個幸福的世界里。《感激》。
9、懷著一顆赤誠的心,豪不掩飾地,將你最燦爛的微笑播灑到世闊的每一個角落,散布到生活的每一個空間,你的生命,會因此綻放出絢麗的花朵。《把微笑帶給生活》。
10、沒有掌聲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誰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靜?沒有掌聲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誰愿意在壓抑中生存?《人生需要掌聲》。
2.表達方式的運用必須做到正確合理。記敘是記敘文的主要表達方式,必須做到條理清晰,敘事明白。描寫是對記敘這一主要表達方式的“添枝加葉”,可以使文章語言生動,富有情味。而為了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內容更加飽滿,這就需要議論和抒情了。
技法精講
在記敘文中,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往往是綜合運用、穿插使用的。下面舉一個例子:
北方的春天,不過略露了露臉,夏天也沒站多久,便和大雁匆匆去了南方。
十一月,領導同意耿玉亭出院了,同時給他換了房子,批準劉桂芬長期在家照顧他。
兩個人坐在家里,對國家毫無貢獻,卻吃社會主義?這樣的活著,丈夫不愿意,桂芬不愿意。下了的決心,要是沒有行動,那不成了騙人又騙己?大慶人從不干這碼事!
于是,兩歲的孩子送到親戚家里寄養,退掉了國家給的護理員。
(《離不開你》)
這段文字主要敘述耿玉亭出院后的情況。第一自然段寫春天和夏天的時光過去得快,是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出來的。第三自然段,作者既用自己的口吻,也用人物的口吻,通過議論的表達方式,表明了人物對于人生意義的認識,抒發了活著就要為國家作貢獻的革命感情,議論和抒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這種出自人物口吻的議論和抒情,實際上又是對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活動的最生動的描寫。這里,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具體運用技法:
一、在記敘過程中對所記事物抒發感情。這種感情的抒發可以有兩種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1.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傾吐自己的感情。即作者在文章中表明自己的感觸和動情之處。如(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中的《最后一課》一文寫韓麥爾先生上了最后一堂課后,在“我”充分感受到了這堂課的與眾不同之后,在心底里由衷地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啊!這最后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表達了主人公內心那種對即將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留戀之情。直接抒情的方式一般用在記敘、描寫人物事件的基礎上。感情達到一定的高度時,更有利于表達,而且能產生很強的感染力。2.間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滲透在記敘、描寫、議論中,使感情同寫人、敘事、寫景、狀物融合在一起,這種感情的抒發是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的。間接抒情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寓情于事。最典型的例子是《背影》一文中那段對父親背影的描述,父子分別之際,年事已高的父親執意要過鐵道、爬月臺去為兒子買橘子,他蹣跚的步履、爬上月臺的動作,無不滲透出對兒子深深的愛,而從作者生動描述的字里行間,從作者目睹此情此景時的潸然淚下,令讀者也感到了作者對父親的感激與深情。(2)寓情于景。將作者的感情同寫景狀物結合在一起,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現作者的喜怒哀樂。例如魯迅的《故鄉》一文開頭部分描寫回鄉途中的景物:“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這些景物襯托了“我”的悲涼心情。因為“我”這次回鄉是為了賣掉老屋到外地謀生的。(3)寓情于理。將作者的感情同議論交融在一起,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二、在記敘中對所記事物發表意見,進行議論。有時以敘為主,偶發議論;有時邊敘邊議。記敘文中的議論,有時在開頭,有時在結尾,或點明文章的題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或揭示所記事物的意義。
在記敘中議論,應做到以下幾點:1.首先要把記敘的人和事寫具體,寫生動。記敘是議論的基礎,如果記敘本身缺乏具體生動的描述,議論也就無從深化。2.議論要緊扣記敘的內容,自然貼切。記敘中的議論是為了使讀者對記敘部分有更深的認識,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3.議論要言簡意明,恰如其分。記敘文中的議論是起輔助作用的,要點到為止,不可長篇大論,否則就會喧賓奪主,影響中心的表達。在記敘文中,抒情和議論常常是并存的。議論的時候會有感情的流露,抒情的時候往往也同時伴有作者的看法,這時,議論與抒情就融為一體,很難截然分開了。然而,不管是抒情還是議論,都必須以記敘為基礎、為依據,以便更好地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
