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醫療調查報告模板(10篇)

時間:2023-03-01 16:35: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醫療調查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醫療調查報告

篇1

2018年兩會上衛生部長陳竺對農村醫療和公立醫院改革表示不滿意。在農村醫療改革上政府的財政投入非常重要,我國醫療資源總體比較短缺,尤其是優質醫療資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醫務人員的培養也非常的不易。從去年到今年,農村醫改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總理提到保障制度的進步、基層服務能力也在逐步增強。60%基層目前正在推進基本藥物制度,藥價降低了30%,老百姓切實得到了實惠。但是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譬如農村欠賬太多、公立醫院改革是在太復雜。目前的醫改工作路線不太清晰,在公立醫院深層次問題上,比如四個“分開”等問題也并不十分簡單??h級醫院能力不夠等等問題。

從開始的調查報告顯示,隨著社會老年化的加劇,人們對于切身醫療保障的意識的加強,人們開始普片關注醫療問題,但是政府對于醫改的宣傳方法不夠合理并且宣傳力度不夠致使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不了解醫改,尤其是農民這樣文化層次相對較低的人群。從切身與醫改有過接觸的人來說,感到帶來益處的人只占1/3,一半以上的人并沒有感覺到醫改給他們帶來的好處。由此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政府農村醫療改革是不力的。

篇2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具體內容。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具體做法。

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在縣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鎮上下的積極爭取和共同努力下,我們村堅持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大力改善民生,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德政工程,切實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強化責任,狠抓落實。以前在我們村,自費醫療制度仍然占主導地位,農民是當地最大的自費群體。前幾年,本地農村人口老齡化醫療服務普及藥品價格上漲,農民醫療費用攀升超過了農民平均收入增長幅度,越來越多農民無力承擔。增長的醫療費用已成為我村醫療衛生保障問題“因病致貧”的主要成因,而現在縣政府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分別成立管理組織,并成立相應的監督組織。在村,村干部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廣大農民逐步樹立互助共濟的觀念,積極參加合作醫療。農民以戶為單位自愿繳納,還采取了“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原則,近年來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村民們收到了政府的關懷和實惠的效果。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存在問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我村的全面實施,有效地緩解了患病家庭的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現象,促進了我村衛生事業的發展,受到農民的擁護和支持,但該制度推行過程中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1)少數農民認識不夠到位。由于部分基層干部和工作人員對推行新農合的目的、意義缺乏深入了解,宣傳發動工作尚有差距,致使少數農民對實施新農合的認識還不足;加之合作醫療曾幾經反復,一些農民對新農合制度還存有疑慮:

一怕合作醫療不持久;

二怕擠占挪用合作醫療基金;

三怕醫療單位多收費、亂收費。

同時,一些農民的健康投資觀念、互助共濟觀念以及風險觀念較為淡薄,自覺參合意愿還不強。

(2)參合群眾的受益面和受益率均較低。新農合實施以來,我村主要對參合群眾的住院醫藥費用給予報銷,另有10種慢性病門診可審核結報,加上享受體檢和分娩補助缺乏穩定高效的籌資渠道。

(3)缺乏穩定高效的籌資渠道。盡管新農合強調農民參加要以自愿為原則,但為了保證參合率,目前參合群眾個人籌資部分主要還是采取行政推動、層層包干、實績考核的辦法,由基層干部挨門逐戶收繳,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籌資成本較高。

(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議。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涉及千家萬戶、維系農民健康的“民心工程”,在農村,村干部要從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和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新農合工作的重大意義,把這項造福廣大農民的大事抓緊、抓實、抓好。

篇3

國家對本該大力扶持的醫療福利事業投入太少,醫療機構為了生存,醫生為了生活,把追求經濟效益放在首位。這分幾個層面:

1、醫療機構給科室、醫生下指標。

經濟指標、檢查指標等。如某醫療機構為提高大型設備的利用率,規定某某科室每月必須提供人做CT、人做MRI、_人做ECT等等。更有甚者,某中醫療機構因為住院病人太少,竟然給醫療機構職工下住院指標,每一位職工必須介紹收住院位病人,否則扣發當月工資。這樣就有許多本不該住院的人住了進來。