范文引導
(2008年福建省廈門市中考滿分作文)
那一次,我讀懂了花落的聲音
一考生
無邊的暮靄勾勒出晚霞的美好,倦歸的鳥兒展翼向風。迷惘的我騎著車子默默地踩著樹影回家,暗暗夢想著我的將來。
驀地,一瓣殘花飄落到我的肩上,順著我的身子滾落于車輪下,我被這一點點的蒼涼牽動了心弦,竟下了車推著車子前行。不遠處有一棵不高的花樹,它正竭盡全力地開放著最后的花朵,同時,那些曾經美麗的粉色小花,也抵不住朔風的呼喚“零落成泥碾作塵”了。我扶著車子瑟瑟地走向那樹,冥冥中似乎覺得那無名的花樹正傳遞著一些關于生命的訊息――這正是我所迷惘的。
冷不丁,又是一片花瓣悄悄掉落在我的左頰,繼而又臥倒在我的腳邊。我直覺地發現這殘瓣上清晰地刻著一個“秋”字。它曾經熱烈奔放,曾經生趣盎然,但在這花期已盡的時刻卻只能化作生命的碎片。我不禁沉沉哀嘆:為何花有凋零時啊!我心中莫名地涌起一陣激動與難過,好像正在抬手與放手之間肆意地丟棄著什么,而丟棄的是令我又心痛又暢快的東西。
正在這時,我猛然發現那無名的花樹上密密地結著一層青綠色的小果子。我不知那叫什么,有什么作用,可第一眼,我就喜愛上了那輕巧油亮的小東西。哦,那繁花的盛開與零落正是為了孕育這小小的果實啊!剎那間,我的心明亮開來。真正的精髓只有在經歷了喧嘩和寂寞之后,才悠悠地顯現出來。當然,這種喧嘩是需要用勤奮、韌性和執著來完善的,而這種寂寞更需要用耐心和積極充實。花樹用片片花瓣的飄落,換得了滿樹累累果實,而我們的生活呢?那些美好的贊譽、執著的求索以及無數次噙淚的跌倒與爬起,都應如繁花般成為個人的崇高理想,而不是傷痛地憐惜成功的代價。因為花兒飄落的聲音是美麗的、快樂的,它們為生命的延續留下了更重要的精髓,更多的小生命!
花開固然美麗,花落更具意義,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片一片撒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不會后悔,不會為努力之后沒甩成果而停滯不前。因為我明白了花兒飄落的意義,我也曾為生命的延續留下了最美好的東西!
推薦理由
本文語言流暢,構思巧妙。作者以細膩的筆法化花落的無聲為有聲,用詩意的語言把我們帶入了一個詩意的境界。文中的“我”不經意間由殘花飄落牽動心弦,繼而由花開時的喧嘩與凋零時的寂寞,由春華秋實感悟到生活的哲理、生命的意義,給人深刻的啟迪。文章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既有條理的記敘、生動細膩的描寫,又包含著自然洋溢的熱烈抒情、意蘊雋永的恰當議論。作者似無意偶感花落所蘊涵的哲理,實為生活的有心人。“真正的精髓只有在經歷了喧嘩和寂寞之后,才悠悠地顯現出來”等等語句,樸實中蘊涵著深刻的哲理,耐人尋味。
佳作示范
那滴淚,好溫暖
單瑩
在我的記憶里,永遠珍藏著爸爸的一滴眼淚。這是一滴無比珍貴的眼淚,一滴讓我的心靈瞬間被溫暖包圍的眼淚。(開篇點題,用“爸爸的一滴眼淚”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那是一個嚴冬,寒風像一把利劍刺透每個人的身體。而我,卻因按捺不住寂寞而走出了家門。可出門之后又一時想不起來要干什么,突然我想起了玩火。好!說干就干!(心理描寫真實細膩,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我跑回家,偷偷拿來了爸爸的打火機,在路邊找到了一堆干草,開始點火。剛開始因為有風,總點不著,幾經周折,終于,一束微弱的火苗出現了。喜出望外的我只管往火里添草,火苗像餓極了的一只狼似的吞食著眼前的食物,越竄越大,我高興得直拍手。突然,我的右腳感到像針扎似的疼痛,低頭一看:“天哪!我的褲子著火了!”(生動的語言描寫再現了當時著火的場面,揪住了讀者的心。)
我的腦袋“嗡”的一下,頓時一片空白。我瘋了似的往家里跑,褲子上的火越燒越旺,我終于忍不住疼痛,一頭栽倒在地。
當我醒來時,已經是在爸爸的懷里了。爸爸抱著我,而我的腳正在醫生的手里,我聽到了媽媽的哭聲,我知道,我燒得一定很嚴重。我不敢看我的腳,可又忍不住要回頭看,這時,一只大手捂住了我的眼睛,是爸爸的手。
醫生拿著鑷子把棉花從燒灼的皮肉上取下來,我疼得哇哇大哭。醫生告訴說,要在醫院接受一星期的治療。每天,我最痛苦的就是換藥了,因為紗布和肉總難免粘在一起,處理起來就非常痛,心軟的媽媽從不敢陪我去換藥,這個任務就責無旁貸地落在了爸爸身上。(媽媽不敢去,爸爸便承擔起陪女兒換藥的責任,父愛的深沉躍然紙上。)
有一次在換藥時,為了不至于大聲喊叫,我竟疼得咬破了嘴唇,爸爸用他那粗糙而有力的大手緊緊握著我的手,用無助而憐惜的目光看著我因為疼痛而扭曲的臉龐。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一滴閃閃發亮的液體從爸爸的眼角滑出。啊!爸爸哭了!這個一向堅強的男子漢因為心疼女兒而流淚了!看著眼前的爸爸,我突然忘掉了自己的疼痛,我的心在那一刻被滿滿的溫暖環繞。(堅強的爸爸因為心疼女兒而落淚,字里行間洋溢的真情讓人為之動容。)
記敘文寫作是最常見的一種寫作文體,是寫作教學的主要構成部分,并且是寫作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初中記敘文的寫作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人文素養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視記敘文的寫作教學。
一、記敘文寫作教學的不足
記敘文寫作是小學、初中寫作教學與訓練的基礎與重點,從小學開始,經過幾年的寫作訓練,中學生本應對記敘文的寫作和訓練駕輕就熟,但在實際教學中卻不盡如人意,比如對文體把握不明確,立意通俗老套,理解較膚淺,結構不嚴謹,思路混亂,詳略安排不當等,這導致了學生記敘文寫作水平整體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學生方面的問題。
學生對寫作文體認識不明確,很容易將文體弄混,本來腦子里想寫記敘文,寫成后卻既不像記敘文也不像議論文,還錯將文體混雜當作是夾敘夾議,學生片面誤解了記敘文的文體特點,犯了文體不能統一的錯誤。學生對記敘文的基本特點一知半解,對記敘文的六要素、表達方式等認識不明確。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不少語文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文,只注重內容是否符合主題、語言是否優美華麗,而忽略了寫作文體,從而導致學生對記敘文文體認知模糊。為了應付考試,寫作不講究層次、目標的系統訓練,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的寫作范文,學生就按照設定好的模版死記硬背,考試時把背過的內容做一下變動就萬事大吉了,這樣的寫作習慣,嚴重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違背了教學的初衷。
2.教師方面的問題。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當之無愧的難點,許多初中教師對此都感到束手無策。在作文指導上,教師只重視審題、立意、寫作方法、寫作思維的指導,急于求成,導致一上作文課學生就唉聲嘆氣,失去了對寫作的興趣。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寫作質量時還是遵循舊的教學模式,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處于從屬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寫作教學在方法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因此,在當前初中寫作教學新背景下,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做教學改革的探究者和先行者,對新課程理念進行全面、深入的感悟,對學生進行直觀形象的技巧指導,全面提高寫作教學的質量。
二、記敘文細節描寫的具體教學策略
1.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細節,關注身邊人事物景。
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真正的好作文里的素材都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各種事件。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創作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重要源泉,所以用心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細節是寫好記敘文的重要前提條件。因此,在初中記敘文寫作訓練的教學中,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景,讓學生能夠深入感悟平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人事物景,不斷積累經典的寫作素材。例如:在綜合性學習《我愛我家》內容的教學中,老師便可以要求學生回家觀察家中一共有多少個人?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經歷、嗜好和習慣?以及所有家人之間、親戚之間、鄰里之間的關系是否相處融洽?在你們的記憶中,家人們做的哪些事情能夠表達對你的愛呢?你們最愛家里的誰呢?通過老師的引導,大部分學生的思維被激發,在寫作這篇文章的時候都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了出來。一位學生寫作的文章片段:“快要中考了,你也非常辛苦,出去玩一玩吧,放松心情,媽媽相信你能夠在中考的平臺中綻放自己的光芒。”然后,我點點頭,深情地望著自己的母親,看著母親兩鬢已經開始發白的頭發,臉龐已不再有光澤,就連眼角也出現了皺紋蔓延的痕跡。只有那擔心的話語依然是那么的暖心,那眼神依然充滿著慈愛。在這個片段中,通過“兩鬢的頭發”“皺紋蔓延”等細節的描述,不僅表現了母親因歲月而帶來的容貌的改變,更體現了作者對母愛深情的理解和感恩,提升了該片段的感染力。
2.合理拓展教學流程,引導體驗細節描寫。
當學生積累了部分經典寫作素材之后,為記敘文細節描寫課堂教學指導奠定了基礎。再將各個細節進行加工組合,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文章的水平,充分凸顯出細節描寫在記敘文寫作中的重要性。但是,在記敘文寫作訓練教學過程中,如果簡單的由細節描寫的含義引出記敘文教學的內容,便會讓整個記敘文寫作訓練的課堂變得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老師可以采取有趣的課堂導入方式。其中,可以適當引入小說中有關的人物形象進行描寫,并引導學生欣賞兩個不同的表述片段,讓學生初步領悟到細節描寫的重要性,從而由此引入到課堂教學主題上。這樣不但能夠創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而且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