2、醫療機構的分配機制。

現在國內絕大部分醫療機構的分配機制都是和科室的效益掛鉤的。如某醫療機構規定,藥品收入的_%是科室的獎金。你想那科室不拼命用藥才怪呢!_、醫生是個高風險、低收入的行業,大部分醫生的待遇還是太低,和這個行業的高風險、高付出相比,嚴重的不成比例。于是一部分醫生在利益的驅動下,在藥商的"引誘"下,鋌而走險,違規拿回扣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二、緊張的醫患關系以及"舉證倒置"措施的出臺使醫療機構、醫生的壓力更大了。

為了減輕醫生的壓力,特別是將來真的需要舉證的時候,醫生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證據,使得醫生在處理病人的時候更加"謹小慎微"。于是一些可查可不查的項目、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在臨床上逐漸多了起來。特別是現在的新聞輿論導向對醫生極為不利,醫患關系也空前緊張,許多醫生在這種逼迫下,有意無意地在加重過度醫療。比如,再輕的腦外傷,也要讓他做個CT,萬一要是漏診了,既便沒有任何后果,醫生也承擔不起這責任。

三、病家的原因也是產生過度醫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有些病人是花別人的錢治病的,比如:車禍、打架、工傷、保險等病人,一入院就要做全身檢查、用高檔藥品。我本人就曾因不給一個被人用拳頭打中頭面部的病人用高檔抗生素,而遭到病人家屬的攻擊和投訴。其實那人的頭面部連一點皮損都沒有,根本不聽你任何解釋。

篇4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涉及全市100戶384人,2004年總純收入1770600元,人均純收入4611元,95%為非低保戶;5%為低保戶,低保戶中有80%是因疾病損傷致貧,20%是因家中勞動力少致貧。

二、農村醫療服務狀況

1、73%的人選擇距離家最近的衛生組織是村衛生室,10%的人選擇是私人診所,9%的人選擇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的人選擇是鄉鎮衛生院,1%選擇縣級以上醫院;家到最近的衛生組織的距離60%的人選擇不足1公里,39%的人選擇在1-2公里,1%的人選擇在2-5公里。

2、99%的農戶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在被調查的100戶中,只有1戶沒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保率達99%。

3、66%的人認為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應以保大病或保住院為重點,33%的人認為門診、住院都保,1%的人認為應以保門診或保小病為重點。

4、19%的人對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感到滿意,71%的人基本滿意,8%的人不滿意,2%的人選擇說不清楚。不滿意的地方主要有報銷醫藥費少,報銷手續煩,定點醫院收費高,定點醫院看病手續煩,定點醫院少,就醫不方便,定點醫院醫療水平低等。

5、47%的人認為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個人所承擔的比例基本合適,11%的人認為過高,10%的人認為過低,32%的人選擇說不清楚

6、在現有合作醫療基礎上,44%的人愿意再增加醫療保障支出,56%的人不愿意增加。

7、如果有家庭成員患病,經常就診的醫療單位44%是村衛生室,44%是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是私人診所,5%是縣級或以上醫院。選擇上述單位的主要原因56%是離家近,13%是質量好,11%是定點醫療單位,8%是有熟人,7%是價格低,5%是其他原因。

8、調查前半年,22%的農戶沒有家人患病,59%的農戶有家人得了小病,10%的農戶有家人有慢性病,7%的農戶有家人患了大病、重病,2%的農戶有家人得了其它病。89%的人患病后及時就診,共花費醫藥費121743元,按照規定能報銷或減免43509.4元,實際報銷或減免20712.3元。沒有及時就診的主要原因有病輕,自己治療,經濟困難,能拖則拖,醫藥費不能報銷等。

9、43%的人認為現在看病難,51%的人認為不難,6%的人選擇說不清楚。認為看病難的主要原因有經濟困難,醫院缺少名醫,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手續太煩等。

10、86%的人認為現在看病貴,5%的人認為不貴,9%的選擇說不清楚。認為貴的原因主要有藥品太貴,檢查太多,醫療機構亂收費,個人支付比例高等。

11、9%的農戶因家人得病在2004年向醫生送過紅包。

三、農村居民醫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報銷范圍窄、比例低,報銷的醫藥費少。調查顯示,實際報銷或減免僅占全部醫藥費的17%,農民掙錢不易,他們希望每一分錢的投入都要得到回報。而目前我市推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為主,對小病、門診補償的比例很低。而一般來說,農民患上需住院治療的大病相對較少,而頭痛、感冒等小病時有發生,但不需住院治療。因此,農民在繳納費用后,往往全年得不到任何的醫療補償,導致農民認為付出多,回報小,不劃算。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身體健康、沒有患過大病的農民不太愿意參加。調查顯示在2004年僅17%的農戶得到補償,表明絕大部分農戶近期并沒有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得到實惠。部分農戶在問卷上寫上了他們的困惑:“為什么只有非要得大病才能報銷?”。