閱讀與寫作是一種文體思維,不論是閱讀還是寫作, 文體感均至關重要。當下中學生寫作文體混亂的現象令人擔憂。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明確規定要寫成記敘文或者議論文,可見命題專家對問題的重視。雖然記敘文是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文體之一,但記敘文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已經日漸尷尬。高中生寫作記敘文的數量在減少,水平在降低,主要是因為高考作文命題、作文教學、文體本身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師要制定和施行科學有效的記敘文寫作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特定的目標,依據教學的主客觀條件,特別是學生的實際,對所選用的教學順序、教學活動程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等的總體考慮。也就是說教學策略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各個環節中使用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記敘文寫作教學策略應該界定為:就記敘文敘述、描寫生活中人、事、景、物等具體現象的文體特點,把充實學生生活、發展學生人格、提高學生能力這些內隱的教學觀念外化,將如何把記敘文寫具體、寫充實這一目標系列化,生成具體的教學方式方法,使之具有可操作性,運用到實際的教學情境活動中去,實現教學策略在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之間的溝通和轉化。教師在記敘文的寫作訓練中既授學生以“法”,更引導其“練”,既使學生“知”,更使學生“行”,把傳授知識和指導實踐連成一線,溶成一體,真正教會學生作文,在記敘文的寫作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個性人格。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策略的實施步驟如下:
1.整合教材
語文老師普遍認為寫作教學缺乏可操作的教材,人教版教材為我們提供了教學的依據。人教版寫作部分編排分成了三個系統:①寫作專題每冊4個。共20個專題,每個寫作專題,都包括“話題探討”、“寫法借鑒”、“寫作練習”三部分內容。既講“寫什么”,又講“怎么寫”,這樣安排,符合形式服從內容,寫法服從題材的寫作規律,可以使學生在人文素養和寫作能力上同時得到提高。②與閱讀結合,主要是筆記作文。③與梳理探究結合――語文活動。顯然,人教版依然按照傳統文體訓練的模式,但是要在一學年完成那么多的寫作活動是勉為其難,有必要對寫作專題進行整合。北京教育學院的蘇蓉對記敘文的整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例子。她以必修一、必修二中的8個寫作專題為依據,對新高一第一學期的寫作訓練做了重構和整合。第一學段以寫人記事為主,第二學段在寫人記事的基礎上嘗試虛構。6次作文的訓練重點分別為:寫事(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記敘要選好角度), 記人(寫人要凸顯個性),繪景(寫景要抓住特征, 學習描寫, 學習抒情)構思(記敘文的一種結構模式:類比引申式), 名著讀書報告(名著導讀)和創編虛構(學習虛構)通過6次作文訓練,讓學生學習復雜記敘文的寫作,鞏固、強化已具備的寫作技能,嘗試、熟悉新的有關記敘文的寫作要求,要讓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法。
2.要加強記敘文寫作過程的指導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師對學生進行的寫作指導就好像黑夜中的“電棒”,教師將寫作過程中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揭示一下,學生是會受到啟發的,并且以后能舉一反三。例如,鄭桂華老師“作文構思”課例中,鄭老師針對學生思路打不開的普遍現象,進行構思訓練,鄭桂華老師這節“作文構思”課,將“作文構思”訓練這個點分解為三個步驟:“發散開去”――“尋找路徑”――“理清層次”,環環相扣三個環節完成作文構思訓練。鄭老師的高明之處是不籠統地講寫作秘訣,而是運用教學策略,將內隱的思維過程化為有程序的方式方法,使之具有可操作性,運用到實際的教學情境活動中去,實現教學策略在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之間自然而然的溝通和轉化。
記敘文通過敘述和描寫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生活的,它要告訴人們人、事、景、物的本來面貌和情態,記敘文的概念就決定了記敘文的敘述性和具象性特點,也決定了記敘文有記事類、寫人類、寫景狀物類這幾種不同的類型,根據不同的寫作內容,可以分成敘事類、寫人、寫景狀物等不同類型的記敘文,教師需要根據不同類別的記敘文實施相應的寫作教學策略,而遠離記敘文的本身的特點談記敘文寫作教學,那必然是虛妄之談。不同類型的記敘文教學策略如下:
2.1 記事類記敘文的寫作教學策略。記事一類的記敘文,要把事情、情節的過程具體地表現出來。教師指導教學生如何把零碎的材料集中起來,或者把哆嗦的材料刪去,把事情、情節的階段性、完整性呈現出來,寫成規范的記敘文。
2.2 寫人類記敘文要體現出人物形象的豐滿性。要使人物能夠站起來,具有一定的個性,人物的活動自然是重點。因而,除了作者的敘述交代外,要讓人物在自身的活動中展示自己。要從多方面(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細節等)進行描述。描寫是記敘文最重要的表達方式,是記敘文寫作的常用技巧,無論是敘事表情達意還是寫景狀物抒情,描寫都是最重要的手段。我們怎樣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呢?