2、部分定點醫院不規范經營,亂收費,農民利益受損。調查顯示藥品太貴、檢查太多及亂收費是目前看病貴的主要原因,而現在的醫療機構都是按市場經濟規律經營,追求利潤最大化是目標之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機構有在合作醫療制度中受益的期望。而定點醫院是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實施第一線的部位,它的服務好壞和收費高低至關農民切身利益。定點醫院收費普遍較高,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所能獲得的補償相比微不足道。許多農戶反映,同樣一個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醫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點醫院卻要花費幾百元。一些比較常見的小病,醫生卻要病人作各種檢查,什么心電圖、B超和各種化驗,小病大看現象時有發生。為了能報銷,有病往定點醫院跑,路費、餐宿費、誤工費再加上虛高收費等,化了許多冤枉錢,就算得到了一定補償,仔細算算反而不劃算。

3、定點醫院少,看病手續煩。調查顯示,農民就醫大多數選擇鄉鎮衛生所、村合作醫療站以及個體醫生。因為他們覺得這些醫療單位離家近,就醫方便,藥價便宜,收費低,服務態度好。定點醫院少,給農民看病帶來不方便。

4、村衛生室及私人診所的醫療服務水平低。所調查的100戶中,有51%的農戶患病選擇經常就診村衛生室或私人診所。在這些醫療單位中,規模小、設備簡陋、藥品種類少。醫生的文化素質低,難以滿足農民就醫需要。在80年代以前從業的人員中,很多都是集體經濟時期的赤腳醫生,他們的醫療技術水平普遍較低。

5、醫務人員的素質差。調查顯示患大病的農戶有超過50%的人給醫生送過紅包,部分定點醫院的醫生服務態度欠佳也是農民看病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我們建議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1、加大政府的投入程度,充分體現政府為民辦實事的誠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維系全市農民的民心工程,能否真正受到人民群眾歡迎,能否具有較強的生命力,關鍵是我們的工作能否得到群眾的認可和信任。從調查情況看,政府要加大對農村醫療衛生的投入,各級人民政府應按照中央有關文件要求,逐步加大對農村衛生醫療的投入力度,加強基礎醫療,這是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政府要切實承擔起組織和資金支持的責任。沒有政府出面組織,合作醫療就會失去組織基礎,政府的適當(根據財政支付能力)資金支持能夠對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產生很大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2、及時調整補償標準,擴大報銷范圍。以收定支、量入為出、逐步調整、保障適度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標準確定的基本原則。從調查資料分析,報銷比例低是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滿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已掌握一定信息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研究,及時調整補償標準,使基金既不沉淀過多,也不出現透支,提高農民受益程度。

4、逐步擴大定點醫療機構,方便參保農民就醫。在全市依據一定標準確定一批定點醫療機構,并根據成熟一家擴大一家的原則,逐步擴大定點醫療機構覆蓋面,參保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方便參保農民就醫。

5、調整優化農村衛生資源,加快服務模式改革。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動員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興辦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多渠道籌集資金,重點加強鄉、村兩級醫療機構建設,逐步配套必要的醫療衛生設備,合理調整優化農村衛生資源,加快改進鄉村衛生機構服務模式,加快開展農村社區衛生服務。

6、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鼓勵優秀的醫學院校畢業生到衛生院工作,提高現有醫務人員的業務技能,特別是要加強市、鄉、村衛生機構縱向業務合作,不斷提高鄉、村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讓更多村民能在鄉、村就診醫治,既降低了醫療成本,又能保證村民及時就醫,努力做到讓農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疑難重病不出縣”,從而減少農民群眾醫療費用負擔。

7、進一步完善藥品采購制度,切實降低農村藥品價格。從調查看,醫療支出已經成為農村居民一項沉重的經濟負擔。在全部調查農戶中,醫療支出占人均純收入的7%。盡管經過幾次醫改,藥價幾度下調,但高昂的醫藥費用仍是農民進醫院道路上的首要障礙。因此,加強農村藥品監管,平抑農村藥價,是當前農村衛生工作中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必須加強監督、檢查,糾正醫藥購銷中的不正之風,使各級定點醫療機構以醫德醫風取信于民,服務于民,切實維護參合農民利益,最大限度地讓利于農民,讓困難群眾也能看得起病。最大限度降低藥價,更大限度地讓利于農民。

篇5

現行的《湖南省公費醫療藥品報銷范圍》(以下簡稱《報銷范圍》)是醫保用藥報銷的依據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參保后自負金額的多寡。

2、甲、乙類藥品劃分不盡合理。比如安乃近、復方氨基比林、乙酰螺旋霉素等是醫生最常用的常規退熱、消炎藥,卻都劃為乙類藥品。

3、《報銷范圍》中少數品種偏離實際。如:青霉素甲類藥中的凱德林、舒氨新、凱蘭欣、優普林并不是大多數醫生的常規用藥,有的醫生對此藥還聞所未聞。相反,醫生對劃入乙類的芐星青霉素、羧芐青霉素情有獨鐘,病人也樂用這類常規藥。價格便宜、純屬國產的麻醉藥也分出了甲、乙類,不利于醫生因人施藥,及時治療。

二、具體操作有諸多不便

1、報賬、轉院手續煩瑣。報賬要經過初審、復審、核審、審批四關,有的是同一部門幾人分別審,有的是不同部門不同人員審。對因無法確診的患者要求轉院的,還要求本人提出申請后經主治醫生、醫務科、醫??啤⑨t保中心批準后方可轉出。

2、結賬程序不便于快捷操作?,F有的醫保出院費結算程序讓操作人員無法做到快捷方便。

三、醫療單位工作難度加大

四、醫療單位、醫保機構、患者之間產生摩擦

篇6

現行的《湖南省公費醫療藥品報銷范圍》(以下簡稱《報銷范圍》)是醫保用藥報銷的依據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參保后自負金額的多寡。

1、個人自負比例較低的甲類藥品范圍較窄報銷范圍將藥品劃分為不同報銷比例的甲、乙類,看門診,甲類能報銷70%,乙類要在扣除10%之后才能報銷70%,實際上只能報銷63%。列入《報銷范圍》的甲、乙類藥共個品種,其中甲類藥店436個,乙類藥1006個,甲類藥品比例僅占30%。如果把非常用藥和滋補保健藥剔除后,甲類藥所占比例還不到25%。

2、甲、乙類藥品劃分不盡合理。比如安乃近、復方氨基比林、乙酰螺旋霉素等是醫生最常用的常規退熱、消炎藥,卻都劃為乙類藥品。

3、《報銷范圍》中少數品種偏離實際。如:青霉素甲類藥中的凱德林、舒氨新、凱蘭欣、優普林并不是大多數醫生的常規用藥,有的醫生對此藥還聞所未聞。相反,醫生對劃入乙類的芐星青霉素、羧芐青霉素情有獨鐘,病人也樂用這類常規藥。價格便宜、純屬國產的也分出了甲、乙類,不利于醫生因人施藥,及時治療。

二、具體操作有諸多不便

1、報賬、轉院手續煩瑣。報賬要經過初審、復審、核審、審批四關,有的是同一部門幾人分別審,有的是不同部門不同人員審。對因無法確診的患者要求轉院的,還要求本人提出申請后經主治醫生、醫務科、醫保科、醫保中心批準后方可轉出。

2、結賬程序不便于快捷操作?,F有的醫保出院費結算程序讓操作人員無法做到快捷方便。

一、公費醫療藥品報銷范圍不夠合理

二、具體操作有諸多不便

三、醫療單位工作難度加大

篇7

余江縣現有各類優撫對象近1.38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其中,革命殘疾軍人、失散和蘇干、在鄉老復員軍人和帶病回鄉復員退伍軍人等重點優撫對象1200多人。由于大部分優撫對象年老體弱、經濟收入較低,再加上治療費用昂貴等因素,致使優撫對象看病難的問題在一定范圍內依然存在。

二、建議和對策

建立優撫醫療保障機制,是徹底解決優撫對象醫療難的基本途徑,著眼于促進機制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今后我們應著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規范和完善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體系。一是繼續鞏固和發展已有的優撫醫療保障制度,通過爭取財政給予大力支持,確保經費充足。二是著眼減少隨意性,增強科學性,不斷對制度加以完善創新。探討增加年度報銷次數,提高最高報銷額本文來源:文秘站 和大病救助額。例如,有的優撫對象在享受醫療保障后,仍給家庭帶來較大的困難,對此能否突破大病救助的基數限制,給予更多的救助待遇。有些家庭困難的優撫對象一年多次住院,一次報銷如杯水車薪,對此能否給予兩次以上的報銷。