首先要總結描寫步驟,使描寫具體形象。鄭桂華老師認為描寫的句子往往有三個步驟:敘述――形容――比喻,通過這三個步驟達到把事物寫清楚、寫具體、寫形象的目的,這種看法很有道理。“敘述”主要負責介紹人、事、景、物的基本情況,大體經過以及重要背景,讓人們認清事情的大體輪廓,它回答的是“有什么”的問題。敘述的寫作要求是“寫清楚”,“形容”主要描繪人、事、景、物的基本特征,讓人們更細致更清晰地了解它,它回答的是“怎么樣”的問題。“比喻”負責把描寫對象的某一部分特征同常見的某種事物進行比較,讓人們更直觀更形象地把握它,它回答的是“像什么”的問題。一般說來,有了這三個步驟,對該對象的介紹就比較具體、生動、形象了。當然,具體到不同的描寫,卻又是千變萬化的,不會刻板地遵循上述規則。寫記敘文、塑造人物形象時,教師有必要教會學生用上外貌描寫、肖像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細節描寫中的兩三種,一定要盡可能把文章寫得具體、生動、形象,向讀者傳達最準確、最翔實的信息,用自己的審美的眼光來裁剪生活中的“美”。要想通過描寫這一表達方式,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而不是為描寫而描寫,我們需要教學生在描寫時注意抓住對象特征,刻畫出人物的精神。這不但是教學生觀察,更是教學生思考。對象的特點,就是所要寫的對象的個性,也就是其本質的屬性,即該寫作對象區別于其他寫作對象的特殊的地方。只有以典型的例子作為教材,指導學生如何抓住對象特點描述,再進行適當的練習,學生的記敘文寫作水平才會逐步提高。
2.3 寫景狀物類記敘文要引導學生注意抓住景物在特定時間、地點、條件下,在作者特定的感情支配或感受下所形成的特定畫面或形象。這一類記敘文,寫景狀物不是作者的目的,僅僅是抒情的憑借,要引導學生能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在學生作文內容充實、思想深刻的前提下,適當教寫記敘文寫作技巧,比如,懸念、抑揚、意外巧合、張弛、虛實等手法。
總之,寫作指導課教師要重視教學策略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把教學策略包含的教學觀念外顯為實踐操作方法。教師通過內化教學觀念,形成個體化的觀念和體驗,結合自己的經驗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生成具體的教學方式方法,運用到實際的教學情境活動中去,完成從教學觀念到行為的轉變。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授學生以“法”,更引導其“練”,既使學生“知”,更使學生“行”,把傳授知識和指導實踐連成一線、溶成一體,真正教會學生作文,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個性人格。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近代學者陶行知是探討教育與生活關系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奠定了生活教育的理論基礎。“生活即教育”這一理論直接且非常鮮明地回答了教育理論與實踐中最核心的問題,即生活與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問題。陶行知在揭示“生活即教育”內涵時,曾經這樣說道:“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這句話可以解讀為兩層含義:一方面是說教育來源于生活,教育是在社會之中的,另一方面是說教育和學校要為生活p社會服務,教育要滿足人民的需要。教育的過程要與生活過程和社會過程聯系起來,“生活教育”說到底就是和實際生活相聯系。
在“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有三點最基本的內涵,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教育不能脫離社會實際生活,教育要為了改造社會生活而存在,兩者密切相連,生活決定教育,只有當教育與生活相結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育本身脫離了生活,那么就稱不上是教育。教育任務是不斷提高現實生活質量,使生活不斷向前和向上發展。“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中的核心思想。“社會即學校”指的是學校必須與社會進行密切聯系,從而擴大學校對社會的影響。這個主張有兩個意思:首先,必須把社會與學校這兩者更緊密地聯系起來,把學生從學校這個相對封閉的區域中解放出來,使學校對學生教育的作用不再單一地局限在學校內;其次,要把學校辦成更加貼近社會實際情況的,從而影響社會發展。“教學做合一”,實際上指的是知行合一,行,就是做,是實踐;做是第一,知才是第二。這樣就改變了舊的傳統教學中脫離生活、社會和實際的弊端,把單純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轉移到培養學生生活力及創造力的軌道上,做到學以致用。
陶行知認為,教育源自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應該為這個社會生活服務,在改造社會生活中發揮最大作用。
二、社會生活與作文教學的關系
語文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具有極強的社會生活性,決定了語文教學應該源自于生活,與生活同在。其中語文教學中占據“半壁江山”的寫作教學更是如此:命題、寫作、批改、講評等各個環節,這幾個環節都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就提出了相關的規定,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學生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越充實,作文內容越豐富。現代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充實,才會表白出、發行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2]。由此可,生活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初中生記敘文寫作同樣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有了生活,才能有所思和有所感,才能更好地寫作記敘文。