篇8

二、醫療機構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目前,全州醫療機構現有人員與上級衛生部門關于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有較大差距,根據州情和醫療服務需求,現有人員無法滿足當前基層醫療事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2、從醫療機構科室設置情況來分析: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城鄉居民醫療需求的變化,全州各級醫療機構辦院規模不斷擴大,醫務科室的細化和增設,所需醫務人員相應增多。如州人民醫院,當初核定編制時只設有內、外、兒、婦、放射、化驗等30個業務科室,后已增設急救中心、體檢中心、感染性疾病科、骨科、影像科等業務科室22個,總科室達到目前的52個;縣級醫療機構科室也從當初的平均10個增加到現在的平均30個;鄉鎮衛生院大多設置內兒科、外婦科、門診、中藏醫科、檢驗室、心電B超室、X光診斷室、藥房等業務科室15個。加之,隨著公共衛生服務的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加大(共有10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5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鄉鎮衛生院承擔的職能中,醫療服務占40%,公共衛生服務占60%,公共衛生專業人員需求加大。

3、從醫療機構床位數與醫務人員比例來分析:參照衛生部《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病床數與醫護人員比例應達到1∶1.31.4,而我州醫療機構實際床位數與人員平均比例只有1:0.7,比編制標準低40-50%,各級醫療機構人員總量短缺明顯。

從以上分析看出,在省級醫院住院的患者只占總數的7.5%,卻花費了總醫藥費用的42.3%;在州內醫院住院的患者占總數的92.5%,花費了總醫藥費用的57.7%。這一方面說明了基層醫療機構服務量大,三類醫保就診人數最多,但住院報銷額遠遠不如省級醫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短缺、診療水平低、服務能力差,這與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急危重病人不出州的目標差距還很大,群眾寧可舍近求遠,花費不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到省級醫院就診,而不愿就近就醫,說明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實際需求。

6、從醫療機構編外用人狀況來分析:為了保證醫療機構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緩解人員緊張問題,州、縣、鄉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共自主招聘了人員534人(其中州級173人、縣級195人、鄉鎮166人),在醫療服務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多數已成為醫療機構業務骨干。據調查,州級醫院臨聘人員月薪1500元左右,縣級醫院800元左右,鄉鎮衛生院700元左右。這些臨聘人員與在編人員同工不同酬,工資普遍較低,與其他行業臨聘人員相比,工作量大,工資差距較大。

三、對醫療機構人力資源配置和科室設置的思考

(一)全州各級醫療機構人員配置的需求。綜合以上6個方面的分析,我們認為,解決州目前存在的醫療機構人員不足問題,應根據州、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不同的服務功能和工作職責,在合理設置科室的基礎上配備相應的醫務人員。

州縣級綜合醫院:應根據本地區常見病、多發病的特點合理設置,應設立二級學科專業科室;不具備條件的醫院應設有二級學科專業組。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州、縣兩級綜合醫院必須設置以下科室:臨床科室應設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感染性疾病科(單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急診科(120急救中心)、中醫科、麻醉科、康復針灸理療科、健康體檢中心。醫技科室應設放射科、檢驗科、藥械科、病理科、電生理科(含心功能、一般肺功能,超聲檢查,內鏡檢查)。職能科室應設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辦公室、財務科、總務科等。另外,應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部。

近年來,我州加大對州人民醫院的建設投入力度,投資4080萬元的綜合住院樓即將投入使用,將增加病床150張,全院總病床數將達到500張左右,我們計劃今年通過省級評審醫院等級達到三級乙等標準,再經過幾年的努力,達到三級甲等醫院標準??h級醫院經過十二五期間的努力,力爭全部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標準,縣級醫院病床數將從現在平均95張達到150張左右,屆時州縣級醫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醫療綜合服務功能將更加完善,現有科室設置基本滿足醫院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力爭達到大病不出縣、急危重病人不出州的目標。

據此測算,州人民醫院需工作人員490人,現有人員235人,還需補充工作人員255人。縣級醫院需工作人員624人,現有人員281人,還需補充工作人員343人。

州、縣兩級藏中醫院:應設內科(肝膽??啤⑾瘜??、外治科、婦產科、兒科、感染性疾病科(單設)、藥浴科、制劑科(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電生理科、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辦公室、財務科、總務科。

鄉(鎮)衛生院:應設防保科(防疫室、婦保計生室)、診療科室(內科、兒科、外科、婦產科、中藏醫科、中西藥房、手術室、放射室、化驗室、功能檢查室、治療室、急診搶救室、產房、病房)。

從全省農牧區衛生事業發展和農牧民健康保障的實際需要出發,按照中心衛生院、一般衛生院承擔的功能任務以及所需醫生、護士、藥劑、檢驗、醫技、預防、保健等崗位的配置條件,按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和工作量,衛生部《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鄉(鎮)衛生院基本標準完全不適合目前鄉鎮衛生院發展的需要。根據我州衛生調研結果,中心衛生院以設置床位數為15張以上,每院15人以上,一般衛生院以設置床位數為10張以內,每院10人以內為宜。據此測算,我州五縣有鄉鎮衛生院40所,核定床位為460張,實有床位457張,實際需要工作人員460人,實有工作人員303人,還需補充工作人員157人。

村衛生室:應做到四室分開,即診療室、治療室、觀察室、藥房四室單獨設置。

(二)合理核定各級醫療機構人員編制。請求省政府根據衛生部《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求,充分考慮目前服務人口增加、服務職能拓展、科室增加、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半徑增大等多種因素,協調人事、編辦、財政等部門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進行科學細致的評估和論證,按照從緊、必需和按需設崗、以崗定員的原則,重新核定我州各級醫療機構編制,使醫療機構衛生人員數達到編制標準。

(三)合理確定臨聘人員工資待遇。在目前全省尚未增加醫療機構人員編制的條件下,各級醫療機構按照核定編制和實際需求,根據按需設崗、公平競爭、擇優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則,招聘具有執業資格的專業對口醫學院校畢業生到醫療崗位開展工作,進一步緩解人員不足的問題。各級醫療機構對自主聘用人員,在單位交納三金的基礎上,按照學歷、職稱、執業資格、崗位等級、專業工種、實際工作能力等,比照目前我州衛生系統人員平均工資3500元,確定工資等級,逐步實現同工同酬。

篇9

1.1地區分布

被調查者分布在××市甘樹區和平鄉和小滿鎮所在的部分村(戶),調查農戶500戶,發放問卷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88份,有效率97.6%.

1.2性別比例

在有效問卷統計的488人中,男性319人,占被調查者的65.4%,女性169人,占被調查者的34.6%.

1.3人戶情況

在500戶中,1人戶12戶,2人戶81戶,3人戶111戶,4人戶118戶,5人戶129戶,5人以上戶49戶,調查總人口2000親人.

1.4年齡分布

被調查的488人中,30歲以下者,131人,占26.8%,31~50歲者171人,占35.0%,50歲以上者186人,占38.2%,年齡最大為80歲,最小為12歲,平均年齡43.86歲.

1.5文化程度

被調查的488人中,文盲102人,占20.9%,小學文化68人,占13.9%,初中文化187人,占37.3%,高中文化117人,占24.9%,大學文化者19人,占3.9%.

1.6飲用水

被調查的488戶中,飲用自來水者413戶,占84.6%,飲用井水者75戶,占5.4%.

1.7家庭純收入(近幾年)

在調查的488戶中年負債在5000元以上者為5戶,占1.0%,負債在0~4999元的為8戶,占1.6%,純收入在0~4999元為259戶,占53.1%,純收入在5000~10000元者為159戶,占32.6%,純收入大于10000元者為57戶,占11.7%.

2.醫療現狀及相關問題

2.1患重病情況

在被調查的488戶中,患過心血管疾病的67戶,占13.7%,居第一線,患過肺部疾病的40戶,占8.1%,居第二位.(詳見表1)

表1被調查戶所患重病情況表

所患疾病

戶數(戶)

百分比(%)

心血管病

67

13.7

肺部疾病

40

8.1

消化系統疾病

34

7.0

意外傷害

18

3.7

骨骼系統疾病

17

3.5

傳染病

5

1.0

其它

307

62.9

2.2生病后處理

在被調查的488戶家庭中,小病自己治,大病去醫院者占第一位,民上去醫院者占第二位.(詳見表2)

表2患病后處理情況表

處理方式

戶數(戶)

百分比(%)

小病自己治,大病去醫院

351

71.9

馬上去醫院

85

17.4

病情嚴重時才去醫院

19

3.9

硬抗

11

2.3

其它

22

4.5

2.3處理的選擇

在被調查者中,有340戶選擇去鎮衛生院,占69.7%,有91戶選擇村衛生所,占18.7%.(詳見表3)