作文教學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其實是用語音文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和思想。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發現問題p分析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培養個性且完善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和理解。
三、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現狀
記敘文是對生活中人、事、景和物的敘述及描寫,是表現日常精彩生活的最好載體。記敘文寫作是初中作文教學和作文訓練的主要內容,是學生進行考場作文的首選文體。初中語文新課標對初中生寫作記敘文應具備的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3]。然而,我校初中生記敘文寫作現狀令人擔憂,無論是教師的寫作教學,還是學生的作文,都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
寫作教學沒有系統性,記敘文教學也是如此。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具備多方面條件,包括生活素材的積累、體驗及感悟,從文章的構思、選材、立意、布局謀篇等方面進行培養。這是需要多方面進行訓練和提升的,教學沒有可操作的、指導性強的理論和實踐指導。現今語文教學中出現“重閱讀輕寫作”的現象。寫作教學應該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由于閱讀教學篇目很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及作文教學難度大,對教師素質要求高等因素造成上述情況。在作文教學中,長期以教師為主體,忽視學生個體的情感表達。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作文的命題還是講評,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往往把作文寫作視為任務,勉強應付,很難喚起寫作激情,導致作文質量不高,作文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單一和僵化。
就學生作文而言,其中存在許多問題。按照常理,經過小學訓練,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對記敘文寫作和訓練應該駕輕就熟,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寫作水平令人擔憂。
第一,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不愿寫作,記敘文寫作也是如此。一是學生視寫作為任務,而不是出自內心情感的表達。二是一些學生不知道寫什么內容,或確實不會寫,也寫不好。
第二,作文題目相對比較平淡p老套,學生所選材料范圍比較狹窄。為鼓勵同學們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老師往往會選擇那些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如“那一次,我 ?搖 ?搖”;“?搖 ?搖的滋味”;“我學會了?搖 ?搖”;“我不后悔?搖 ?搖”等。按照常理,如今學生都曾感受過童年的歡樂或成長中的一些小坎坷,都經歷過一些成功的喜悅或者失敗的痛苦,都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讓人感動或讓人憤慨的人和事,雖然平凡,但是印象深刻,能夠暢所欲言……然而,一些學生所敘的事情或者胡編亂造、離奇虛假;或者是一些年舊舊事;或者套用一些范文,讓人覺得似曾相識。寫父母,就是我半夜發燒,父母送我去醫院;下雨天爸媽給我送雨傘;晚上父母為我蓋被子。寫同學,不是大雨天同學不惜自己淋雨把傘借給我,就是和同學發生一些矛盾,當自己醒悟過來想重歸于好時,發現同學已到異地求學……總之,學生不善于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和思考生活,當然就無法把生活素材靈活運用到作文當中。
第三,作文語言不夠生動,描寫十分蒼白,缺少細致描寫。記敘文是記事和寫人的文章,通常用的是敘述型語言和描寫型語言。記敘文語言既要求文字通順、表達流暢,又要求語言具備一定的生動性和形象性。要求在敘述的基礎上,將描寫的人物和景物的存在及變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來,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和如臨其境。但是,我們從初中生的記敘文中可以發現,不少學生無法將一些細節描寫出來。因此,刻畫的人物比較單板干癟,描寫的場景不夠生動。
第四,學生作文審題立意能力不強,立意較為膚淺。記敘文的立意是通過寫人和記事表現作者中心思想,但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同學們往往缺乏審題意識,不注意文章的立意,隨意盲目地寫作,以致偏題、離題,或者立意相對膚淺、幼稚,沒有深度。