表3患病后選擇處理情況表

處所

戶數(戶)

百分比(%)

個體診所

38

7.8

村衛生所

91

18.7

鄉鎮衛生院

340

69.7

縣(市)級醫院

10

2.0

市級及市級以上醫院

9

1.8

2.4不肯就診的原因

在被調查者中,不肯就診主要是由于自己買藥治療,其次為經濟困難,病情不重.(詳見表4)

原因

戶數(戶)

百分比(%)

自己買藥

260

53.3

經濟困難

92

18.9

病情不重

87

17.8

路途遙遠

20

4.0

其他

29

6.0

2.5收入不高的原因

在被調查中,有240戶認為自然條件是影響收入的主要原因,居第一位,認為疾病困擾的有106戶,認為無技術影響收入者有79戶,分居第二,三位.詳見表5

收入不高原因

戶數(戶)

百分比(%)

自然條件

240版權所有

49.2

疾病困擾

106

21.7

無技術

79

16.2

年老無勞動力

34

7.0

意外事故

27

5.5

2.6對所在鄉(鎮)衛生院醫療水平的評價

在被調查者中,有61戶認為鄉(鎮)衛生院醫療水平高,有579戶認為一般,有48戶認為醫療水平較低,分別占12.5%,77.7%和9.8%.

2.7對所在鄉(鎮)衛生院衛生條件的評價

在被調查者中,有183戶認為鄉(鎮)衛生院的衛生條件好,257戶認為中等,有48戶認為差,分別占37.5%,52.7%和9.8%.

2.8以所在鄉(鎮)衛生院收費的評價

在被調查者中,有227戶認為收費高,有176戶認為收費合理(不太高),有45戶認為收費較低,分別占46.5%,36.1%和9.2%.

3.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情況

3.1參加合作醫療情況

在被調查的488戶中,參加合作醫療的有237戶,占48.6%,在參加合作醫療危險的戶中,每戶參保1人者145戶,占61.2%,每戶參保2人者74戶,占31.2%,每戶參保3人者20戶占4.0%,每戶參保3人以上者8戶,占1.6%.

3.2保險金額

保險金額最高者為50元/人/年,最低者為20元/人/年,平均金額為24.65%元/人/年.

3.3對合作醫療的態度

3.3.1對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了解情況

在被調查者中,有67戶知道合作醫療政策,有148戶知道一些,有273戶不知道,分別占13.7%,30.3%和55.9%.

3.3.2對農村合作醫療的信任度

在被調查者中有264戶認為可信,有173戶持半信半疑態度,有51戶則認為不可信,分別占54.1,35.5和10.4%.

3.3.3對今后辦合作醫療的態度

在被調查者中,有269戶認為有必要繼續辦下去,有197戶認為有條件可以辦,有22戶則認為沒必要辦下去,分別占55.1%,40.4%和4.4%.

3.4未參加合作醫療的原因

未參加原因

戶數(戶)

百分比(%)

經濟困難

205

42.1%

村來辦

62

12.7%

不可信

46

9.1%

不知道

30

6.4%

其他

145

29.7%

3.5合作醫療的選擇方式

在被調查者中,有168戶(34.4%)的家庭認為每人每年繳10~20元,只按比例報銷住院醫藥費用合適,而310戶(65.6%)的家庭認為每人每年繳20~40元,按比例報銷門診和住院醫藥費用更合適.

3.6醫療機構分布情況

在對醫療機構的調查中,幾乎所有的村都有衛生所醫療機構,而且將其統歸到鄉(鎮)衛生院的下屬機構.

4.結果分析

4.1農村醫療消費行為分析

從表2我們可以看出,有71.9%的農戶選擇小病自己治,大病去醫院的醫療方式,病情嚴重時才去醫院,硬抗的分別占3.9%,馬上去醫院者只占17.4%,這說明農村中農民對疾病后果嚴重性的認識不夠,致使小病拖成大病,得大病后由于經濟等方面的原因而治療不徹底,致使勞動能力丟失,造成因病貧困和因病返貧的后果.在調查中發現居民醫療消費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小病大醫"和"一病多醫"的浪費現象,同一種疾病既看中醫,又看西醫,其主要原因是醫療衛生知識的貧乏而自己買藥醫治.二是一些農民出于多疑和自信等原因,沒能認真遵循醫囑,或不堅持必要的療程或服用過多的藥物,或沒有改變有利健康的行為,結果導致病情的反復或惡化.三是農民固執于個體偏好,長期使用某些(種)藥物而不愿意更換,結果藥不對癥,造成無效治療,致使病情遷延.四是由于一些人或出于害怕病情隱私暴露,或貪圖就近方便,或因擔心費用過高,不愿去正規醫院而是求醫于小巷游醫的行為.