由此看來,初中記敘文寫作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
四、初中記敘文“生活化”寫作教學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主張教育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與兒童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首先強調生活是寫作的創作源泉,寫作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活閱歷,指導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其次倡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及套話。記敘文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通過對初中記敘文寫作現狀的分析,發現初中生普遍對記敘文寫作不感興趣,這是制約初中生記敘文寫作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教師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教師在命題時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把生活作為背景進行作文命題。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到不同身心發展階段的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命題時應該注意這一點。葉圣陶先生說:“凡是賢明的國文教師,他的題目應當不超出學生的經驗范圍,他應當站在學生的立腳點上替學生設想,什么材料是學生經驗范圍內的,是學生所能寫的、所要寫的,經過選擇才定下題目來。”[4]由此可見,教師所起的命題是要激發學生寫作欲望的。其次,積極評價,進行多樣化評價,從而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教師在給學生作文寫批語的時候,應該遵循一個原則――以鼓勵為主。他們一次一次地寫了那么多篇作文,總有幾篇相對而言是寫得較好的,教師應該適當地給予贊賞,多采用鼓勵性評價,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教師也可以創辦班級刊物展現班級優秀作品,甚至編寫班或個人的優秀作文集。同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向報紙、雜志投稿。這些方式方法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二,充實學生的生活。《新課標》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充實的社會生活是記敘文寫作的源頭活水。在平時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活動。走出教室,走進校園,感受四季變化,從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也可以把語文書中的一些篇目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融入其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從而了解內心變化。更可以從閱讀中積累生活素材,現在很多中學生的課業任務十分重,平時過著學校p家里兩點一線的生活,直接經歷的生活十分有限,此時則應該多閱讀,通過閱讀等間接方式體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總之,開展多種語文活動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和體驗生活的良好習慣,從而給寫作創造更多源泉,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東西寫,有所發揮。
第三,在課堂上開展片段寫作訓練,從而提高學生整體記敘文寫作能力。寫整篇作文十分重要,從作文審題開始,可能需要大量時間。因此可以根據具體所學課文,結合寫作訓練重點,指導學生進行片斷練習,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例如,我們在初中階段學習了很多經典課文,可以當堂模仿并訓練,也可以根據作文各個環節進行片段式訓練。從作文的審題、立意、構思、選材、布局謀篇到行文等各個方面加以指導,完善記敘文寫作各個環節。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與生活有著密切關系,記敘文寫作更是如此。然而,在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引導學生自覺關注社會生活,感悟社會生活。因此,同學們的記敘文寫作往往脫離生活實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導教育和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與兒童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強調教育過程與生活過程要有一致性。因此,我們需要用這種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從而提高學生記敘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