4.2合作醫療的影響因素

在對生病后處理方式與其它因素相關分析時,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家庭成員的患病情況均對處理方式有明顯的影響作用.在地處所的選擇與其它因素投點分析時,家庭與醫療機構的整理(即方便程度)則是選擇醫療機構的主要影響因素.另外,與家庭收入,文化程度也有一定的關系.在對參加合作醫療與其它因素相關分析時,戶主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成員患病情況均對參加合作醫療有明顯促進作用影響;對合作醫療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則對合作醫療起著明顯的負面影響作用.

對合作醫療不了解和不信任是明顯影響合作醫療的關鍵因素,而合作醫療制度本來的規范執行情況,補償機制實施的嚴格性,又將影響廣大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在本次調查中,只有13.7%的農民對合作和醫療政策了解,不知道者占55.9%,在這一方面應加大對合作醫療的急轉力度,使他們在了解政策的基礎上,走近政策,最終參與政策.對合作醫療持半信半疑態度和不信任態度者竟占45.9%,這使得合作醫療的參與率只占48.6%,并且參與了的幾乎所有是在孩子上學時,由學校統組織收取醫療危險費用.可見,很大一部分農戶不能享受合作醫療的減免,這更使政策的落實情況不太良好,從而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農民群眾辦的一件好事,我們有責任把這項工作落實到實處.我們要在工作中緊緊圍繞農民最為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強對基金籌集,對使用情況的審計和檢查,定期向群眾出示財務帳目,接受群眾監督.

篇10

近年來,醫療衛生系統工作人員貪污賄賂犯罪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擾亂了正常的醫藥衛生管理秩序,是看病難、看病貴的主要因素。本文認真分析了醫療衛生領域職務犯罪情況,并提出切實有效的預防策略。

一、醫療衛生領域職務犯罪的特點

1.犯罪群體化、窩竄案突出。從一個行賄人入手,順藤摸瓜查到底,常常能發現多起涉嫌受賄的案件,一人行賄多人的現象比較普遍,有時整個科室甚至整個部門都會涉及受賄。

2.醫療衛生領域職務犯罪罪名主要集中在貪污罪、、挪用公款罪這三項罪名。

3.受賄現象較突出。行賄人為了達到銷售、承建項目等目的,采用給回扣、直接送現金或購物卡等方式向掌握重要職權的醫療衛生系統中的工作人員行賄,權錢交易現象猖獗。

二、醫療衛生領域職務犯罪的原因

1.管理不到位,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其主要表現在:從醫生、科室主任到院長,形成受賄“同盟”,視吃回扣等行為正?;?。沒有人舉報,沒有人監督,即使監督,監督制約措施也流于形式。

業務審批制度不嚴謹,為財務審批人濫用審批權提供了權力尋租的空間。

2.利益驅動,法制觀念淡薄。一些醫療衛生系統的工作人員法制意識淡薄,在市場經濟的沖擊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逐步產生了“你撈我也撈”的從眾心態、“法不責眾”的

作者單位:342500江西省瑞金市人民檢察院(李火生、張峰);200063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徐一聰)

僥幸心態和手中有權就能變錢的畸形心態,職業道德逐漸喪失,養成一切向錢看,甚至主動索取賄賂的惡習。

三、醫療衛生領域職務犯罪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思想道德、紀律法律教育。在教育內容上突出教育重點和廉潔勤政的意識,經常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準,使他們能夠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利,切實擔負起自己的職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河市| 民丰县| 长寿区| 淮阳县| 高雄市| 营口市| 蒲江县| 丰县| 边坝县| 老河口市| 永定县| 旬阳县| 崇义县| 阿尔山市| 元氏县| 德兴市| 大连市| 雷波县| 泽州县| 通城县| 聂拉木县| 信宜市| 丰原市| 庆元县| 甘洛县| 正定县| 肥西县| 松原市| 五莲县| 陆川县| 琼中| 南安市| 华宁县| 秦皇岛市| 盐城市| 宁都县| 鄂尔多斯市| 德清县| 盐源县| 保康县| 泸溪县|